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皇明 第四代靖江郡王 怀顺王陵
[原创]皇明 第四代靖江郡王 怀顺王陵
[原创]皇明 第四代靖江郡王 怀顺王陵
[原创]皇明 第四代靖江郡王 怀顺王陵
[原创]皇明 第四代靖江郡王 怀顺王陵
[原创]皇明 第四代靖江郡王 怀顺王陵
[原创]皇明 第四代靖江郡王 怀顺王陵
[原创]皇明 第四代靖江郡王 怀顺王陵
[原创]皇明 第四代靖江郡王 怀顺王陵
[原创]皇明 第四代靖江郡王 怀顺王陵
[原创]皇明 第四代靖江郡王 怀顺王陵
[原创]皇明 第四代靖江郡王 怀顺王陵
[原创]皇明 第四代靖江郡王 怀顺王陵
[原创]皇明 第四代靖江郡王 怀顺王陵
[原创]皇明 第四代靖江郡王 怀顺王陵
' T D3 L4 R$ H. P 朱相承,是明朝第三任靖江王庄简王朱佐敬的儿子,死在父亲之前。朱佐敬死后,朱相承的儿子昭和王朱规裕承袭继位,朱相承被追封为怀顺王。 , R1 Y! ]) L" S( C8 z
位于桂林尧山西麓茶科所东邻。
4 M9 n4 Z4 f) a( o0 [& c2 k 据《广西文物》杂志、靖江王陵网站、《文化的浸润——桂林靖江王陵》等提供的资料:墓主是靖江怀顺王朱相承及妃谷氏。朱相承,庄简王之嫡长子,正统元年封长子,天顺二年卒。以子规裕袭封。追封为王,谥号怀顺。谷氏,生长子昭和王及二女。卒于弘治十八年,次年九月合葬。
( r# \! _& T+ Y 陵墓占地面积31亩,由陵门、碑亭、中门、享殿、神道石作仪仗6对组成。神道石刻种类为守门狮、望柱(素面八边)、獬豸、虎、勇士控马、左神道碑、秉笏翁仲各1对。
6 Q: {# C* J" G9 r( e5 B: v) b 封土高度12米,下面用石块垒砌。神道朝向西偏南一点,在神道中央折向南。封土前是享殿,享殿前是两个石狮,这种布局与其他靖江王陵不同;神道石刻种类为翁仲1对,保存完整;神道碑1个,在神道左侧,保存完好,碑亭已毁,仅存遗址;石马和马夫1对,保存基本完好,两个马夫牵马的手臂均已残;石虎1对,完好;石羊1对,完好;望柱1对,左侧基本完好,柱顶石兽略残。右侧望柱仅剩下面半截;陵门外还有两个石刻,均已损毁,倒在草丛中,无法分辨是什么石刻。 ; E2 G+ q1 ^# X+ W) b
怀顺王陵的规模大小虽然在靖江王陵中并不突出,但是仍有一些与众不同之处。
6 b7 r" I+ U9 X- e! T# d* x1 ? 一、石狮在在享殿与石像生之间,两个石狮子不是神道石刻,因为石狮子的朝向是与神道一致的,而不是相对的;
7 V2 M) w9 _' r7 m' Y 二、神道是弯折的。怀顺王的神道从石马与石虎之间开始由西向南弯折。这种弯折的神道在靖江王陵中是仅有的,在所有的靖江王陵墓群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当然也有前例,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神道。有人认为是因为怀顺王没有当过靖江王,是追封的原因。我觉得与地形有关的可能性更大些。包括石狮子的位置,缺少享殿与封土间的侍者,这些都可能与陵墓所在的位置狭小,无法安置这么多石刻有关。康僖王陵的布局与其他陵墓不一致,也是因为地势。
; X* I7 |7 t. U* k4 f$ ~ 三、神道碑只有一个,在神道左侧。石碑的朝向与神道一致。如果神道碑是两个,那么神道碑的朝向是相对的。怀顺王陵的神道碑1个,因此与神道方向一致。这在靖江王陵中也是特例。其他王陵或者是两个神道碑,或者没有,而怀顺王是一个。
) y" G4 k! Y6 {- B; L; T/ p 四、石羊的样式比较独特。明代石刻中石羊雕刻基本都差不多,两个弯曲的羊角,而怀顺王陵中石羊却雕刻着两个大耳朵。
/ V1 ^, |4 z# i2 g8 l 怀顺王陵顶端有一个很大的盗洞,可以直达墓室。里面应该以盗窃一空,文物部门也进入过里面,谷氏墓志损坏严重,只抄录了文字,没有取出。 - ]# |# Y" `& f0 t8 V
1963年2月26日,靖江王陵被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