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MiguelWang在2011-3-30 21:28:00的发言: 大觉寺是我最喜欢的寺院。 目前通行的解说有一点不符合史实,一提到辽代建筑,只要是坐西向东,就都说是体现契丹人拜日习俗,这是不科学的。看一看大觉寺、戒台寺等在辽代定型的寺院,都是建在山的东坡上,在这个位置建寺院,除了因地制宜坐西向东之外,实在没有别的布局方式。 真正能体现契丹人拜日习俗的,应该是那些建在平地上,又坐西向东的寺院。最典型的是大同的上、下华严寺。这两座寺院原是一体,都在大同城内(辽代西京),虽然一马平川,但仍然坐西向东,这才是真正的受拜日习俗影响的建筑。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建筑,即使在辽代也是少之又少。离华严寺不远的善化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也是辽代的,但是确是坐北朝南的传统汉式布局。原因就在于,华严寺是辽代新建,而且是国庙,所以才坐西向东。而其他民间建造的寺庙,还是尽量遵循传统的。即便是辽南京(今北京)的宫室建筑,也是正门、各殿均南向,只是把东门修的壮丽了些,权当第二正门使用。而辽代后期的皇帝行拜日礼,也是在宫殿台阶上南向跪拜了。可见习俗在汉化。 而中国古代汉人修建的寺庙、宫室。也并非都严格面南,也是因地制宜的。最典型的是唐高宗和武则天在东都洛阳修建的上阳宫,就是门殿东向。难道他们也有契丹人的拜日习俗?完全是因为地形制约。上阳宫那块地方就是东山坡,没有别的布局方法。 所以我觉得,大觉寺、戒台寺等寺庙的东向布置,也完全是地形造成的。而非契丹人习俗的影响。
, v. R3 S/ c( r9 p8 F( ]% s说的很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