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闭提示
因会员注册模块问题,想注册(老北京网)论坛的网友,请拨打电话18510256323,论坛将手工注册,谢谢合作。
查看: 6071|回复: 16

[原创]洗出来的故事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2-11 1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d0 Q l) K& R* t! g' X9 r

                                              洗出来的故事


( Y& }% _- h+ _9 x" p# x, h- b

  快过大年了,好歹也得洗个澡,这也算是有讲儿在论的吧,虽然洗澡在今天来说,不算回事儿,可搁在过去,还真不是小事儿。京城有句谚语,叫做“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意思是快过年了,及时洗澡换衣裳,除去一年的晦气,好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这话并非是对某些个邋遢极致的脏人说的,针对的可是绝大多数老百姓。

0 x& v- P& y2 e( ]1 G6 N

  解放后,这样的说法是不兴讲了,有封建迷信之嫌,但风俗也却不是一下子能禁止,包括单位的车间厂房办公室也要做个大扫除,权称作干干净净迎新春而已矣。

" k: N6 R+ X2 O3 @# @; L3 }

现如今,楼房内家家都有浴室,就算平房院里,自己也得整个洗澡间,可在当年,要彻彻底底洗个痛快澡还真是个麻烦事儿。

0 C# o! J& x- g- v# A

  那个年代,整个北京城居民住的基本都是平房,家家户户都必备个大澡盆,瓦的、铝的、木的、铁皮的、“钢种”的,样式各异,大小不一,但总得保证成年人能坐进去,孩子们能涮得开。由于房子紧张,一个人洗澡,其他家庭成员就得搬着小板凳上院儿里坐等,或者上大街去溜弯儿。女孩子多的人家就麻烦了,有可能从吃过晚饭到半夜还没法儿上炕睡觉。这说的还是天暖和时节,到了冬天可就更麻烦了,小平房四处漏风,得把煤球炉子生得旺旺的,烟筒搁不上手,挡严了窗帘子,才敢入浴。家有小孩子的,老家儿只能褪干净一个往被窝里扔一个,等暖和过来再穿衣裳下地。还有一宗,就是水的问题,一大盆水少说得洗二三个孩子,不单是为节省,还得保证热水供得上,所以火炉子上总得墩着大壶,呲呲冒热气,水凉了就赶紧地兑上。有此种种,每年的冬天,全北京市总会有不少起为洗澡煤气中毒的,甚至要了人命。赶到有了塑料布的时候,就有人发明了浴罩,上头拴到房梁上,下面将澡盆子包严实,人进去洗澡倒是暖和多了,可就是憋闷得让人受不了。

0 M, ?! i8 Q* l' \/ t

  大澡盆的用途可不单纯是洗澡洗衣裳,腊月里还有个大用场,节前的吃食但凡不怕冻的全都攮进去,什么冻肉冻鸡冻鱼冻馒头,挤得满哈哈,放在院子里上面再扣块板儿,也有将食物倒扣在大澡盆下,压上几块砖头的。那年头吃食虽说紧张,但也不怕贼只怕猫,半夜里盆内的美食馋得野猫团团转,小爪儿挠得盆边儿吱吱响,碰上心灵爪巧的,食物主人只好自认倒霉,清早起听到东屋的王奶奶、西屋的张大妈骂街,一准是让野猫得了手。好东西有限,凭本儿凭票全家的嚼过儿,人还没到口儿,先让猫解了馋,那叫个搓火。

% \3 h0 l: C9 c/ B g

文革前有些单位有自己的浴室,可以供职工洗澡,这一般都是道儿远地界宽绰还得有钱的大单位大厂子,碰着领导比较“亲民”,允许带家属,“非本厂职工不得入内”,浴室门口这样的大牌子恐怕还有许多人能记得。因此更多的老百姓只能去澡堂子解决“邋遢”问题。

