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52|回复: 30

后海的雪[含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2-16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好久没去过后海了,或许是一直没时间,也或许去的太频繁了会厌倦,如果整日的朝夕相处便会完全失去了新鲜感,就像两个人过日子,过久了或许会有疲劳的时候。

( G% y# X* n! N7 E; z2 ?: Z8 s" S

今年北京的冬天没有下雪,让很多人失望了,仿佛喜欢雪的人远比喜欢雨的人多,也许,雨给人带来了惆怅,尤其是秋天的雨更甚,“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我想冬天的雨也会给人带来一丝的惆怅,还好,今年北京的冬天没有多少雨,不然,多少人的窗前又会多了多少叹息!

% }8 h& c- ~2 i; f# p; \1 c# U/ `2 ~$ e

朋友说北京今年不会下多少雪了,想看雪景还是尽快去看,我想来想去还是去后海吧,反正也好久没去过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去的时候都有着不一样的心情,或许是审美疲劳了吧!但我见后海的雪还是第一次,白茫茫一片,覆盖住了那往日的故事,覆盖了那一段段历史,也覆盖了我十九岁那年的年华,等太阳渐渐出来,那片雪又回归到了那片天空,裸露出斑斑痕迹,那些停靠在岸边的船又会开始了它们的春天,只不过,它们现在还在冬眠,没有醒来而已,就像这海里的冰一样,它只是睡着的水,等有一天,春暖花开,它们就会醒来,静静流淌!

" @/ H( e* k& [* l# [; S

  

后海的雪

后海的雪

后海的雪

后海的雪

后海的雪

后海的雪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安德路在2011-2-16 16:47:00的发言:
& s( u ^( i: U k1 h/ d! S6 r& z+ ^2 }2 j

见仁见智,说明重视。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版主点评的帖子会点击率很高。 

& p4 a& C, i' a3 O

北京有句老话叫:“臊搭理。”如果无人喝彩,即便是倒彩那才可悲呢。

7 g( V4 }$ D3 v% y7 h, S8 I: n

一己之见,不一定对。

' S; Z2 j( D' k5 u+ S

您这么一说 感觉挺对 多谢版主 多谢您

3 a. O( R" a Q, A0 H Y ^

对版主的误解 实在是sorry  

发表于 2011-2-16 1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1-2-16 16:31:00的发言:
2 w8 }- u Q5 k5 L9 ^5 {7 G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6 A G% Z. j- T: ~5 i$ x& l1 k

“粒”呀,是“粒”。这个量词不得了。

! Z* S+ Q: B% B8 n. ^

1:明人,在下就爱张宗子、袁宏道二位,炼字结句,几百年无出上者!

* H& n" Z* n' j+ e. z

 

, N7 h$ H! Z) p# W

2:王国维论文字,划了道儿,要么是出于性情无观它物;要么是吮吸世界充盈自己,一个内敛外发,一个外赅搂再发,舍此无他途。

]% ^3 D+ T( j7 I

 

) U8 A$ D+ c- n( I; z' O# n5 R

 

发表于 2011-2-16 1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爱新觉罗玄烨在2011-2-16 16:23:00的发言:
4 y4 F8 ~: i6 l# F( X& o: M

哈哈 明白了 多谢您的指点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3 T" G$ j5 ]. P3 j! v

见仁见智,说明重视。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版主点评的帖子会点击率很高,正是学习的好机会。

* u, B4 ?7 R* J) Q7 u) ~' {

北京有句老话叫:“臊搭理。”如果无人喝彩,即便是倒彩——那才可悲呢。

, B8 x3 P2 z) @$ d8 l* X3 v) T6 i( k

一己之见,不一定对。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陆老师的指点 有那么多前辈指点 真是荣幸之至  这篇小文章 我没太认真去写(当然了认真去写 改动也不会太大 水平有限)

+ @5 j6 E' `- c/ ~" X( w$ X

下次一定仔细 认真 请前辈们多指点 谢谢 多谢!

