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胡涂人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4-10 0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鞠大哥:谢谢您加的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4-10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就是“4.11”师生聚会的周年纪念。大家是不会忘记这个日子的。这次聚会是深厚师生情谊的体现,是人们大爱力量的迸发。我们不可能在现实中像画面上那样来纪念这一天,但是这一天会永在我们的心中。

[, c9 j2 D& n* R' Y

 

fkPTZPqz.gif
" Q$ h+ t9 d8 ], C. w, V- `.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0 14:39:06编辑过]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发表于 2011-4-10 1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4月11日的师生联谊会是母校师生盛大的节日。那令人激动,感到幸福,享受温暖的日子总是令人难忘。

! ]* y' ?' |7 c; Y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o' \" r8 b1 j8 D4 B! c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r8 X+ ]* y1 W. A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y& @. Q$ q+ V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4 b; j2 `0 ~4 {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lZLNnTsN.jpg
* M6 L9 G' O" r( C$ R+ }7 V8 T, x, m. 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0 19:37:5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10 1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老师校友对军事是否感兴趣。最近网上盛传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的修建已近尾声。转录给感兴趣的校友看看。

, P( D7 h* ^ @9 Z. e- G

 

4 h* s; _6 ^+ G# G/ s

 

% K4 o0 o0 l; j* N: p( N

   中国购自乌克兰的瓦良格号航母整修已接近尾声。该舰在大连进行整修,目前已经拆除舰上上层建筑的脚手架,开始进行喷漆作业。

7 l1 l1 [/ ?6 H% H I2 K1 v

   有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似乎已经准备好了进行海上试航,该舰排水量约5万吨,原名“瓦良格”号,是前苏联解体之后从乌克兰购买的一艘已经建造好的船壳。

- J- W3 p" S9 u3 l, K3 V/ Z7 V" b

   中国海军官员已经表示,他们已经制定了使用该舰发展航空母舰作战能力的计划,同时将另外建造类似于“瓦良格”号的航空母舰,之后将建造更加现代化的60000吨级的核动力航空母舰。

b; ~5 D* Z8 v$ ^3 o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 a9 x/ H( h% W* z,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0 22:54:33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10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O& T4 r' G+ q$ D# `

我说——我说fficeffice" />

# [# \9 _4 ]+ P8 U2 y S* l

谨以拙文记忆儿时的另类朋友

! \/ b* ]$ u/ o/ ?4 w6 V

 

' W" f1 R5 d# E' \5 n

多日一直手懒,冒充看客良久,竟有些心安理得。。。老鞠大哥提醒说,明日411是周年日,

- D3 @: v' e1 s) u

不可忘记。于是,我把空余时间随手记的点滴和片段匆匆攒在一起,给大家助助兴,这无异于滥竽充数,请附小师生校友海涵!

; @) D/ G: _% {' H

 

/ }' Y: m8 J4 g) x4 p1 G" l

                                                   虎 子

7 r u J( O3 [/ F/ R

 

M4 x! Y: b4 G; t. T- n

虎子不是虎,也不是人,是狗。

* C- C6 Y: j* j9 v! D' ~* r# B- L' F( U

我们第一次相见时,它还是一条小狗崽。

) W) V* H/ y9 N6 l2 d

 

3 ]; i+ p' C) H

我们和它实在有点同病相怜——文革时我们随父辈走西口,离了京城,来到几千里外的秦地汉中。遵循最高指示,父母的单位又在汉中百里之外的深山老林里办了一所“五七学校”。你会说,不对呀,应该是“五七干校”嘛。没错,可那时的人很“革命”,有个潜意识,认为“干部”=“官”=“走资派”,所以,不知谁发明了不成文的潜规则,于是就叫成“五七学校”了,又于是大家都成了同学,近乎于同志,不分等级,“咸与维新”,并肩改造。唉,那年月,就连名存实亡的“虚衔虚职”都在意识中撸下来了。实的虚的都不行!

: ?" G& u W# ~" t

 

' h P( i2 w0 H/ f

为什么说同病相怜呢?这是因为虎子据说是大名鼎鼎的北京协和医院的实验动物,就是说养起来不知哪天就上手术台,开膛破肚,动刀动剪的。后来被买了出来,是不是就像瓦西里同志说的,已经卖出去了,好歹又给买回来了,不得而知,反正是刀下救狗。我们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初次见面,用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猎户老常的话说:“我们还认过乡亲呐!”