) B) |$ M! G: @ g5 q

  可去澡堂子得花钱,二毛六一位(池塘),那年月崇尚节俭,“一分钱要掰成两半儿花”,一般人轻易不舍得花钱洗澡,好在只要是在职职工(不包括教师,比较奇怪的规定)单位每月发给两张澡票一张头票,男职工是面值两角六分的,女职工的头票面值高些为伍角(或伍角伍分)。不过头票澡票可以通用,也能找零儿,比如说,儿童(包括少年)理发一毛五,给张理发票或澡票,理发师傅还会找给一毛一,要是给张女理发票,或是全找钱或是找张二毛六的票再找给毛数来钱。这事儿听起来挺绕,可做为孩子,一旦家长落了空,这可是增加小“金库儿”的窍门。高面值的头票澡票还可以洗盆塘,不过即使对女同志来说,进单间洗盆塘也算是奢侈一回了。

+ k# D- K: r. R5 Z. T+ x

  由此可见,年前的这次洗澡还是挺重要的。好在那年月对旧习俗不很讲究,就算提前一个礼拜洗也可归到过年的范畴,这也就忙坏了澡堂子,当然也包括澡堂子里的服务员们。现如今的年轻人会说:这么长时间洗回澡,得多脏呀,可这是真的,生活在那个时代倒是谁也很少笑话谁,除非忒脏得没法儿看了,脖子赛过车轴的主儿。

+ \7 D: i2 h! g+ v7 X

  西单附近只有两个澡堂子,一个是西单东南角的清泉池,另一个则是位于商场北路西,西槐里胡同口的清华池。

: G; z$ l3 M4 m- n1 O( T

  小时候,我跟着父亲通常只到清泉池洗澡,图得是个近便。

* t9 a& B! [( q, o+ S" K; H' Y

  清泉池虽说在西单把角,却藏在条很窄很短的小胡同的顶头儿,胡同有两个出口,一个在宣内大街路东,一个在西长安街路南,将文华文化用品商店和修鞋店隔在前面的三角地上。胡同外热闹喧嚣,胡同里较为安静,与早期的红楼电影院那块地界儿有些相似。

. G8 ~( S% w/ o/ D2 o% S1 m

  记忆里进了清泉池的玻璃门,是间长条的过厅,靠南北两侧排着木头椅子,人多时要等在这儿叫号,听到里头服务员高喊:“两位------里头请!”排在前面的二人便可顺序入内。入内的木隔断两边是入口,挂着棉布棉门帘,中间有块大镜子,旁边还拴着几把小梳子,供顾客离去前梳梳头,搽点儿面友雪花膏。不过在这儿排队等候的只是男同胞,女宾可直接进去到女部,大概在里面另有“传唤室”吧。

9 g( q, _9 a+ n& U5 G

  转入过厅向南就是男部了,进门左手位置是间很大的理发室,有十来张理发椅,供洗澡的顾客理发。

; E& @( y' l' F4 a0 \# H" c8 J

  再向前就是洗澡顾客的床位了,大约是隔成两条通道五十多个床位。床单与枕头枕巾都很洁净,服务员边收澡票或收过费后边引领顾客到自己的床位,床位大多是两两对隔,床头上有小柜儿,扣吊上挂着锁,顾客可以将自己的衣物装进锁好。如有长大衣或较高级的服装,也可以要求服务员将其挂起来,这时服务员会取来个带金属头儿的长杆叉子,挑起衣裳挂在三米多高的天窗下面。澡堂子的天窗很高很长,几乎罩住多一半的房间,因而室内光线很好,白天不用开灯。特别好玩儿的是北面的一扇经常开启,总有个竹筐吊上吊下的,一次是因为父亲洗件汗衫,我才开始知道,那是为传递客人浆洗衣物而用,想来因为洗衣房设在屋顶,只为传送方便而已,小筐送下来然后再进行熨烫。

