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03|回复: 32

有趣的北京土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21 0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我采访北京土话收集大王魏林海先生(家住海淀区六郎庄),他说了一句北京方言:"棺材板儿"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不能从字面进行理解。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11-1-21 13:16:00的发言:
  棺材的前堵板(?)
5 t6 E/ a* m; ]' {

 棺材的前堵板——棺材杗(máng)子。

发表于 2011-1-21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棺材板儿”也称“棺材头”,其头部与棺材的前堵板(?)相象,所以得名。
发表于 2011-1-21 1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21 1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趣的北京土语

有趣的北京土语

有趣的北京土语

有趣的北京土语
发表于 2011-1-21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棺材板儿”是北京一种蛐蛐的俗名,头前边是平的,只撞不咬,叫的也弱。一般不养它,不吉利。豆子、西红柿等作物拉秧堆里特多,土城外坟地里也多。我小时候不玩它,都喂鸡了。
发表于 2011-1-21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lz这前言不搭后语的,让人如何判断啊?
发表于 2011-1-21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到北京几年了?

7 P* U8 J* ?: |: B& w0 _) u

 

3 s0 x! Q' f% S, X

这儿有一段:

6 Y4 ], l2 d% W6 `& Q" s

 

/ f+ m6 d3 @# L: R

蛐蛐儿,也叫蟋蟀或促织,旧时每至秋天斗蛐蛐儿便成为四合院里普遍玩乐的习俗,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斗蛐蛐儿之好。但一般的北京人过去养蛐蛐儿大多斗而不赌,斗的就是一份乐趣,即使挂点儿“饷儿”也不过是一包烟、半斤“杂拌儿糖”而已,极少有大赌的。蛐蛐儿虽小,但讲究也多。同样是斗蛐蛐儿,在四合院里也分三六九等。最下等的不过是几个小孩子蹲在自家的院子里或门道里斗蛐蛐儿取乐。装的器具无非是搪瓷瓦罐、玻璃瓶,所有的蛐蛐儿也不是什么上等货色,多是自己逮来的棺材板儿、老米嘴儿。中等是一些文人在家中斗蛐蛐儿,以娱乐为主,以蛐蛐儿会友。上等的是达官贵人,多在四合院中设案,请些贵友贵客聚会,以博雅趣,但斗时多挂赌局。

发表于 2011-1-30 2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蟋蟀的一种,不叫、各大,大多在坟圈子里多见,所以叫“棺材板儿”。
发表于 2011-2-9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棺材板儿”是北京一种蛐蛐的俗名
发表于 2011-2-27 1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就是这种蛐蛐 叫的还不错

4 a q& M7 I. I( _8 T, i. P, S

 

1 j' c" B6 e/ H! `- G

说完了棺材板 那棺材瓤子 又是啥意思呢 哈哈哈 这话不好听还是别翻译了

发表于 2011-3-17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56]
发表于 2011-3-17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蛐蛐儿除了棺材板儿还有一个不招人待见的!。“捞咪子”
发表于 2011-3-22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蛐蛐里好的是有红头儿。不招待见的有:三眼儿大扎枪、大个的油葫芦、老咪子、棺材板儿。

- K! F5 W* V4 e! Z

 

& |7 @2 k# N6 U, c9 e9 q8 v

棺材板儿还有一解释为腌萝卜片儿(形状像棺材板)

发表于 2011-4-23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啊 蛐蛐也有这么多讲究
发表于 2011-4-18 15: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把拖把叫墩布
发表于 2011-5-12 1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里没几个北京人,有些东西一看就知道是百度出来的
发表于 2011-6-2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难得见的照片,还是个三尾(yǐ)巴枪呢!
发表于 2011-6-27 0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长在胡同在2011-6-23 11:39:00的发言:
) N5 u* o3 R8 R. r; R

       哈哈,我说它们能斗架了吗?不斗架的就不是蛐蛐吗?斗蛐蛐的人肯定不要棺材板、油葫芦、三yi这种蛐蛐,但能叫出它们的这些俗名,不然管它们都统称蛐蛐,怎么区分呀,是不是?.友好探讨!!

" b' q/ }& a# p)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3 11:54:51编辑过]
& j9 R, P" z3 V

 【油葫芦】其实是可以斗架的,只是大家没大注意到。【油葫芦】的最大优点是独到的鸣声。

发表于 2011-6-22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不务正业在2011-6-21 22:22:00的发言:
5 i& V ]- K6 ~- I# y

不是没有几个北京人,都是没有玩儿过蛐蛐儿的北京人,蛐蛐儿就是蛐蛐儿,没有那么多的别名,只是有一个学名叫蟋蟀而已。

1 k8 t! t! R9 R! O7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1 22:58:07编辑过]
# Q: c0 S4 b, @8 t( H

