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素斋主释读米南宫《海岳名言》
# A! j! d; Q. @2 S( E; U% g6 Q
9 U: E4 x# @7 _: X7 l近日受友之托,为其手书出版法帖注释古代书论数篇,并呈诸前辈哂正。再拜! 9 B2 t( A( n& U8 C+ o
6 V; Q, A4 ]: t4 M" a3 S抱素斋主释读米南宫《海岳名言》 4 L' K8 h; ~1 u( z X% X
3 E- r* E9 g1 v ?【作者】
6 I2 j/ f- O @) l' P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海岳山人等。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晚年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建海岳庵。宋徽宗宣和时擢为书画学博士,同年升任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他天资高迈、为人萧散狂放,好洁成癖,冠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他的书画自成一家,精于鉴别,善诗,工书法,其书尚古意,讲求古雅脱俗的笔意,并提倡晋人的自然天成的书风,自名书斋为“宝晋斋”。他擅篆、隶、楷、行、草诸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 ( `% w' b; L9 o. O9 G
' n% X# j, W4 b【题注】
- [" N, T: H+ t3 |1 Z* w中国书法艺术在宋朝达到了又一个发展时期的巅峰,宋时的文人皆极好谈论书法,几成时尚,风气所在,几乎到了无文人不谈书法的地步。著名的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则有《书史》、《画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评字帖》等书论文章传世。其中《海岳名言》一卷,共计二十六则,是后人辑录其有关书法之名言,非其生前自辑。文中所辑皆其平日论书之语,其间对前人多有讥贬,然微言精义,颇含深趣,为历代书家所重。
# k# N' d2 Q+ a; I$ D( }原文:
2 [9 y( Z3 q e+ I( w4 [0 A5 L; X1.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是何等语?或遣辞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故吾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 " s. F7 X L! @
注释: % R$ \" |/ i" \
遍观前代的贤达名家关于书法的评论,曲折迂回的旁征博引,奇特乖巧的比喻论述,就好比 “龙跃天门,虎卧凤阁”这样的句子,算得是什么话?要么就是堆砌华丽的词藻,以追求行文对仗的工整,写出来的语句其实已经离要阐述的具体笔法相去甚远了,这对学书者而言是没有任何益处的。所以凡是我在谈论书法的时候,重要的是要人容易理解,从来不用那些浮华的溢美之辞。
5 ^. T& B# k: y7 V3 k, I , x: \$ x5 B4 ]6 c& R+ B9 G
原文: 7 V6 `: G: }9 S i: T8 e. Z
2.吾书小字行书,有如大字。唯家藏真迹跋尾,间或有之,不以与求书者。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0 @9 I5 p& l' T8 g注释: 5 x7 p3 n% I! t, p! q3 p
我写小字行书,有如写大字,但只是给自己收藏的书画真迹后面题跋时,偶尔会这么写,不会给求字的人这样写。写这种字,关键是要成竹在胸,心中有底就可以随意下笔,写起来就都很自然,而字迹才会显得古朴雅致。我成年时书法还未能自成一家,别人都说我的书法是“集古字”。其实我这是吸取众家之长,将其综合起来。等到年老的时候,就开始自成一家,别人见了,竟然看不出我是宗法哪一家的字了。
