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21|回复: 4

小时候系列之一:小时候的玩(1)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4-30 1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时候系列之一
小时候的玩(1)
        人之童年乃至于少年和成年都少不了玩,即使家境再窘迫也不可能没有游戏。侯宝林回忆录里有这样一段情节:父亲为他找来装卷烟的铁筒,做成小秤当玩具。侯老先生不无感慨地说,那些烟卷盒和那只小秤,是他童年唯一的玩具。不仅与侯老先生相比,就是与同龄人相比,我小时的玩具也还算是丰富的,印象中有积木、识字卡片,好几把玩具枪以及其他一些东西,还有一个电动的火箭——我弟弟是一架电动飞机,在那个时代绝对是很珍贵的高档玩具。
        虽然这些玩具曾为我的童年带来许多乐趣,但所有的孩子一旦长大,似乎都无法被玩具局限在屋子里,户外游戏乃是天性。没上学时和院里的孩子一起玩藏闷儿、踢包、打仗等等,后来就是和同学一起玩。那时候,学校四年级以下半日上课,剩下的半天上小组,三五同学一起玩是当然的小组作业。文雅些的,下棋、看小人书、打球、游泳,顶多打打闹闹。放得开的,就是在马路边弹球、拍烟盒、赢冰棍枝、抄瓷片,或者规模更大的群体游戏。再猛些的,则上房揭瓦、捅马蜂窝、拿石头对着人家的玻璃窗户“练准儿”、到什刹海“划冰船”。记得有一次,我和俩同学上小组,其中一位污言秽语,我们看不过,便逗他说要玩烈士就义,他自愿当烈士被我们捆在树上,然后听凭我们教诲一番,毫无挣脱之力——这位早已是某权威电教机构的教师了。有时孩子们会恶作剧,比如按完了人家门上的电铃后赶紧逃跑,或者朝人家院子里扔块砖头,打坏东西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这一切的原因是一样的——好动而无聊。
        没上学的时候很少到外面去玩,我姥姥喜欢将孩子们关在屋里不让出去“疯跑”,这大概也就是养成我直到现在不愿意活动的原因吧。关在屋里有违孩子的天性,所以只好借游戏打发时间,好在那时还没有什么成年的烦恼,所以也自然不会产生“孤独”的愁绪。玩的方式,大多数是自己或与弟弟或极少的玩伴搭积木,不管是搭建过程的创造美还是哗啦一下子推倒的破化美,都会产生无限的快意。或看识字块上的图画,那套识字卡片前几年还见到过,有二百多张,画面无一不精美,与现在的识字卡片或书籍插图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或者用家具和布娃娃(我表姐幼时的玩具)玩做饭之类。不过,这样的游戏不属于男孩子,所以时常也干些破坏性的勾当。到快上学的时候,我姥姥找出许多坐标纸,让我练习写字,并称背面可以画画。记得字没有写多少,倒是背面的白纸全都用光了。还记得那时候画得最多的是飞机和吉普车。
        我们院里大约也可以凑上几个从五、六岁到十来岁的孩子,如果联合邻院,那就足以汇成一直庞大的游戏大军。这时通常玩一些群体的游戏,比如老鹰捉小鸡或藏闷儿之类——据我的经验,玩藏闷儿十来个人最有意思。至于丢手绢通常不为年龄稍大的孩子所齿,因为这种游戏既缺乏竞争性又缺乏冒险性。
        游戏中属于说得过去的体育活动,今天的滑板、球类是根本没有的,那时的所谓体育性游戏是滚铁环、拽沙包、打垒(打尕儿)。到了七十年代,因为中国乒乓球队出国进行比赛,北京人突然对乒乓球、羽毛球感起了兴趣,不过,当时家庭条件差的居多,所以真正能玩得上的孩子并不多。人缘好的还可以“蹭”别人的过过瘾,否则只好望洋兴叹。我父亲给我们买了一副板羽球,也不记得打过几次。因为靠近什刹海,所以游泳倒不少。上小学时,我和我弟弟每人一个旧球胆,由我表姐“执教”,稀里糊涂的就学会了。不象现在的孩子,还要报名去学习,并且爹妈随行、食品伺候甚至轿车接送。好象住在我们那一带的孩子,都是用这样的方法学会游泳的。开始不过在岸边,后来便可以自如地游到水中心的“大岛”或者对岸了,甚至还曾经围绕什刹海游过一圈。初中时,夏天每天上学都装着游泳裤,放学之后到住在后海边的同学家,足足折腾半天,也很有意思。