( O8 J4 G- @8 n# e3 |( V" ?

 

' @' f- x/ y' L: {4 |" V% S+ \

虎子是棕褐色的,并不像虎皮,怎么叫虎子,大概入乡随俗,要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吧,乡下的土狗,不是叫虎子就是黑子。不过,那时似乎狗比人金贵,有名为证,农村叫“狗剩”的不少,好养活。狗挑剩下的,还有个好吗?!虎子喜欢沉默,寡“言”少“语”,老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或许是从鬼门关溜了一遭的缘故吧。它不时抬头远望,忧心忡忡,又与世无争,和人若即若离。

! e& l0 N) f+ V5 Y5 L6 ^$ f; W" D

 

- O6 ~! b$ |: {: @) w( V- N5 i

同来的还有一只,叫熊猫,因为它身上是白色的,眼睛处有黑斑。熊猫的祖辈很可能是京巴——腿短,毛长,塌鼻子,耳朵耷拉着。虎子和熊猫都寄养在食堂,吃喝不愁。但很孤单,因为没有一个绝对的主人,而与此同时,五七学校院里的大人小孩都自命是他们的主子。

. e( ^& H) {! ^. z

 

7 l" ~* _4 i; x" _9 R1 @

开始时,熊猫很受宠,摇尾乞怜,做小儿女态,吃香喝辣。但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或许是乐极生悲,爱极生恨吧,久而久之,大小主子们却有点看不惯它的“狗奴才”相,无端地踢一脚,打一棍子,也成了家常便饭。“

3 C Z5 ^! }9 D5 f" x9 b

 

0 w1 K. r L8 Q: `, [

五七学校校本部之外还有两个“生产创业点儿”——寀沟——打鹿池。两地隔着高高的城墙崖(我们随当地人称之为城墙隘),翻过它的一段低处“牛耳崖”——陡得像牛耳状,不知为什么它却不叫“牛耳隘”,再走很长一段路,迎面看见孤粼粼一棵参天大树——人们叫它“九老二”,就是打鹿池的标志。那里人烟稀少,荒山野岭,经常有野狼出没,据目击者说狼是“飞(灰)黄飞(灰)黄”的,于是急需守备力量。就这样,还很幼小虎子就被当做“壮丁”看中了,重点培养。

) J& n# j* Y' G; T

 

6 H( m+ J. m: t2 e( M( q% m

打鹿池原来叫“大龙池”,顾名思义,就像是一个的大池塘,能够藏龙,实在不会小。不过它干枯无水,实际上就是一个小盆地。以环山为池塘岸,有唯一一个进出口,据说当地人将野鹿引进来赶进来,不用说,然后“扎口袋”围而打之。不由人不想起《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战役。后来到了西安郊外半坡先民遗址,看到几千年前祖先在山洼里围猎,脑海中也就立马想起打鹿池的摸样。虎子一去就是大半年,从打鹿池回来的人,间或说起虎子,几乎是滔滔不绝,津津乐道,更赞不绝口:说它长大了,长壮了,出息了,白天一起放牛放羊,晚上巡逻值夜,从不偷懒,不知劳累,不计报酬。有虎子在,山里的狼只能远远的徘徊,不敢近前。这一段时日,牛只死了一头——而这也并不是虎子的过错——而是放牛的老Q头挥棍赶牛,不慎打在要害之处,竟置牛于死地。留下了“老Q头挥棍点牛穴”的笑谈。

' U) P+ s! H8 i6 o. H$ E9 F+ C. r

 

' L! K$ S: C6 D9 P8 T {

这近乎于传奇的故事,使我们无比兴奋,也万分的懊悔。兴奋的是以前只在书上看过类似的传说,眼下竟成活生生的现实;懊悔的是没有慧眼预测出虎子并不久远的光辉前景,好像一个物件,看似很普通,放在床底下冷落许久,忽然一天被人当闲物要走,过后风传它是宝物,价值不菲。。。。。。

% z* D) j7 D7 i% k* H, l2 k

 

* G4 c5 Q5 l% Z3 N: c% H& `

听说虎子近期要“出公差”回来一趟,这消息真让人振奋。就像征战者凯旋而归,荣归故里。我们则按捺不住,跑到 “寀沟”以最高的礼遇去高接远迎。寀沟是名副其实的山沟,夹在两座高山之间,狭窄之处不过数十米,呈U形,一路上散居着几户人家,当地老乡看家的狗少见多怪,很小家子气地向我们一行人吼叫一阵,有点像当今反狗仔队做派。入沟十里之处有几间房子,沟底是父辈开种的田地。这里是从打鹿池下来的必经之路,也是途中唯一的“驿站”,“宾馆”。

