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d) q+ l7 u7 Y3 T* R % S+ ]8 j3 q$ V" E1 g5 w/ b) g ?
+ Y8 j) \8 p0 S7 [# C) m4 e
2 W/ F( L& h% I& L7 x. W9 X2 o 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在北京病逝。
" a" s/ _) y! @- [ ; y+ b' L' P5 a# Q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之后,致电孙中山,邀请他来北京共商国是。尽管当时形势复杂,孙中山还是由宋庆龄陪同冒险北上,于12月4日到达天津。 + n+ ?* O! H1 Q/ Y [9 f. a* G
+ }- K0 X g" _& r0 x 孙中山北上途中,政局突变,军阀段祺瑞、张作霖进入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由段祺瑞担任“总执政”,冯玉祥被排挤到张家口去了。
' D5 h0 C$ a+ u6 A % u. |% Y# v1 S' y' v
孙中山抵达天津当天,就与张作霖会谈了一个下午。由于旅途劳累,孙中山晚间突发高烧,肝痛剧烈,经德国医生主持会诊,认为是“肝脏瘫疡”,必须进行手术。但因他身体过于虚弱,随行人员谁也不敢发表意见,就连宋庆龄也心乱如麻、没了主意。最后,还是孙中山自己决定,同意施行手术。
3 W! _0 | G( u0 M9 O5 y, b& S& P
( A/ e3 @6 C& F6 m" r3 T 1925年1月26日,孙中山被送进北京协和医院手术室。当医生打开腹腔时,惊讶地发现“肝部坚硬如木,生有恶瘤”,立即取出活体标本进行化验,结论是:“其症名曰肝癌,允为不治之症”。至此,医生也毫无回天之力,在清除了肝部的淤脓之后,只能重新缝合。
# l8 K1 c$ n& i
/ B/ P2 }- w0 Z' d( E, ] e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孙中山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 H" @! v. F& g5 s/ h: {( A
# k! P& V5 K: f, C 但直至1929年6月1日,国民政府治丧委员会才举行隆重的安葬仪式(即奉安大典)。孙中山去世后,关于其遗体的措置和安葬几经周折的内幕,外界鲜为人知。3月12日,时值孙中山先生逝世85周年纪念日,我们再次回忆那些往事,以缅怀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 [$ G2 O6 f! s/ H5 R: U' X
营建中山陵历时3年
$ K! y V0 g7 x- S9 d- U 7 o) \3 H7 W3 b) |' t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孙中山因患肝癌久治不愈,在北平与世长辞。孙中山生前曾经表示,希望去世后能够葬在南京。那是1912年4月1日,他在卫士陪同下到南京郊区的紫金山打猎。孙中山环望四周,见山青水碧,松柏繁茂,不禁赞道:这可真是一个好地方,我死后如果能葬在这里就好了。国民党决定遵照他的遗愿,将南京紫金山选为墓地。由于陵园建设不是能够马上完成的事情,因此治丧处决定将孙中山的遗体暂存北京西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的石龛内,待南京陵园建成后再正式安葬。
7 X0 r- v3 g, W' U+ h' w% h . H' K0 C9 a* u, p, f! S, j
1925年4月4日,由在京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推举12人组成孙中山葬事筹备委员会。5月15日,葬事筹备委员会通过媒体公布了《陵墓建筑悬奖征求图案条例》,同时明确提出,陵墓的建筑应遵循简朴、庄严、坚固的基本原则,避免奢侈华贵,整体建筑预算费用以30万元为限。
+ ?& p( b7 }. ?* _. J. y5 S
