9 i8 i- G; `; [5 Z- F" V
0 t1 |% q8 E+ |% ~$ n, f在一栋居民楼里,隐藏着一个可以媲美专业摄影棚的视频制作工作室,在这里可以同时满足录制三档节目的需求,灯光、化妆、各种“长枪短炮”的摄影机一应俱全,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
' s( z5 T" f) u" D b" I% C
在另一栋楼里,几个工作人员面对着花花绿绿的复杂曲线图,电话间响起,随之一个个下单指令被打出。
2 ~/ M, f$ W6 Q与此同时,在电视频道上,身着正装的主持人,正在与分析师进行着互动,而分析师口中反复出现一个个六位数股票编码,然后一系列让人眼红心跳的利好提示不断从电视荧幕飘出。
' B9 D1 F0 o# [5 J6 H; x3 d+ Y
事实上,这几个看似没有联系的场景背后,牵扯出的是一个涉案证券账户148个、动用资金20亿元、交易股票552只、累计交易金额571.76亿元,非法获利4.26亿元的市场操纵大案。
8 t" K4 R, ^; A! v0 n+ l
这是被监管层人士喻为“史无前例”的“抢帽子”操纵案件——中恒信团队案件的主要场景。
* f8 a. ^$ B2 e& _: r' c3 j! S根据证监会调查,以薛书荣、郑宏中为首的团伙通过广东中恒信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恒信公司”),私下联络10家证券公司和8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的30名证券分析师,以“先行买入股票-公开推荐-推高卖出”的“抢帽子”手法操纵市场获利。
: i; Y* P+ o) C据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7年4月至2009年10月,该案累计交易金额近572亿元,涉及552只股票,非法获利4.26亿元。
% N/ Q+ x/ [6 _; x
隐藏在居民楼里的摄影棚
$ O/ T& q8 T$ V5 A4 U( I5 ^9 d
2009年11月,证监会根据有关线索,正式对上述涉嫌操纵市场行为立案稽查。
' C' ]7 z7 q& E; p7 h调查组认真梳理分析案情,初步确定这是“抢帽子”类型的案件,并做了针对性的部署。事实上,根据相关参与此次调查的人士回忆,这次调查的规模很大。整个调查组以稽查总队为核心,同时在派出机构抽调了精干力量,调查组的人数达到了三四十人。
3 o4 L& t. r0 K$ l- X# a* k+ F
抢帽子是近年来在证券市场上浮现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市场操纵手法,典型的“抢帽子”手法是预先买入——公开推荐——推高卖出。
+ v k$ ?/ O! R9 u事后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组面临的是一场被喻为“史无前例”的“抢帽子”操纵案件,这种“史无前例”无疑给调查组的工作过程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5 |3 E" s1 |- z# E q! s4 b在分析完案情之后,调查组便来到了广东这个中恒信公司的“官方”所在地。然而,在这个打着中恒信公司的招牌的地方,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东西,更没有一个作为视频节目制作公司应该有的摄影基地与相关视频资料等,而这些,恰恰是整个案件的关键之一。
& ?. c) K1 T; V$ X这意味着,中恒信公司,背后应该还有一个真正的据点,在那里,调查组才接近真相。
8 z, m& X* [- y6 d0 o/ a
经过多方努力,在当天傍晚,调查组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视频制作中心,它隐藏在一个居民楼,是很专业的视频制作场地,其中光是摄影棚就有三个,灯光、化妆、摄影器材一应俱全。
; }' _) k+ [9 ^“从表面上来看,跟正常录制节目的中心是一样的。”上述调查人员如此描述。随之他们在这里发现了一部分正在制作的荐股节目的视频资料与PPT资料,使案件获得重要突破。
; [- `0 t8 p8 v* x2 y" |
事实上,这些PPT资料正是被用于制作荐股节目的关键。接下来便是紧锣密鼓的推进调查。
) K9 L+ T: E. L0 H. Z$ M8 g4 d$ y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案件中涉及的112个资金账户,分布在44家证券营业部,为了调查犯罪线索,调查组人员去了10来个省份。
/ W6 b y/ O: j( W, P最终调查结果是:自2007年4月至2009年10月,该团伙以70个自然人名义在44家证券营业部开立112个资金账户,使用148个证券账户,动用超过20亿资金预先买入他们选定的股票,在电视台通过分析师公开推荐这些股票后迅速卖出,这些账户累计交易金额571.76亿元,非法获利4.26亿元。
- P& `# l( s0 K" `中恒信三部曲
+ I5 X1 {. A4 A0 f
中恒信的荐股三部曲步骤浮出水面。
9 I, g+ C: J/ s* U) C% q4 m
随着各方的线索渐渐明朗,事件的真相开始浮出水面。
0 s% F7 W2 C) H) U# h8 J
这148个证券账户、112个资金账户的操作手法都是统一的,而其与中恒信的一系列节目播出的内容都高度吻合,他们在操作上均是延续着这样的路线:这些账户买入相关股票,相关股票在一系列中恒信制作的电视节目上播出,账户随后卖出股票。
8 m9 [* E2 @4 d+ K此后,中恒信的荐股三部曲步骤也一起浮出水面。
0 F7 c0 O+ w7 s& G4 A0 {
史上最大规模“抢帽子”案揭秘
8 U- i% j. n" p( L; B7 z3 ^* M3 k5 Y" e
首先是薛书荣、郑宏中、杨晓鸿、黎睿咨等人以70个自然人名义在44家证券营业部开立112个资金账户,先后使用148证券账户,动用超过20亿元资金买卖股票。
1 \; Y1 Y4 I) [! G* |