5 g" ^ g, M" Y% V) E+ n' x# q

 

* ]7 v! p' B) _6 f$ {

虎子真得回来了,模样大变,令人刮目相看,今非昔比。虽然我们听过知情人添枝加叶的描述,自觉已了然在胸,再据此对虎子超凡地想象,尽情地美化,但猛一看到它,还是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活脱脱出落成一个“棒小伙子”,细腰乍背,毛色滑润整洁,昂首拔尾,双耳如削竹,它傲然挺立,似衣锦还乡,但绝没有一丝得意神态。

* E+ ~/ p" W/ D3 ^9 N ]/ p

 

/ u0 ~9 ^' ^. e' U* C: f

我们跑过去,一下子将虎子围拢住,这个抚背,那个捋毛,“虎子”“虎子”叫个不停,那潜台词分明是:你还认识我吗?虎子接受我们众伙伴们的爱抚,舒适地半闭着眼,嘴里发出丝丝的响声,伸出舌头舔舐着众人的手,上翘的尾巴一直在不停的摇着。

0 O" }! w' T: \$ x9 x/ {# W8 ]

 

! d6 b% Y' w( `, h& }, G# @

不久,虎子在我们大伙的簇拥下又踏上了归程。由于是羊肠小道,崎岖狭窄,人们只能一个跟一个鱼贯单行,这样就和虎子拉开了距离,虎子似乎明白大家的心情,一会跑到前面,一会又回到最后,前后呼应,搞得人人都很开心高兴。

1 ~/ @2 g" b4 W2 ~, q

 

1 E' p4 n0 z8 b: \. r$ Y$ H+ b+ i

路上农户的土狗仍然狗眼看人低,例行公事似地叫上一番,好像在值班,要给主人交差一般。而我们有虎子在身边,和来时大不一样,个个神气十足,吆五喝六,意气风发。你可能不信,我们甚至大体能听出叫狗的主人的阶级成分,叫得欢叫得响的,主人十有八九是贫下中农,“之最”者大概是生产队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最悚的狗见生人撒腿先跑,然后回头象征性地叫一两声,估计它家主人的成分有点高——平时一定要对自家的狗严加管束,动辄喝斥打骂,有气向它撒,否则它真成了“桀犬吠尧”的“乏走狗”,自己也脱不了黑主子坏主子的罪名。仔细想想,当走狗也着实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

2 N" T: x j* v

 

" H C' D3 j0 z

此时此刻,虎子仍旧很是深沉,绝不像当地老乡家的柴狗,呜呜乱叫,含混不清,没有底气,边叫边退,甚至不敢正视被叫的目标。

: H# z4 C- Q7 D5 Q+ O- }6 ]0 i

 

0 {, @3 M2 E7 S( g: {9 D6 o

当农家的狗叫嚣时,虎子并不回击,只不过停住脚步,怒目而视。一般的狗见状立马销声,退而匿迹。如若有执迷不悟的,虎子则在喉咙里呜呜地发出阵怒,低沉有力,将对方震慑住。然而,总有那特别“格色”的狗,仗着人势,想讨主子的欢心,乍着胆子狂吠。这时的虎子,则一步一步缓缓逼近那狂吠的狗,那狗的叫声也随着虎子迫近而音调愈来愈低,愈来愈弱,以至最终掉头跑掉。虎子这时也适时停住脚步。“不战而屈人之狗,善之善也”

; J, @# n+ F" I- r

 

; h4 W7 C5 b* m# k6 ~8 l R

此情此景,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乐在脸上,夸在口中。这分明是长坂坡杀个七进七出的赵云赵子龙,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当阳桥喝退百万兵的张翼德,杀得曹操丢盔弃甲,割须弃袍的锦马超!

