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闭提示
因会员注册模块问题,想注册(老北京网)论坛的网友,请拨打电话19217023021,论坛将手工注册,谢谢合作。
查看: 17086|回复: 23

有在北京汽车局生活过的老街坊吗?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3-23 0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局,一个响亮的名字,每当路过这里,看见这里耸立的“首都博物馆”高大建筑,就想起儿时的记忆。有生活过的老街坊进来说说吧。

; r6 p w7 ^ B! h- u

 

K& W; }4 n% f$ S& }, |7 W

想发这个帖子,是有一天,不知道是谁,给我邮箱发了一篇文章,很是感慨,现在把这篇文章转载在这里,感谢作者。

) G$ y* q4 H8 V I+ [' [. u" E

 

$ b! i/ N' [5 ~+ a; B J& l+ _

汽车局大院六十年的地理变迁

. y! d2 r, R0 i$ ~! h q$ m

 

4 p/ ^% J+ @6 p1 q, K) E) C

2010/08/25 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3 h' m+ Q( D* D) g3 h/ u

 

! e+ U* |, M& r

说古老,汽车局大院并不算古老,满打满算到现在还不到60年历史,在北京的历史长河中,它不过是小小的一段泛着涟漪的水流。过去,在汽车局大院办公的司局并非仅仅汽车局一个,也许汽车局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局,也许多年来,国人一直把强国梦和汽车行业联系在一起,汽车局就格外被人青睐,一来二去,“汽车局”就成了机械部这个有着众多司局大院的代名词。

  机构改革后,很多司局撤并了,汽车局也撤销了。改革开放前30年,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一路风雨走来的汽车局,完成了历史使命,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汽车局大院渐渐被人遗忘,而曾几何时,它是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当年,这里的孩子向别人自我介绍时,总会抢着回答:“我是汽车局的。”眼神里透着几分骄傲。公交车每经过这里,售票员都会声音洪亮地提醒你:“有在一机部汽车局下车的乘客请往外走。”曾经的“汽车局”在北京人心目中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地方。可现在,新北京人知道汽车局的不多了,说起汽车局很多人脸上是一副茫然的表情。殊不知,像百万庄,像三里河,像众多的机关、部队大院一样,汽车局大院也曾声名远扬。殊不知,庞大的中国汽车工业走到今天,当年在汽车局上演过多少激情和壮烈的故事。

  ■五六十年代北京的大院文化,已是依稀的梦

  汽车局大院曾是机械部的一块宝地,紧守着车辆川流不息的大道,东望是复兴门,西眺是木樨地,那是一条从天安门广场径直往西延伸过来的大道,是首都北京的第一通衢要道,光地理位置就足以让今天的地产商们垂涎了。

  如今,汽车局大院已是名存实亡,八十年代众多的司局撤销后,这里挂牌的单位分别是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中国机械工业供销总公司……而如今这些单位也搬走了,大院最显耀的门脸已经在九十年代末移交给地方政府。在拆除了礼堂、办公楼后,建起了辉煌的首都博物馆。大院却不再辉煌,没有了众多的办公楼后,所剩的基本就是五湖四海的居民了。曾经自成体系、相对独立、井然有序的院落,被新添置的住宅楼搞得拥塞不堪。只有那条河依然如故,蜿蜒穿院而过,把大院分为“河南”和“河北”两个居民小区。

  老机械部的人说起汽车局,心里都有一种别样的感情。五六十年代在这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说起汽车局,心中更难免有几分失落。已逝的过去在他们心中的记忆是断断续续的,忘记了,却还记得。苦过,却还是甜的。那是一个物质并不太宽裕的时代,可那却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父辈们或许是来自硝烟刚散的战场,或许是来自天南地北的院校、工厂,怀揣着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在这里施展着才华。孩子们打小就厮混在一个大院里,绿草如茵、花木葱茏的院子,是他们成长的摇篮,子弟小学住校的孩子们,更是一起吃、一起住,每周有班车接送。幼时培养起来的亲昵,远胜过胡同里的孩子。

  时光如流水,渐行渐远,当年的孩子,都变成了花甲的老人,人们对大院的回忆,也就变作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明的依稀的残梦。