' Y b3 A2 r7 c" B8 k- H2 d & r) B+ e: A3 X4 O: k! ~3 s. e
原文:
0 a- i9 r! H, z/ r3.江南吴【山完】①、登州王子韶②,大隶题榜有古意,吾儿友仁③大隶题榜与之等。又幼儿友知④代吾名书碑及手大字更无辨。门下许侍郎⑤尤爱其小楷,云每小简可使令嗣书,谓友知也。 $ p& F L$ u/ X7 ~: ~- S
注释: & P. `+ I: _' Z6 a" i
江南的吴【山完】,登州的王子韶,他们用楷书大字题写榜书匾额极有古意。我的儿子友仁,用榜书大楷题匾跟他们不相上下。再有,我小儿子友知,以我的名义为碑铭书丹以及手书的大字,别人看了都分辨不出。门下省的许侍郎尤其喜欢他写的小楷,曾对我说:“若你有给我写来的书信便简,可让你的儿子代笔。”他所指的就是我的小儿子友知。 3 S& H0 ]3 y: p' h
( “山完”是一个字,需要造字。) 8 r" m5 b& g, ^' P; F8 Y
【译注】 ! M$ G- ]0 q" W8 ~
①吴【山完】:其人不详。
3 Z4 T9 L* W5 e) }: j②王子韶:字圣美,宋人,书宗褚遂良、颜真卿而自成一家。
: D/ z- z2 O9 y- m③友仁:一名尹仁,字元晖,米芾长子,善书画,父子二人有“大米、小米”之称。 & d2 z; J2 y- c7 P
④友知:一名尹知,米芾三子,善书,早逝。
& {( @& W7 C/ G# }. \⑤许侍郎:即许将,字冲元。宋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癸卯科状元。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进门下侍郎,故称“门下许侍郎”。
& H. S$ g5 S) x/ O* S9 ~
6 }4 D1 b' b, M原文:
# L" s5 r/ e" _( m3 a& _4.老杜①作《薛稷②慧普寺》诗云:“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今有石本得视之,乃是勾勒倒收笔锋,笔笔如蒸饼,“普”字如人握两拳,伸臂而立,丑怪难状。由是论之,古无真大字明矣。 7 p6 q3 V& G) P) ] P
注释:
) t( z$ [" g4 h, N# |杜甫写了首题为《薛稷慧普寺》的诗,其中有两句说:“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今天有原石的拓本可以见到,原来是勾勒描画出来的,笔锋都被掩藏了起来,每一笔都有如蒸饼似的软弱无力。其中的“普”字的长横,就像一个人握着两个拳头,伸直了双臂站在那儿,实在是又怪又丑,难看之极。由此说来,古时候根本没有真正会写大字的人是很明显的了。 " F: R, w* N# \+ G, F
【译注】
2 P; {0 T! N. e# W* F3 o! [①老杜:即杜甫。字子美,唐朝大诗人。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官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称“杜拾遗”、“杜工部”等,后世尊他为“诗圣”。 8 g( P1 t6 \+ p/ S
1 G6 q7 @ c+ s6 {②薛稷:字嗣通,唐代画家,书法家。师承褚遂良,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并称“初唐四大家”。
# z, H3 k! `5 Q8 l4 [2 q & x, B6 R. I% T9 d9 M
原文:
+ `8 x7 Q9 Y7 B5.葛洪①“天台之观”飞白,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欧阳询②“道林之寺”,寒俭无精神。柳公权③国清寺,大小不相称,费尽筋骨。裴休④率意写牌,乃有真趣,不陷丑怪。真字甚易,唯有体势难,谓不如画算匀,其势活也。 6 z# B9 s! Q7 j
注释:
! V/ b; \5 ^$ _6 A, ~2 [4 ]8 N! u东晋著名的道士葛洪所书“天台之观”四字飞白书体,是大字中的冠军魁首,可谓古今第一。唐代欧阳询写的“道林之寺”,笔画寒酸而俭啬,没有精神。唐人柳公权所书“国清寺”,字体大小极不相称,间架布局还颇显费力。同时期的裴休题写牌匾随心而书,显露用笔的出真趣,没有落入丑怪之列。楷书写得平稳很容易,但要写得体势生动就难了。可以说,只要不像画算筹似地那么僵死刻板,字的态势就活脱生动了。