5 S: d9 ^- l d$ i, J& y

 

! |. E' F6 {1 Y( v9 B/ N! j, w9 m

可惜那时没有打擂台这么一说,否则若较量一番,会打遍四方八处无敌手,冠军非虎子莫属!为了给虎子接风,也为它的勇猛威武贺彩,我们中有不少人拿出珍藏的食物,有探亲带回的或千里迢迢邮寄过来的肉干,有京味果脯,有奶油糖   还有的在大院食堂买了平时都难以享用的最好吃食——肉包子,一并犒劳虎子。虎子在这一大堆美食之前似乎有些茫然。。。。。。

" n; n: Y! B6 @

 

* y% ]8 {' ~4 V3 V

有趣的是,打这以后,小伙伴之间偶尔该发生口角,却很少能听到“狗”的字眼,多年难改的积习,正在潜移默化;与此同时,人们也似乎把虎子当做自己的同伴,不时地念叨。

4 l% g, V3 I7 f* Z5 k!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0 23:33:0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10 2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虫夏草你好!
发表于 2011-4-11 0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叶子2009在2011-4-7 8:02:00的发言:
; T% i x) M" g9 E9 ^# L) k. k

我们和电台每次聚会或活动,都有专门的帖子,写报道,发图片,事先委派通讯员,所以每次都有很好的资料搜集和保存的意义。建议咱们也这样,每次活动擅长的同学自告奋勇。还有许多人也照相,只是不习惯传上来,大家分享。

; q Z4 b1 S; A P. a5 l% D

    叶子这个建议很好。老师校友每次聚会或活动,都像叶子所说写出经过和其中的故事迭闻,发出照片,让更多的老师校友分享,也丰富充实了母校网坛的内容。而且还会有人从中见到自己久未见面的老师同学。前两天翻了第一期的有关411聚会的帖子,看到了叶子所发的有关聚会方方面面大量的照片,让人重温聚会的欢乐与幸福更感到实在而难忘。还有这样作对个人的人生也是个记录,供自己日后好好欣赏回忆。

* r& f) t7 s6 E3 I8 D& }8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1 6:14:0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11 07: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1-4-10 23:48:00的发言:
冬虫夏草你好!
/ P! s6 f+ K# z1 O% M

 

8 `. z* l$ [* l( e% M

fficeffice" /> 

" @, A% ?! \- T4 e: r

育新Wangpei学兄:

% o( j# @: I. o# X8 A& G+ \

 

* m3 T, J* \' X2 w" A- h

你好!久违了!前一阵听说学兄身体违和,很是惦念。现在看来邻居大哥又回来了!真为学兄高兴!让我们在网坛上多多交流。祝好!

发表于 2011-4-11 0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已细读《虎子》两遍。
发表于 2011-4-11 0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1-4-11 7:34:00的发言:
+ E% v9 Y( N3 H# E9 i* \

 

( n6 ~, I% b- D) `2 X

fficeffice" /> 

, d( v8 V- _- y6 q

育新Wangpei学兄:

- |: a& l2 P/ I1 i

 

# B9 I5 d$ j/ D' o# `3 O

你好!久违了!前一阵听说学兄身体违和,很是惦念。现在看来邻居大哥又回来了!真为学兄高兴!让我们在网坛上多多交流。祝好!

9 H3 U! K8 i* Y9 c6 D% I

谢谢!

发表于 2011-4-11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是4.11,母校师生大聚会两周年纪念日。