  大院最像大院的样子,是在五六十年代。那时,盛夏的傍晚,河边,是大院里人们乘凉的好去处。青草依依的河堤上,总有三三两两悠然散步的人们,草地上踩出了两行蜿蜒的土路,一直通到东边的铁路桥,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白天在一个办公楼里上班,大家虽然熟识,但却叫不出名字,河北岸散步的老王,看到河南岸的老林,用山东话吼了一嗓子:“嘿,伙计!”河南岸的老林一边欢喜地挥手,一边用细细的江浙口音回应:“侬,吃过了伐?”清澈的河水打着旋儿向东流去,诙谐地带走了这段对话。蝉声停了,柳条动了,一阵晚风痛快地吹去了人们心头的闷热。此刻,站在河堤上观望,景色是迷人的,抬眼西看,西山被晚霞映得像块青翠的玉。眺望京城,东面,古老的京城正笼罩在薄雾般的炊烟之下,隐隐约约斑驳的古城墙里面还隐藏着他们不太熟悉的另一个世界。本来嘛,自从来到北京,整天在大院里忙碌,很少能得闲去城里转转、到胡同走走,这里的服务设施也很齐全,为了吃穿用没有必要再去跑城里的王府井和前门,所以他们还没来得及去体验近在咫尺的古老京城的市井人情。

  突然,河北的东小楼食堂二楼飘来了悠扬的乐曲,为苏联专家筹办的一场舞会开始了……

  夜幕降临了,老王下了河堤,折转身往回走,三五成群的孩子从连接河南与河北的木桥上下来,不时从他眼前闯过,有的顶着板凳,有的夹着折椅,有的扛着条凳,追打着往大礼堂南面的足球场跑。他猛然醒悟,今天是周末,有露天电影,于是也跟了过来。他是单身,住在大院西面的单身楼里,下班在食堂吃过了晚饭,经常在河边转转,到同事家坐坐,但是当他走到西配楼南面的篮球场时,他身不由己地停住了脚步。这里灯火通明,部篮球队的队员正在练球,谁不知道部篮球队里有好几位国手?有他们出场,老王一定赶去助威,打老远就喝彩叫好,这样的球迷场外站了不少,搁现在该叫他们“粉丝”了……大院,像古城旁边一颗璀璨的新星,一天到晚都蒸腾着勃发的气息,夜已深了,乐声才止,灯光才熄。而此刻的古城,静悄悄一片,胡同里的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

  这就是当年的汽车局大院,这样的场景常常出现在人们的梦中,依稀的,甜美的,有时也带着几分兴奋。

  ■时代变迁,大院文化逐渐消亡,但历史却不会忘记曾经在大院中奋斗过的人们

  汽车局大院的名存实亡,多少让人们有些伤感,然而深入去想,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文化上,机关大院的精简和大院文化的逐渐消亡,这又是历史的必然。北京历来就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包容着各种文化,大院虽然消亡了,但那曾经涌起的波澜已汇入了滚滚的江河,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今天,每当人们说起汽车局大院,都会想起那些难忘的岁月和那些忙碌的人们。

  五十年代的中国工业,国民寄予着厚望,特别是汽车制造行业,更是举国关注的行业。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国家主席,都殷殷渴盼着看到中国自己造的汽车。一汽的选址、建设,中央要讨论;一汽厂长的任命,毛主席要亲自过问,为了早一天建成一汽,中央下的指标都是硬性的。老百姓望眼欲穿地等着中国自己造的第一辆汽车下线呐!中国的汽车工业敢有一点闪失吗?你不用脑子去想,就可以知道那时的汽车局任务会有多么繁重,那时的汽车局长张逢时心中的压力是多么大。

  他们都是从狼烟炮火的战争年代过来的人,生生死死见得多了,可眼前的工作真的不亚于一场战争。办公室里,来自中南海的询问随时会传来,那就是军令!床榻边,火线长春的告急电话常常惊扰了他的梦乡,他赶紧翻身下床,去协调,去解决,那就是冲锋的号角!

  难为了这个从战火中走来的人,从不懂汽车,到热爱汽车,为了在规定的时间里造出汽车,他可以撇家舍口去一汽一蹲就是几个月,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边熟悉汽车了解汽车,一边现场解决问题。中国的汽车就是在这代人的手下,这么造出来的。

  八十年代,我们有机会常常见到这位汽车局第一任局长,此时他已是身居部长级高位的领导,依然衣着朴素,作风淳厚,每当我们站在机关大楼门口看见他老远走来,我们叫他张部长时,他总会过来拉住你的手,亲切地问:“你好啊!”看着他和蔼的笑容,你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你眼前的这位不威不怒、个子不高的老人,是统领过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把手;是带领着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造出中国自己第一辆汽车的人。如果素不相识,走在街上,保不齐你会把他当作来自北方农村的淳朴老汉。

