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胡涂人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4-17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三叶草:我的南瓜没施肥,就是自然在外面疯长的,你知道,我家没有买带花园的,所以没地方种菜,是邻居一个大哥见缝插针的在我家外面花园里种的。

' C. M- }. ]. o* L) E, k0 O9 F

 

. b9 d+ q- N: Q3 a

我想给大家的动画是我几年前做的FLASH,是人生感悟的动画。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4-17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连》里有女的吗?

发表于 2011-4-17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1-4-17 9:38:00的发言:
& H; M5 U: v* c. U( ]" ?

《兄弟连》里有女的吗?

4 K1 G9 V6 X7 C3 \- Q6 ]9 U

《中国兄弟连》!

发表于 2011-4-17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1-4-17 15:48:00的发言:
* P9 C) { s! c1 v9 e# A$ n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1-4-17 9:38:00的发言:
r& C& I+ x2 T

《兄弟连》里有女的吗?

# T2 X0 J2 r0 V: h: @( t

《中国兄弟连》!

' h0 Q/ D! |# p' m

 

: X" J5 v ^! B6 A

那儿有女的。

( D" T7 N/ d* z4 Q7 e; i+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7 22:40:5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1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4-17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那陌生的人在2011-4-16 7:02:00的发言:

      附小论坛,如沐春风,好故事,好情怀,本网友受益很多,设为收藏网页。
      最珍贵的,是本人因此论坛交到了不少好朋友。这个世界友情如芳草,不论东南西北。 
  
      如果鞠先生不怕打搅,本人也一定要拜见这位为网络世界带来优质精神粮食的好朋友。       
    
Q' w$ [! o: ]) C

欢迎你,那陌生的人来到这块乐土。有机会也欢迎你成为我家尊贵的客人。

发表于 2011-4-17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U" `4 Q1 h3 t: ]: J

好 可 爱 的 孩 子!

7 s1 i" y6 T2 U' U ?# f/ T/ U' K# s

 

7 l4 f4 z, ^( Y2 y! W( s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11-4-17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段时间,在电视上、报纸上宣传杨善洲老人的事迹,很受感动。网上也有人热议这位已经过世的老人。摘录一些有关图文发到网上,老人有灵让他感到欣慰,还有一群“傻子”在记挂他,永记他给百姓无私奉献的功德。

9 v8 F6 X+ h8 D) c: U, D( I

 

+ [7 }1 l" w* `& r2 \' y6 ]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b- C8 U5 ~: F, A

 

! ]% S, ?) L' K9 @, M8 A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3 F6 }5 r [% P9 v( Z$ F! l8 N

 

) i, A2 s s' f1 B) X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_. v, R$ N0 Y

 

& i8 _$ [5 c; [ B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t. z+ V% a2 I9 \9 B4 m

 

7 c( M* V" P7 n4 w6 |" Y; k

Unr4VEUi.jpg

# A7 f+ _- r# @( f8 _7 k

 

4 P4 E3 B, Y- ^8 T

 

' X3 L8 C2 t' B

(待续)

6 d) e' z# ]* b


 

: u: q8 F% b0 {2 D$ V5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8 5:02:01编辑过]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发表于 2011-4-17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1-4-16 12:56:00的发言:
" H6 U" d- F( D' x% B

到拉斯维加斯赌城玩去啊!
   好高兴啊!明天4月16日(周六)一大早,我家五口人,要开车到世界第一大赌城__拉斯维加斯去游览三天,在赌城住两晚上,我们带着摄像机、照相机沿途选景拍摄,肯定不虚此行。

胡老师在赌城玩好啊!!!
发表于 2011-4-17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帖继续说杨善洲的故事)

+ y4 `( P# L8 m# W1 F

 

; E' P+ y0 r* }1 r( T" [

   杨善洲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淡泊名利、地位,始终公而忘私、廉洁奉公。1988年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0多年,逐步建成了占地面积约56万亩的大亮山林场。期间,他带领林场职工修建了26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高压线路15公里,逐步改善了林场的生产生活条件。他把建林场与造福群众结合起来,每年无偿为村民提供林柴,为6个自然村修通了公路,为8个自然村架通了生产生活用电,促进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他常常替困难群众买粮食、种子、衣被,先后向省外灾区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捐款20多万元。2009年4月,他将活立木蓄积量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

1 b$ c/ B# x+ Z3 M8 V: J) U0 q

 

; t$ E& K- v4 l. A) |; u S( q; S ?