4 \) N0 O; j8 u$ d V+ o' D

  由服务员收票收钱只是记忆中的一段时间,浴池也有过在过厅设收款台、在男部里单设收款台的时候。不过总觉得由服务员收票收钱的时候亲切些,因为同时你还可以请他代买些其他东西,如香烟、茶叶,甚至吃食,有些熟悉的泡澡的常客,也能够中午外出吃饭后回来再泡,不过这终究是我所知很短的一段时间里,社会主义规章制度严格起来后,逐渐便不允许存在这些特殊的“走后门”行为了。

# r4 N5 G0 {8 V4 L2 y) \6 B

  在那个时代,如果你有钱有时间,还很“资产阶级”,享受一次全方位洗澡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 D% B: U$ x8 x6 @

  进门后由服务员将您招呼到空床位,您可以告诉他,还要搓澡、理发、修脚、洗熨衬衫,如果您是自己带了好茶叶,便放在与邻座共用的床头柜上,如没带还要喝茶,可以买澡堂子备的茶叶,您随说服务员随着就用口捻账告诉您该付多少钱。交钱后您就可以脱衣服了,该挂的衣服由服务员给您挂到高处,床底下有木趿拉板儿,鞋袜早年间是不必收到柜里的,后来许是有贪小的贼,服务员都会嘱咐您将鞋袜收进柜里。您将要洗的脏衣服交给服务员,说好先理发还是泡一阵儿再理发,就没您的事儿了,尽可放心的去洗澡。清泉池的洗澡间如今回想起来并不是很大,一个大方池子,三个长条池子(分温热烫),最里面还有个空池子盘着热气管子卟卟地向池子里注热气儿热水。另有不多的几个淋浴喷头和洗脸池,空处还有两张一人长的搓澡凳。搓澡师傅叫到您的床位号时就轮到您搓澡了。还记得师傅给搓澡人涮身子用的是大柳条水斗子舀水,经常让我想起插队时水井沿打水用的斗子,基本一个样儿。您觉得澡泡得够了,回到床位时,茶水和您托服务员买的香烟点心也就送上来了,想理发您就理去,要修脚小屋里修脚师傅也准备好为您服务了,不过这是在澡堂子比较闲的时节,年前人多这些额外服务就要听叫号了。澡堂子里浆洗衣物很快,大多在您还躺在那与邻座或朋友侃大山时,服务员就已经将洗净熨平的衣物送到面前。

5 N; [1 Z+ k5 }

  文革后期,经济紧张缓解,老百姓手头松快了许多,去澡堂洗澡的人也就多了起来,有限的床位不敷所用,所有澡堂子开始时兴“脱筐”,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快洗快走,特别是节前,有闲暇泡澡的人不多,脱筐很有效。纵使如此,澡堂子里也得排大队,年轻人精力旺盛,约上几个相好知己,蹬上自行车四九城地转,跑的澡堂子也就多起来,什么犄角旮旯儿的地界儿也都得进去看看,只不过目的很单纯只为的是洗澡。

0 \" ?* n, p% W, N ?

  改革开放后,大多数行业都兴旺起来,澡堂子却逐渐消亡了。要说这也是它自己作的,为了多挣钱,晚上改旅社了,而且又是那种低档收不了多少钱的旅社。都向钱看了,单位领导也经不住出馊主意瞎磨叽,何况自己也想多发奖金。钱虽说是多挣了点儿,来住店的人可就五花八门了,就算是盲流要饭的,人家花了钱就得让住还白洗澡。

8 W' ^, h8 \: z- O5 {* J

  这样的日子让澡堂子着实火了一把,可渐渐的白天没人洗澡了,水脏了,床单子脏了,服务员横了,工作人员懒了。老北京人穷讲究多,怕洗不去邋遢倒添了硌蝇(?),划不来,除非万不利己再不光顾澡堂子了。好在楼房盖得多了,就算自己没上楼,七大姑八大姨的总有亲戚家能蹭着洗个澡。同时各个单位为增加职工福利也开始大搞“五小设施”,具体哪五小记不清了,但能记得最得人心的是其中有澡堂子。

. `' T6 Q; U% ?