  可惜老人20年前离我们而去,他没能看到今天中国汽车工业繁盛的景象。

  再要说的一位老人是绕斌,这也是位在中国的汽车业界无人不晓的人物,对汽车行业的痴迷、热爱和了解,令外国的同行也对他交口称赞。他曾担任一汽初创时期的厂长和二汽的首任厂长,直接领导建成了两个大型汽车工业基地,他后来也担任过汽车局的局长,八十年代初担任过机械部部长和位于汽车局大院内的中汽公司董事长。

  这是位经历过风霜雨雪的人,久经沙场而不喜怒于形色的人,然而对于中国的汽车业他却是动情的,这就是他人格的魅力。1987年7月的一天,已经退居二线的他,仍然放不下中国的汽车工业,有一篇纪实报道这样写道:“绕斌回到一汽,参加解放牌卡车出厂30年纪念会,会上他突然激动地讲起了轿车:‘我老了,不能和大家一起投身第三次创业。但是,我愿意躺在地上,化作一座桥,让大家踩着我的身躯走过,齐心协力把轿车造出来,去实现我们几代中国人的轿车梦!’说完,他的泪水潸然而下。”读到这里我的眼睛都湿润了。一个能动真情的人,总是让人感动的,而这真情不是为自己,不是为亲友,而是为了中国的汽车工业,你只能肃然起敬。

  冥冥中他是有预感的,十几天后,他真的倒下了,化作了一座桥——一座中国通向汽车工业现代化的桥。

  那天,他的身体本是不适的,但是,为了落实他最不放心的桑塔纳轿车零部件国产化问题,他急迫地赶到上海,在视察了一个工厂后,当晚就病倒在宾馆,送到医院。然而,这位中国汽车工业的开拓者,这位新时期汽车工业转型的引路人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中国的汽车在为之哭泣,中国的汽车工业在为之哭泣!

  中国的汽车工业走到今天,是让人感慨良久的,这种飞跃式的进步,没有比较你也是没有体会的,去年我沿着京珠高速南行了一次,多少年没有跑过长途,一上高速仿佛到了国外,中国的高速公路怎么这么发达?那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是和媒体传达给你的感受不太一样的。震撼的感觉也来自于和过去的比较,如果你二、三十年前在中国的公路上跑过车,才会有这种深刻的感觉。当然,我也知道中国的高速公路发展得如此神速,是因为中国的汽车制造业腾飞了。你看吧,高速路上跑的轿车、卡车基本上都是国产的,我曾经那么羡慕的日本重型卡车,我们自己也能造了,并且造得那么好。中国成了汽车制造大国!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告慰两位老人了。

  ■今日的汽车局大院,大院的北半部划给了首博,南半部盖起了很多居民楼

  盛夏的一天我又来到了汽车局大院,这里有我的很多同事,也有我很多当年在干校的知青校友,十几年前常常进出的大院,现在已经面目全非。大院的北半部划给了首博,南半部又盖起了很多居民楼。颇费周折才找到进院的大门,我却疑惑起来,这是当年的汽车局大院么?只有几栋埋藏在高楼下的老楼和几株芙蓉树,勉勉强强为我勾勒出对大院的回忆。

  说起汽车局大院,我们都会记起复兴门往西不远路南那宽阔的门脸、敦实的主楼和东西配楼是大院门口的标志性建筑。绚丽的花坛呢?绿树丛中的礼堂呢?人们还在自问,抬眼看见巍峨雄伟的首博,失落中交杂着兴奋。

  说起在大院工作和居住过的人们,老机械的人会扳着指头数出一连串曾经和现任的国家领导人,平静的聊天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噢!是百废待兴的中国,为机械行业铺展了一条锤炼造就人才的坦途。

  寻寻觅觅地在院子里转了很久,没见一张熟悉的面孔,看见了几栋似曾相识的老楼,像是同事住过的地方,犹豫了半天,怕敲错了门。

  常人不曾知道,就是这一栋栋楼房里,演绎过多少有关中国机械的动人故事呢?岁月如梭,楼道里又曾经留下过谁的脚印呢?历史的步伐太快了,一拨人走了,一拨人来了,人们的记忆还没来得及“保存”一下,匆匆的这一页翻过了。

