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额字号之謎 关于“六必居”字号及匾额的来历,目前有多种说法。 有人说:“六必居”最初是由六个人合伙开办的买卖,托人求严嵩书写题为“六必居”的牌匾,严嵩认为六人有“六心”不好,所以在“心”字上加了一撇为“六必居”。还有人说,“六必居”最初是由皇宫中的六个奶奶合伙开办的,为了吸引顾客,想请严嵩题写“六必居”三个字。但是,严嵩当时位居宰相,如果请得动他。于是她们便用贿赂了严嵩宠爱的一个小妾,小妾心生一计,每天装着练习写字,就写“六必居”三个字,严嵩看到笔体笨拙,不由得皱起眉头,提起秅来写下了墨迹饱满的“六必居”三个字,让小妾照着样子去练,后来小妾将这三个字拿去给了店主,店主高兴得制成牌匾,从此,“六必居”买卖兴隆,红极一时。 还有一种说法,是笔者在1999年拜访“六必居”老店员,现住在贾得乡贾材村的贾兴中老人时,老人又了这样的传说“六必居”这块匾,相传是明朝宰相严嵩所写,“六必居”最初是个酒饭,为什么能请到严嵩呢?是因为严嵩当时还不是宰相,闲居北京,经常去“六必居”饮酒。吃点小酱菜,当时酒缸上都有木头盖子,盖子上有些尘土,严嵩就在上面随手写了“六必居”三个字,店主发现这几个字苍劲有力,判断此人肯定不凡,于是就赶快把这三个字做成了匾额,所以既没有上款,也没有下款,一直保存至今。 对“六必居”的来历,还有两种比较可信的说法:其一是,最初“六必居”是个酒作坊,他们酿酒,必须遵循六项要求,就是做到六个“必”,即“黍酒攷齐、曲蘖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侯必得、水泉必香”。也就是说,料选必须齐全,发酵必须充足、工艺过程必须保持清洁,设备必须优良,火侯必须掌握、泉水必须香甜。其二是说,“六必居”最初是由山西临汾尧庙乡西杜村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兄弟三人开办的一家民杂货店,也是一个前店后厂的作坊,后厂酿酒,前店除卖酒外,还卖“柴、米、油、盐、酱、醋”等六种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必需品。即“百姓开门七件事”中除茶叶有异味,怕串味之忌不外,其他六样商品都经营。从“六必居”当时的记帐上看,也有这样的记载。后来随着业务的发展,“六必居”酱菜最为有名,所以又在粮食店街胡同东口,另开了一家六珍号专门经营粮食油盐等商品,而六必居本店便成了专门制售酱菜的酱园了。 % x3 o3 f* P3 r$ z.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2 10:18:0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