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05|回复: 4

[讨论]这个有点~~~~~~![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2-25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讨论]这个有点~~~~~~!

[讨论]这个有点~~~~~~!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2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这个有点~~~~~~!

[讨论]这个有点~~~~~~!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辑手记

1 y1 S+ }4 j/ L# P: W. C8 M

从“墙缝”到“翔凤”

# L) E7 m' Y+ Z4 v# m; Q$ u3 x) g# V

“翔凤”二字给人的感觉宛若“飞翔的凤凰”,将翔凤作为胡同名儿,不仅充满了诗情画意,而且令人浮想联翩。在北京的胡同街巷名称中,如“墙缝”到“翔凤”这般根据谐音、由俗变雅的例子其实不胜枚举,像鼓楼东大街和交道口南大街之间的寿比胡同,原本叫臭皮胡同,“臭皮”变为“寿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寿比南山的美意;位于平安里西大街和阜成门内大街之间的福绥境,最初曾叫苦水井,“超凡脱俗”的“福绥境”,既含“福禄绥元”之意,又添了些许妙趣与深邃;前几天,我曾到过南长街西侧正在拆迁中的大宴乐胡同,第一次见“大宴乐”仨字,好奇与遐想不禁油然而生,后来经查方知,它不过是从大烟筒胡同的谐音而来的……

5 m0 R2 m1 M' q. R [8 D1 ]

其他由俗变雅的胡同名称还可举出很多:烂漫胡同原叫烂面胡同、寿屏胡同原叫烧饼胡同、孝友胡同原叫药酒胡同、官场胡同原叫灌肠胡同、阳光胡同原叫羊肠胡同、韶九胡同原叫烧酒胡同、输入胡同原叫熟肉胡同、留学路原叫牛血胡同、博学胡同原叫饽饽房、潜学胡同原叫钱桌子胡同、宝钞胡同原叫倒钞胡同、储子营胡同原叫厨子营、朋奖胡同原叫棚匠胡同、汤公胡同原叫汤锅胡同、锣鼓巷原叫罗锅巷、言志胡同原叫烟筒胡同、辟才胡同原叫劈柴胡同、库资胡同原叫裤子胡同、光彩胡同原叫棺材胡同、达教胡同原叫大脚胡同、晓教胡同原叫小脚胡同、雅宝胡同原叫哑巴胡同、颂年胡同原叫宋姑娘胡同、王广福斜街原叫王寡妇斜街、尚勤胡同原叫张皇亲胡同、高卧胡同原叫狗窝胡同、高义伯胡同原叫狗尾巴胡同、吉兆胡同原叫鸡爪胡同、侯位胡同原叫猴尾巴胡同、礼士胡同原叫驴市胡同、打鼓巷原叫打狗巷、大吉巷原叫打劫巷、奋章胡同原叫粪渣胡同、时刻亮胡同原叫屎壳郎胡同……

7 S1 M- t" M) O

含有“翔凤”二字的胡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曾有过5条,作家肖复兴先生今天写的翔凤胡同,实际上后来分成了南、北、西3条翔凤胡同,原来南北走向的这段翔凤胡同包括北翔凤胡同的东段和南翔凤胡同,北起西打磨厂街,南至西兴隆街;呈东西走向的那段称北翔凤胡同,东起南翔凤胡同,西口接南深沟胡同的地方有点向北斜;紧邻北翔凤胡同南面、同样位于南翔凤胡同西侧的另一条小岔叫西翔凤胡同,1965年,西翔凤胡同并入南翔凤胡同。现在,这里新建了一条北起前门东大街、南至珠市口东大街的南北走向的大马路,原南、北翔凤胡同的东段儿成为这条宽阔大街的一部分,眼下只剩下零零落落的十几个院落,连胡同名字的标志牌都不见了。于是,有人便在胡同东口的墙上写了个不太规范的指示牌儿……

5 J m$ X( x5 @' B

6 Z5 k, B/ Q: R% U; a4 {% \6 ?
 
7 E2 @5 t _$ e! y

另外两条翔凤胡同是位于后海南沿南面的大、小翔凤胡同。大翔凤胡同西起柳荫街,在胡同东头儿拐了个弯,向北与后海南沿相连,呈南北走向的这段儿胡同有个3号院,曾是著名作家丁玲的寓所,“文革”后成为《小说月刊》杂志社,上世纪90年代初,又改为《民族文学》杂志社;大翔凤胡同西北侧连接西煤厂胡同的一条更狭窄的小巷,即为小翔凤胡同。尽管这两条翔凤胡同的得名同样是缘于“窄如墙缝”,但此处墙缝的由来却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这里的狭窄通道是恭王府围墙造成的;有人说墙缝胡同的出现先于恭王府,高大围墙是因为这里曾是宫廷贮存柴炭的旧址,大、小翔凤胡同旁边的东煤厂和西煤厂胡同可佐证……其实,在老北京城里,大小宽窄各异的胡同多如牛毛,包罗万象如百科全书,绵延千年如时空隧道,值得我们探寻的岂止是“墙缝”?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Q% M3 J' R, ]: R) n. ?& [* Z( A1 B) A# w* i2 g' Y W. \; G/ z2 `0 d1 U" ?% N8 q: C8 |) D+ ?6 O2 J: x1 I6 X% \. l: i6 J% T/ P6 h/ Q- h6 }( a* K8 h. z: x% h; M* u7 q% B5 |; V1 u4 @7 M
作者:肖复兴  
  ! W5 `' O3 [2 q3 x* ^& {3 N# t