  终于看到了,在高楼掩映下,张逢时部长曾经住过的灰色小楼还在,依旧平平常常,普普通通,这不是什么淡泊宁静之庐,更没法和今天的西山别墅去比,不豪华也不铺张,五十年代的建筑,尽显着朴素与实用。八十年代,我在部里司机班上班,替班时,曾经不止一次代张部长的专车司机,送过老人到楼下。一来二去也算是认识。

  不用猜想,我知道,就是在这栋楼里,当一汽的第一辆卡车将要下线,中南海送来毛主席为解放牌卡车命名的亲笔题词时,身为汽车局长的他激动地在晚饭时破例端起了酒杯。

  不用猜想,我也知道,当第一批国产红旗牌轿车从汽车局开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举国都在欢庆,他一定也兴奋得彻夜未眠。中国几代人的汽车梦是在他们手下那么艰难地实现了。兴奋之余,他也一定在想,中国的汽车造的太难了,什么时候才能赶超世界的先进水平?

  待到终于实现的那天,他们却离去了。站在小楼的下面,我的心情久久地翻腾着过去的一幕幕场景。

  从大院出来,我来到了河边,哈哈,总算碰到了两个住在这里的同事,居然在这个酷暑的天气里还在河边放着风筝,一副恬淡悠然的样子。我们一直在一个单位里厮混了几十年,熟得不能再熟,一别多年,有多少话想说啊!无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时间多聊,只好相约来日再把酒叙谈。

  临开车前瞥了一眼那河,这河很多人叫不出名字,居委会的介绍上写的是昆玉河,地图上标的是永定河引水渠,我不知所然,它是由八一湖到广安门护城河的一段水渠,永定河引水渠快入八一湖时与京密引水渠相汇,京密引水渠由昆明湖到玉渊潭那段又称作昆玉河。难怪这段水有两个名字了。都说汽车局大院没有了往日的氛围,但整修后的河确实比过去还美。源源的活水奔涌而来,它已经成了北京的一条重要水道,为两岸的居民带来了一处休憩的好地方。事物在变,我们不是也应该着眼未来,放飞希望么?

  ■文并摄/刘福奇

  征稿

  “大院文化”是相对于老北京原住民“胡同文化”而言。在新中国成立后,大量的党政机关、部委局办、科研院所和军队大院在京城西部区域兴建起来,并发展出北京独有的“大院文化”。这些大院通常分为两类:一是部队、部委,二是大学、科研院所。这些“大而全”或“小而全”的大院,到1980年末,已多达2.5万个,构成当时北京城市生活中的一道风景。

  本版诚恳邀请生活在大院或熟悉大院生活的您,给当今的读者们讲一讲大院地理,在当今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这也是对当代中国城市文化的一种追忆。

  投稿邮箱:xieyanchen@ynet.com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3-23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汽车局大院的北半部划给了首博,南半部盖起了很多居民楼。没盖的时候去过汽车局10号楼,有同学曾经住在哪儿。
 楼主| 发表于 2011-3-24 1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吗?你好!欢迎你的同学来回忆汽车局~
发表于 2011-4-7 1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汽车局”在复兴门外,广播局的西边,现在一个商城的对面。你说的首博在复兴门里,民族宫对面。

0 J( M: P# Z6 ]0 ~# d' ?5 T7 k

我认识汽车局一个叫张小鱼的。也可能是张小虞。

发表于 2011-4-7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张培力在2011-4-7 17:18:00的发言:
2 n% x; F7 ^' Z% M# W- s/ d

我记得“汽车局”在复兴门外,广播局的西边,现在一个商城的对面。你说的首博在复兴门里,民族宫对面。

7 c8 c/ |; N' o* J! R

我认识汽车局一个叫张小鱼的。也可能是张小虞。

i8 Q2 q, R/ q; j2 r0 a. ]! n

培力:张小虞是后来的机械委副主任,兼任中汽总公司领导,现在是协会的会长(部级待遇)。

发表于 2011-4-7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子2009:饶斌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开拓人之一,其子饶达也在汽车行业任领导。

i# `# Q) m c2 g) ]' A ]

注:是姓“饶”而不是“绕”,估计是你打字速度快而打错字了。

2 i: g" f( R3 ?3 p- T

叶子在机院附小的同届同学有位张建(大张建),其父是汽车局的副局长。张建和我在一个单位------中国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2007年9月改制撤销(随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一起撤销)。其资产被黄菊无偿批给中汽的儿子上海大众,为的是那几十个亿的资产(上海大众百分之十的股份)。都是领导层的上海帮搞的,把好端端的中汽撤销了,为的是那份股份和优良地产、资产。从而导致我们大批效益良好的单位一起消失,职工下岗(只能买断)。

; S+ I' v2 ?5 X v/ i( |4 e! R& S

原汽车局的位置不建首博,也会归上海大众的。不平啊!