7 W5 G5 {7 U8 w' v7 V【译注】
% z! @0 \ s6 J. Q$ i4 s①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
6 X9 d7 z; \1 ~②欧阳询:字信本,唐代著名书法家。封为太子率更令、渤海男,也称“欧阳率更”、“欧阳渤海”。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其书被称为“欧体”。 1 J4 R* o/ J" [% O) W
③柳公权: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与颜真卿齐名,并称“颜柳”,有 “颜筋柳骨”之誉。
" B- x( K! o% p* U: h/ Q' B④裴休:字公美,唐代名相。晚唐著名书法家。
7 _) j* s; t1 t+ [7 U ) H. T' S0 L P* {8 c
原文: $ c: ?; a& t/ m! k( b! O
6.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智永①有八面已少钟②法。丁道护③,欧、虞④笔始匀,古法亡矣。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 & D/ u( x2 G( q+ |6 R
注释: / |9 a+ z. l7 D( j P$ _$ c
书法上的所谓八面出锋,只有在很久远以前的楷书中能够见到,大字小字把握分寸各具特色。智永的书法有八面出锋的神采,可是已经少有钟繇的笔法了。丁道护,欧阳询,虞世南等人,笔法开始变得整齐匀称,此时古法用笔已是消失殆尽了。柳公权师法欧阳询,但又远远比不上欧,反成为写丑怪字的鼻祖。自柳公权开始,世上便有了很媚俗的字了。 3 p2 ? H( E1 _+ Q) L( j. R
【译注】 / g" `# K) T+ z: X8 }* U$ t
①智永:陈、隋间僧人,名法极,俗姓王,为王羲之七世孙,王羲之第五子徽之之后。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称“永禅师”。善书法,尤工草书。
0 ?! b4 A. E( a# G3 c! A3 u1 o, d②钟:即钟繇,字元常,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官至太傅故世称“钟太傅”。工书,兼善各体,尤精于隶、楷。与张芝、王羲之齐名,并称“钟张”、“钟王”。
2 U- W f. H0 Y③丁道护:隋文帝时书家。擅长真书,溢妍华致,在当时名声颇大,对初唐真书颇有影响。。 8 {. v- ?, B& H* p, u' N+ G
④虞世南:字伯施,唐朝书法家、诗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字,故世称“虞永兴”。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1 Y4 V5 H0 O1 p
: E* C+ |' u' L6 V4 p. f% Q原文:
' D' X' M: j# L! a+ P: w4 w7.唐官告在世,为褚①、陆②、徐峤之③体,殊有不俗者。开元已来,缘明皇字体肥俗,始有徐浩④以合时君所好,经生字亦自此肥,开元已前古气,无复有矣。
2 W' d3 W* I6 }注释:
' l6 ~9 c0 D7 Y" c: @8 [, ]当初唐朝的委任文书都用褚遂良、陆柬之及徐峤之的字体,其中颇有不俗之作。开元以来,只因唐明皇的字体属肥俗一路,开始有徐浩等人,写丰肥之字以迎合当时皇上的喜好,抄经者的字体也自此开始变得肥了起来,开元之前的古气从此就不复存在了。 , G+ E9 Q# `+ A- c0 N$ t* u( \
【译注】
6 `. w3 F% {1 J3 A- R4 w①褚:即褚遂良,字登善。唐朝著名书法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 3 v- u1 z; C P1 U5 U
②陆:即陆柬之,唐朝著名书法家。他是虞世南的外甥。与欧阳询、褚遂良齐名。
9 g% c1 A" M6 ]③徐峤之:字惟岳,唐代书法家,徐浩之父。 2 H5 y d3 X; ]