 

0 \$ F* T/ r3 [$ M9 m B

   原地委书记到大街上捡别人扔掉的果核,这在当时成为轰动保山地区的新闻。可是杨善洲不在乎,林场资金紧,省一个是一个。“可你是地委书记啊,在大街上捡别人吃剩的果核,大家会怎么想?”有人开导他。“那是他们的事,不花钱就能弄到种子,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他说。
  

/ \+ Q0 T( n8 T( I' M) w

   一次在街上捡果核时,杨善洲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小伙子的自行车上,小伙子大发雷霆,冲着老人破口大骂。旁边有人赶紧过来把小伙子拉到一边,告诉他那位老人就是原来的地委书记。小伙子顿时傻了,他怎么都不会想到这个毫不起眼的在他看来甚至有些卑微的老人会当过那么大的官。杨善洲却丝毫不理会旁边发生的一切,依然低着头自顾自地捡他的果核。每年的端阳花市是保山的传统节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节。每每这个时候,杨善洲就会发动全场林工,一起到街上去捡果核。如今一个个小小的果核,都已在岁月轮回中演变成为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果树。
    

! t/ U: a9 z5 r8 z9 E

   20多年前,初上大亮山的杨善洲头发只是灰黑,如今却已满头飘雪……在担任大亮山林场义务承包人的20年间,杨善洲接受的唯一报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补助,1996年,随着物价上涨,林场将补助标准提高到了100元。2009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为杨善洲颁发特别贡献奖,并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今年5月,杨善洲将其中的10万元捐给了保山一中,6万元捐给了林场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设。
  

' k% z; `$ H6 {' w- ~9 Q7 k

   施甸县大柳水自然村杨善洲的老家。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较之于周围的院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最先看到的是他的老伴。在丈夫为了事业和理想顾不了家60多年的岁月里,这位叫张玉珍的老人默默地担起了家庭的全部责任。
  

" F$ i" U/ i. v/ z0 }

   杨老家现已是四世同堂,他的大女儿、孙子、重孙和老伴一起生活。2008年,孙子攒够钱新建盖了房子,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平凡而融洽。但是,在杨善洲常年顾不得回家的岁月里,这家人曾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 V% N0 @7 q* C* H9 L& `

   1975年夏天,家里的房子因年久失修,每逢下雨便到处漏雨,全家老小实在无法在屋里居住。张玉珍没办法,专程跑去找杨善洲,叫他无论如何想办法拿点钱给家里修房子。杨善洲听了,久久无语,掏出身上仅有的30元钱交给妻子说:“你先拿这30元钱回去,买几个瓦盆接一下漏雨,暂时艰苦一下。”张玉珍接过30元钱,含着泪水回到了老家……她告诉孩子们:你们的父亲确实没办法,他很穷,我们以后再也不能去给他添麻烦了,家里的日子我们先凑合着过吧。
  

% W5 L# a! w2 C

   1995年,杨善洲已经退休并回到大亮山种树。出于杨善洲进城给林场办事住宿方便的考虑,全家想方设法借了5万多元钱在施甸县城的附近买了一块地,勉强盖起了一间房子。房子是盖起来了,但这5万元的债怎么还?张玉珍专门找到杨善洲:能不能凑点钱还还账?杨善洲东拼西凑拿出了9600元,“你一辈子就攒了这么点钱?”老伴问。杨善洲摆了摆手:“别人不理解我,你还不理解我?我真的没钱!”看着老伴无奈的神色,张玉珍只好又一次含着泪水回到老家,把刚刚盖起还没来得及住的房子卖了。
  

