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闭提示
因会员注册模块问题,想注册(老北京网)论坛的网友,请拨打电话18510256323,论坛将手工注册,谢谢合作。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5》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5-20 1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1-5-20 17:16:00的发言:
! H' v' M7 `7 E0 m3 s

人头太次郎。

' L* C, @" Q4 B5 S

   “人头太次郎”是铜臭味太浓了,不过这歌挺好听的。我是试着发视频,三三领导莫怪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5-21 0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1-5-20 17:38:00的发言:
, k5 u3 g3 Q( a" j6 Q* x b

我们还能吃什么?我们又能做什么?

5 A* W5 _5 f" m/ v p0 r9 l

新闻报道,西瓜使用膨大剂属于正常,只要适量就不会爆炸。我就钠了闷儿了,什么人发明的膨大剂?整个一个浑蛋。你发明它干什么,不是坑害中国人吗?这和困难时期的窝头“双蒸法"有什么两样?为什么有关部门就允许使用呢?

; J5 j; o: @+ ?

新闻又说,大部分蔬菜都是用了膨大剂,太可怕了!

发表于 2011-5-21 0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常说网上曝出什么这个那个的,这网在什么地方?怎么能看到?怎么个曝法?我是孤陋寡闻,想学学。请明白人指点迷津。
发表于 2011-5-21 0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小满------

, a/ e! s& j. ?0 }( x3 {7 O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5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 B5 }& _5 z! ]* X8 G2 ]6 L6 |. M3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1 8:17:1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5-21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楼主| 发表于 2011-5-21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视频的发烧友们,除了老师都燕和同影外,冠军当属84陆,其他人努力呀!还没有看到你们的新作.真高兴感受到大家的求知欲望和努力学习的精神.
发表于 2011-5-21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车兄:你们这儿还真热闹!& e6 o3 ]. ~0 B; W8 B& u'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1 11:15:23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21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1-5-21 11:00:00的发言:
水车兄:你们这还真热闹!
) {9 r( o0 z* X, q# ?! d

你是谁?都是斑竹,能自报个家门吗?(发到收件箱也好)

发表于 2011-5-21 1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1-5-21 11:19:00的发言:
0 i7 k/ K# {5 C) f/ w, D. B

你是谁?都是斑竹,能自报个家门吗?(发到收件箱也好)

3 ]' W$ W$ {- D& h

 

; N& }+ X9 l* h$ Q9 s0 u

我是育新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5-21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1-5-21 11:00:00的发言:
水车兄:你们这儿还真热闹! 6 j6 T0 }7 H% E/ k+ W"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1 11:15:23编辑过]
* W' _( M# @6 S7 [7 c

欢迎培老弟做客.好象你也是发视频的发烧友.这几天发了不少.

发表于 2011-5-21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车兄:也是因为我们那冷清些。

发表于 2011-5-21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偶尔看了几眼电视剧《旗袍》,真是冤家路窄,又遇到“明星”露客(音:怯)。大名鼎鼎的王志文竟然把成语“相形见绌”读成了“相形见拙”,字幕也大言不惭写成了“相形见拙”。制片人?编剧?策划?导演?演员?字幕?统统什么东东?

0 \' n. G! q. J- I$ @6 C. s

玩儿文化的这么没文化,“明星”如此,故宫如此。我们泱泱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就这么被他们糟践了吗?

发表于 2011-5-21 14: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五十年代苏联儿童歌曲,当年中国也流行过。不知学俄语的学长们是否记得:

6 @9 _$ Z8 x4 Q p8 l* Z- V% ^

发表于 2011-5-21 1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台有一天的话题是“北京地名的读法”,这个话题很好。但是也是交通台,他们有几位主持人经常读错北京的地名。比如“高碑店”他们有的读成“高碑店儿”。也正是在这个节目里解释“大栅栏”的读法,北京人都“大石栏儿”,出处当然是从“栅”的读音“shan”(山)演化过来的,而节目中一位所谓的“老北京”非要说是从“栅”的读音“zha"(四声)演化过来的。这都哪和(han四声)哪呀?shan演化成shi和zha演化成shi哪个可能性大?专请上海校友评论评论。

4 W$ G2 d0 e6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1 14:48:19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21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建议,我们也讨论一下北京的地名读法,顺便也可以讨论北京胡同之最。我们扣一扣主题,老北京网嘛。

发表于 2011-5-21 14: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可以谈谈北京的儿化音,外地人总说北京讲话儿化音多。我感觉北京话儿化的有道理,不像某地的话乱儿化,就连数字“零”也儿化成“零儿”。北京的城门,哪个儿化?那个不儿化?