        几乎每个孩子都经历过自己的“创造”式的游戏,其中最多的就是叠纸工。很小时我父亲曾教给我一些最基本的方法。小学三、四年级时学生里流行了一阵子叠纸枪,虽然不过是简单的手枪、机关枪、衣服裤子、船、猪头之类,却也充满乐趣。上学以后,一些同学发展成用二分钱一把的木头尺子削枪,辅以铜丝铁丝做折叠支架,弹夹可以拆卸。再有就是用极细的铜丝和大号的缝衣针制作宝剑,或者用粗铅丝做弹弓子。我父亲曾制作了两个精致的手枪弹弓,发射纸弹能打出几米远,他自己则用粗铅丝和听诊器胶管做了个没点儿力气绝对拉不开的弹弓,据说为打树上的乌鸦。我爹好象总有童心,到今天快八十了童心仍然不泯,对许多新鲜事物都感兴趣。那时他不但常常给我们买回来新出的小人书,而且时不常的买回点新鲜的东西,直到我上大学时,他还买了个魔方,并声称是高级玩具。
        学校里经常“流行”一些新鲜的玩法。二三年级时时髦过一阵子跳皮筋儿,一般是女生玩,但偶尔男生被邀请,水平却颇不凡。大概是三四年级时,我们班的女生兴起了一阵“下腰”,那个年龄,骨骼虽然发育,但是柔韧性极好,一到下课,院子里便是三五成群的女孩子在地上成一个桥形,甚至一些女生还可以仰卧在地上,小腿与身体紧紧贴在一起,或者劈叉几乎劈成小V字形,看起来叫人非常的不舒服。还有一阵子大家都玩一种莫名其妙的游戏:折叠五个三角套在手指头上面,嘴巴里说些象咒语一样的话:“今天老头在家,明天老头不在家,后天老头回来啦!”后来被老师明令禁止,说是流氓的“联络暗号”。课间最多的游戏不过是胡打乱跑,因此不少低年级学生的评语上会出现“课间追跑打闹”的否定性评价。
        五六年级时,男生都玩“撮(chua三声)磁片儿”——把建筑用的一两公分大小的马赛克放在手心,轻轻一撮即成一列,然后向上抛起,再用手一个一个去抓,高级些的,先向上抛起使所有磁片儿整齐地列在手背上,再以手背向上抛出才一个一个地抓,或者按规定抓几个掉几个,技术好的,据说可以抓七个,我班有一女杰,无师自通,造诣极高,听老师说她可以达到极高的境界,连三座桥儿那片儿的男生都服气,此巾帼已做北京某三甲医院护士长多年了。当然还有不少经久不衰的游戏,比如女孩子的羊拐、踢锅、抓小包儿、下腰劈叉,男孩子的弹球、拍三角、骑马打仗和舞刀弄棒等等。还有不少男女通用的游戏方法,跳间(跳房子)、藏闷儿、拽包、警察抓小偷,不一而足。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4-30 2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撮(chua三声)磁片儿,我可以一免抓四个.
发表于 2011-5-6 14: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规模更大的群体游戏
+ F% C3 W% }7 @9 y0 `6 v) j3 C
: z4 q$ t  k% Z) B, h我小时候 喜欢这个
发表于 2011-5-17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应该肯定比我年纪大一些,但是文章里写道的,小时候基本也都玩过。现在的孩子都是电脑儿童,虚拟的伙伴。
发表于 2011-5-16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房顶揭瓦掏鸟窝,下河摸鱼,去工厂偷臭电池块装瓶子里炸鱼,拿粘网抓老家贼,挖蚯蚓用鹅毛杆当鱼漂钓鱼,拍三角(烟盒叠的)

" S0 y. V/ d0 |4 x( {* k# u' d3 `) _% Z! _

洋画儿:水浒三国封神榜。。。。多了去了,小时好玩儿,很怀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0 15:38 , Processed in 1.135520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