其中薛书荣是一个有着多年证券从业经验的人士,其曾在相关证券机构任职过,而其余郑、杨、黎三人均在股市有着多年的涉猎经验,并且投资资金量不低,即市场俗称的“大户”。
! H1 [5 j/ b+ c3 _2 u接着,中恒信公司这个重要的环节出现了,这家传媒投资公司打着“投资学习专家”的口号,向外宣称自己是一家“秉承‘持恒守信’的价值观,以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实现为目标,以优势媒体为载体向广大投资者传递及时、公正、客观、高效财经服务”。
( _1 H( L& K4 {; U. o% m, o
薛书荣、郑宏中等人,开始通过各种渠道,私下联络了一些证券公司和投资咨询机构的证券分析师,让他们担任出镜主角。
/ i5 h& L0 o6 d6 d. W最后的调查显示,薛和郑在2007年4月到2009年10月份期间,先后总共合作过10家证券公司和8家投资咨询机构的30名证券分析师。
- u9 F( X4 O* |3 r5 R6 V7 J另一边,薛等人通过一系列广告公司,购买了多家电视台的早、午、晚证券栏目时段。
3 n6 L% B* H! y7 e( o1 Y而当前两者具备之后,薛等人便圈定了一系列股票,然后由黎睿咨、张宏、欧阳宏、桑旭、何淼、梅养和等人首先安排人员制作这些股票的荐股PPT,最后这些荐股PPT被使用在中恒信公司的视频制作中心来录制出各种节目。
6 T* o9 j9 Q, w3 s
与此同时,在节目制作以及相关播出日期拟定之后,薛等人的操盘手,便在他们的操盘地点收到薛等人的指示,运用那些庞大的账户买入相应的股票。
3 C' _( J( W% `( G7 L0 G0 K
接下来,薛等人等待的就是节目的播出,然后他们再给出指令,操盘手卖出股票,顺利获利。
; k/ u* s! B5 O5 _! ^+ t5 D
史无前例的“抢帽子”
, F- k5 ], ^) a3 G在结束了现场调查后,经证监会调查、审理认定,认为薛书荣、郑宏中等人以“抢帽子”交易方式操纵股票价格,违法了《证券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同时涉嫌构成《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情形,证监会已于2010年3月将该案移动到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目前此案目前该案仍在刑事侦查中。
: I& X0 E! k9 W# s) Z3 T
“一是涉案金额十分巨大,操纵股票数量史无前例,涉案人员数量众多。二是通过多家卫视媒体荐股,影响力巨大,受害股民数量众多。三是涉案团队组织周密且公司化运作,反侦察能力极强。”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如此总结这个案件。
% m% ~, H- A5 `# R4 B2 k
而一位调查组的人员则对记者指出,中恒信案件的复杂在于:此案中的涉案人员分工明确,有人专门负责挑选股票,聘请操盘手下单;有人制作荐股PPT,并录成节目播出。每个环节都由不同的人员完成,除了少数核心人员,这条“流水钱”上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实际上涉嫌进了这起史上最大的“抢帽子”案。这意味着,每个的作案环节都是割裂的,只有少数的核心人物才知道每个环节穿起来背后达成的目的是什么。
9 R1 Z% [2 |; N$ y& I$ f/ h2 l此外,此案件浮现了与旧式的操纵股票方式的不同之处。
; l. G6 M. v1 h5 t7 Q“以往的市场操纵案件都是操纵一只股票的老式坐庄,而在中恒信案件中,呈现了多人团队有组织的、大规模的股票数量操作模式。”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而且该案在涉案股票数量,与获利金额方面,可算是‘抢帽子’操纵案件的最大规模。”
7 w/ w: ~% N2 k2 o% g6 p0 U
而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将会对这些行为“始终保持高压姿态”。这位负责人表示,对于那些专门预测个股涨跌,具体建议买入卖出操作的荐股节目切不可轻信误传、跟风炒作,以免落入“黑嘴”的陷阱。
8 U; a& F* z& G1 S
这意味着,未来还有更多的“荐股神话”一一坠落。
, P9 _: t7 u2 c
分析师“触电”
, l! d, P. g* N; x7 { O
更为关键的是,在这次案件中暴露出了严重的分析师道德风险,而这直接促使监管层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
" E! k5 t7 t! Y/ }
在此次中恒信的团伙中,分析师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角色。
& ~- N, v/ I( [$ y5 ^3 y“这些荐股节目的形式跟电视购物些许相类,实际上就是雇演员来演出。分析师在里面只是借用分析师的名号而已,说白了这些分析师就是演员,其实剧本也准备好了,台词也准备好了。”一位观看过这些节目的人士指出。
* i# s# Z+ n7 W- z. S# `0 u( P而其详细介绍了这些节目的套路,“他不会在节目一开始就赤裸裸的推荐股票的,这些“演员们”要展示一下自身的水平,比如先从宏观形式分析入手,然后切入行业分析,最后再提出哪几个股票有机会。”上述人士指出。
$ ^! V, `5 K' T& x
而针对该案中暴露出的证券分析师严重违规问题,证监会迅速出台了关于加强证券分析是监管的相关文件,广电总局于2010年7月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广播电视证券节目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广播电视证券节目。
) N& t6 ^# r, ^( D* t
监管风暴仍在持续。“欢迎广大投资者向证券监管部门投诉举报。”12月9日下午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