发表于 2011-5-21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r( [/ s5 c( e3 O

关于儿化音,懒人转贴,供参考:

% M; H. U+ _; W+ Z

今天一个朋友在地铁上一口一个“东直门儿”,听得我好不别扭,下面来说说儿化音怎么用~

/ B' W4 A$ X: m# i( o. b5 ~9 w

东直门、西直门,是不加儿化音的;反之,东便门儿、西便门儿是可以(而且往往会)加儿化音原因是,在北京话里,很大很正式很特指的东西,不加儿化音,很小很一般很泛指的东西往往会加东西便门儿是老北京城的角门儿;而宣武门、德胜门、崇文门、安定门、东直门、西直门之类的是更正式的门。所以前者要加,后者不加

! A' [* K3 Z' b! Y H! |$ |3 X

同样的例子还有,公园儿在北京人眼里就很一般很小(尽管有些公园儿并不小),所以叫某某公园儿(譬如北海公园儿、景山公园儿)反过来,颐和园、燕园、圆明园这些正式的特指的地方是绝对没有儿化音的。除非是一个刚入学正热衷于各种全国排名的北大学生,那么,或许他会管清华园叫清华园儿 

3 e" _' S3 c/ u

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寺庙上。黄寺就是黄寺儿,因为是泛指;白塔寺、卧佛寺、永安寺这些就不能加儿化音

2 L$ F b. M9 Q

同理,胡同一般应该读成胡同儿,如砖塔胡同儿、宝钞胡同儿、大羊宜宾胡同儿;但也有一些特例,宽如灵境、大如辟才,像街道一样,似乎就既可以叫胡同儿,也可以不加儿化音而称胡同

0 T/ C$ \- t/ k% u3 c! j, w

相对地,街往往就读街,即使很小如陟山门街、烟袋斜街、西斜街。但也有例外:南小街儿、北小街儿有时就会加儿化音,基本是被“小”字害了;反之“宽街”得益于“宽”字,一般就不会被加儿化音

: e5 z( q: P; i' w1 h8 M

道也分大小,马连道就是不加儿化音的大道,养蜂夹道儿就是要加儿化音的小道,去过这两个地方对比一下立刻会明白的确是大小差距明显 

# b# ?; u6 f% W# U8 _# a( C4 d

再来是巷,这个比较独特,一般来说专指一条胡同的,如流水巷儿、大豆腐巷儿,需要加儿化音。反过来,如果是依存于某个其他地理名称而存在的,如护国寺西巷、花园东巷,则由于受前面的地理名称特指的关系,不加儿化音。另外,长如锣鼓巷,也跟灵境胡同一样,享受街道待遇,不加儿化音有趣的是这个花园东巷,花园跟刚才说的公园儿一样,应该是花园儿,东巷读成东巷儿也可以(因为不大),但是根据特指这一点反而倾向于不加儿化音,所以最像北京话的读法是花园儿东巷

/ t8 @6 h* y* Z( \7 z8 k u* q+ Y

最后说说仓和店,这个最复杂,也跟过去的仓与店的规模大小和知名度有关系。大木仓儿似乎应该加儿化音;南新仓就不习惯加;禄米仓则既可以禄米仓,也可以禄米仓儿。似乎只能看语感了

( r2 i$ ` y8 u- _8 d

店也类似:麦子店儿肯定要加(马甸儿也要加哦~);关东店一般不加。至于现代词汇的某某饭店、酒店、理发店、便利店、百货商店,就千万别加了哈!

