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83|回复: 7

追思周海婴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4-23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追思周海婴

) J& p+ F5 f6 T H# {

 

8 m* s& I4 Z$ o2 x, B( B

周海婴先生四月七日与世长辞。一位受人尊重的老人,应该留下更多东西的老人,顾不上人们的期待,就上路去了。人们伤痛而外,是遗憾。《鲁迅与我七十年》该有续集补充。他以鲁迅之子为人们所熟知。追思和纪念中,自然想到鲁迅。

, m) s& W, G6 J) v

在延安纪念鲁迅逝世周年大会上(1937年10月),一位伟人讲话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了…… 鲁迅则是新中国的圣人”。新中国建立了,鲁迅的地位当然就确立了。书店里鲁迅的书、关于鲁迅的书都很多。

* X( m* u0 Y! m4 i/ @

解放后,广安门大街路北,报国寺东边,新开了一家书店:益昌书局。我在家闲着。爱看书,可跟陶渊明爱酒一样:“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离益昌书局近,就去蹭书看。书架前一站几小时。看不完,记住页数,明天接着看。不少关于鲁迅的书,都是那时看的。如许广平先生写的《欣慰的纪念》,许寿裳先生写的《我所认识的鲁迅》、《亡友鲁迅印象记》等。六十年前,就知道了海婴这个名字。书中一张海婴先生一岁时与父亲的合影,鲁迅题了一句话:“海婴与鲁迅,一岁与五十”。印象极深。

) J, G8 M1 P' F# K

看鲁迅的书,拜谒鲁迅在京的故居。那时没有鲁迅博物馆。宫门口西三条没有截断,进东口出西口,是顺城街。有头有尾。房子没拆平,鲁迅故居的街门,跟左右邻居平等地摆在路边;院墙跟街坊们连成一体。没切开,不单放。和谐共处。原装原味。

/ d# d' G/ v9 K$ V+ s

关注媒体上涉及先生的消息,条条不漏。多少年间,不提周海婴。改革开放后,周令飞去台湾的新闻报道。特意点明是鲁迅的孙子,才提到了鲁迅的儿子。后来周海婴先生出书、办摄影展、在政协会上发言。媒体上就不断他的身影了。

8 t: S% B3 C9 U2 \% p

周海婴先生一生低调,不骄不躁、不招摇张扬。默默地做事,静静的生活。按自己的想法,走自己的路,以知识分子的平常心处世为人。不愧是鲁迅的儿子。

) O, Q8 N+ r1 K; A6 u

从来没有官二代、富二代、名人二代的举动。当然更不会“我爸是李刚”!那样邪恶。那样没素质!后人是先人的影子!

! P& [! R% C' s

鲁迅先生有一份著名的遗嘱,不长。录在下面:

4 _, }# c. [% j5 B8 D$ X

1不要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 p5 f9 Z1 U: z! x( ~' b2 t

2。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 C& p1 n; i& W8 c' }* c

3。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 |8 C- m9 C% X- z

4。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 d8 f9 }! t+ o5 Z9 c: Y

5。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 m# \, `: o$ c( c

6。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4 _ o5 N4 O* ` @

7。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此外自然还有,现在忘记了。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 q8 ]! J, K1 o: t. ?

周海婴先生遵从父亲的嘱咐。寻了点“小事情过活”。没有“做空头文学家”,脚踏实地的从事无线电工作,无线电专家。仅此一点,甘于平常、平静、平和。足够我们学习一辈子。无谓的勾心斗角,无谓的攀比争胜。生活里几乎随处可见。但是不该忘记,生命只是过程,快乐、轻松地享用这个过程,是生活的实质。一天到晚处心积虑,劳心费神,累不累?不论是输是赢,都划不来!不求战胜,就永无失败。周海婴是生活的模范。轻松、洒脱,悄无声息的活过了。想法欲望,不可无。可要牢记精神胜过物质。物质是维系生命所必须,精神体现人的生命价值。只追求物质,永无满足。也永远 没有快乐。不过奢,止于所当止。让清醒的人类良知指导自己。就无往而不快乐。牢记物极必反这条定律,警惕放纵。

, y! g4 y# x- l$ A2 E: r1 E8 y; F

把鲁迅遗嘱全文引来。可以让我们想不少东西。这是一篇公开发表的文字,不是狭义的对亲属嘱托;是对社会的公开宣言。虽然过去了七十多年,其中有几条,有非常的现实意义。比利用丧事敛财(穷百姓敛不来);现在并不少。比如“收敛、埋掉、拉到”。“忘掉我”。这是一位思想家对社会说的。不也还存在着么。

9 n, W% Y. O) J7 e# ]

遗嘱的末一条,有商榷处。如:“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人办了错事,错怪了别人。都难免。生前死后这麽一来,化干戈为玉帛;有利和谐。错了不求人恕过;欠人情就欠着。显得“人头儿”次。鲁迅说他不,有当年的情况在;不可同日而语。有人据此说鲁迅偏激,尖刻。不如胡适温和,中庸。我以为对社会的不良现象,他们的想法是一样的。不过表现不同。鲁迅怒目金刚,胡适笑面弥陀。都是普度众生的佛!都是智者!