* \* X) ?3 |0 O

两年前的今天,500多师生从全国各地、从北京的四面八方汇集在机院附小的原校址,师生们见面兴奋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5: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5: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7: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4-11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4.11附小师生联谊会》光芒四射
    读了冬虫夏草《拿什么奉献给您?》这篇文章,让老师非常感动,回味两年多来,生活乐趣无穷,特别是在《4.11附小师生联谊大会》后。我的心中充溢着对附小、对师生们的一片挚情,浸泡着一片爱心,不管是哪位老师、哪位学生、哪位员工都一样揪扯着我的心,无论是校园的那幢楼房、哪一片校园,哪片土地都让我锥心地疼痛,伤感怀念,文革期间,那个颠倒了真伪、善恶的年代,把这么好的一所小学校吞噬淹没了,真是罪过呀!害得我们半个世纪无家可归,无处倾诉,半个世纪后,想师生聚会都找不到可以开会、存车、拍照的地方……。
    附小人就是附小人,想尽办法,在‘八无’的状况下,硬是把筹备盛大的《4.11附小师生联谊会》筹委会在没有办公室、电话、电脑……等的境况下,把会址设到一个老师的家中,在院内借了两个《阶梯教室》成为我们《联谊会》的会场,向有关单位借用音响……,为迎接这个大会的召开,师生们的热情万分高涨,纷纷筹备大会的进程,开动脑筋,在论坛上积极发动群众行动起来群策群力,学友们老师们积极献计献策,报名参加大会的人数从几个人到几十个人到500多人……迅猛增加人数的态势惊人,两年来到会和两年来参与附小师生联谊工程的人,其中的附小师生就多达700多人。从已发到人手的各700多份的《纪念章》、《附小师生联谊光盘》、《纪念册》为证。近两年来,我们《附小论坛》(一)、(二)、(三)共有86万多人关注过此帖,使我们附小论坛在老北京网论坛中跃居人气最旺的论坛。
    有人说一所已经消失了半个世纪的小学,仅只是一位老师在老北京论坛的网络上给附小学生写了一封久违的信,信中报道了09年初,附小老年教职工决定要组织(恐怕是最后一次)聚会聚餐,此讯,就像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学生们纷纷报名参加,都怕失去这次和老师校友相聚的机会,强烈要求老师把这次活动改名为:《4.11附小师生联谊大会》,就这样,在短短的两个多月,组织成了这样一支浩浩荡荡、众志成城的数百人的师生大军,他们来自于朝阳区-北京市-全国各地-世界各地(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出现这样大的规模,这简直是个奇迹,人们说:她震惊了朝阳区;震动了北京市;震动了全世界……,是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师生聚会活动……。
    附小人从关爱到情义,从情义变成了熊熊的烈火在燃烧着我们的心……,让它激荡着我们的心不得片刻平静……,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就像原子裂变一样,产生了不可预测惊人爆破力。贫瘠的环境;紧张的生活节奏;纷繁的困扰;年龄的衰老;疾病缠身做手术,残嫉了、年老了坐轮椅……这一切都阻挡不了附小人为会聚而燃烧的一颗执着火热的红心,遏制不了附小人的激情。我们的师生之间,学友之间的各类大小会聚一次次获得了巨大超常的成功,这是群体的力量,众志成城,是人心所向之磁力啊!
   《4.11附小师生联谊会》等一系列大小聚会,震感人心,光芒四射!她是我们附小老师们晚年幸福、快乐生活的力量源泉;是附小各班各届学友寻觅同窗的起源;是附小人彼此思想、情感交流通途的平台。我们的《附小论坛》是附小人绿色的精神乐园,是附小人交流思想,发展才智的平台,是维系、巩固、发展附小人各类活动的根据地和团结的纽带。
    在此纪念《4.11附小师生联谊大会》胜利召开两周年之际,让我们附小人的行为准则是: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要团结一致,心连着心,手拉着手,肩靠着肩,让附小精神大发扬,彼此关心,互相帮助,让我们活得更有意义,生活得更美好!让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0 ]8 E0 j: S6 }3 v; u6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1 18:23:3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11 1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三)

1 v7 Q# ?' H; P- i3 G% a W

b/ n2 @+ h7 w. r

 

' g d$ U( w; @: p

    胡老师:“我们的《附小论坛》是附小人绿色的精神乐园,是附小人交流思想,发展才智的平台,是维系、巩固、发展附小人各类活动的根据地和团结的纽带。
    在此纪念《4.11附小师生联谊大会》胜利召开两周年之际,我们附小人的行为准则是: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要团结一致,心连着心,手拉着手,肩靠着肩,让附小精神大发扬,彼此关心,互相帮助,让我们活得更有意义,生活得更美好!让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 X! ?! [ X8 w4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1 19:10:55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11 1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们都能象胡老师希望的这样去思想、去要求自己、去行动就好了!~~~3 F# k* {$ Y  C7 }: s
胡老师的希望真实地表达着老师们对学生的爱心、关心和信心。~~~谢谢胡老师!~~~三叶草向敬爱的老师们敬礼了!
; q2 Y& R+ w7 Y- ~2 n& p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1 19:52:0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11 2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叶草学姐好!您欠王师付两吊钱,欠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建小院的过程,我们都在分享着您的快乐。最重要的是---我们想看看您家小院的照片。能发上来吗?
发表于 2011-4-11 2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龙雪山小弟好!~~~小弟好象在今天一下子长大了,哈哈哈!~~~不跟我争着往脸上贴红旗了!~~~不再打扮自己了,素面朝天了 。~~~这样真的很好!很舒服,自然,大方!~~~我不会发照片啊!要发的话还得麻烦您!~~~过两天小院里的海棠花开的时候,如果我依然不会发照片(这是肯定的)请您帮我发,行吧?~~~谢谢您!$ L0 v# J8 K4 o! I