' ^# s8 Y+ l. `) T) I

补充说明的是,所有的路,一律不加儿化音!不论大如万寿路,还是小如正义路,当然
也包括特指的如张自忠路等,一律只读路

" ?" i" p8 D0 q$ v# ?: k) u

无独有偶,所有的楼、口、屯,一律加儿化音!呼家楼儿,赵家楼儿,瓷器口儿,五道口儿,大屯儿,三里屯儿。比较烦的是:口在某某路口儿、交叉口儿、十字路口儿也一样要加儿化音;楼虽然不论即使连洋楼儿也不能幸免儿化音,但大楼是绝对不可以加儿化音的,百货大楼、摩天大楼,一加儿化音人家规格可就小了!

% i l, p7 Q i/ X

还剩下关于水的。海、湖、池、潭一定不加儿化音:后海,什刹海,团结湖,昆明湖,太液池,莲花池,黑龙潭,积水潭。河比较麻烦,也是按大小来:筒子河、北安河,不加儿化音;三里河儿,加儿化音;亮马河则可以不加,似乎也可以亮马河儿

9 C" F+ Q: X8 q) o5 x

现在大家知道发型的刘海儿、表示“东西”的玩意儿,为什么一定要加儿化音了吧,谁让它们不够大、不够特殊呢?同理,柿饼儿加儿化音,匹萨饼就不加,馅儿饼的儿化音则加给馅儿

) F* |# g$ x1 |% H& B5 M2 N

+ D* @4 Q W4 J1 q) a. u, b1 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1 16:11:3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21 1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山东“大衣哥”唱的。

' ?# b) n- P5 g1 }+ u6 P C

 

# X2 i2 \( s0 D( M9 j$ n% u3 t

. a) v9 x( ] N2 i% ?& X!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1 17:29:49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21 1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1-5-21 15:28:00的发言:
. }& j# ?4 s& ^ S8 g

...反之“宽街”得益于“宽”字,一般就不会被加儿化音。 ...

$ W0 d# [( L* d* J$ ]: L

...禄米仓则既可以禄米仓,也可以禄米仓儿。

% C, w$ y3 S) r/ E6 r

有点不同看法,北京人极少叫“宽街”的,要叫“宽街儿”。“禄米仓”没有儿化的。

6 f; v) z, }6 j0 I: j+ \% r3 V# l6 s

店(甸)的叫法各有不同,好像北京人不用教就会叫。比如地名:关东店、高碑店、长辛店儿、厂甸儿。

" n- e+ O+ M- E: L

北京的城门,正式的门有个特殊:广渠门儿一般不叫广渠门。就连它的别称一般也叫“沙窝门儿”。

% Y& r8 b, I# v6 \* }/ W/ |+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1 19:56:0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21 1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1-5-21 18:33:00的发言:
" T* X" _3 u" L1 f! w6 R

有点不同看法,北京人极少叫“宽街”的,要叫“宽街儿---[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1 18:42:19编辑过]

' k; F7 L+ T$ S# X7 p; y5 }3 ]

北京话的儿化音哪儿加哪儿不加,还真不好总结,只要从小生活在这地界儿,自然就会脱口而出,不用琢磨,不会闹笑话。不过现在的播音员,主持人大多使用普通话,况且地根儿生活在北京的不多,或许会搞差了,画蛇添足,不该儿化的也加上了“儿”,着实让老北京人听着别扭。

. @0 U# j, Q4 Q% Z# {

 

z/ d! S5 A1 B, |( q

刚在网上见到了一则信息,“地根儿”这词儿已被专家们淘汰了,摘录一段:---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收编词汇约65000条,是历次之最。在增加词汇的同时,也淘汰了一些诸如北京方言中的“撒丫子”、“地根儿”等方言词汇。。。。

