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7955|回复: 18

陆徵祥家族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6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路过看到并拍照,晚上上网查资料。

& F! Z6 c$ b: f

 

; \) C- j4 ~ I/ M8 d5 \4 ]

文字资料摘自网络,如有不妥见谅!

% I: q- t5 ?% \# [

 

3 w! _) k4 A1 v4 u, I

 

9 Q0 @; B3 K2 u& \! T( D/ l
   % C' q" j4 i$ }( n$ V9 C! b' d

! g9 i! G/ f& x1 b0 z! X) d

陆徵祥(1871-1949年),字子欣,一作子兴,上海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天主教人士,也是著名的外交官。

/ v" Y" K% o, l% t" G& \* W
8 Y$ U8 W- V$ \; I

  他出生于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是一位基督教新教徒,曾经在伦敦传教会工作。1884年陆徵祥开始学习西方语言,主要是法语,后来又攻读外交学和国际关系,1892年毕业。随后开始在政府的外交部门工作,逐渐升任秘书等职位。1896年作为秘书在中国与俄国的条约上签字,1899年出席第一次海牙会议。同年,他和比利时人培德女士结婚,继续参与各种政府的外交活动。

1 t s9 H% J+ a/ y. J; e! Q
- f$ Z- K2 y, z! h! R6 L

  1906年,任驻荷兰公使。

. g `- Q0 K, A
% `/ _/ t O& |3 n# f6 ~

  1911年陆徵祥受洗入教。之后他担任了共和政府的外交总长,后来还曾经出任过政府总理,并一直负责外交事务。

% l# ^ r& t, h0 ~3 [* W
: j7 |& v( e) r7 d0 R

  最著名的事件是,他在1918年12月1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巴黎和会

0 t- B& q% W; ]) h4 D( g i
" s* |4 L% M! j5 C# m0 O

  1927年进入比利时一座修道院成为修士,学习拉丁文和神学,1935年成为神父。 二战期间,他主编《益世报海外通讯》,向欧洲妇女介绍中国人民浴血反抗侵略者的情况,呼吁世界人民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

0 U3 A4 m* t, A7 g/ _2 m. V
* F) R6 X( c0 X0 C0 K- v# S2 C2 b

  1949年去世。

4 p$ _/ E9 _, H8 j

 

4 b. P* U9 Y( A) |

 

" G0 M6 j& w) l7 C2 _; N/ H

 

9 J3 k7 n5 U( p5 Z m2 A

 

* c1 h* s6 ~2 [: P/ i1 @+ I# C0 x

陆徵祥家族墓

陆徵祥家族墓

0 W; _/ f1 a# p5 n4 j& E! f6 C

 

) i- M; ?, a6 G, q, ^3 [

 墓庐体量不大,但设计精致。坐东南朝西北,面向罗马教廷方向,透射出其中蕴含的宗教意味。建筑风格以西式为主,但仍中西合璧:希腊神庙式门廊,花岗岩梁柱,灰色砖墙,前方后圆的造型,呈现着西洋建筑特有的庄重和稳固;而屋檐和上面覆盖的黑色琉璃瓦,则显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朴实和素雅。

" _: D4 L3 I: ~; J' Q5 E' X" y

 

+ }+ A* @) l. Y7 X$ i" @, q

陆徵祥家族墓

陆徵祥家族墓

, u' T6 g0 @0 Z" a @5 G

 

, u$ y% L8 S. X5 w# Q& q

 陆氏家族墓分上下两层,上为祭堂,下为墓室。墓室门开背侧,据载,原有两座铜像,一座为“孝子救亲”像,另一座是陆徵祥的“哭亲像”,以示其长跪墓前。拾级而上,便来到祭堂门前。据介绍,祭堂顶部有天使彩绘,四壁镶嵌着众多名人题刻,有同治状元陆润痒的汉白玉挽联、康有为的门联“至孝能营万家豕,阴德予大驷马闾”、溥仪的题额“孝思维则”,还有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黎元洪、徐世昌、张睿、胡惟德、伍廷芳、孙宝琦、吴芨孙等40多人的墨迹,行草隶篆俱全,别处难得一见。遗憾的是,因未经修缮,且不对外开放,无法步入其中,去细细欣赏品味,只有在上着锁的破旧木门前,透过门缝,借着窗口透过的阳光,隐约地看到正前方的“世贵名荣”,以及侧壁“源远流长”、“昭铭景行”、“居仁宅义”、“道范长存”等几块碑刻。

: u; t+ j; @* K

 

& `$ h2 h& B; e, b7 E j

陆徵祥家族墓

陆徵祥家族墓

发表于 2011-3-16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帮忙补两张图

p, Z6 P, S) e' W( _

 

8 i( ?( }" g* S8 A2 t ?1 Y2 H) u

 

& s5 g- e" p6 h+ a

 

) y H8 q0 |- b$ m. `. _( F

 

陆徵祥家族墓

陆徵祥家族墓

陆徵祥家族墓

陆徵祥家族墓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2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补图!
发表于 2011-3-17 0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随坛子上的高人混进去拍的
 

发表于 2011-3-17 0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徵祥家族墓

陆徵祥家族墓

陆徵祥家族墓

陆徵祥家族墓

补充两张屋内名人题字。
发表于 2011-3-17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宣统爷的御笔吧
发表于 2011-3-17 1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建筑几乎没有什么中国风格,就是个石质外墙的外国建筑;正面一层无门,两侧楼梯直通二楼,楼梯用条石台阶石质栏板,

( V8 z7 Q) ]2 n: n- r1 f Q% ^

 

$ U$ f! D3 n0 t j P X, V- m6 V# L' V: L

底部的条石和栏板都呈弧形,可惜下面部分台阶和栏板都破坏严重;破坏的石构建都散落在周围,也有些胡乱的拼成简单的

1 R* k: [8 @& z; h: I

 

( d7 T; e7 `, M& a8 ?