       这位恐怕是比较年轻的北京人,蛐蛐是蛐蛐别名叫蟋蟀的确不假。但因蛐蛐的性别不同、种类不同,所以就有不同的俗名,过去玩儿过蛐蛐的应该都知道这东西就像蜻蜓一样按种类有不同的俗名。不要把名字和种类的概念混淆了。

+ U( A+ Q$ x2 m8 W; z

    

发表于 2011-6-23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长在胡同在2011-6-22 16:12:00的发言:
4 o7 I# } d- w8 |$ q" Z

       这位恐怕是比较年轻的北京人,蛐蛐是蛐蛐别名叫蟋蟀的确不假。但因蛐蛐的性别不同、种类不同,所以就有不同的俗名,过去玩儿过的应该都知道这东西就。不要把名字和种类的概念混淆了。

) _6 x* Z2 B( e" G" c" m% @% p* R

    

: i( e! f' b& _1 C i/ a. q1 t$ v

我看您上学的时候一定是好学生,书读的多了,都剩智商了,至于您说的蛐蛐像蜻蜓一样按种类有不同的俗名,还真的不敢认同,从古至今人们斗蛐蛐儿,还没有听说过用【棺材板】【油葫芦】来斗架的,种类不同只能说是昆虫的一种,但不是蛐蛐儿,譬如棺材板,油葫芦,金钟儿,老米嘴等等吧。虽然您长在胡同感觉您真的不懂胡同的所谓文化,不知道您老今年高寿了,我今年60了,恐怕比您小不了几岁吧?感觉您接受民间庸俗的东西太少,智商太高,情商偏低。呵呵,玩笑了,您老别在意。

发表于 2011-6-23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不务正业在2011-6-23 10:49:00的发言:
/ l# I! s- ^' e5 ?, p2 x

我看您上学的时候一定是好学生,书读的多了,都剩智商了,至于您说的蛐蛐像蜻蜓一样按种类有不同的俗名,还真的不敢认同,从古至今人们斗蛐蛐儿,还没有听说过用【棺材板】【油葫芦】来斗架的,种类不同只能说是昆虫的一种,但不是蛐蛐儿,譬如棺材板,油葫芦,金钟儿,老米嘴等等吧。虽然您长在胡同感觉您真的不懂胡同的所谓文化,不知道您老今年高寿了,我今年60了,恐怕比您小不了几岁吧?感觉您接受民间庸俗的东西太少,智商太高,情商偏低。呵呵,玩笑了,您老别在意。

' m; k' B3 b0 B2 K4 a. m

       哈哈,我说它们能斗架了吗?不斗架的就不是蛐蛐吗?斗蛐蛐的人肯定不要棺材板、油葫芦、三yi这种蛐蛐,但能叫出它们的这些俗名,不然管它们都统称蛐蛐,怎么区分呀,是不是?.友好探讨!!

: U! W+ |3 r5 b" Z!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3 11:54:5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22 0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棺材板儿不掐架,以前逮着都放了。
发表于 2011-6-21 2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只喝燕京儿在2011-5-12 12:43:00的发言:
这贴里没几个北京人,有些东西一看就知道是百度出来的
; B% q5 r D P+ J0 z: I: C

不是没有几个北京人,都是没有玩儿过蛐蛐儿的北京人,蛐蛐儿就是蛐蛐儿,没有那么多的别名,只是有一个学名叫蟋蟀而已。

: E- W8 M& a3 K4 l* `$ Y7 x1 z9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1 22:58:0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29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答案前面有了。再教你仨这方面的词儿:三尾(yi,三声)儿大扎枪、油葫(hu,一声)芦(lu,一声)和飞琴。都知道是啥吗?
发表于 2011-6-29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棺材瓤子??字面是棺材里面盛的东西,其实就是指棺材里的死人啊。北京人有时候骂街叫人家“棺材瓤子”的;
发表于 2011-7-1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蛐蛐儿,也叫蟋蟀或促织,旧时每至秋天斗蛐蛐儿便成为四合院里普遍玩乐的习俗,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斗蛐蛐儿之好。但一般的北京人过去养蛐蛐儿大多斗而不赌,斗的就是一份乐趣,即使挂点儿“饷儿”也不过是一包烟、半斤“杂拌儿糖”而已,极少有大赌的。; c% z& a) G+ q% |9 C' n
[此贴子已经被掌柜于2011-7-1 23:06:2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7-2 0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油葫芦儿是喂画眉的,从小天天把它的小腿给铰了,然后喂画眉……
发表于 2011-7-11 1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蛐蛐的一种,头像棺材,会叫,挺好玩的,小时候我老玩
发表于 2011-7-13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顺口溜其中有两句:棺材板儿,呱嗒扁儿,趿拉板儿,脱裤衩儿……其他的忘了! " C6 }8 X3 x0 n# s6 W- g'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3 13:49:38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8 18:54 , Processed in 1.206824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