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分享!顺便解答。
. s7 @1 ~5 y' [& u
0 l$ [% I4 g& Q4 e8 f' k 1.共有八支鸡,是三黄鸡 母鸡,不符合做这种烧鸡的要求(应是公鸡),但也没办法,最后将家里的一只公鸡与之换了,留出一只做鸡汤。共腌了两脸盆,找家伙都费点劲。有些开食堂的感觉,想来当年没有这么好的条件(计划经济时代买鸡是要记副食本的,也就是大的年节,一户卖两只),想做没有食材,如今食材随手拈来,但好像没有这个兴致了,所谓“实惠”不就是当年过年的追求吗? 用流行的话来说“哥做的不是烧鸡,是寻找过年的感觉”。
; |+ ]5 k0 c5 o7 w. O2 D 2.颜色重,是因为做丸子实际是用腌泡鸡的料所致,也算是一种废物利用。
* K4 i) q/ b& Y# a( p1 }! M. J 3.市面上流行的不论是扒鸡、烧鸡基本上是先抹糖色炸,后煮,不同的是煮的料不一样(所谓老汤的奥妙就在此),有的后期还要摸写油增色。而所谓熏鸡,有的将炸的步骤省了,煮的时候一般不放酱油,最后用绵白糖熏。此种关键是上述加工过程中,都是靠后期熟化过程中入味,而我家传的这种方式是先入味,后蒸时再将味逼出来,可谓方法独特,目前还真没见到如此处理的,另外,先腌后,再炸,省去抹糖色的功能,直接出来就有颜色。故先蒸后炸也好,先炸后煮也好,似乎都不能体现这种处理方式的独特性。味道不见得独特到哪里去,但这种工艺应当是比较独特的。
( L1 o. I' e2 l: w* m5 ~8 Y: \ 4.炸后分送各个亲戚家,一时不能马上做,也就没有附上蒸完的效果照。但附上一个拍别的场景时的截图,其效果与炸后差不多,鸡需蒸一个小时,蒸时有些蒸汽到盘里,也逼出点油,将这些汤再兑上些水烧开,勾上欠,围上点抄菠菜或白菜,浇在鸡上,趁热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