6 P8 e7 e) ^- W( e5 X* y5 i*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7 21:27:4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7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汽车局大楼里的老式电梯吗?古色古香的,宽阔的楼梯围着电梯,从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到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辉煌。可以说汽车局的消失,不是职能的转变和市场经济下的变故,完全是有人看中了这块优良资产,由高位的人操纵的资产转移。

# ]8 u( x0 H, _4 p

现在我还常去南院的老楼,看望坚守在老汽车局宿舍楼的附小校友。

发表于 2011-4-11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鸵鸟在2011-4-9 7:50:00的发言:
6 P" e, K7 \; L N) C. a: _0 L$ @

张培力:这是你的真名么?是不是住在百万庄?

0 `8 {9 L& v9 x7 G6 |9 V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住在三里河计委宿舍。

发表于 2011-4-11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抓紧拍摄简易楼

QUOTE:
以下是引用张培力在2011-4-11 13:29:00的发言:
4 B0 A. d* O0 B9 ~ J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住在三里河计委宿舍。

: B. C) Y Z7 X8 ? _; _; c

咱们应该见过,当时咱们都还年轻。

发表于 2011-4-9 0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文革时期,我们一帮子初中生,总跟着一位二十四中的高中生混;其中的一位初三的学生,就住在汽车局大院,因为它的手风琴拉得非常出色(据说是跟陈志学的),所以我们经常横穿北京城到汽车局大院来找他。

1 j( b" m4 Y! d% I$ v/ d

那时候,好像复兴门一带正在破路面修地铁,挖的乱七八糟的(曾经亲眼见到过一辆部队的侧三轮摩托车因为不熟悉施工标志,直接开进了挖开的大坑),我们就坐在路边的土堆上,听他拉琴。那时候,管制是很严格的,如果听到有人搞“封资修”,就有直接进局子的可能,但是工地旁边,是没有人管的。

! Z2 P. E& ^* s, t; F

 

1 s3 T$ r0 o2 d6 t# R

那位朋友,其实在当时也就是十四五岁,但是在我们看来,已然是很大年纪了,他一边拉琴,一边不停地接过我们送上的点好的纸烟,叼在嘴角,眯着一只眼睛,悠然自得地拉着一只只我们喜欢的乐曲,有难度较高的“马刀舞”“苹果”,也有旋律极其优美的“黑龙江的波涛”,直到深夜,然后大家就偷偷的溜进汽车局大院,挤在他家,继续抽烟,胡聊一气,等天亮了,各自回家。那时候他的家长都被造反派扣起来了,所以他家是一片自由的天地。

5 T* P" q; }6 s' |9 ^

 

3 P- f" ?8 p* m! A

 

发表于 2011-4-9 0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张培力在2011-4-7 17:18:00的发言:
, [( J, e; T4 N0 B5 o* ]

我记得“汽车局”在复兴门外,广播局的西边,现在一个商城的对面。你说的首博在复兴门里,民族宫对面。

( x6 r- q1 ^* K4 X& Q

我认识汽车局一个叫张小鱼的。也可能是张小虞。

) d& T4 I0 W/ M" F# q

张培力:这是你的真名么?是不是住在百万庄?

 楼主| 发表于 2011-4-16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善若水:你好!什么时候你方便,咱们约几个汽车局的同学聚会聊聊?你认识四局原局长的女儿姓齐,她也是校友,我现在只和她交往,其他汽车局没联系,只是去那给母亲报销。
发表于 2011-4-16 17: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抓紧拍摄简易楼

QUOTE:
以下是引用张培力在2011-4-11 13:29:00的发言:
6 }8 w) E+ |" J+ m' n. f8 l+ B! W& A" |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住在三里河计委宿舍。

1 B5 v: ^- z& F1 N

培力:说还还这么冲!现在也该退休了吧?先给你一个老朋友的问候。

4 N/ l: g! P4 Q

你是不是戴眼镜?妹妹的名字是meimei ?

; ^. u- q4 P1 |" v* L3 h1 e+ o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1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特意去趟汽车局,拍了几张照片。以前的大门换上首博

有在北京汽车局生活过的老街坊吗?