  老北京历史悠久的澡堂子就这样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沉沦了、没落了、消失了,还能保留下来的老字号纯属凤毛麟角。

4 @: E9 J2 _3 O0 e

  不过月亮也有阴晴圆缺,风水轮流转,转来转去,它又回来了,只是名字要吓人多了,冠上个时尚名词改叫洗浴中心、休闲中心、洗浴城了,公家转私人,直营改承包,价钱忽悠忽悠地升上去,服务嘛更是项目繁多,只要您多给钱,只是这个阵势让见惯了大世面的老北京人也望而却步了。

) R) a8 U* G9 f# I/ ^% Q3 S6 O% y

  聊以自慰的是,老北京人还可能会面对这些中心这些城感慨地说:澡堂子早年间那会儿-------唉---------如今这叫神马玩艺儿!

* ^0 Q7 ?! G3 T, l: O

  对不对,酸不酸,说不清,只有请您自己品味。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2-11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洗好后可以拿一觉!很惬意!

发表于 2011-2-11 1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儿。

" l5 _+ Q) E* q% n9 D

先前澡堂子洗澡,如果搓澡的话,就喊上一嗓子,比如:26号搓澡!如果正赶上您还没泡透,就回一嗓子,正泡着呐!

0 L% S( Z: ]0 ]. C, |2 j1 ]$ W

小时候和发小儿,最喜欢去澡堂子洗澡。一洗,就是半天儿。廊坊头条、鲜鱼口,都是常去的澡堂子。

发表于 2011-2-11 2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看小文《洗出来的故事》,就好比喝豆汁吃灌肠卤煮麻豆腐,把你拽回四、五十年前,慢慢咂摸、回味,感觉就一个字--过瘾!

* n* n0 t$ U8 X4 w1 z" w

   这岁数了,能接长不短儿读到瘦影先生的怀旧短篇,什么都有了!

发表于 2011-2-11 1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说这也是它自己作的--嘬的(?)

9 {: w* Y1 w. b- P2 C( _- ]

硌蝇--硌硬(北京话词典·增订本303页)

3 |( D B& x9 u% B# h

-----------------------------------

! O! P0 [/ M* c8 h3 R

1:旧式澡堂给我记忆最清晰的就是顶棚上不时落下的那些小水滴,滴在身上起一个激灵。

* k4 `4 @! {6 c# y

2:天津的旧式澡堂沦落得比北京慢,大概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几年还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河北路上的那一家。天津爷们更爱泡澡堂子。

4 V( g$ s! a9 E4 I+ u

3:上学那会儿跟着师傅出门实习,住过一宿澡堂子,在济南,那个味儿啊,形容不出来!

' |0 _3 n) S$ N3 b) h# W" [

4:新式洗浴中心的经营者东北人居多,大多是贷款干起来的。

1 X5 b2 @, [/ M$ l/ n8 E6 J

-------

( Q( Q+ r% G Z# a5 d

问候您!!

' G! I' p- \2 g6 Z1 _

 

发表于 2011-2-11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年头春节前洗澡,人特别多。实在没地方了,服务员就拿来一些竹筐,客人把衣服脱在筐里,先下池子去洗。

9 j# H1 E o. R$ u, U: A' c

 

( }6 E- D: r8 u3 j% {! S) _( W& A+ g; Z

    等先来的客人走了,再给您安排地方。您再沏壶茶,眯上一小觉。

: E# F" V+ N! B1 }, ~. x

 

* Q4 P. u3 q8 X$ L- C4 ~4 {

    小事亲历,历历在目也。

发表于 2011-2-11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耐读。是味儿。再往前,澡堂子不设衣柜,外衣茶房给挂起来,内衣放床头,大浴巾盖上。后来有人贪便宜,才添衣柜、加锁。我记得。向楼主致候!
发表于 2011-2-12 0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赶到有了塑料布的时候,就有人发明了浴罩,上头拴到房梁上,下面将澡盆子包严实,人进去洗澡倒是暖和多了,---好主意!!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1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西风在2011-2-11 13:34:00的发言:
2 z# Q3 z0 J9 C

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儿。

- F* ^ k& V% x, ^, }+ U7 N

先前澡堂子洗澡,如果搓澡的话,就喊上一嗓子,比如:26号搓澡!如果正赶上您还没泡透,就回一嗓子,正泡着呐!

