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65|回复: 2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含2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3-22 1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 y8 S: U& X4 g" ^! G" N) P

八仙仰寿fficeffice" />

' I' P V) j6 N/ F! k. B' V

寿星,星名。亦神仙名,又称南极仙翁。在《史记·封禅书》、《西游记》、《白蛇传》中均有描写。传统形象:长头大耳,短身躯,白髯,慈眉善目,手捧仙桃,拄仙杖,或骑仙鹤,乘空飞翔。明清时的年画,有画寿星坐厅堂中或骑仙鹤立于云端,八仙作祝寿状,叫「八仙庆寿」或「八仙仰寿」。有的添画一白猿献桃。民间鼓词《白猿偷桃》曲,叙述白猿之母患病,需仙桃,白猿求诸看守仙桃园的孙真人(膑),孙真人怜其孝,赐一桃予之。母病愈,令白猿将天书一册赠孙真人,是即孙子兵法也。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8 s' q5 ~% b: s6 s3 T H! n

天女散花

1 W2 A1 H% g$ r. g9 _9 t

唐、宋之间《设斋叹佛文》:「天女散花,缀山林之草树。」明、曹学《蜀中名胜记》卷二:「(成都)东城楼,即散花楼也……。」《舆地纪胜》:「散花楼,隋开皇建,乃天女散花之处。」佛经,《维摩经·观众生品》略云:「维磨室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诸菩萨,悉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身不堕,天女曰结习未尽,故花著身。」「天女散花」又叫「仙女散花」,寓意春满人间,吉庆常在。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 { l$ h# x% H! r6 ?

 麻姑献寿

( t! [4 }7 G8 C" K; z2 g- R' l' p& E

麻姑,古代神话中的仙女。葛洪《神仙传》说她为建昌人,修道牟州东南姑余山。东汉桓帝时应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年十八九,能掷米成珠。她的手指象爪,蔡经见后暗想:「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相传ffice:smarttags" />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故旧时祝女寿者,多绘麻姑像赠送,称「麻姑献寿」。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3 V1 r5 n' A' p B1 C

东方朔捧桃

6 Z; i2 z( k( z: ^' K) n) n) m

东方朔,古代传说中的神奇人物。旧时年画常作一滑稽老人捧桃(传说西王母蟠桃,三千年一结实,吃了长生不老),寓祝寿意。《古小说钩沈》辑《汉武故事》:「东郡送一短人……召东方朔问,朔至……(短人)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矣』。」又《列仙传》卷下:「东方朔者,平原厌次人也,久在吴中,为书师数十年。武帝时上书说便宜,拜为郎……作深浅显默之行,或忠言或戏语,莫知其旨。」「东方朔捧桃」或「东方朔偷桃」,传统绘画常用以祝颂有才能或有口才的人的寿辰。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 ^+ C* v) l! _" V" _

瑶池进酿

6 R, p, U7 ` ]

瑶池,仙池也。古代传说中昆伦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的地方。《史记·大宛列传》引《禹本记》:「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其上有酬泉、瑶池。」《穆天子传》卷三:「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酿」,在此指酒。「进酿」意为献酒。「瑶池进酿」藉仙女麻姑,三月三日赴蟠桃盛会,为西王母献酒祝寿的故事,以寓对长者祝贺之情。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5 R. r/ J$ L Q5 W$ X

马上平安

; @, t8 n: Q; `* \7 P

「马上」,匆促之意也。唐诗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马上平安」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此图表达时人对亲人或亲朋之良好祝愿。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7 e# X3 f; x) P% D

 嫦娥奔月

嫦娥,亦作娥,神话中後羿之妻。後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後,遂奔月宫。这个动人的传说,一时肢炙人口。「嫦娥奔月」,象徵对美好的追求。故人们画作吉祥图画,以寄望焉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 u" O) S: V0 W0 j; f

年年有余

6 [# g! V& L+ q8 h% P4 C3 x2 S

用爆竹,民间玩具等寓意年节的到来。「鱼」与「余」同音,比喻生活富裕,到年节之时,家境殷实。这表达了古代人们追求年年幸福富裕生活的良好愿望。在中国,无论城乡,把这愿望形之于图画的习惯,至今未颓。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挂一张儿童抱鲤鱼的年画,既表达欢庆之情,又图来年吉利。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3 h, U7 J6 b) N2 N& j& G1 V; C

z2 @/ D' ?. B: U" g' i) b

状元及第

+ m' s; [3 L. [; C" ]