④徐浩:字季海,唐代书法家。精于楷书,四方诏令,多由徐浩所书。 0 Z: ~: _ ?9 F, F- x
1 E5 W" _8 E! ] i9 O3 Y' N7 Y原文: 3 j% A' J+ |) o+ V* ?
8.唐人以徐浩比僧虔①,甚失当。浩大小一伦,犹吏楷也。僧虔,萧子云②传钟法,与子敬③无异,大小各有分,不一伦。徐浩为颜真卿④辟客书韵⑤,自张颠⑥血脉来,教颜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非古也。
$ u* X# b% ]. ~4 A1 @/ z注释: # B- y4 Y/ D, p, {% m" |% i+ }# G
唐朝人把徐浩比作王僧虔,是非常不恰当的。徐浩的字,大小一致,跟下层文吏行文所用整齐划一的楷书差不多。王僧虔、萧子云传承钟繇的笔法,和王献之的字没有区别,体态大小各不相同,是不强求一致的。徐浩与颜真卿的书风属于一路,均是源自于张旭一脉的。张旭教颜真卿大字要收缩令其小,小字要伸展使其大,这可不是古法呀。
% ^, M) Y U2 p. R" o- n% ~" H7 e【译注】 % M$ [0 j! [* m9 r2 ~, ]
①僧虔:即王僧虔。字简穆,南朝齐书法家。王羲之四世族孙。书承祖法,工真、行书。 * L H- N1 y) O# j6 W+ D! o1 o) s
②萧子云:字景齐,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善于草隶书法,善效钟繇、王羲之书。
2 d1 q6 l- d; p. c) T5 J1 l③子敬:即王献之。字子敬,东晋书法家、诗人,王羲之第七子。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与其父并称“二王”。
: D" @) |1 T6 A$ t- _④颜真卿:字清臣,唐代书法家。曾被贬平原(今属山东)任太守,人称“颜平原”。又因封鲁郡公,又称“颜鲁公”。他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8 Y6 b; b/ g) T6 i7 L" F5 @⑤书韵:有版本将“书韵”二字断下,上句成为“徐浩为颜真卿辟客”,意则大谬。故从“书韵”二字后句读,意则顺畅。 . r, o6 n8 n# S9 { }2 W
⑥张颠:即张旭。字伯高,唐代书法家。最善草书,因常有醉后异行,有“张颠”雅称。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 1 ^% T( a* [. H" C+ O
5 |6 f: ]: b$ ^+ B. z原文:
8 z0 ?: K2 R, d+ l9.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如颜真卿,每使家僮刻字,故会主人意,修改波撇,致大失真。唯吉州庐山题名,题讫而去,后人刻之,故皆得其真,无做作凡俗之差,乃知颜出于褚也。又真迹皆无蚕头燕尾之笔,与郭知运①《争坐位帖》有篆籀气,颜杰思也。柳与欧为丑怪恶札祖,其弟公绰②乃不俗于兄,筋骨之说出于柳。世人但以怒张为筋骨,不知不怒张,自有筋骨焉。 . w' o2 R& I G7 W2 c/ w! n. N
注释: ) n" i. d- N+ g4 M
不能学石刻上的书法文字,因为自己写的字叫别人去刻,刻出来就已经不是自己的字了。所以必须拿书写者的真迹来看才能得其真谛。比如,颜真卿每每让家仆为他刻字上石,家仆特意领会主人书写的心意,就将笔画作了修改,致使颜氏书迹大为失真。只有在吉州庐山的题名,当时题写完毕人就走了,后人根据原迹刻石,所以保存了颜书的本来面目,没有做作庸俗的的缺点。看了这个可以知道颜书原来是源自于褚遂良书体的。况且,颜字真迹中也没有蚕头雁尾的笔画。颜真卿写给郭英乂的《争座位帖》,有篆籀字的味道,是颜书中的杰作。柳公权与欧阳询的字是丑怪恶俗之祖,不过其弟柳公绰却不和兄长一般俗气。字贵筋骨之说出于柳。世人只知道把字写得怒目横眉剑拔弩张的才显得有筋骨,却不知道不故作怒张的姿态,也自然是有筋骨存在的。
' N1 N9 m4 y5 i% ?0 N+ j# t, |【译注】 . b( }. v8 q) x
①郭知运:郭英乂为郭知运季子,此处当为郭英乂而非郭知运,当是作者笔误。 ; \: W L t! y* P% f9 U
②公绰:即柳公绰。柳公绰年长于柳公权,当是作者笔误。
# y* W7 d0 k& Q/ K+ t7 F( y2 |
0 @4 r2 b! f7 ^# n' B3 _原文: % Y8 o5 U# N7 a: ^. Y2 g
10.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褚遂良小字如大字,其后经生祖述,间有造妙者。大字如小字未之见也。 8 D, w) R+ u$ ^1 w9 {* g7 n