8 j% g& s$ @ l! y% y) n

---应当说,在词典中不断增加新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对一些已经过时的意义发生变更的词汇进行修正也是必要的,对个别不符合社会道德风气的粗脏词汇也应该适当淘汰。但笔者觉得,作为词典,毕竟应该以全面为主,应该兼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词汇,这样才是工具书的主旨,还是应该减少甚至避免淘汰词汇。尤其是以全为主的《现代汉语词典》,更应该越全面越好。只要该词存在,而且现在不用,但也有可能接触到,就应该保留。哪怕只是专家或专业人士才能用到。当然,那些便携型的、简易型的、常用型的小型词典或者学生专用的词典等是例外的,我们可以为常用的专门编写简单词典,但没有必要为不常用的编写生僻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大型词典本身就该具有如此功能。。。

0 O. i) D5 _0 l6 h. Z* S9 j

 

0 H8 B- k+ j. r% [/ u

我觉得这位“笔者”言之有理,尤其是我们这代人感觉亲切,还能听懂,听到的“方言”,不应淘汰。

" |" B- {! T" P*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1 20:45:0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21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1-5-21 19:36:00的发言:" [$ _1 a2 P4 r/ j, `
QUOTE:
北京话的儿化音哪儿加哪儿不加,还真不好总结,
; X( q! m! J o$ K" L4 @% V

确实又有一些特殊的,“猫儿腻”就是一例,很多外地人甚至北京人也不会念。有不少人念成“猫腻儿”,还有念“猫儿腻儿”的。

W% u- Y+ K! x; Z9 S) h

米市大街有个胡同叫“无量大人胡同”,谁知道当地老北京怎么叫?

发表于 2011-5-21 2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一个最窄的胡同,在朝阳门外大街路南叫“席篾胡同”,念法是:“席篾儿胡同”。这条胡同转角特多,都是房的墙角造成的,要是两个人走对面想错过去必须到墙角处才行。胡同北口在朝外大街,原来有个零售商店叫元顺永的西边一点儿。南口通黄庙。

" ^4 u- O s- a2 K

谁能能说说北京最短的大街、弯儿最多的胡同......

发表于 2011-5-21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1-5-21 20:36:00的发言:
0 w& }/ W- f# D" B! B, ~

---谁能能说说北京最短的大街、弯儿最多的胡同......

( z% R) g. h8 ]1 J% y. T$ [3 g

领导,我来偷个懒吧:

3 c* _8 u$ i7 o9 A( v

不过他们说的也不一定确切,大家可以就自己所知道的说说。。。

, c( @1 X/ S* }( Y! y

3 x- X- T2 {8 H7 {

 

+ a$ |# x2 Q4 a2 L1 c5 I

北京话

- S, v' b: s# U. e1 E4 R% T0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1 21:45:55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22 0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视频上看钱市胡同挺整齐的,还有人家儿住着。但是凭我的感觉还真不如“席篾儿”胡同窄,席篾儿胡同没有住家儿,这也可能是没有引起重视的原因吧。席篾胡同总长,现在估计起来有百十米。因为城市改造七十年代末就荡然无存了,那是没有条件,没能留下记录。
发表于 2011-5-22 0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1-5-22 8:06:00的发言:
---。席篾胡同总长,现在估计起来有百十米。因为城市改造七十年代末就荡然无存了,那是没有条件,没能留下记录。
( @. U$ U( f6 s* ^

我小时曾穿过音乐厅旁边的“耳朵眼胡同”,也很窄,有的地方两个人走对面,需要侧身才可通过。

发表于 2011-5-22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 E1 O) {( c8 i0 I; @5 {3 c) I

1961年4月,北京“人艺”上演的《潘金莲》被周总理叫停了。这是为啥?

9 y$ N, W& |! a5 p6 \

 

/ I# a; ~" ~% L8 @ y8 ~* m

第一次看过《潘金莲》后,周总理一反常态,既没有走上舞台看演员,也没有发表意见,只是表示“我还要再看一次,有些问题需要再想一想”。过了两天,周总理又来看戏,并且邀请了一大批戏曲界的朋友。看完戏以后,他把大家留下来,与剧院的领导、导演、演员们在首都剧场的小休息室里进行了座谈。

9 z( P% u+ }) V/ P) `

 

, [6 `" `9 ~1 T% M

该剧的创作者欧阳予倩说:“我写《潘金莲》是在1925年,当时看到许多妇女受压迫,心中很悲愤,于是想写一个戏借以揭露当时的黑暗……”这时,周总理轻声地说:“说道给潘金莲这样的人翻案,又谈何容易……不是哪一个历史上的人物都可以翻案的。翻案必须要有一定的根据嘛!”