冠,帽子也,冠与「官」同音。童子戴冠,长辈期望孩子长大有出息,科举成功,高中状元屯。骑龙,如同鲤鱼跳龙门而成龙一般,出人头地也。「状元及第」,即考中且高踞榜首。一年一度廷试,万中取一,自是了不起的大事,故有「天上麒麟子,人间状元郎」之誉。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 Q( H/ H j9 W/ r# Y

一品清廉

, i1 d0 T) _7 A, Z+ Y. v

 荷花。一品,古代最高官阶名称。《国语·周语》:「外官不过九品」。莲,荷花也。《尔雅·释草》:「荷,芙渠……其实莲。」莲与荷常混用。古来赞美荷花之诗文甚多。宋周敦颐《爱莲说》之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至今脍炙人口。「莲」与「廉」同音,「一品清廉」寓意居高位而不贪,公正廉洁,这是旧时老百姓对清官的赞颂之词。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 Q/ D6 I& [9 |- s( T A

 九秋同庆

8 G& y2 n( B b0 h

九种秋天的花草、铜磬。九秋,指秋季。秋季三个月,共九十日,故称「九秋」,亦叫三秋。秋,禾谷熟。《说文·尔雅》:「秋为收成」,示收获的季节来到了。「铜磬」与「同庆」同音。用九种秋天的花草组成图案象征秋天,配铜磬表达人们迎接丰收的季节之欢庆心情。无铜磬意亦同也。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 B' [ ]3 V4 x! x% ]

天仙寿芝

* g* d, ?9 A3 _- u, b$ i

天竹、水仙、灵芝及寿石。天竹、即南天竹。小檗科常绿灌木,羽状复叶,嫩时稍带红色,秋季变紫红,果实攒簇殷红,累累若火珠,状颇美观,这里借「天」字。水仙,石蒜科,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圆形,叶直立而扁平,粉绿色。花发幽香,素称香供佳品。这里借一个「仙」字。寿石,即太湖石。产于太湖区域的多孔而玲珑剔透的石头,供点缀庭院或选作假山之用。用天竹、水仙、灵芝和寿石组成图案喻「天仙祝寿」。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6 F) a E" B: G( `5 r

本固枝荣

7 K( }7 k- v- t$ D- i% `1 ^. Z7 W

丛生的莲。本,草木的根或茎,如草本,木本之谓。也指事物的根源、根基。转义重要的部份,如本部,本题。这里用莲花的根叶繁茂比喻「本固枝荣」寓意事业根基牢固,兴旺发达。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9 z/ E2 y/ _5 t8 U

玉堂富贵

! }2 S3 x) X) b6 L

玉兰花、海棠、牡丹。玉堂,汉代殿名,亦作宫殿的通称。《三辅黄图·汉宫》:「建章宫南有玉堂……阶陛皆玉为之。」也称官署名。汉侍中有玉堂署,宋以后翰林院亦称玉堂。又指神仙所居。孙绰《游天台山赋》:「朱阙玲珑于林间,玉堂阴映于高隅。」泛指富贵之家。「海棠」的「棠」与「堂」同音。海棠、牡丹组成图案喻「满堂富贵」;玉兰花、牡丹喻「玉堂富贵」,皆赞颂府第辉煌、荣华富贵之溢美之词。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 H2 [2 ?3 U) \: @

 

% S0 Z1 p9 z9 f* c* c' h

玉树临风

- D3 d# P& {* Q' f

玉兰花。玉兰,早春先叶开花,花大型,芳香,纯白色。是有名的观赏花,常常比喻春天。玉树,槐树也,又指珊瑚、珠玉制之树。《汉书·扬雄传上》:「翠玉树之青葱兮。」此外又比喻男子才貌相全。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蛟如玉树临风前。」「玉树临风」图案,寓意俊才与美好也。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 Q# n0 g2 t2 v/ f