注释: 4 J' h: R9 j6 T( c# _" Z$ z: e) q
都说写大字要和写小字一样,写小字也要和写大字一样。褚遂良小字写得如同大字般有气势,以后的抄生者都仿效他,偶尔也有写得非常好的。大字写得跟小字一样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的,还没有见到过。
) j& V6 A, @6 S3 O* `
* {6 J$ [- C) J+ b) w) p# j原文: . i2 Q2 f& W D) f
11.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愈无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做作,乃佳。自古及今,余不敏,实得之。榜字固已满世,自有识者知之。 5 h) R( ~1 K6 [
注释:
' ]- ]* ?! y2 \+ u& a: ~. L世上很多的人写大字时都是用力抓着笔,这样反而使写出的字愈发没有筋骨和神气了,收笔往往写成一个圆笔头就像蒸饼似的软弱无力,实在是鄙陋可笑。要知道大字要写得跟小字一样笔锋和气势一应俱全,毫无半点刻意造作才算佳品。自古至今来看,我虽不才,幸而掌握了其中的奥妙。如今我的大字榜书天下随处可见,自然会有懂得此中真谛的人知道我所说的道理。 . A" h0 y2 l6 O2 R: h3 o
* K. @4 D' K" ?0 z
原文: ' Q1 V2 n4 }$ m( m: V& ?
12.石曼卿①作佛号,都无回互转折之势,小字展令大,大字促令小,是张颠教颜真卿谬论。盖字自有大小相称,且如写太一之殿,作四窠②分,岂可将一字肥满一窠,以对殿字乎?盖自有相称大小,不展促也。余尝书天庆之观,天、之字皆四笔,庆、观字多画在下,各随其相称写之,挂起气势自带过,皆如大小一般,虽真有飞动之势也。 & l) G: t* v; F& g y
注释: ( q2 H' S! ?1 x% [
石延年所写的佛祖名号,全无回旋转折的体势。小字要伸展令其大,大字要收缩使其小,那是张旭教给颜真卿的谬论。事实上,字本身自有大小相称,比如说写“太一之殿”四个字分写在田字四格当中,怎么可以将“一”字写得肥硕占满一个整格,以和“殿”字保持大小一致呢?其实字写得大小适宜即可不必特意扩大或缩小了。我曾经写过“天庆之观”四个大字,“天”字和“之”字都只有四笔,“庆(慶)”字和“观(觀)”字写在下面笔画多,我根据其自然相称的形态来写,写完挂起来一看,气势自然连贯,都像一般大小,虽然是真书正楷却有飞动的态势。 / m/ V b0 p, M* \
【译注】 1 _0 P h. j+ }1 q! h
①石曼卿:即石延年。字曼卿,一字安仁。北宋文学家、诗人、书法家。 8 s6 h$ I5 G P1 f c
②窠:框格。写碑文或篆刻时划的界格。书写榜书大字须划巨大的界格,称为“擘窠大字”。
9 z6 Z% x5 ?. T6 W: `# D+ x) l
4 X! r' ?. N9 p. z. P6 V( F# y原文: - d# F# y0 A, Z6 y2 _
13.书至隶兴,大篆古法大坏矣。篆籀各随字形大小,故知百物之状,活动圆备,各各自足,隶乃始有展促之势,而三代法亡矣。
5 \9 w8 p- E$ I! Y7 K1 W注释: ) D1 G2 n4 }. c+ E" l1 l
书法发展到隶书兴盛的时候,大篆的古法用笔就被破坏殆尽了。篆书籀文都是各随其字形大小而书写的,因此可以体察到世间万物,生动完美,各具其态。隶书开始有了大字缩小,小字扩大的写法,从此古文、篆、籀上古三代的古法用笔就不复存在了。
9 M: p8 Z1 @! g6 O7 U |8 c7 G
0 b% Q! q7 M5 V5 g- N" V原文:
$ r/ Z7 P/ w/ g! J6 M, K6 `9 E; ]3 ^2 a14.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李邕①脱子敬,体乏纤浓。徐浩晚年力过,更无气骨,皆不如作郎官时婺州碑也。《董孝子》、《不空》皆晚年恶札,全无妍媚,此自有识者知之;沈传师②变格,自有超世真趣,徐不及也;御史萧诚③书太原题名,唐人无出其右,为司马系《南岳真君观碑》,极有钟王④趣,余皆不及矣。 5 M+ L S# |" U9 u F0 ? b$ X
注释: , y% n5 {5 U. P; V7 H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诸人,他们的书法都是用一种笔法,写起来刻意安排,费心布局,这样的书法怎能流传后世呢?李邕的书法出自王献之,但失去了纤细与丰腴的韵致。徐浩晚年费力过甚,写的字就更没了骨气,都没有作郎官时的《婺州碑》写得好。他的《董孝子庙碣》和《不空和尚碑》都是晚年所书,完全都是败笔恶书,毫无美感,凡是有欣赏眼光的人都会明白这一点。沈传师变法独辟蹊径,取得了卓然不凡的真正意趣,徐浩是比不上他的。御史萧诚写的《太原题名》,唐人中没有超过他的。为司马氏所书的《南岳真君观碑》,很有钟繇和王羲之书风的味道,其余的作品都不如这一件。