3 d' Z6 E7 ~2 k+ b: B

 

3 O$ k: S% `5 U

最后,周总理总结说:“张大户欺压潘金莲,她反抗,这是好的,值得同情。可是后来她杀人了,而这个人又是劳动人民,并且她和西门庆私通等行为就没有办法让我们同情了….这个戏在今天重新上演,就要考虑到对一些青年人的影响问题。这个戏告诫青年一代什么呢?让他们怎样通过这个戏学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呢?这个戏又怎么做到‘古为今用’的呢?联系这些问题来考虑,我们就必须把今天戏里发现的矛盾很好地解决,是不是通过别的故事来表达反封建的思想更好一些,或者重新选另一个典型人物来写。”

) H! I2 Q$ J* `; ]8 p

 

8 C1 h }, J1 S! a

不久,北京市文联组织了《潘金莲》的演出,并准备请导演、演员和其他人写批评的文章。周总理知道以后,立即指示把这种活动全部停止下来,并派秘书转告了他的意见:“一不要作检讨,二不许见报批评,三不要再开会。这件事到此结束了。”

3 a7 i, Z& U' f

周总理“叫停”《潘金莲》的做法,很值得现在剧目组创人员思考。因为,近年来国产影视剧近年发展迅猛,尽管成绩斐然,但仍有不少问题,当年周总理批评的问题大有所在,且有过之无不及。

- D( N: X( G7 v) n a+ C9 n. F

 

6 C+ {! L+ \7 _

一是颠覆经典。一旦出现一部市场反响热烈的影视剧,马上就会引起一阵跟风之作。例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当这类电视剧获得成功之后,马上就出现了《新西游记》、《新红楼梦》、《三国》等,如新版《三国》竟然把关羽杜撰成为偷情者,新《水浒》却把潘金莲写成了“良家妇女”,真是贻笑大方。

2 B$ [0 b# o0 l2 T# H

------ 

L: O+ F! S, t% d! d5 V

文艺市场化是周总理不曾遇见的,无可厚非,但片面追求票房而盲目、简单、粗糙则是文艺价值的大敌。理性的影视剧,应该是符合大众取向、符合历史观的艺术题材,一切不切实际、不太文雅的视觉追求,正是当年周总理担心的——“要考虑到对一些青年人的影响问题”。

( k Y# w8 \' q) A, S

 

) d- m+ A8 g& @/ U

周总理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更重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其核心问题,是如何以先进的文化引导人的大问题。

- @. L# D' N |, x. y6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2 8:50:1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22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再议儿化音:  % q* q$ @! S& l6 X/ o3 P

     普通话中有许多词汇的字音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音变现象,这种现象就叫做儿化。儿化的韵母就叫“儿化韵”,其标志是在韵母后面加上r。儿化后的字音仍是一个音节,但带儿化韵的音了一般由两个汉字来书写,如芋儿(yùr)、老头儿(lǎotóur)等。

. E$ H6 T' z1 B3 H2 _; M0 p

  在普通话中,儿化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的功能,如“顶”作动词,“顶儿”作名词;“一点”是名词指时间,“一点儿”作量词,是“少量、少许”的意思。在具有区别词义和辨别词性作用的语境中,该儿化处理的地方一定要儿化,否则就会产生歧义。但在广播语言中尤其是政治类、科学类、学术类的节目中,对语言的严谨程度要求较高,要尽量少用儿化;在书面语言或比较正式的语言环境中也不宜多用儿化。