发表于 2011-2-16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U1 n9 f: e* N- }. x; m* S' I

率尔直言,搞不好会惹闲气。不过就连赵本山也是遭人评论多年,他并没有因此罢工。既然是公开发出来的稿件,应该允许旁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愚者见愚。

* a, c* E5 }. g1 y3 d8 F9 ?. W

愚意以为,且不论内容、观点、情感,只说逻辑关系、表述能力,是否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下边将评论写在括号里边,夹在文章之间,以便对照参考。


4 a1 l- l# o; j b/ Q

我好久没去过后海了,或许是一直没时间,也或许(“也”字重复了,“或”其实就是“也”)去的太频繁了(“太”字多余,因为“频繁”其实就是“太”)会厌倦,如果整日的朝夕相处(“整日的朝夕相处”是同义反复,“整日”或者“朝夕”留一即可)便会完全失去了新鲜感,就像两个人过日子,过久了或许会有疲劳的时候。

; ?# X: a8 Z& Z% i" Q# a

今年北京的冬天没有下雪,让很多人失望了,仿佛喜欢雪的人远比喜欢雨的人多,也许,雨给人带来了惆怅,尤其是秋天的雨更甚,“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我想冬天的雨也会给人带来一丝的惆怅,还好,今年北京的冬天没有多少雨,(“今年北京的冬天没有多少雨”,此句无理,往年北京的冬天也没有雨,根本就没有,而不是多少的问题)不然,多少人的窗前又会多了多少叹息!

8 Y4 N( C h8 v) j, [ v# t

(以上说了不喜欢雨的理由,按理应该再说说喜欢雪的理由)

% V P1 d& C k3 j/ z

朋友说北京今年不会下多少雪了,(观其意思,是“不会再下多少雪了”)想看雪景还是尽快去看,(前边说过“今年北京的冬天没有下雪”,此处忽然提到赏雪,突兀,缺乏过渡)我想来想去还是去后海吧,反正也好久没去过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去的时候都有着不一样的心情,或许是审美疲劳了吧!(矛盾。前边说过很久不去,是避免疲劳,此处又说还是审美疲劳,多去少去都要疲劳?后海亦难为情矣)但我见后海的雪还是第一次,(想说“我在后海看雪吧”?)白茫茫一片,覆盖住了那往日的故事,(“住”字多余,因为假如没有“盖住”,那就不叫“覆盖”)覆盖了那一段段历史,也覆盖了我十九岁那年的年华,(语焉不详,是不是特指19岁那一年?言下之意是如今已经超过了19岁?)等太阳渐渐出来,那片雪又回归到了那片天空,裸露出斑斑痕迹,(回到哪一片天空?露出谁的痕迹?)那些停靠在岸边的船又会开始了它们的春天,只不过,它们现在还在冬眠,(“它们”,是指船?还是雪?像是说雪,可又跟在船的后边,和后边的“它”与“它们”是指代的同一事物吗?)没有醒来而已,就像这海里的冰一样,(“海”与“后海”差异可是不小)它只是睡着的水,等有一天,春暖花开,它们就会醒来,静静流淌!

& s/ ^/ {5 ]9 ^, a: }

(此外,标点使用可是不够精当,“的、地、得”也错用了不少)

发表于 2011-2-16 1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鹰飞和陆老师指点

* ~8 j- p; a) J

你太荣幸了

$ G9 O$ q2 f0 ^

我还指望这二位教我家心雨写作呢

发表于 2011-2-16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 {/ z2 p' x" h& w0 q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发表于 2011-2-16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得到多人关注,至少是人气旺。老北京网人才济济,眼里也不揉沙子。“苟有过,人必知之”。即便喝倒彩也比没人搭理强。没人言语,臊着你。难受不?鼓励,是鞭策。提意见,是激励。都叫人向前。陆先生用心认真地提看法,颇受感动,我从中受益匪浅。总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前人的经验。问候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2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得到各前辈的指点 真的很感动 感谢

- i) f$ p$ ^# V* O. r$ E

晚辈所言有不妥之处还请见谅

: V- ]* Y9 d6 Z4 k4 S0 t0 \

再次感谢版主 陆老师等前辈 谢谢

3 Y5 g$ h R6 e! l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pangong在2011-2-16 20:26:00的发言:
$ s6 F" {0 A7 V' C% l3 L

楼主得到多人关注,至少是人气旺。老北京网人才济济,眼里也不揉沙子。“苟有过,人必知之”。即便喝倒彩也比没人搭理强。没人言语,臊着你。难受不?鼓励,是鞭策。提意见,是激励。都叫人向前。陆先生用心认真地提看法,颇受感动,我从中受益匪浅。总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前人的经验。问候楼主!