2 a: p" S2 C! Z3 q 在3个月的时间里,一共收到40多份应征图案,9月27日,葬事筹备委员会再次召开联席会议,最终认为,头奖吕彦直的设计“简朴典雅,且完全根据中国古代建筑精神”,从而一致决定采用他的方案,并聘请其为建筑师,主持计划建设详图及监工事务。1929年1月,专门负责孙中山遗体安葬的"奉安委员会"正式成立,由蒋介石任主席委员,孔祥熙为办公室总干事。1929年5月,历时3年,中山陵的建筑以及相关工程终于相继竣工。万事俱备,只待那场旷世大典如期拉开帷幕了。 # e% v* |1 i- P- T$ r& F2 z: v4 ]& l
* \9 D5 Z$ O" u" w8 V. M
1929年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北平距南京上千公里,这么遥远的路途,如何安全稳妥地运送孙中山的灵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奉安委员会根据不同路段的具体情况,安排了不同的运输方式和相应的运输工具。
( P$ [: [+ j9 K3 M
r9 |/ Y8 u3 ]1 P( |* P$ ` 第一路段是从北平西山的碧云寺至前门的火车站,采用人力。这一路段原本计划使用汽车,但需要事先对碧云寺至西直门长达48华里的马路进行彻底大修,时间紧迫,难以实施,最后还是“决用杠夫奉移”。 % v2 b T D% C1 u
+ b. A; Q% j9 E! J0 i 第二路段最长──由北平前门火车站至长江北岸的浦口,采用火车。按常规,自北平至浦口,有现成的北宁、津浦铁路可走。但是由于1928年5月日本野蛮制造“济南惨案”并占领济南,造成南北交通阻断。因此,最初确定的移灵路线不得不绕道平汉路、陇海路再转津浦路南段。
& ^* k, ]: ]# j+ I8 S, d/ U& R
* ?9 V2 d! y1 W. v# ~$ y) n% q& Q. E 5月26日,孙中山灵榇南下一共动用了九组专列。其中的第六列为灵榇专用的灵车列车,共挂15节车厢。第六节是特地改制的专用车厢,承载孙中山灵榇;它前面的第五节车厢属宋庆龄专用;第七节车厢属孙科夫妇、戴恩赛夫妇、孙科子女专用;此外还有迎榇专员办公车厢、送殡来宾车厢、卫士和杠夫车厢等等,在这趟列车上,还专门配备了无线电台。 ' r- K( j; e2 R1 r
2 P9 U4 a" s6 C: _
5月26日,第一列迎榇宣传车上午9时由前门开出,最后一列随员来宾车于下午6时30分由前门开出。灵车列车于下午5时由前门车站正点发车,在沿途的天津、沧州、德州、济南、泰安、兖州、临城、徐州、符离集、蚌埠、明光、滁州等站均作停留,接受官民祭拜。直至5月28日上午10时,方才抵达浦口。 ! i( p7 ]( W, q- B6 O
1 b3 W9 S% |, E! h 第三路段自浦口过长江,采用军舰。承担这一水域灵榇运输任务的是海军威胜军舰,该舰早已在5月中旬调至浦口附近江面停泊,并按统一要求进行了装饰布置,海军第二舰队负责江面的警卫。5月28日中午,承载灵榇的威胜舰缓缓驶往下关,舰上的海军军乐队高奏哀乐。当时参加仪式的中国海军“通济”、“楚有”、“豫章”等舰艇均在江面列队拱卫,包括参列的日、英、法等外国舰船,一律降半旗致哀,并鸣放礼炮。 " H! x: u5 W3 @8 r1 d, g
9 D! R# N: c. ~' E! q9 u4 @) ]
第四路段自下关中山码头至中央党部、再至中山陵,采用汽车。5月28日12时10分,威胜舰抵达下关中山码头。灵榇上岸,由北京杠夫抬入灵车,在场的国民党中央委员以及孙中山家属,均亲手扶棺奉移。那辆加长的灵车是特地向美国纳喜车行定做的。灵车沿新修成的迎榇大道缓缓而行,下午3时15分抵达中央党部,仍由北京杠夫将灵榇移入祭堂。
) Z+ j. R) B1 h8 ` , O# \9 Q* K9 S* l/ K
从北平到南京的“奉安”过程中,曾有六次大规模的鸣炮。最重要、也是最后一次鸣炮,是在6月1日正午12时,那是孙中山灵榇入墓安放──即“奉安”的时刻。根据统一要求,全国交通一律停止3分钟,全国民众一律停止工作、静默3分钟志哀。而12时整,狮子山炮台开始鸣炮,共101响,突然爆发的惊天炮声,不仅震撼了每个人的心灵,也明示万众:孙中山的灵榇已经进入了最后安放的地点。至此,这场规模宏大的“奉安大典”终于宣告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