1 ?- t$ K/ j' i1 e6 i' N

  还有一类儿化是表示喜爱、亲切的感情色彩。如:脸蛋儿、花儿、小孩儿、电影儿。

- _2 F; n; b( D% i6 i* l7 X

表示少、小、轻等状态和性质,也常常用到儿化。如:米粒儿、门缝儿、蛋黄儿。 

7 Y! p& K5 F7 J9 F/ V

二。儿化音练习

4 H7 s& @) J; p1 m" e

小哥儿俩

2 ^1 G0 d& Y! O2 @

小哥儿俩,红脸蛋儿,手拉手儿,一块儿玩儿。小哥儿俩,一个班儿,一路上学唱着歌儿。学造句儿,一串串儿,唱新歌儿,一段段儿,学画画儿,不贪玩儿。画小猫儿,钻圆圈儿,画小狗儿,蹲庙台儿,画只小鸡儿吃小米儿,画条小鱼儿吐水泡儿。小哥儿俩,对脾气儿,上学念书不费劲儿,真是父母的好宝贝儿。 

4 r: Y4 U) h A8 ]

学画画儿

7 |+ V* z @" i- F, o5 d

  小小子儿,不贪玩儿。画小猫儿,钻圆圈儿;画小狗儿,蹲小庙儿,画小鸡儿,吃小米儿;画个小虫儿,顶火星儿

) m: d2 _, Q Q. I. B1 N1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2 9:26:0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1-5-21 14:47:00的发言:
) Q' m7 P) [( B. a; M9 ?5 B

一首五十年代苏联儿童歌曲,当年中国也流行过。不知学俄语的学长们是否记得:

& i" t' n# X- ~ E" u

你喜欢这歌曲吗?我很喜欢听这样的歌曲,希望多贴,谢谢!

发表于 2011-5-22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1-5-22 10:18:00的发言:
- ^% ^! t) n- o) x/ ?% }

你喜欢这歌曲吗?我很喜欢听这样的歌曲,希望多贴,谢谢!

2 X' g2 M, y. Y6 z% N3 j

接着过儿童节,很喜欢苏联歌曲,再贴一首儿童歌曲:《盖达尔走在前面》

9 ?/ F0 S4 g0 G: E s( j4 q6 H7 R" F

7 Z T, f/ H1 E# M

转录: 

$ p- P# `0 Q k

1、
同志,你听吧,狂风暴雨在呼喊,
我们的队伍同白匪军去作战……
要斗争才能有幸福得到,
盖达尔走在那最前面!
盖达尔走在那最前面!
2、
同志,你看吧,黎明朝霞已升起,
苏维埃人民努力建设新家园……
为创业踏上了艰辛之路,
盖达尔走在那最前面!
盖达尔走在那最前面!
3、
看吧,朋友,书中人物作榜样,
多少个英雄在斗争中涌上前,
无数个铁木尔大步行进。
盖达尔走在那最前面!
盖达尔走在那最前面!
4、
假如有一天,黑色乌云来遮掩,
铁木尔的伙伴-无论孩子或成年,
都能够挺起身勇往直前。
盖达尔走在那最前面!
盖达尔走在那最前面!

; i# G; q& p6 |( @3 ~3 ]/ E* w

盖达尔的名字,对于我们五、六十年代乃至现在八零后的中国学生来讲都不一定陌生,他的作品《铁木尔和他的小伙伴》、《鼓手的命运》、《丘克与盖克》……都是孩提时候最喜欢的书籍……

4 e/ i$ G- m* t* j9 T+ [

    盖达尔同时也是一名热爱祖国的忠诚战士。盖达尔14岁参加红军。17岁当团长,1924年,盖达尔因多次负伤,健康情况不允许再在部队工作,从此放下枪杆拿起笔杆创作,走上为少年儿童写作的光辉道路。1941年,苏联人民反抗希特勒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开始,盖达尔再次奔赴前线,以《共青团真理报》战地记者的名义,一手拿笔,一手拿枪,这一年十月,盖达尔英勇牺牲。

. x. d8 B3 `6 K2 P/ _ [5 p

 

2 ]/ X7 o0 z/ V- X% b9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2 11:31:33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22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G9 o: N$ S! l! m% F2 H8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2 15:14:41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8923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7 20:44 , Processed in 1.192499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