有在北京汽车局生活过的老街坊吗?

有在北京汽车局生活过的老街坊吗?

有在北京汽车局生活过的老街坊吗?

& v7 w/ G7 c* t5 [1 ?6 |

大门东边以前有铁道,现在没了,宽阔的马路。走进汽车局,河北的楼,西边没拆,还是老三层楼,只是院里安放了健身设施。河北从老二栋开始都盖高楼了,以前一条马路直通河边,河边的桥也没了,河北到河南之间还是那条护城河,遥遥相望河南。到河边修了个门。以前部长楼还在。过去的河北食堂、礼堂、单身宿舍、操场、办公楼都让首博给占了。

1 q0 x. ?% n3 ^/ ^

 

# D% ?$ n1 w. c+ B- W

公安大学还在,门口那座桥还在。只是河岸修的漂亮,但是河边的垂柳没有了,河水浑黄发红。

: ?, r& l6 c0 u( Y ^2 |$ A: v; F

 

* h' k% A! K8 n

想遇到熟人,没有见到儿时的同学和邻居,只是见到一位搬迁的邻居,大妈请我到她家吃饭。饭后我参观了首博。

$ A1 L& v( I5 m+ ]2 v

 

) A; `/ |: U4 X% X

 

- [& l' P. N; y

 

dUFYUNUJ.jpg
1LGbzC2i.jpg
kUNXA2JE.jpg
U2UYRJw1.jpg
vjQgEAMZ.jpg
cHlOtO9W.jpg
# p7 t, p/ l, v* _2 h8 u% J,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9 17:09:4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在北京汽车局生活过的老街坊吗?

有在北京汽车局生活过的老街坊吗?

有在北京汽车局生活过的老街坊吗?

有在北京汽车局生活过的老街坊吗?

有在北京汽车局生活过的老街坊吗?

有在北京汽车局生活过的老街坊吗?

有在北京汽车局生活过的老街坊吗?

有在北京汽车局生活过的老街坊吗?

有在北京汽车局生活过的老街坊吗?

有在北京汽车局生活过的老街坊吗?

有在北京汽车局生活过的老街坊吗?

有在北京汽车局生活过的老街坊吗?

发表于 2011-4-30 2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部几个大局都在汽车局的院子那里,当年也经常去,汽车局的变迁与机械行业的变化是一致的,反映的是上层对机械行业认识的不一致,机械部先与农机部合并,后来又是五机部、四机部,后把自己并得没有了。

发表于 2011-4-26 0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盖首博那几年,我借住在汽北大院。我是外地打工族,此时已经基本感觉不出有任何大院氛围了。偶而听院里人说原来是辉煌的机构。# I/ e, B/ a6 k, w) z; L$ N& {3 J, \$ j
[BR]首博盖了很多年很多年,盖得非常慢,听说是缺钱,施工秩序很糟糕,夜晚打桩的声音非常恐怖,那个日子住户真是太艰苦了。
2 `: D( V: @* A6 }( i  m[BR]首博落成后里面的展品寥寥,无镇馆之宝,说明它真的穷。" B* }+ `0 R8 U! G
[BR]后来,附近的全总大楼也爆破了,盖新大楼,全总无声无息,唰唰唰楼就盖起来了,说明全总很有钱。
. e! J9 |$ E- q2 k[BR]后来,首博对面的燕京饭店也被海航给收了,也拆楼重装。( G. g3 K! A: y8 S
[BR]原来,这一带有几个饭馆,全总楼后的粤菜,燕京三楼的餐厅,菜做的都很好又不贵,天天去吃。现全没了。6 R5 H: s8 w9 U2 J' ^3 n$ z) j
[BR]我想起那些吃饭的时光和朋友,北京好不人情,几年间就变一轮。+ U; k5 e" Z9 m# w- `5 L9 b
[BR] 
发表于 2011-5-4 1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老同志的名字都写错了, 不应该呀。。。。。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1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来回忆。
发表于 2011-11-28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汽车局10号楼的照片吗?现在我同学还住在那儿。
发表于 2015-4-3 10: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汽北住了25年,汽南住了4年,后来自己有了房子搬走了。现在老父亲还在汽北住。我刚刚从那儿回来。
发表于 2015-4-5 08: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留下我们儿时记忆的地方
发表于 2015-4-5 10: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机部调度局也在那里办公。
发表于 2015-4-5 11:22: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非常好,令人向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8818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3 14:01 , Processed in 1.181214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