3 F0 V0 v5 i( H& o5 B

   杨善洲的大女儿杨会菊向我们讲述了另一件更让人心酸的事。她3岁那年,一天深夜忽然高烧昏迷,奶奶和妈妈急得顶着暴雨爬山路连夜赶往施甸县城。山路崎岖不平,路过一个山崖的时候,奶奶因走路慌乱而失脚,身子往山崖下倾倒,母亲急忙伸手去拉奶奶,不料由于失去重心,3人一起掉下了山崖,挂在了一蓬枯藤上……回忆起昔日的艰难,年近花甲的杨会菊含着泪水,轻轻地抚摸着母亲的手说:“父亲不容易,我妈更不容易啊!”
  

+ n& A! w/ _' L& w# q2 y

   杨善洲退休后,组织上安排他到昆明安度晚年,一家人欣喜万分,以为终于可以与在外忙了几十年的父亲共享天伦之乐了,不曾料想,他却一头扎进了家乡的荒山……
  
  一个老地委书记的妻子和家人怎么会在农村?从大柳水村出来后,这个疑问一直在我心头萦绕。“是老书记自己不让办‘农转非’。”熟悉情况的人解释。1964年,杨善洲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组织上提出把他爱人转为城镇户口,他谢绝了;1978年,上级组织部门有个通知,地、师级干部,家在农村的妻子、母亲、不满16岁的子女可以转为城市户口。当时,杨善洲家除大女儿外,都符合进城的条件。当组织部门将他家“农转非农业人口”的报告打上去时,他坚决要求撤销报告。他说:“身为领导干部,我应该带个好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
  

& U+ Q9 B+ A! i% [$ X

   自己常年不在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的照顾也不给家人享受,杨善洲做过的类似事情数不胜数。
  

. p9 C, S; X! m" `8 B0 u% W

   1982年盛夏的一天,保山地区中专生招考张榜处,有个18岁的姑娘眼睛睁得大大的在榜上寻找了无数遍,还是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杨善洲过来拍拍自己小女儿杨会芹的肩头说:“别难过,明年再考。”“爸爸,要是明年还考不上你能给我安排个工作吗?”女儿可怜巴巴地问。杨善洲紧锁眉头,严肃地看着女儿:“不行!我没这个权力。”
  

6 R$ z9 R- \. X5 c

   1986年,姚关乡的一位副乡长在杨善洲家看到老书记的老伴和女儿们正在吃包谷饭,得知老书记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只好用包谷掺在饭里时,这位副乡长流泪了,当即让乡民政给老书记家里拉去了两袋救 济粮。杨善洲知道后,批评了他:“好多人家连包谷饭都吃不上呢,接济要接济比我们更困难的家庭。”他叫家里人将送来的粮食退了回去。这一类的故事至今仍在当地群众中广为流传。
  

, @" P' Y5 p1 w6 |) S

   关于杨善洲花路费结饭费的故事,一直在云南保山广泛流传。
  

/ G. z5 S! b( A/ F' P0 O

   那是1984年的夏天,杨善洲带着驾驶员和秘书苏加祥一起到龙陵下乡,晚上县委书记汪金耀在县委机关招待他们吃饭,吃的是一碗萝卜炖排骨、一碗蒜苗炒萝卜和一碗白菜。吃完饭,苏加祥去结账时,汪金耀说:“不用结了,我请客。”看到汪金耀一脸诚意,苏加祥就再没坚持。
  

& Y; Y6 b) j! h/ L1 z9 E/ R$ n

   第二天,三人坐车翻过高黎贡山,驱车60多公里,来到潞江坝的惠通桥。天气炎热,三人下车找水喝。杨善洲拿着杯子,顺口问道:“小苏,昨天的伙食费多少钱?”苏加祥说:“6块5毛钱。”
  

! }& F) p; `4 V' `7 E

   杨善洲从兜里掏出6块5毛钱给苏加祥。苏加祥说:“汪书记坚持要结账,所以我没付钱。”
  

R& Y) |% X1 @" w' b

   杨善洲听了没吭声。过了一会儿,他对驾驶员说:“徐师傅,给小苏买张去龙陵的公共汽车票,让他回去把伙食费交了。”
  

! y# L8 L4 i, K' {# V

   天色已晚,苏加祥坐上回龙陵的车已经是晚上7点钟,到龙陵县城已经晚上10点了。他连夜找到了汪金耀,把6块5毛钱交到他手上。汪金耀拿着钱,感叹地说:“这个杨书记,做事情真是太顶真了,一分一毫都不能差!”
  