6 L% J  L/ F& E: D5 q" _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1 21:29:5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11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1-4-11 15:45:00的发言:
$ a# `9 n; Z" c

                             2009年4月11日 人老心不老的老同学们……

! J0 \0 v9 |% @7 N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赵家兄妹和吉家兄妹.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s* P3 p/ P: E" R# D( R

     这张照片让我感到很亲切。赵家兄妹,是我的发小,从小一起长大。今年在发小见面会上还都见过。看到吉家兄妹想起大哥靖波,他是我的同事也是附小同学,可惜英年早逝。愿生者健康快乐,愿逝者安息。

7 t% s2 q; U$ _1 t6 `/ ~,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1 21:30:4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11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三叶草在2011-4-11 20:55:00的发言:
玉龙雪山小弟好!~~~小弟好象在今天一下子长大了,哈哈哈!~~~不跟我争着往脸上贴红旗了!~~~不再打扮自己了,素面朝天了 。~~~这样真的很好!很舒服,自然,大方!~~~我不会发照片啊!要发的话还得麻烦您!~~~过两天小院里的海棠花开的时候,如果我依然不会发照片(这是肯定的)请您帮我发,行吧?~~~谢谢您! ! Q' @! s6 R& R.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1 21:29:57编辑过]
5 M7 n8 R5 J4 W

 

) c6 \' y& k0 ~- h6 h# U6 s

  好啊! 一定照办!您有小时候照片吗?我也可以帮您传上头像。大家更期待着看您辛辛苦苦修起来的小院呢。

发表于 2011-4-11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2009.4.11机院附小师生联谊会的召开,特发此老照片怀念那些曾经的附小老师们! unjjYyIT.jpg
据栾老师回忆,此照片摄于1956年,里面有的老师在合影后调离附小。

5 y) b* ^/ p+ B u9 F

左一起:陈金玉、王向荣、栾兴家、李运同、李春敏、牛宗亮、徐凤棲、赵耀庭、刘焕玉、王跃岭、马太昌校长,右一的老师名字待落实,因而未注明。

0 g+ y# S* V+ q. M- `, F, c

估计前几批的附小毕业生从中认识的多些。

4 l% J1 W$ f5 c)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1 22:01:39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12 0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411活动每能参加真遗憾啊!
发表于 2011-4-12 1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1-4-12 9:12:00的发言:
411活动每能参加真遗憾啊!
4 ^& a" ?! n- v% u; U

 

# J) U, ]/ A) R! G& g6 m, \

水车兄:“每”次都能参加多好!

发表于 2011-4-12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糊涂人的照片。我最近关节病,不能常来发言,遗憾~
发表于 2011-4-12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暖的太阳城

# u% @/ A/ v5 ~0 j- T0 _

                                                       --纪念小学毕业50周年(二)

* f. w& D$ \; B9 _ B$ j

 

& [. Y- M5 E" j8 v: c0 N

      北京的顺义县潮白河畔有个环境良好的居住小区东方太阳城,2009年、2010年我们班同学曾两次在那里聚会。吸引我们的不仅因为东方太阳城有桃花源的美誉,有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现代的园林建筑设计。主要是我们班吴同学住在那里,他有一块宝地,自己种着各种蔬菜,盛情邀请同学去聚会,品尝有机菜肴,对大家格外有吸引力,主雅客来勤,于是那里成了每年要去的地方。

2 Q1 i5 ~; [. y: t& ]

   2009年是冬天去的。两辆车载着8位同学来到太阳城吴同学家,大家参观小区建筑后直奔菜地,吴同学早把款待大家的菜贮藏在地窖里,我们一起动手搬了回来,有白菜、萝卜、胡萝卜、葱姜蒜。。。又到商店买了一些涮羊肉的菜品,到家一起七手八脚的忙活开了。我们都有插队、当兵的经历,生活能力特强,不一会儿全都准备好了,火锅热气腾腾的,开饭了!大家边吃边聊,聊的热闹,吃得喷香。

) R% a$ ?. S7 q; W8 b6 Z

  2010年是秋天去的。参观了秋天的园林,我们直奔吴同学的菜地,地里果实累累,大家忙不迭的采摘,有紫色的茄子、油绿的韭菜、月亮白萝卜、通红的小西红柿。。。我们真喜欢那片菜地啊,久居都市的人,踩踩松软的土地,亲手摘些蔬菜,竟成了一种难得的享受。回到家每个人都忙着干活,大厨是陈同学,经过加工,菜很快就做好了,都是少油少盐的健康食品。值得一提的是那盆小西红柿,味道特别正,等不及开饭,就被大家抓着吃去大半。还是碰杯-吃饭-聊天;还是那些小时候的同学,热热闹闹把聚会演绎的热情洋溢、经久不衰!