* O, G7 F7 X- f2 C* {4 m/ N【译注】 ; |9 {2 q5 t; N
①李邕:字泰和,唐代书法家。少即成名,因曾官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
# g- V( }# T! M9 u" y7 i# I②沈传师:字子言,唐书法家。工正、行、草,皆有楷法。 7 m- ^# Y+ p% X# R- z
③萧诚: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南朝萧梁的后裔,与李邕并称于世。 ) D7 A9 g# }# {+ m% M: {$ d2 t
④王:即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因官右将军,人称“王右军”,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0 U* s! H) b ~
( C( ^: c. O+ M" {: u原文:
2 t3 b7 `" `- ]; b15.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有真迹,自颠沛字起在唐林夫①处,他人所收不及也。
( ~9 x, H' T9 w# U" b1 ^5 ~注释: 1 x2 w1 q% E4 ?* }; `9 o
智永临写的集王羲之书《千字文》,用笔秀润,势圆力劲,八面出锋,变化多端。这件作品有真迹传世,有自“颠沛匪亏”字句起的一本,今为唐林夫收藏,别人所收集的远比不上他的这一件。 ! N) z6 [4 g9 A* _5 }
【译注】
5 `& W" ^. Z6 y. M①唐林夫:即唐埛,字林夫,宋代著名的书法家及收藏鉴赏家。 0 k P- L4 Q! `4 h& P) }
$ V4 V; B/ W$ D7 r0 k原文:
0 b- |0 o8 ~* ?' V16.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秀润生,布置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变态贵形不贵苦,苦生怒,怒生怪;贵形不贵作,作入画,画入俗,皆字病也。
* A P& g" B! z注释: / n8 V8 m& q2 l! P4 d5 Z
字写的要有骨力和格调,肉里面须裹有筋骨,筋骨要藏在肉内,这样就能写出俊秀丰润的姿态,加上结构布白稳妥贴合,便能不落俗套。要做到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书法上的图变求新,贵在形态巧妙而不在竭力苦作。苦功易生出怒态,呈现气势过盛,锋芒毕露。怒态便生出怪像,所谓任笔为体,聚墨成形。所以贵在形态巧妙不在于做作,做作就成了描画,写字成了描画,那就流于低俗了,这些都是写字的弊病。
+ M6 l: L5 x1 C5 G 8 j' P5 f; b) c3 ?( l7 b5 C
原文:
; P, ]/ f$ K/ J B6 K( y) ?# i. }17.“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兹古语也。吾梦古衣冠人授以摺纸书,书法自此差进。写与他人,都不晓。蔡元长①见而惊曰:“法何太遽异耶?”此公亦具眼人。章子厚②以真自名,独称吾行草,欲吾书如排算子,然真字须有体势,乃佳尔。 3 k: Q9 w& Q# a
注释:
5 o+ `& e, j% W I所谓“年少时养成的习惯就如天性一般,习惯便会成为自然。”这是自古传下来的老话。我曾梦见有一个穿着古时服装的人教我书札信笺的写法,从此以后我的书法就有了一些进步。写给别人看时都看不出有何不同。只有蔡京见了惊奇地说:“你的笔法怎么这么快就有如此大的变化?”他真是个明眼人呀。章惇自负以他的楷书优异而闻名,却唯独称赞我的行草书法,寓意我的楷书写得跟排布算筹似的呆板无神。不过楷书必须写得有体势风神才能算是佳品。
* f" |* w( r( {7 k M【译注】
b0 n' k5 Q1 @1 f; X①蔡元长:即蔡京。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以贪渎闻名。有论蔡京原为“宋四家”之一,后人恶其为人,乃斥去之,易为蔡襄。 & D8 |7 J5 U( z9 S$ g
②章子厚:即章惇。字子厚,哲宗时官至相位,《宋史》列入《奸臣传》。
- z& p6 o2 V+ M$ X h) B! ?