. A% v+ n4 w+ q) C7 b. a3 ?- r

   第二天中午,杨善洲见到了付账归来的苏加祥。“账结了吧?”苏加祥有点想不通地说:“结了。书记,伙食费才6块5毛钱,可来回的路费就花了22块钱,住宿又花了10块钱,是伙食费的好几倍,多不划算啊!”
  

4 c, L6 g" p1 v

   杨善洲语重心长地说:“小苏,账不能这样算!我们下乡,这里吃一顿、那里吃一顿,擦擦嘴巴、拍拍屁股就走了,最后这些账还不是摊到老百姓的头上?这个风气千万不能开头啊!  

: L1 _ h" R& ?" `9 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7 22:59:1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17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1-4-17 16:50:00的发言:
( Q! ^2 I* {: M

    老陪是:“育新兄连”

5 D8 \5 s( Z% U% B6 [0 K: v, a

        

9 J- q) j, G& d+ g+ r8 }

   西水车学长承蒙厚爱推我为“版主”候选人。我近来比较忙,难担当此重任。不好意思。

/ z& H# P) o% S7 G$ Y

 

8 e% N W9 S( f% u" {+ J* Q6 d

没事,我已应征。

发表于 2011-4-17 2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善洲,男,汉族,1927年1月生,云南施甸人。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原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发表于 2011-4-17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1-4-15 13:30:00的发言:
! F& \ A' _8 [. @1 R

再次提醒大家,发照片像素控制在120K左右。不然网速太慢,不利于大家阅读。谢谢!

G3 w! w3 N$ G( [- P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5 13:32:05编辑过]
6 c1 P( f. L: w6 e

同感并支持。。。。。。

* P2 q' S3 V9 R0 A2 y* A+ T

我的机器比较老旧,时常在阅览一些照片密集的网页时,画面半天一动不动,疑似死机,急煞人。。。。最后我只好在IE选项中选择“禁止自动打开图片”,也就是暂时放弃浏览图片,才能继续浏览网页。

* O4 R6 V9 U+ j$ l/ }4 F& W

 

3 i. Z" B! x. {

其实,发一张图片,控制在80K之下就完全够用了。如果浏览者很欣赏某些图片想要原件,可以另外联系拍摄者索取。

发表于 2011-4-17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1-4-16 22:00:00的发言:
$ W7 C4 M% x; o

没关系的,掌柜已经回复:必须自己报名.我该做的都做了.请诸位给个面子.

# q. `. R" i; m# j3 o5 M4 ?/ M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

- `0 |) O& J/ o I1 P( E

国家者我们的国家

/ L. ~# v% i; D8 ^

社会者我们的社会

* F4 c. n8 R% Q0 V$ f

帖子者我们的帖子

$ m7 P( H# h# M7 a8 [ s

 

) L. J3 v2 y- z

前三句于我 大言

1 ]/ N1 W4 x, w4 K1 \$ R

第四句 然

( t. k( }+ d! H: v7 _

因此我们不说 谁说

/ V/ ?- M/ V* F( l1 D. V

因此我们不做 谁做

+ m0 c1 t$ U& j- v- ^) q* x' V# }

因此应征过 未果

; S4 p2 S0 y2 i ~

可再试否?。。。。。也许可

2 }! H' L9 b/ M) N7 b6 G* @

但无论如何

: o- e9 ^+ ]' D" k$ ]5 L1 F- u0 I$ P

有西兄 如常山赵子龙可保平安

4 o$ ^; C" E0 `; I% X* q+ j9 }

再有老培 那就是双枪陆文龙

- ^ }: ^; R! ^# F% j2 W2 m

双龙出海

- l; G* ?4 z" s- E6 W

更无忧啦

1 `5 C9 L2 {! z 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7 23:48:0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18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1-4-10 22:27:00的发言:
  % ]( s8 E7 B. y. \

