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五角枫

英宗裕陵修前遗照[含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1-5-2 2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束结束!!!!

5 I. M6 w" c$ `( w

 

8 U7 c5 k* b+ _$ t6 g' ?) J

帖子太长,啰里吧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耐心看完。。希望本帖子能够成为裕陵原始状态下一个相对完整的记录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5-3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真够翔实的,感谢楼主的拍摄。
发表于 2011-5-3 1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谢谢您图文并貌的大餐。

发表于 2011-5-3 1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五角枫在2011-5-2 22:43:00的发言:
( ?8 a9 Z4 a$ l/ z9 }

裕陵的五供左右各有一个瓶状物,这在其他陵里是没有的

. Y. K6 a& _" _! o9 k' b& M

 东侧的

" C) P" J: P% f! g3 w; }6 y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880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 T. r2 {4 t2 X1 z. ]" a

此为裕陵树盂,哈哈,茂陵也有,但是残大了,裕陵的还相对完整。

( y" I% s* ?0 t9 J9 G

 

% l! t" @8 w8 d; z! U* J$ k

感谢楼主跳墙给我们带来裕陵最后的原生态照片,古朴却又细腻,明十三陵的原生影像,看一次少一次了。

发表于 2011-5-3 1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年曾经的十三陵,借楼主义士宝地,上张15年前的裕陵。

; j7 m6 l1 w+ P3 b4 _( t

 

" @6 j `2 V2 Q) ~

裕陵明楼在原生态十三陵里可以说是保存最好的,方城礓礤都很完整。图中可以看出,上下檐之间的琉璃瓦当时还有,现在没有了,应该是年久掉落了。

; D" M6 _7 a3 q

 

& L L. _! M( y H3 b3 A) y0 o

走好裕陵。

# v+ g* l$ l" T1 S+ ]; y( ^

 

' L+ ?$ g* w7 ]1 h/ d; |/ o) t

 

英宗裕陵修前遗照

英宗裕陵修前遗照

 楼主| 发表于 2011-5-3 2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拍摄的图片里如果有人需要原大的,我可以发上来哈。。大家不要客气。
发表于 2011-5-3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感谢五角枫朋友的照片.
 楼主| 发表于 2011-5-3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好像没有这样开敞的角度了,树变得大多了。
发表于 2011-5-4 0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系列好图。全面浏览。谢谢五角枫。也谢谢风间铃音的15年老图。
发表于 2011-5-4 0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风间铃音在2011-5-3 19:21:00的发言:
/ `, o) Q7 h8 Q0 }& q

此为裕陵树盂,哈哈,茂陵也有,但是残大了,裕陵的还相对完整。

/ T% D* h$ m+ V6 l) I

 

9 e) ]$ Z0 G+ ]$ z" A) {

 

2 q; S/ J; M: X: I/ [. V8 e R. {

 

* h' D" Z" ]/ X0 @

长见识了。谢谢!

( k2 q0 H* _( N3 O

 

; V5 S- G* a# ^5 d, h

再请教风间铃音

. l* W9 e' t. t4 {. i* j! l: L& O

 

$ G9 S) `1 |$ b5 H' m

 

8 d' m3 v' p( C, W- [7 m# C" f7 e

进后寝院门的这一对也是树盂吗?

$ }; D- P; g( _! i6 @$ q8 U

 

THu8yDv9.jpg
NpErLXFG.jpg
8 q2 }* W! _- Z(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4 8:34:5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4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难得的照片,感谢楼主分享!

7 ~% V- i3 q: o# ^) M

近期去过两次都不得入,现在终得一见!

发表于 2011-5-4 1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1-5-4 8:33:00的发言:
6 L: e, v4 l& F/ A

 

% }" Y1 R2 O: d/ ^( I1 i$ f! H9 V

长见识了。谢谢!

