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一个小年的风俗。二十三,糖瓜沾:
; T# }# e! q; k6 f: {/ `$ J
祭灶 5 m O- t$ k3 {, v
9 D9 ^; O7 c& b- r+ y- p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7 I- U- ]$ v0 L6 N1 h
m1 n8 Z3 q! V3 L% ?0 }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
$ Z% Y5 x6 |: g3 F* ], `“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w1 G/ q6 D# P. v5 k" x1 j7 q, T
% r" K$ G7 u- ^; `/ u, g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9 T! q- T% C: o% y; q* p! a5 E 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
/ n/ u- u0 L$ G( t5 N. K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1 O Z" x8 K& Q! S, H X
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 x% t' v" u8 }
灶君奶奶的嘴。
' B& l( ^1 {, l2 c: ]7 U8 c2 x3 Y. p7 b8 G: h' P+ y N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人们挤拥不动,争买祭灶火烧。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炕制,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 ^) F- @/ a R8 R) f6 s/ q) t) v! B
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 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