我说——我说fficeffice" />

- |4 W7 ]" {+ o3 e2 M

谨以拙文记忆儿时的另类朋友

# f2 ]: `% p4 C; V

 

1 t2 H9 |% {) p, K6 S

多日一直手懒,冒充看客良久,竟有些心安理得。。。老鞠大哥提醒说,明日411是周年日,

# b+ T) A9 d" j

不可忘记。于是,我把空余时间随手记的点滴和片段匆匆攒在一起,给大家助助兴,这无异于滥竽充数,请附小师生校友海涵!

# T# w' [; M5 N: D- r! _6 U

 

; Z3 s/ ~* R/ X" O7 P- ?

                                                   虎 子

& j* c" l* Y- s7 N7 i9 J

 

. e1 v. |: ]/ @8 H4 b; o- A2 H

虎子不是虎,也不是人,是狗。

- ?0 e0 g! I' R1 `) i7 t6 i

我们第一次相见时,它还是一条小狗崽。

( z: u) H7 V4 R5 l

冬虫笔下的虎子栩栩如生,同曲波笔下姜青山的赛虎有得一比。。。。。呵呵

发表于 2011-4-18 0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gui_my在2011-4-12 14:21:00的发言:
6 Z) p0 a" c$ C0 _$ `3 K

                                                  温暖的太阳城

" y1 J( y! I$ w% w# [( |4 m5 b

                                                       --纪念小学毕业50周年(二)    

4 y, s! |: _$ n8 P, N) Q3 K$ A

学长们兴致很高,令人羡慕啊!

9 o. ?7 V8 [0 ?& R

那片菜地面积不小。要是在土改那会儿,大概也得评个富裕中农吧!

发表于 2011-4-18 0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魏你好!我前一阵病了,现已痊愈。期间你曾来信,谢谢!
发表于 2011-4-18 0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11-4-17 23:31:00的发言:
+ `& x, Q/ ~) v- C# s9 ]6 G6 `

 

6 U; n, X+ N6 E9 e* V; P( n! P" _

因此应征过 未果

( @* x; ^% v) h$ l

可再试否?。。。。。也许可

5 d& ^0 p- h( w% y( ~

但无论如何

' I: }6 T- F3 N& t( i; A! j

有西兄 如常山赵子龙可保平安

. f* {3 I! p5 A4 K3 C

再有老培 那就是双枪陆文龙

. A7 L( n2 p; t2 k; k" e4 t% d7 }

双龙出海

7 m# I1 t% N3 ]* C

更无忧啦

; k3 m/ T- _, ^0 K; R# Q5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7 23:48:08编辑过]
. w! E; s* p/ @1 `

现在正在求贤招聘,你可以看看置顶的帖子.报名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0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4-18 0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文老师印象[/SIZE]
[/SIZE]
      
( I: w3 s' n8 \5 u6 n
       提起当年的机院附小总是让人有那么多的感怀,总是能被记忆之手一下子将你拉回到梦幻般的美好时代。       / l+ \; |3 ` O) h
       一流的学校设施,优秀的教师队伍,和谐的师生关系。在那个纯真的年代,我们就像一棵棵小树苗,天天都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也许是小学时的语文老师大都兼任班主任,他们所肩负的责任要更大一些,与我们学生相处的时间要更多一些的缘故;每当记忆回放之时,几位敬爱的国文老师的蒙太奇镜头,也就格外地清晰而生动。     + n% H( l6 ~. n2 y+ j
 9 e9 y4 N- S! P
      我们附小一九六六届有四个班,61、62、63班是住校生班。64班全是走读生,超出50人。可能64班的人数太多了,学校就分流出一部分同学到63班。我们班也成了住校生/走读生兼有的班级。六年中在六三班学习过的同学有55人之多 。校园生活非常规律严整,楼道里的几个大字概括了那时的气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没有军号声,没有钟声,一节吊着的铁轨和几个手铃敲打着我们一天生活学习的节奏。就是严冬,天还没有亮,起床钟就响了,早自习之后才吃早饭。而晚饭后,大家又各就各位,在明亮的日光灯下开始晚自习。别以为我们像今天的孩子们天天熬夜,其实低年级学生晚上八点就上床熄灯了,九点时高年级学生也被赶入被窝了。校园一片寂静,只有走廊和厕所几盏孤零零的灯照着夜班阿姨们关切的面容。    $ p2 Q2 A8 q: I3 N" X' Q0 h; C$ E3 T
  0 u6 u( H* W( ]3 G2 e/ k, c
      三班自根儿起就男生少女生多。女生多,自然故事就多了,从"活泼"二字切入谈三班最恰当。但不知何故,女多男少并没有带来"阴盛阳衰",三班的男生少而精,少年人物辈出,以致于三班阴盛阳也盛,着着实实地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铺满了教室,一铺就是六年。 2 ^- ~4 t1 s2 O$ j
 " ]: M N# _6 h+ p# Z; g) _9 g