" B, D2 t5 s# Y" I

 

* q! d# N4 s+ |0 o1 O1 r" q5 Z2 x

再请教风间铃音

6 y# Q4 V6 k7 O/ a/ q

 

% w$ u$ S% S) q! Q- j

进后寝院门的这一对也是树盂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8860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p5 t6 Y$ A. z; `! @

这对也是树盂。

5 h: w, D; \1 @5 t2 j

 

* {: g, a% h9 I2 T* {) m

按胡汉生先生的考证,裕、茂两陵石供案两侧及二柱门前的左右两侧,各有树盂一个。树盂分盂座和盂身。盂身收顶式方盂形,中为圆空,两件对拼。盂座方形,须弥座形制。

4 {; C, ?0 e- ]

 

- ^( ?# |4 K0 S2 P8 S- Q

树盂裕、茂两陵独有,要不是楼主拍的细,很容易忽略了。

" T$ W8 ? @4 U# W- u7 w

 

发表于 2011-5-4 2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生动的记录!看着如此苍劲之美真希望不要再修缮了,好好保留原状别再破坏就好了。

" M4 P2 b- Y! y/ c4 s. A

 

3 W+ E$ [& ]3 ^+ t9 t; L

明显残垣断壁上的树木,是坍塌后生长出来的,不知道修缮后那些树木如何处理!树丛与古迹共生的景象还会保存吗?

发表于 2011-5-5 0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1-5-5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哪个单位的?谁让你进去的?

1 _( X3 s) U( h/ E& ]- f+ x% |1 }+ j

 

c( p3 \$ I4 B

 

- A+ @" L4 z- a* A4 t0 O

 

2 v: X8 b4 Y" F6 B! o f# A( |' s# F

(真是羡慕,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翻墙进去的。。。
发表于 2011-5-6 14: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张相片有你的影子!
发表于 2011-5-6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英宗朱祁镇陵寝叫裕陵,为啥清高宗乾隆的陵寝还叫裕陵?难道就没有啥忌讳???

发表于 2011-5-7 0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五角枫的拍记!

' r8 p4 ~( E: U7 X

 

7 |8 x' d. S9 p" z% h; `

 

2 I, k* O) `2 g# W

 

G, }! Y" i$ @0 `* M

请教先生几个问题。

0 U% M% X# f( j$ D Q

 

2 @2 b! F1 @5 Q$ `* \9 O7 B

英宗裕陵修前遗照

英宗裕陵修前遗照

; ?0 _: M2 O" G6 f, d* d

 

- L. X b6 U; |/ n4 W

1)图84.(门洞内部景色).拍的是明裕陵方城下的券洞(清代陵寝俗称古洞门)吗?

K5 [3 q; m o7 v$ _3 I

 

- e5 \4 g7 V8 G+ [

由图84.看,券洞已封堵。先生从哪里进入宝城的?

B- K5 I% l9 _$ I2 Z% c7 J G

 

8 U* v' K n& i0 F0 L( t3 l, h


英宗裕陵修前遗照

英宗裕陵修前遗照

4 w$ {5 ? n8 v7 d# q3 b


 

, y9 d C! X: K# S

2)冒违地问一下,网上传的这张(图041.1.)也是您拍的吗?

& \& A" f9 l E7 K

 

# p/ s4 `8 U/ n9 f

(我只是好奇而已。嘿嘿!)

: H! ^! k0 }2 t+ y3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7 0:54:23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7 0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残破、苍凉之美,有时候远胜过金碧辉煌。

$ s; d( h8 _/ X1 K& Y" D

 

& V6 }+ N. K: I1 f q

谢谢五角枫兄!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0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宝城下方的洞。。从外面东西两侧有两条道可以上明楼,明楼后侧东西两侧有两条道可以下到宝城内部。。。

4 `8 p) n6 F! D. ^" h# H. Q

 

% w# e! `% F0 x; O3 e/ ~

图片我就传过一次,源头肯定在这里

发表于 2011-5-7 1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五角枫回帖!