  据考,翔凤胡同应该是明末清初形成的。明嘉靖年间《京师五坊胡同集》里,没有它的名字。一直到清《京师坊巷志稿》里,才出现了翔凤胡同的名字。或许,是因为到了那时,前门地区的进一步繁荣,导致了外地进京做买卖的人多了起来,原来在明朝建立起来的打磨厂和崇真观这样两条东西走向的在主要胡同的住房,显得有些挤了。于是,就见缝插针,向两侧进军,在空地上盖起了房子。

7 S& \* S/ L7 k8 e$ b

  因为向北是护城河,余地有限,于是就向南发展,在打磨厂和崇真观亦即现在的兴隆街之间大兴土木。这一片的洪福胡同、同乐胡同、堂子大院、南深沟,包括翔凤胡同,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陆续建起来的。翔凤胡同可能成巷还要晚于那几条胡同,为什么要晚一些,大概要从翔凤胡同的名字说起。

' l9 |. |3 `$ K/ Q# w9 P/ ^' E

  最早,当地百姓管这条胡同叫墙缝胡同,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小时候,家住打磨厂,和它只有一步之遥,那时候,大人孩子还是这么叫它。称之为翔凤胡同,是后来的事了,大概嫌墙缝胡同不雅,取谐音,弄了一个学名。

) E: d0 R1 J+ c5 G# O

  之所以叫它墙缝胡同,因为它确实窄如墙缝。可以想象,是由于两边盖的房子,才把它挤迫成这样的逼仄。特别是胡同的南端,半米来宽,只能走一个人,如果对面来人,双方得侧着身子,才能擦肩而过;如果来人是胖子,那就麻烦了。称其为北京最窄的胡同之一,这一段儿应该不是虚夸。这一段儿并不长,但到了晚上很黑。我小时候,常常在走这一段儿时很害怕,有同学专门蹲在这里扮鬼,吓唬女同学。

! ^9 p4 M3 g! J$ G* {- l

  还有一点,可以帮助佐证,便是胡同的样子很特别,它并非正南正北,而是弯曲形成一个不规则的T型,像三条盲肠似的小胡同——人们把它分成北墙缝、南墙缝和西墙缝。便也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四周盖起房子的挤压,不会挤出来这样一条分出岔来的胡同。它的样子和成因,和我们后来在大杂院里纷纷盖出了小房后,过道变得越发狭窄,只能过一辆自行车那样的情景,似有一拼。

$ `' i" a z" c9 l6 @

  《京师坊巷志稿》里有关于它的记载:“翔凤胡同,或作墙缝。旧有泸溪会馆。”泸溪会馆早已不存,猜想大概是胡同当年最辉煌的院落了。但它的院落肯定是藏在翔凤胡同的背后,不过是把门开在翔凤胡同里罢了。我小时候,北京有名的中医董德懋先生的诊所开在翔凤胡同北口西侧,大门朝北,但他家住的二层小楼的院门,却开在翔凤胡同的路西。胡同南口,别看窄,却内藏玄机。胡同口西端是一家油盐店,东端是一家中药店,如哼哈二将为它站岗;紧把胡同口朝南的小院,院子很深,院墙几乎占满南翔凤胡同西侧的一面墙。在我的记忆中,高台阶上两边蹲着抱鼓石门墩的那扇木门,似乎从来就没有开过,里面到底住的是什么人,对于我一直是个谜。

* C1 L* U8 `2 D) g! P g: M

  为横空修一条南北大道,翔凤胡同基本已经拆除,残存的一段是原来的西翔凤和北翔凤胡同。如今,最能给翔凤胡同带来名气和安慰的,是这里一家叫做利群的烤鸭店,还顽强屹立着。它是北京典型的小四合院,改造成了私家菜坊。别看不大,来客却络绎不绝,其中不少是洋人,还有外国首脑。我想,他们不光是为了那一口吃食,还希望看看地道而且是硕果仅存的翔凤胡同吧?

- j. a( d# ?* e' b8 D' g

  想到这儿,便忍不住想起在江苏同里古镇看到的和翔凤胡同一样窄小的巷子,叫做穿心巷。如今,因其窄而出名,全国各地到那里专门在雨中撑一把油纸伞走一走穿心巷的人很多。如果我们的“墙缝”胡同还在,会不会一样可以一巷穿心,和历史有一个别样的邂逅?岁月如流,浮生若梦,繁华事散,人老景老,谁知兴废事,今古两悠悠。

 
, o4 D" D' h7 ` . q7 \4 a' X2 P+ M& d5 D; K% k' I% H% q% c) O" i9 O5 v4 s3 \) I/ k! G2 `) N6 s) i4 \) s! R8 x6 D( A1 z+ K d1 ~' c2 S% n! h. [/ X& `: Y9 w' a* f9 s" Y4 M* ], |% a0 X% n d G2 Y0 }% s5 C n$ R9 D
   
  来源:北京晚报 6 H- J/ E' E. z( P8 O& C5 @9 I! {, T& P; u1 B4 m5 H& `  
发表于 2011-2-26 0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6 03:59 , Processed in 1.15599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