 
(一) 

      8 r% o. }" {2 L1 Y% B
     * T2 G6 [% E1 p6 l& Z! w% ?" A
      一二年级时,63班由王彦声老师教语文课。那时我们初进附小的大门,一切都还有些懵懂。印象中的王老师总是教我们大声地念拼音字母和音调、反复地读单个的汉字或两个字的词。早、晚自习时,她总把那块大黑板写得满满当当,拼音呵,字词呵,作业题呵,然后交待几句就很放心地走了。      - n2 h/ G& U6 k: L3 x
 " V$ U1 x2 C0 H) F- [4 ]. a
      60年代头几年发生了自然灾害,粮食限量,各种物资都紧张。不知是一年级还是二年级时,王老师的脖子变粗了,比正常时大一圈,这是严重缺碘造成的。但那时买东西都凭票,连火柴都如此,更别提能补碘的海带了。这事记不清是谁跟家里大人说了,有一天,这位同学(张力军,后来转学)周末从家里带来一包海带,说是大人从青岛出差带回,送给王老师的。     ) m, p( N' \2 K
          * l+ w+ [/ R0 I
      63班有个"小图书馆",大部分都是同学们捐的小人书。王老师住在8号楼,离教学楼不远,书平时就放在她家里。记得每到星期六读书日时,王老师就用一个大包袱把书带到教室,分发给同学们看。由于王彦声老师教育得法,管理有方,加上一二年级时63班的同学好像特自觉,特听话,所以三好班总是我们63班。
[/SIZE] / r, F V- r* h, v5 b;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8 8:22:1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18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三叶草在2011-4-16 14:53:00的发言:
% M g7 K' s- ?- T+ {$ Z3 I2 v" x+ C/ d

让我们洗刷刷后去找gui_my学姐吃饭,~~~因为gui_my学姐那几桌饭菜实在太诱人了,一个个吃得红光闪闪的,透着健康,[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6 14:56:19编辑过]
; a2 `# s% j+ U8 ?+ b# x8 i

三叶草学妹:你好啊,你的小院很有特色,现代与古朴融合在一起。我们的饭菜看上去还不错吧?我们的大厨在“清淡”中寻找有滋有味,既照顾口味,又照顾心血管,健康比啥都重要!有机会咱们也一起动手做一席,我想一定会色香味俱全。

发表于 2011-4-18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子学妹:你好!我在医院拿到“跌打镇痛膏701”,广州白云山药厂出的,像一卷果丹皮放在铁桶里。很好使,贴了两天居然关节疼痛明显好转了。谢谢你的热心帮助!!

+ p- F2 j" W; R7 n) Z8 ~; p: w: O8 e

   或许你也可以试一试。

5 ]! p) s# b% U. T& k# K

   

发表于 2011-4-18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11-4-17 23:31:00的发言:
5 a* P& k6 r& g1 _& r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

% `# l* Q J7 ]% Q; i7 H

国家者我们的国家

9 a- f3 `9 @6 ?, e

社会者我们的社会

$ I$ v! v! ^5 Y9 q: B# x

帖子者我们的帖子

( r& S1 H1 Z+ [: S. ?