$ G: l- Z4 S- y8 }) y原文:
2 }* A% r6 f9 `" \1 F4 U( w: I18.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 4 U2 r1 o* o3 G( @, |
注释:
/ l2 h7 u3 ~$ G- D- i8 k颜真卿的行书可以学习取法,楷书就流入俗品一列了。 , b* O2 n- Z# M& w& j- P
1 H+ A0 h; S6 d
原文:
- `6 W$ z4 i& X1 h% v* x, \19.友仁等古人书,不知此学吾书多。小儿作草书,大段有意思。
% C5 w" V8 Y- m+ F7 E9 Q, V6 R- ^注释: ) D# S+ z: s& `3 m( G
我的儿子友仁等学习古人的字体,其实还是学我的风格居多。这小子写的草书,还有那么一点意思。 : b, Y3 P0 ]' b
% M1 b. E }! f: ?" _原文:
, g: P1 o7 R: \2 D20.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若穿透,始到钟、索①也。可永勉之。 ' m! X" o, i Z1 l3 }
注释:
: g9 [! a: h! E1 X7 m智永写字写到砚磨成臼,才能学到王羲之的样子。如果将砚写到穿透,才能上追到钟繇索靖的境界吧。所以说学习书法可以永远以此自勉吧!
" }1 y {6 s3 P) E; X% C3 G' S【译注】
/ J2 N: B* d2 m2 F. W$ g①索靖:字幼安,西晋书法家。
. ~# k& u9 O3 O! E' n/ r8 ` * Z5 m8 j. S3 V- x4 O
原文:
0 q( H, S* X+ j6 X2 _21.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因思苏之才①《恒公至洛帖》字明意,殊有工,为天下法书第一。
% K1 X) C9 F g- p3 U" q; `0 H# o注释: 0 a! }2 Y- h! d, `4 o0 E# c
一天不写字,就觉得思维迟涩了。想来古人未曾有片刻停止练习书法呀。由此我想起苏之纯的《恒公至洛帖》,字迹明朗,意趣不凡,极有功力,应该算是天下法帖第一了。 ; I2 `; g1 l4 ]5 I% e& [' m
【译注】
% {$ h( B1 Z1 R3 x①苏之才:应为苏之纯之误,《恒公至洛帖》为苏之纯所藏,此处当是作者笔误。 k8 a: `- I# @! y7 ]
) F2 |. @1 Z+ Z; a原文:
3 P1 K# q- y d0 R8 d22.半山庄台上多文公书,今不知存否。文公学杨凝式①书,人鲜知之。余语其故,公大赏其见鉴。 5 W7 Z/ a h- L* @' x D
注释:
0 D3 [+ S: q+ Q. I/ F王安石的故宅南京钟山半山庄的台石上曾有许多王安石的书迹,今天不知道还有没有?王安石是学杨凝式的书法字体,世人很少有知道的。我说出了其书法的渊源,他大加赞赏我品鉴的眼力。
^6 Y; N1 m2 w: {8 `* d, i! U% r" \【译注】
& H, M$ i: v5 m& ]5 B①杨凝式:字景度,善文辞,工书法。初仕唐,唐亡后,历任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时人以其纵诞,有“疯子”之号。 + ^9 a2 D+ A3 X( [, U- L3 g
7 {6 }' L1 R+ o J- ~1 z
原文: ; q; Q/ g! Z6 a; o
23.金陵幕山楼隶榜石,关蔚宗①二十一年前书。想六朝宫殿榜皆如是。