1 g1 J' u' X }! t4 _+ D) D

小时候和发小儿,最喜欢去澡堂子洗澡。一洗,就是半天儿。廊坊头条、鲜鱼口,都是常去的澡堂子。

1 W9 H( o$ s; q, q! k2 t

问好朋友,相同的经历,相同的记忆------真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布衣亮子在2011-2-11 14:41:00的发言:
$ c `1 q9 N# v* K# q. f

那时洗好后可以拿一觉!很惬意!

3 r, S2 ^1 V1 \! `! g8 _5 f

呵呵--------是的,那时人活得单纯,活得自在,活得惬意,又值浮生半日闲,乐得浴池一梦生:))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11-2-11 19:07:00的发言:
# n9 C7 u: [' L4 Z' M% Z) N

要说这也是它自己作的--嘬的(?)

, F+ ^1 s& n0 K) ~9 S" [. R

硌蝇--硌硬(北京话词典·增订本303页)

! g6 I4 R2 Y) k) p$ m

-----------------------------------

; X+ [9 z- m6 S% O& b: _

1:旧式澡堂给我记忆最清晰的就是顶棚上不时落下的那些小水滴,滴在身上起一个激灵。

' W7 w1 _+ x. q; n5 Z' _7 M4 t

2:天津的旧式澡堂沦落得比北京慢,大概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几年还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河北路上的那一家。天津爷们更爱泡澡堂子。

3 O1 D% z- F" X }3 c1 {$ T

3:上学那会儿跟着师傅出门实习,住过一宿澡堂子,在济南,那个味儿啊,形容不出来!

. o1 Z! j/ @- X; p; O% T$ j

4:新式洗浴中心的经营者东北人居多,大多是贷款干起来的。

5 [7 u2 ]! b& Q% C& U9 ^, q& T

-------

, W3 w' G. N# ^; c9 l# Q

问候您!!

R7 h# e' {3 `1 T

 

$ }' u( }- [: V

谢谢鹰版~~~~

; Z$ L3 v5 `) w; | R

上篇拙文您也给在下教正过,一并感谢了:))治文严谨让人敬佩。

+ q% s# d" z. a M

问候您:)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董瑞征在2011-2-11 20:09:00的发言:
/ @- y: `8 G+ T, @0 ?

   看小文《洗出来的故事》,就好比喝豆汁吃灌肠卤煮麻豆腐,把你拽回四、五十年前,慢慢咂摸、回味,感觉就一个字--过瘾!

9 |+ J; p( H! e4 ^' T" O; @- [- ?

   这岁数了,能接长不短儿读到瘦影先生的怀旧短篇,什么都有了!

2 i# d) m. x- C$ ^8 v/ ~; R/ {

老北京朋友好~~~~您过奖了,让我有点汗:)这都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大家写出来,做个念想吧,其他也做不了什么了,您说是吧?

% [9 ~: D- }$ L

问个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pangong在2011-2-11 21:34:00的发言:
好文章,耐读。是味儿。再往前,澡堂子不设衣柜,外衣茶房给挂起来,内衣放床头,大浴巾盖上。后来有人贪便宜,才添衣柜、加锁。我记得。向楼主致候!
X& U' G% J A4 T; B: [. q

潘公好~~~~

2 H5 o+ r7 h# y! ~6 S

不好意思了,这不过是您写澡堂子(广安门往事)的续貂,谢谢褒奖:)问候您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1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老豆汁在2011-2-11 22:02:00的发言:
7 x8 L( e! z4 H3 c0 ~