 

7 l4 Q, w. ?- a' j

前三句于我 大言

4 r8 @: j1 b s# @- S8 ^/ r

第四句 然

; Z; k3 P& |8 H. G: s+ |

因此我们不说 谁说

1 p, N+ Z1 r, _/ P7 ^0 Z* C

因此我们不做 谁做

4 b8 n8 q' y2 [" S8 [

......

4 z5 d, X9 h' F
 
. U- j' L3 d1 p/ g$ ?- N! m: i2 D

Beiwei学兄诗句引用得妙,可谓推陈出新,以诗言志!

9 u0 L: J/ {. K% B( H

引得我也想起那特殊年代的几句“豪言壮语”:

& o2 ^" t& i% v# E5 }

 

) A9 z" X) @% e* S3 _# T& ?

“毛主席热爱我热爱,

) a. ~7 [+ u, C" u! G# @+ i

   毛主席支持我支持,

7 T4 J O' E: _. Z X) S# z

   毛主席指示我照办,

; n- R$ |7 V5 F4 l4 l( ?

   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4 P, J: L1 t9 q- x$ S

 

1 v& o" U4 g7 a3 ^; g) A" B6 \! J% l2 Z

那时虽然年幼,但大体知道要紧跟“伟大领袖”,叫干啥就干啥。于是有时在心里竟将豪言壮语默念成:

. w7 `& q$ _2 f! B

 

6 b* z8 w$ a. O7 Y6 y5 }7 {

“毛主席热爱我热爱,

" V0 l) t2 k" Y+ B

   毛主席支持我支持,

3 P k% x$ q: n8 ]8 D" y

   毛主席指示我指示,

/ y2 @3 r( h6 Q. @

   毛主席挥手我挥手!

" B* k# d; Y$ z) w

 

1 _+ l+ V2 \- f, d

好歹没有出声,否则说不定“祸从口出”!现在说起来是笑谈,那时可是严肃得不得了的大事!

% @. ^3 c* q" q

 

发表于 2011-4-18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 F- Q5 A( V0 n+ u. N: ~9 X5 j8 H" o

讣  告

( @: \( y0 f' k: m. X8 y; R( w2 N' J

父亲马太昌,因病久治不愈,于2011年4月17日不幸与世长辞,享年90岁。现定于4月21日(星期四)上午10时,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兰厅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 E2 ^1 E# x0 Y

                          马太昌子女 

0 z9 D6 {" P1 D+ c, I1 t/ f

                             泣告

p# C0 }. D! @6 t' c; I% c

                         2011年4月18日

- A% n3 w( Z" ^" w

 

" G) N/ I1 e2 X5 r7 d, B9 D#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9 6:54:1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18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4点,我在朝阳医院看望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的同班同学,接到郭惠荣老师的电话,告诉我一不幸的消息:一机部职工子弟小学/北京机院附小的首任校长马太昌因病不幸逝世。谨代表老师与学生向辞世的马校长致以沉痛的哀悼!请马晓晓学姐、大平、卫平同学、亚平、华平学弟及其家人、亲属节哀!愿马校长一路走好!
发表于 2011-4-18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下午接到郭老师的电话,她将马太昌校长辞世的噩耗告诉我。这位令人尊重的老人——我们附小建校的元老,4.11时的音容笑貌还在眼前,过去的故事还没有听他讲完,今却撒手人寰,怎能不令人悲痛。

4 r' o* R0 L D% r+ d

代马校长的子女发了讣告后,感慨良多。可以说,没有老校长他们当年的殚精竭虑,就没有我们如此美好的童年记忆。

" E+ d: b6 K& K; V. R7 J9 O

向马校长的辞世表示沉痛哀悼!也请晓晓及各位家人节哀顺变!

发表于 2011-4-18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谨以我拍摄(包括翻拍)的照片缅怀马太昌老校长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发表于 2011-4-19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4 06:43 , Processed in 1.22759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