& [: Q/ {( J. T: y

 

; c G2 N* S) H C1 I; A7 C2 {) ^

 

1 m. E, ]0 z2 Z. H9 ^+ h& x

 

2 \; I# _* o% ]2 W

我在网上查到的:

7 c. y7 O, k6 L4 p

 

4 ]8 [8 G* v' G0 }

英宗裕陵修前遗照

英宗裕陵修前遗照

7 v+ A) I+ ^$ g: s# B

 

, N' K& |4 C! W' f

[转帖]:

- g% e W% S, ] h& _

 

2 L) t" r+ ^3 I7 f* p0 m$ u

康陵的明楼可以从侧面的马道登上,这道礓嚓是乾隆维修时加的,那时把献、景、裕、茂、泰、康、昭、庆、德9陵的宝城门洞封了,加了右侧礓嚓,为了可以在门洞内就近堆些旧料,还防止人畜随便进入宝城,而由于登城马道均在门洞内,封了门洞人就上不去宝城了,为巡视方便,才加的右侧礓嚓。(风间铃音语)

; J6 A/ s2 X; S, O4 J7 S- f

 

) `: M/ O9 i; Z4 ^* O

 

: e2 P7 G; R7 x, U+ ]1 q% Y |7 Z/ C

 

' a8 m* U; [" X( S- z; T: H( v- k

 

" Q3 ~% O, e2 C; N' x

这是裕陵方城右侧后加的登明楼的蹬道(网友超极苯苯拍摄):

3 J; _: d& U- i# L* ?

 

: j! i6 v+ e: V) H

 

8 B. f8 u7 o+ I

BX1ViuGB.jpg
snEK19bC.jpg
AtBDD4oY.jpg

9 k* c4 R/ ~+ I" u1 Z; Q

 

- t, M6 V0 @6 T

 

5 ]! s, x m m3 W6 b

 

& y# L1 U/ D7 A, o# }

 

- [9 G5 L1 I) S7 k: _6 K

嘿嘿!原来如此。

% {4 @, T, a8 H5 Z, { s6 L

 

/ Q n; K" b( z! ?$ _. G

 

) h) ?, l4 v* t* }5 R! _9 L

 

- _" |6 X1 x, F

学习了。

, d: F5 v; P: C/ z


 

( z G8 i( s' `7 x! z;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7 16:40:3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7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五角枫在2011-5-5 21:37:00的发言:
我是翻墙进去的。。。
8 }0 i/ E3 e: \! S M

没人(看陵的)管你吗?从哪里可以翻进去?

5 e% o' J# l O4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7 16:05:3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8 0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你的帖子太激动我昨天就去翻了啊!!

7 q! M' G! H4 ~8 i( X2 \ |

向你学从左边的墙往上爬..还是有点高没爬上去..然后从铁门翻, 看到里面小屋突然出现看护人冲过来......吓得拔腿就跑啊....

+ z# a3 z( |3 C$ t" P

 

 楼主| 发表于 2011-5-8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呃。。。是右边的墙呀,具体说是东边。。护陵员的小房子在西边,所以东边上去的话不会被看见。。

+ U/ v0 F3 X( W: r

 

' b- _. U( s8 o* d

而且个人觉得东边的墙比门的地方好翻

发表于 2011-5-13 1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冒险为俺们拍得了这么精彩的资料!
发表于 2011-5-15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才是真正的珍贵史料(若干年以后),LZ的原片一定要有稳妥措施保存,不能光放电脑里,或者刻盘一放完事。
发表于 2011-5-15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五角枫在2011-5-2 22:09:00的发言:
' h6 b4 P; G+ [: S6 T

没错呀。。

4 [8 L8 \' @) j* L# L, A1 e5 D

老牛啦!我去了N多次都是在门口看看。

发表于 2011-5-15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五角枫拍摄的照片,我不用翻墙就看到了这么清晰的景象,欣赏了,再次感谢!!!
发表于 2011-5-19 2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十分感谢
0 N1 b: ^9 I: R$ ?4 K" |1 z[BR]认真的欣赏了每一张照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7 21:35 , Processed in 1.194635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