# K7 o3 C/ d9 S# r3 O

    饭后我们一起去游览了潮白河、减河。。。

! {* T+ `7 L, c( ^, o% v

    相约今年还要去太阳城,吴同学的菜地又见新绿!

5 w* s- j; {) I# i' h9 R


kuiikJGS.jpg

# w$ M# j+ G7 s( l8 U' Y' i

09年冬
vowZoZ10.jpg

9 u. [. N" U6 Z- |4 w9 z C

09年冬
TTsM13Si.jpg

( J" Q p0 e0 t) x- _9 A

10年秋
CoBtsT5W.jpg

3 B' `2 P8 I. I' N. Y# s8 a

10年秋
6tCf9iGW.jpg

5 x `3 w: z8 I" m' P

10年秋

* t# a* J! b# s/ m4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2 14:41:10编辑过]
UtSiS55S.jpg
bU7HUPsi.jpg
发表于 2011-4-12 1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眸《4.11附小师生联谊会》这一天
   《4.11附小师生联谊会》这个光芒四射、意义非凡的日子,两周年的喜庆日又来到了,她把我推向了附小师生情感的漩涡,不能自制……,她使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附小的集体;无时无刻不在和附小的师生们对话;无时无刻不在浮想联翩回忆半个世纪前的附小乐园,校园里的教学楼、小礼堂、男女生宿舍楼、操场上的各种运动器械、沙坑、北面那座巨型的水磨石滑梯、宽大的附小操场上沸腾着少年儿童欢腾、奔跑,跳跃、追逐、嬉笑的身影……这些生机勃勃、热气腾腾的鲜活景象,猛然呈现在我的眼前,让我热血沸腾,留恋往返……。
    09年4月1日,那是附小人过年过节的重大时日。两年前,就在这一天的早晨,我们附小师生相别四十多年,就要重逢相聚了,很多人头一天晚上兴奋得彻夜难眠……。
    这一天大院里阳光明媚,附小师生像过年、过节一样兴奋,都精心地梳妆打扮一番来迎接这个大喜的日子,一大早他(她)们陆续欢聚在试验室的大门外面的小马路上,会聚人数越聚越多,数十年不曾相聚的师生们,互报姓名,四目相对良久,终于相认相亲,高声喊叫对方的姓名,拥抱在一起,瞬间回到了童年无忌,高兴得;又哭又笑;又蹦又跳;互相捶打对方的脊背,几乎达到忘乎所以的地步,到处都在闪动着相机银光灯拍照的亮光。
    这一天大门外高悬着耀眼的红布横幅,上面写着白色的大字:“热烈欢迎一机部职工子弟小学、北京机院附小重归故里的师生”的字样,条幅迎进了喜气洋洋的师生们,越聚越多,几乎把大门进来的小马路都填满了,沿路边的商店、餐馆、居民楼的住户们都把窗户推开,看到这异乎寻常的景象被惊住了,他们想:今天是什么