 仙壶集庆

2 t# @" A$ W. z- |8 }# N& s1 X! l, A

松枝、梅花、水仙插入花瓶,再配上灵芝与萝卜。仙壶,也叫方壶,蓬壶。蓬壶,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李白《秋夕书怀》诗:「始探蓬壶事,旋觉天地轻。」沈亚之《题海榴树》诗:「曾在蓬壶伴众仙。」「仙壶集庆」,寓意众人聚会共庆吉祥,如仙家焉。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 \5 O9 x' \5 n& N E4 f

百事如意

: o( z+ A) F: R& g6 r* Y

百合花或柏树,柿子或狮子,灵芝或如意。百合花,柏树喻「百」。柿子、狮子喻「事」。灵芝、如意喻称心如意之「如意」。「百事如意」与「万事如意」、「事事如意」一样,指一切顺利,如愿以偿。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7 @6 m- C6 ~# C& A, R

贵寿无极

7 q3 l/ ^7 z1 \/ h4 D n+ o8 b3 \

桂花、桃或桃花。无极,无穷无尽也。桂与「贵」同音。桃喻「寿」。「贵寿无极」,极言财富之多,人丁之旺,官职之高,寿命之长。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3 J+ O( i) I M( x Y; j4 _

长命富贵

2 \7 }+ H% T* c/ t2 t

寿石、牡丹、桃花。牡丹、桃花,喻「双全」,寿石代表长寿。组成图案叫「福寿双全」。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 S0 |9 Y4 Z6 N# ?" E! b9 E8 E, I

 松菊犹存

% P/ b6 d5 G% @4 g2 }

松菊。「松菊犹存」,出自东晋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松菊犹存」亦叫「松菊延年」,意谓松菊经霜不凋。独吐幽芳,寓意人生虽坎坷,仍自保其高尚之品格与不屈不挠之精神也。也泛指健康长寿。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 ]' j3 J t- q( |

 杞菊延年

! l U. K, d I4 ~, O& ^ a- z

枸杞、菊。枸杞,浆果红色,成熟时火红一片,可入药,有滋肝补肾,安神明目之效,多食能益寿延年。菊,著名观赏花。品种很多,秋末冬初开花,耐寒,古代文人把它和梅、兰、竹比称为「四君子」。相传常饮菊花酒可以长寿。「杞菊延年」,健康长寿的祝颂词。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5 n" m& _, Y2 D# t6 q

和合如意

3 t; s9 |! S0 y% @( x+ n+ Y( z! F

盒、荷、灵芝。盒、荷喻「和合二圣」,灵芝喻如意。意指人事和睦,事业兴旺,繁荣昌盛,祝颂吉祥者也。荷、盒与「和合」 同音,多比喻夫妻和谐,鱼水相得。和合二圣」,寓意夫妻 和睦、则福禄无穷,所谓「家和万事兴」者也。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2 q; x5 a R* J/ B: [( g! @

 和合万年

. X% Q9 n( F1 {

百合、万年青或葫芦。和合,据《周语》记载:「相应声曰和」。这里指「和睦」、「和气」。万年青喻「万年」。葫芦,取绵延不断。百合喻「百事和合」、指甚么事都协调顺利。过去做生意图吉利,盼发财,多写「和气致祥」、「和气生财」条幅。「和合万年」,意指世世代代人事和睦,则自然事业兴旺,繁荣昌盛。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0 {+ v K& c$ E# W! g, r, [

和合二圣

/ v. e( Z5 B6 V# n- W0 }% @1 ^

和合二圣:民间年画常绘二圣,一持荷花,一捧圆盒,盒内盛满珠宝,并飞出一串蝙蝠,寓意财富无穷尽。荷、盒与「和合」同音,多比喻夫妻和谐,鱼水相得。「和合二圣」,寓意夫妻和睦、则福禄无穷,所谓「家和万事兴」者也。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二)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1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眼底云烟在2011-3-23 8:20:00的发言:
图文并茂好贴,收藏学习了
0 q8 n1 M2 |8 @

(*^__^*) 谢谢支持!现把后两集发上来,共同学习

发表于 2011-3-23 0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好贴,收藏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18 16:11 , Processed in 1.12103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