% U1 W/ j* O' L/ h) |1 s

谢谢您的指点 您说的很对 让我感到茅塞顿开 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听语漫步在2011-2-16 18:08:00的发言:
( m4 u, c: [0 l5 G2 C

有鹰飞和陆老师指点

2 r0 b! n' V" k- v I/ a% I* ?

你太荣幸了

" D0 y7 L" s. w L0 r% n

我还指望这二位教我家心雨写作呢

& L9 Z, v# j* N4 E& [* o( `

呵呵 谢谢

l1 ?1 [; G. ?6 s4 i6 N

我发现的确很荣幸 能得到这么多前辈的指点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大在2011-2-16 22:43:00的发言:
3 q4 G" S8 C2 E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9 a+ p) h# \' M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这个故事 我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过 呵呵 谢谢老大
发表于 2011-2-16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发表于 2011-2-16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爱新觉罗玄烨在2011-2-16 16:18:00的发言:
: c% \+ Z ]0 g( c$ {" l7 ^

哈哈 我不是挂白旗 而是我感觉版主认为我在捣乱什么的 所以就不发啦 没别的意思啦

. g( `" r( [$ s4 l

别!

) P+ y( c8 J. h' Z8 ]

没您这绿叶衬着,我们还看不见红花呢!

5 u7 @ g+ O R$ x6 I7 X! `/ |

别说上一篇文字我还真学到不少东西。

3 Z: D/ n2 u! R% {6 S& s# p7 D- f

我们都认字,捣不捣乱他一个人说了不算。

发表于 2011-2-16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爱新觉罗玄烨在2011-2-16 16:18:00的发言:
7 Q! V% Y4 ~' r

哈哈 我不是挂白旗 而是我感觉版主认为我在捣乱什么的 所以就不发啦 没别的意思啦

2 S1 m* Q" e* J# a1 W" c: G

1:您的理解偏颇了,我是在指给您一个高度。

' T" D/ ]/ L4 g( K

 

- @% P2 a0 H6 y, c% d

2:另外一个含义是旁敲侧击暗示您,想写好字,光写那是累傻小子,不读书根本不成。

" o/ w+ }- f5 x8 L2 l5 X

 

$ ^' c. a( y2 J% z. t

3:您知道吗,楼主,我之所以跟您‘较劲’,是因为我能从您身上看到我年轻时候的影子,我不愿意看您这样使拙劲。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11-2-16 16:14:00的发言:
, D) h8 r# T2 S# x a, w9 t

您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嘛:年轻的心胸都是委屈撑大的!

5 {+ v$ Y" N' p" |) _0 R2 n

哈哈 明白了 多谢您的指点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大在2011-2-16 16:23:00的发言:
) X( c* v, L5 v

别!

8 K V6 }7 _5 x o

没您这绿叶衬着,我们还看不见红花呢!

4 ~" W" r) l* R, L; z

别说上一篇文字我还真学到不少东西。

- T* z8 c0 d( N8 m5 w5 [ I- y

我们都认字,捣不捣乱他一个人说了不算。

+ }4 G o% ]) I& t

哈哈 能当你们的绿叶 我也感到很荣幸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11-2-16 16:23:00的发言:
9 L0 N7 _3 f- N+ C

1:您的理解偏颇了,我是在指给您一个高度。

0 W; ]7 X# e8 X/ Z

 

9 E6 m; e# K2 S% i4 i

2:另外一个含义是旁敲侧击暗示您,想写好字,光写那是累傻小子,不读书根本不成。

" r, T/ b4 F' @8 _% y

 

& h9 {. n5 z4 M8 Y& {

3:您知道吗,楼主,我之所以跟您‘较劲’,是因为我能从您身上看到我年轻时候的影子,我不愿意看您这样使拙劲。

% _, I* g0 _* w0 P/ v5 a$ \: F% u

明白了 谢谢楼主的指点 我理解错了 sorry 以后多学习 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1-2-16 16:31:00的发言:
7 V) Z P& e* ~; C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s0 ^6 }9 Y3 O2 U# v3 Q

“粒”呀,是“粒”。这个量词不得了。

, F, Z g/ ]0 s8 G* J/ U' A+ _2 b6 O

陆老师 您写的东西太深奥 才疏学浅 实在是看不懂 呵呵

发表于 2011-2-16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 N$ u6 [: n9 l0 N