' l: Q5 [" I7 G7 u5 M/ z

日子?!怎么会来这么多人?!来干什么呀?!
   大会就要开始了,师生们纷纷涌入两个阶梯教室,但是人数太多装不下了,一部分在过道和小马路上聊天等候大会的结束后进行的其它议程。
    阶梯教室主会场里,正面挂着醒目庄严的红布白字的宽大条幅,上面写着:《一机部职工子弟小学、北京机院附小师生联谊会》,后墙上挂着的条幅上写着:《师恩难忘童心永存师生重聚首》,会场里热气腾腾,几十年后再相逢的喜悦心情还在延续,会场里到处都是激动的欢颜笑语声,大会还有十分钟就要开始了,突然报告音响失灵了,立时震惊,这是怎么搞的?!没有音响?!这么大规模的大会怎么开?这么热烈的会场怎么能安静下来,大会怎么主持?!要是胆小的人恐怕都不敢主持这样一个大会了。这时,大会主持人镇静地面带微笑地在黑板上书写了几个大字:“扩音器不好使了,马上就要开会!安静!不说话,就是支持!”紧接着就听到左右前后此起彼伏的鼓掌声和呼喊声来回应大会主持人:“夸夸夸!夸夸夸!夸-夸-夸——请安静!请安静!”……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了,主持人感动地告诉大家:“10:40,我们就可以开会了,虽然音响有误,但在大家的支持下,大会只推迟了10分钟。”
    大会开始了,主持人首先感谢从各国、各地,万里迢迢、千里迢迢,排除万难,赶来参加今天的大会的老师们、学友们;感谢因病、有事不能来参加大会却心里惦记着母校并给大会发来贺诗词,对联和信件的师生们,古刹听松老大哥送对联一幅说:左联:故国春风今又起,金台聚会执手回眸尽开颜;右联;校园恩师安在兮,少年同窗儿时音容依犹在;海外游子诚祝《4.11师生联谊会》圆满成功!水小子祝愿大家愉快度过这一天的分分秒秒心中留下美好的瞬间。谢谢你们——海外的学友们!感谢为大会成功召开积极参加筹备的师生们!感谢兄弟单位,公安部门、街道对大会的关怀支持!有了您们参与和支持,才有了今天大会胜利召开的圆满的成果!谢谢您们啦!
    下面由学生大会主持人安立堂代表全体学生,向附小全体教职工老师们三鞠躬!特别让人感动的是,那些排除万难来参加大会的师长们。其中唐玉梅、栾兴家两位老师刚刚失去了自己亲生的成年儿女,怀着万分悲哀的心情,毅然参加了大会,他(她)说:这次大会意义重大,拖着病体自己也一定要参加这次盛会。病情很重的蓝为荣老师,全家出动连保姆都跟着来参加大会了,她爱人郭书箱身患癌症,还推着轮椅上的蓝老师坚持参加大会几个小时之久……,多么令人感动啊!老师们,学子们向您们表示最衷心地感谢和敬意啊!
    下面由大会主持老师主持向附小教职工中为教育事业终身呕心沥血,已经先逝的47名教职工起立默哀一分钟。大家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向47名教工默哀,会场一片肃静……。
    接下来是由德高望重的教师代表,85岁高龄的宁玉珍主任,向大会高声朗诵了她自己献给大会的一首诗《请珍惜!》,很受大家欢迎。
    接着请附小元老栾兴家老师向大家讲述了《机院附小的变迁过程》。
    再下来就是由学生代表,筹委会副主任刁毅向大会报告,大会学生向老师献玫瑰花一束;《4.11纪念章》一个;由学生刁毅出资在上海专门为每位老师们制作暖瓶一个的具体创意和想法。然后由女学生代表们向老师们献礼,音乐奏起,一派喜气洋洋的欢乐气氛,老师们接受礼物和献礼学生拥抱握手时眼含热泪,非常感动。
    本来还有两位学生代表发言,由于时间紧迫,只好忍痛割爱。

8 V+ z# s* V$ l+ g O$ ]

    大会进入到由第一届毕业的学生鞠衍行打个代表全体学生讲话,他进行了慷慨激昂,情感真挚、不用话筒很得人心的简短而精彩的演讲,他说:无论我们现在官居何职?地位有多么显赫,处境如何?年岁几何,在老师面前,我们永远都是老师们的好乖乖……。他发自内心地讲出了几十年来附小学生们想对老师讲出的心里话,太让人感动了。台下掌声和欢呼声雷动,经久不息……。
    最后大会进入到高潮的压轴戏:到会师生群体合唱几十年前的儿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花儿朵朵向太阳》、《我们生活在老师的身边》、《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等歌曲。大合唱由极具风采、指挥若定的万又新指挥,由音色优美声情并茂的孔亚莎、桑小英女声领唱,大会的合唱非常成功,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合唱团,声音嘹亮而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而婉转动情;合唱的节奏准确而有序;把歌曲中的升降半音和切分音都唱出来了,唱出了当年附小歌咏的高水平。这歌声召唤了附小人的几十年积聚的思念和柔情;这歌声驱散了几十年思念的愁云;这歌声给附小人带来了幸福与温馨。这歌声,给附小人带来了团结和信心,甜蜜的歌声把附小人的魂魄都勾去了啊!这歌声余音袅袅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 U4 N ~; H+ a1 c$ ~6 \& P9 o

    成功的<4.11>永驻附小人心中!(暂此住笔。)

/ v3 {( V- |( C0 w$ R% k' h1 F* Y

 

+ x, H0 a, s+ H#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3 14:11:55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7-1 07:43 , Processed in 1.247208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