    那年头春节前洗澡,人特别多。实在没地方了,服务员就拿来一些竹筐,客人把衣服脱在筐里,先下池子去洗。

0 G) |' T# w1 s/ ]) ~4 y9 A

 

2 J, e& Z2 r: W; \2 h) C

    等先来的客人走了,再给您安排地方。您再沏壶茶,眯上一小觉。

! L3 C7 m& X( R8 c. q

 

* I9 Y5 J* g) B6 c, ^7 ~' v9 [' d0 M

    小事亲历,历历在目也。

1 w j# D* B& s7 t e) [$ Q* i

先生说的是~~~~脱筐当时是一景儿,归到“改革”里大概也行:))问候老豆汁朋友:)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1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屋子在2011-2-12 9:46:00的发言:
赶到有了塑料布的时候,就有人发明了浴罩,上头拴到房梁上,下面将澡盆子包严实,人进去洗澡倒是暖和多了,---好主意!!
9 h$ b2 D1 c8 n' a0 }9 f7 L

师妹呀,我说的可是真事儿,不是“逗你玩”-----特别是给不足周岁的孩子洗澡,怕冻着,只能这样,受罪的是婴儿的母亲:)

发表于 2011-2-12 1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家门口有个澡堂子“德外浴池”。当时,这个所在可以说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早到晚来洗澡的人络绎不绝,澡堂子总是门庭若市。

8 D' Z( R( X: e

小时候来洗澡用的是父亲单位发的澡票,每张好像是2毛六分。澡堂子有个大个子服务员听口音也是河北定兴那边的人。长得肤色较黑,可浓眉大眼,高鼻鼓相很精神。嗓音洪亮,态度和蔼,主动热情和每一位客人打招呼,包括我们这些毛孩子,他很熟悉周围常来洗澡的邻居,连时常去洗澡的孩子是谁家的老几都门儿清。等你洗完出来,他会笑着掀开装热毛巾的大桶,从里边拿出滚烫的毛巾递给你擦脸。热毛巾敷在脸上仿佛呼吸道都顺畅了,那感觉现在想起了都很温馨……

$ j( i% G9 [9 w) l6 z+ ]

谢谢您的文章,让人浮想联翩,勾起了往日美好的记忆。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0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安德路在2011-2-12 12:49:00的发言:
9 @$ E' A1 S* G/ K3 K* I

以前家门口有个澡堂子“德外浴池”。当时,这个所在可以说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早到晚来洗澡的人络绎不绝,澡堂子总是门庭若市。

& H: O& ^5 I* @/ k5 P3 u

小时候来洗澡用的是父亲单位发的澡票,每张好像是2毛六分。澡堂子有个大个子服务员听口音也是河北定兴那边的人。长得肤色较黑,可浓眉大眼,高鼻鼓相很精神。嗓音洪亮,态度和蔼,主动热情和每一位客人打招呼,包括我们这些毛孩子,他很熟悉周围常来洗澡的邻居,连时常去洗澡的孩子是谁家的老几都门清。等你洗完出来,他会笑着掀开装热毛巾的大桶,从里边拿出滚烫的毛巾递给你擦脸。热毛巾敷在脸上仿佛呼吸道都顺畅了,那感觉现在想起了都很温馨……

1 H$ o) `; g2 h' E. r

谢谢您的文章,让人浮想联翩,勾起了往日美好的记忆。

$ g& O* f3 j5 z6 ]+ ]5 t, j$ b

朋友好~~~~对德外浴池有印象,只是没在那儿洗过。

3 z; B g5 j( G8 `" U5 M

您说定兴人的大嗓门,突然想起,那会儿澡堂子里有些洗澡的特愿意边泡边亮亮嗓子,有唱京戏的,有唱歌的,也有冷不丁突然吼几声的,就着水音,伴着回声,有时能吓人一跳:))那叫一个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8928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12 15:04 , Processed in 1.792195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