“粒”呀,是“粒”。这个量词不得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大在2011-2-16 16:16:00的发言:
, [, ?+ i+ J1 l; p/ M0 i7 w

没出息!这么点事就挂起了白旗。

+ i3 o1 s8 W; V- I/ O

学习就是要不耻下问。

7 t" B8 V7 |8 a# A* z' I) N

哈哈 我不是挂白旗 而是我感觉版主认为我在捣乱什么的 所以就不发啦 没别的意思啦

发表于 2011-2-16 1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爱新觉罗玄烨在2011-2-16 16:11:00的发言:
" E# l5 T$ t6 R/ G* C& |- V. c

算了 我还是以后不发帖子了 我感觉我发个帖子好像是我在卖弄 或者证明什么东西似的 论坛不就是交流的地方吗 发出来交流交流没什么不好的吧 我怎么感觉我成了罪人了呢 呵呵

3 m: ]/ H& a8 U

给诸位带来不便 请谅解 过会删除 谢谢!

' }5 M; T ~; x# k

您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嘛:年轻的心胸都是委屈撑大的!

发表于 2011-2-16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爱新觉罗玄烨在2011-2-16 16:11:00的发言:
$ k: h( ?$ v! ?* q

算了 我还是以后不发帖子了 我感觉我发个帖子好像是我在卖弄 或者证明什么东西似的 论坛不就是交流的地方吗 发出来交流交流没什么不好的吧 我怎么感觉我成了罪人了呢 呵呵

0 I }- H( r2 y3 b8 r

给诸位带来不便 请谅解 过会删除 谢谢!

( O b+ ^! {' M5 o( w: c% G

没出息!这么点事就挂起了白旗。

/ ]- F& E; c( }$ P U: `; R

学习就是要不耻下问。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版主的指点 谢谢

发表于 2011-2-16 1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11-2-16 16:07:00的发言:
" ]8 E8 G" J1 n1 X! E

在下有一问,不知当讲不当讲,老大?

" M3 E* Y) R! {' Y) l8 J* G3 w

不!

发表于 2011-2-16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大在2011-2-16 16:03:00的发言:
5 L( K' A7 N6 R" k- v

有心向学有什么不好。干嘛打击人家?

6 B' [' w9 [ s D7 i" w% ]

趁热打铁,趁热打铁听说过吗?

|8 ~, C2 s0 \9 V% ~" C7 e. W# E

 

4 K7 x9 ^ T6 D/ `& p% ~: N& q

楼主,文字的事情多写,慢慢就能找到感觉了。

$ Y6 w4 K! d/ z5 L4 m& m

在下有一问,不知当讲不当讲,老大?

发表于 2011-2-16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11-2-16 15:57:00的发言:
. @- H- P; l& G

楼主您真的不必急着证明什么,文字是一辈子的事儿。

3 ^8 N, N0 W7 r

 

) a! k; y% V( {- z5 e$ C. z3 I

有心向学有什么不好。干嘛打击人家?

; C8 r# D3 b! f% ^/ C' w

趁热打铁,趁热打铁听说过吗?

- |- T2 r& D4 N3 Y

 

$ R% K$ K( O N! \* M' U3 F0 o) r

楼主,文字的事情多写,慢慢就能找到感觉了。

发表于 2011-2-16 1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都是看雪,历史上有一个叫张岱的人,写了一篇文字,叫《湖心亭看雪》,据说挺有名的。

- Y k' A+ K/ O/ r% O$ a

 

& _- N" J, [3 m2 `

原文:

! t1 c3 o# l; x5 T% k6 G

 

3 v; N; \5 A& w1 S2 K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r M# _$ Z2 E

------------------------

- h% l0 y& y: D; j

 

) H/ a) g: e6 v! L) v4 ~

计:百六十字。

2 H: H+ z# r6 r5 k! N( [* m

 

, T$ V) m+ F6 O [/ |

----------------------------

; T X% u u* B% q$ _

2:楼主您真的不必急着证明什么,文字是一辈子的事儿。

' _6 r& t9 z9 \/ U" r

 

+ ^6 e' c# i4 J7 `4 X

3:问候您!

* e3 P& y, U; }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布衣亮子在2011-2-16 15:20:00的发言:
欣赏了!
; C. ^6 N' }! v- L. g

谢谢 布衣亮子老师 哈哈 看到您这个头像 就感觉很亲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6 01:31 , Processed in 1.24196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