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18|回复: 4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含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2-16 1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 s" N5 K* H3 h

 

6 [* R, K0 `4 ^- h$ u9 S

  高跷,音gao qiao均为一音。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这种活动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

% m6 D J, X! [* L& n
- v. p5 G! q2 R" \8 |. y9 P

  高跷,是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 j H& ~8 G7 `" Q3 U" @

 

# S& O) N7 v3 E( B7 X9 Y

 

$ i! [4 @8 ^5 }5 g9 H+ O4 T, U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r8 a% a6 f) a

 

$ N( e4 ?/ ^3 W

 

: ?% j7 o# N# M7 P# J) D/ E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 N% c3 ?) _% f

 

' s: ^; L/ { Q6 A( l" h) @1 W

 

0 `" F" [# P, H0 K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 H1 Q; [8 P; w( U

 

4 L, m- B$ N. E) A. h( Q

 

6 c |1 m2 o0 {, M0 O% S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2 o0 |' U: Q5 N2 @

 

; C) @6 O0 X& N6 _) k6 I6 C

 

3 e) L' @, k q! A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9 C! N4 _% d5 J% k* b8 `8 g: k' T+ h

 

+ F) ]5 P8 k$ f4 q2 I

 

% D R. A7 L: t( i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 e. J; [( Z1 u! y# J

 

5 v7 n; J0 W& R1 o) g0 Q# B

 

- c- I5 d& ?+ G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高跷的起源,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与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见孙作云《说丹朱》);考古学家认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方起东《甲骨文中商代舞蹈》)两者可互相印证。

) N. c% e- l1 a

 

0 A, [5 J" E3 z' h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 I3 Q% T, s o" r+ z# P% ~

 

- I4 t3 X& P- [ a/ T% B

 

0 B+ j7 e; q% U4 F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 I. k4 `, b5 E/ J

 

+ z Z) v; d0 A3 j2 f% k

 

- I I8 J" l$ l4 a) T$ z2 {; s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 m. f4 v, ~; o+ d: E8 J0 f4 B

 

0 }1 F( G: }; s% | s9 p# j$ k

 

- `4 U& ]' K' i% H1 [ J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4 T: V5 s( H3 ?, M, C) y% N

 

3 w* h4 q4 Y9 c3 b

 

6 a. T+ s8 S7 e8 x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X& W3 y5 ]1 q9 m I/ e

  今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 B4 }) r9 _9 T) J" u' c

 

( @4 |' y% L9 q1 x& j0 v1 r7 N

 

! ~8 z- g' J& Y) M6 E) d- V( l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 O. J8 T$ T1 v2 E- `* p$ w- }0 S

 

0 j' E: P) {; h7 C. W; K

 

1 P" `* p1 J6 b2 o) ^+ I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 h( H/ k2 C0 }/ L. ~+ p' @. n

 

! T7 ~3 }( j2 W2 j/ S7 @

 

& h: s2 {4 l4 E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6 x+ |. T5 k$ p4 [; ]' H4 X

 

& q2 J- n6 p+ }3 J+ }: \

 

- b; f" n3 ?: ?9 H. D7 p% \3 v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8 a1 C' M: h# C& O n

 

" E* t$ b( ?8 w; | K1 Y

 

1 d* z. X4 T; P; M; k6 _# I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 y9 S6 G5 C( I# m3 @+ Z4 C1 d& b

 

8 _; _! t% p; @% L( B4 f4 e! V6 f7 f

 

# X6 F- Y$ n& P8 b0 }# f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文献《山海经》中有关于“长股国”的记述,根据古人的注释,可知“长股国”与踩跷有关。从“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这一注释中,我们不难想象出脚上绑扎着长木跷,手持长木制成的原始捕鱼工具在浅海中捕鱼的形象。而更令人感兴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广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渔民,仍有踩着长木跷在浅海撒网捕鱼的风习。

& R" V* S7 g- T8 w; d& u

 

8 L! @) u2 U0 y% N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6 n" t6 l3 `; T7 W8 T/ |' p

 

W: }- u+ j! e k0 @

 

$ ]+ A1 q! z% D

 

6 T/ f- S1 g2 X6 o% H2 r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 E2 a- T5 S7 k: s; x2 K# n

 

0 H# A2 \- _: W5 E1 P; k5 ^4 d, U

 

# c7 O' g2 W3 T2 W0 L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 ~& I% A2 I- ~( @* s6 w$ ^

 

0 Y" t7 K" F5 i! g& ?" ~' m

 

6 [: }+ [; _4 @5 `$ c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3 x: W i. a8 ~1 l! K4 [

 

3 G8 n5 G4 p! I; J; { F) L5 h

 

9 h( V5 u& c' O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原创]民俗·庙会——东北高跷

发表于 2011-2-16 2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宁海城,明天就会有这个表演,走街串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7 14:37 , Processed in 1.14588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