/ Y. I& G$ G5 ]' z4 |6 A1 P* e

康殷夫妇曾在华北大学学习。和周海婴先生同学。康殷多次和我谈起华北大学的往事。北京和平解放前,解放大军势如破竹,节节胜利。每解放一地,都急需地方干部接管。为快速训练出一大批干部。1948年8月,就在河北正定开办了华北大学。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南方战事正殷。接管干部奇缺。就在北平吸收革命青年和社会有志于革命的人员,入华北大学学习。康殷和夫人任兆凤一同到了正定。当初的编制分四部二院,一部是政治训练。康殷夫妇和周海婴,都在一部。康殷和周海婴编在一个班:政训31班。学习内容是革命理论,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政治经济学。校长吴玉章、成仿吾;副校长范文澜,教务长钱俊瑞。教员也都是名家如艾思奇等。个个都是“人物”。物质条件就差了。上大课自己带着小板凳、马扎,坐在院子里听讲。在宿舍点小油灯,学校自制的墨水,用蘸水钢笔,在又黄又糙的纸上写学习心得。小组学习读心得、发言讨论。生活是供给制。小米饭、水煮蔬菜。发土布衣服,手工做的布鞋,手摇机器织的粗线袜。少量零用钱。吃到花生米,就算解馋了。吃肉很少。总之,苦!原说学制半年;急用人,不到四个月就结业了。中间参观过抗日时的地道。还排队步行到石家庄听报告。康殷谈时,对此次步行说的很细。这次回来就结业了。人人都写保证书,写志愿(几乎都是服从安排),有恋爱对象,可以提出要求分在一起。开始分配了。康氏夫妇和周海婴,相处了近四个月。结业时同学互留地址,虽然聚首短暂,可离情别绪,依依难排。康殷刻一方小印,送给周海婴留念。

7 b; v0 X6 t7 M0 U/ V

他们那一期,四千多人。一千八百人南下。康殷夫妇到了广州。自此天云阻隔,无缘再见周海婴。

$ j! ]0 n( R2 ^0 o

改革开放之后,俩人联系上。周海婴先生先后到过景泰西里、芳古园,在康殷寓所相聚。周先生书中叙述了和康氏的来往。:“离开“华大”前,班里一个同学手持一枚石章赠我。他有点内向腼腆,在班里一向是不大出声的。他说以此石章作为纪念。石章刻了我的名字,边款是:“海婴同志存辽西康殷”。他就是古文字专家、金石家大康,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这枚石章我很喜爱,一直在使用着。大康夫妇一生坎坷,近来有多册专著出版,他的贡献被认为“发前人所未发之秘,解开近千个古文字之密”,可惜已于1999年去世,这是一位令我永远怀念的“华大”同学”。

, s9 H: w! I* `& X' e

周海婴先生的逝世,是我们一大损失。他带走了别人无法提供的宝贝。好人走了。仅以细事寄追思。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4-24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1-4-24 1:10:00的发言:
鲁迅的手稿在文革时被弄丢 他媳妇一着急 死了
7 d; v0 N' n* ?6 E2 j

瞧着这事儿闹的!

发表于 2011-4-24 0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的手稿在文革时被弄丢 他媳妇一着急 死了
发表于 2011-4-25 0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先生就是我们的偶像!
发表于 2011-4-25 0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的媳妇许广平

9 [5 n. ^% V* }: ]0 D6 ?$ V# N9 E

 

$ ~7 l% C( A) A9 _

关于这段历史 请看阎长贵写的《鲁迅手稿遗失问题真相》一文 收录在《问史求信集》中

; u5 X9 Z' t2 |% |2 g* U* A. T"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5 0:47:1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5 0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假作真时真亦假

发表于 2011-4-24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1-4-24 1:10:00的发言:
鲁迅的手稿在文革时被弄丢 他媳妇一着急 死了
% A/ H, S! i, ]8 C, O

谁媳妇?

发表于 2011-4-26 1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鲁迅先生遗嘱第7条可见,先生是个内心非常强大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8 18:49 , Processed in 1.13005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