) L2 v9 A! k6 o) F4 a9 u0 ~注释: N, C8 Q; l5 u9 ~9 C: f
金陵幕山楼的楷书大字匾额刻石,是关蔚宗二十一年前所写。估计六朝时宫殿的匾额榜书都是这个样子的吧。
7 g9 f. Q* C7 z% y& f3 v【译注】 5 O& X! E4 Y N3 t8 ^
①关蔚宗:与米芾同时,平生好事,多蓄书、画,游宦交广。
; X/ @0 {/ ?5 f; D y; _
& M3 I6 u9 k% T; o原文:
2 ~8 p( K# _1 ?* l1 W, h0 j24.薛稷书慧普寺,老杜以为“蛟龙岌相缠”。今见其本,乃如柰重儿,握蒸饼势,信老杜不能书也。
- j7 M( o' K0 x+ }) d; I注释:
, [. Q7 L9 X- G* o薛稷写的“慧普寺”三字,杜甫认为是“蛟龙岌相缠”。现在看到原石的拓本,就如同稚嫩的小孩子手握蒸饼软弱无力的样子,可见杜甫是不会写字的。 ! M$ U% [( k) d( i! K1 B! ~
% c5 w! S" Y; h) y$ y原文:
& f4 |1 {! m6 `25.学书须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别为一好萦之,便不工也。
% x$ H* x' |7 D- V' O, s3 R注释: 6 l# D k$ G8 X; W" J A' K
学习书法必须要领会书法的真情逸趣,将其他的嗜好全部抛掉专心于书才能渐入妙境。不能因为某一嗜好总萦绕不去不能专心于书,那便写不好了。
5 V5 z$ x, A7 @& O+ N0 h ( Q5 ?/ Y. y/ S" K8 \8 M/ e
原文:
/ j- N" e; I' q0 v: y26.海岳以书学博士召对。上①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②得笔而乏逸韵,蔡襄③勒字,沈辽④排字,黄庭坚⑤描字,苏轼⑥画字。”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 / `" z/ \. u c# ~- V. n+ E6 x
注释:
# o! l. [9 Q+ Z+ h6 _5 J- H因为我对书法的博学而以书学博士的身份被皇帝召去答话。皇上问起本朝能以书法闻名的共有哪几个人,我各以这些人的书法特色回答道:“蔡京的书法不得笔法要领,蔡卞有笔法而缺少逸趣韵致,蔡襄的字是勾勒出来的,沈辽的字是排列出来的,黄庭坚的字是描出来的,苏轼的字是画出来的。”皇上又问:“那你的字是如何写出来的呢?”我回答说:“我的字是刷抹出来的。”
: q- w" `6 z1 v4 s' b0 ^2 m【译注】 + }0 C9 h! p: i: ^6 I3 `
①上:皇上。即宋徽宗赵佶。酷好书画,创“瘦金体”。
|* B% q4 I1 Q7 J6 y②蔡卞:字元度,北宋书法家,蔡京之弟,王安石之婿。 h9 `% G( X! l" j% Q
③蔡襄:字君谟,北宋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7 o/ c5 B7 |2 z. h
④沈辽:字睿达,北宋书法家,与沈遘、沈括俱有文名,合称“三沈”。 2 U! r; c3 `2 H) M
⑤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宋四家”之一。
% r+ ?; b% N C⑥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为“宋四家”之一。
5 r8 T" d# v( x K2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