台阶状,有些作为台阶的石料居然有题刻,一看就是废料二次利用的结果。二楼正面呈罗马神殿的造型,前出单间小廊,

. _" G* v B" \) o+ a

 

. k3 E/ y/ d7 j

类似中式建筑的抱厦;门额上有外文的“陆氏家族”字样在正面顶部有一半圆的采光透气的小窗;两侧有窗;

% F3 J) Z* c$ [5 L! p9 H4 k4 K

 

0 Z: {! m: f# [$ _7 g2 ~' i! v

判断二层是高起祭坛,有天主教风格,作用应该类似中国的享殿。

" J! L# {: w3 o X

 

- m2 k* z! A8 Y/ v- _) V Z1 |

一层有一倒座门,似乎是半地下结构;木门很有特点,异常宽大,并有很多弧形装饰,小配件折角铁,泡钉都是古朴的欧式风格;

* m: ~) S) d/ V. N: R. S

 

- |# b/ r6 @; F# ]6 i) Y, m" Q

风格造型有着深厚的欧洲味道,完全不是现代作坊仿制欧洲的那种粗糙蹩脚的感觉。估计当年这些建筑辅料都是从欧洲直接进口的;

5 m2 f( Y8 b6 ` |

 

, Y3 N3 Z0 B/ w

从形制看这里就是墓室,但不清楚当年是把棺木葬在一层地下;还是类似欧洲教堂习惯,把棺木直接裸露存放在这小室里,

% B+ `" Q' Q. }; L3 j5 W0 M$ d

 

, @9 N* d$ a, T( s

这里体量虽小,但看出设计者所受的教育,生活的习惯非常欧化。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1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它为何孤零零的?以前周围还有其它建筑物吗?
发表于 2011-3-17 1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去过几次,墓室内的石刻很珍贵!那里原来周边就很荒凉,没啥建筑,只有一座墓庐和一个小别墅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斑马老师!
发表于 2011-3-19 2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1-3-17 18:24:00的发言:
进去过几次,墓室内的石刻很珍贵!那里原来周边就很荒凉,没啥建筑,只有一座墓庐和一个小别墅而已。
' B: I$ U P4 v) S. P6 \: s

不知上面布置如何,是教堂布置不?

发表于 2011-3-19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11-3-19 22:34:00的发言:
! {8 d" u" p3 `. }8 l4 G4 _0 L

不知上面布置如何,是教堂布置不?

& b% ?( \! r6 C z$ n& ?* m) |

 

/ J; h2 s' N0 `3 x+ C

我没有发现内部的老照片,现在的已经是破坏以后的了。

发表于 2011-3-19 2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徵祥家族墓

陆徵祥家族墓

发表于 2011-3-19 2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LHG在2011-3-19 23:44: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照片 03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g G/ x/ E: t; C6 `5 c% g+ h. s

 

4 m' |* k6 Q: u! i+ @

这是后面

发表于 2011-3-22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奶奶就是那个印刷厂退休的,跟我讲过,文革起出棺材来,里面陪葬的有怀表、水晶石碗等;遗骸长袍马褂,干吧老头。
发表于 2011-3-22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松园在2011-3-22 22:06:00的发言:
奶奶就是那个印刷厂退休的,跟我讲过,文革起出棺材来,里面陪葬的有怀表、水晶石碗等;遗骸长袍马褂,干吧老头。
) q ]4 j9 O( L& X D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发表于 2011-3-23 0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松园在2011-3-22 22:06:00的发言:
奶奶就是那个印刷厂退休的,跟我讲过,文革起出棺材来,里面陪葬的有怀表、水晶石碗等;遗骸长袍马褂,干吧老头。
. [0 I1 K+ G) V3 y# {* ~

[em59][em59][em59]

发表于 2011-3-23 0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j2 U% _0 {# R8 ~; l; A# ]

陆徵祥藏书票具有中西合璧的特征,上半部分即是位于北京百万庄大街的陆氏家族墓庐,那个教士模样的人物正是陆徵祥本人的“哭亲像”,下部(我没看到)为陆徵祥修道的比利时西北古老城市布鲁日的天主教本笃会圣安德诺隐修院,该院创办于1100年,历史悠久。藏书票上书一幅中国传统的对联“子欲养亲不在,述哀思告千载”,表达了陆徵祥未能在父母膝下尽孝道的遗憾之情。这枚藏书票由清华大学马骋先生购自比利时。

发表于 2011-3-23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书票和老照片几本吻合,有机会去比利时的修道院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6 00:14 , Processed in 0.144514 second(s), 19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