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秋岳老师为论坛撰文:
7 {, Z2 \! l. }4 i* k/ m
! u5 t: Z: ~6 Y1 U《回忆第一届全运会团体操》 8 Q; W& V3 b4 Q3 W
8 q0 A3 L. k2 H( q- c! R
新春佳节,61届校友gui_my来访,惊喜不已。时隔50年居然还想起我这个普通的体育老师,感慨之余,浮想联翩,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说起第一届全运会团体操表演,真是有说不完的话。 + d1 }7 z+ Q. [8 c$ K2 K
中央决定1959年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开幕式上举行团体操表演,是学习苏联、朝鲜运动会开幕式的模式。1958年国家体委就成立了团体操表演的创作班子。我记得58年寒假前朝阳区就下达了团体操任务,组织参加表演的学校领导、教练员、辅导员等观看苏联、朝鲜运动会团体操表演的纪录影片,使大家对此有了初步的直观认识。 Z, c# Z- `% P; d& T
参加儿童操的学生共有1950人,任务分配给工人体育场周围的小学。参加的学校有19所。当时机院附小的体育工作不被区里看好,只分配人数约60人,占总人数的1/30;安排的位置也在偏离主席台很远的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在整个场地的东南角。
$ T; _- S/ f9 ?1 }% z4 |9 } 但是机院附小的同学们经过刻苦锻炼,作出了突出的成绩。就在第一次十九所学校大合练的时候。人们发现全场东南角的一块,做操质量符合标准,动作优美,节拍准确,其整齐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才引起领导重视,对机院附小从此刮目相看。由于在第一届全运会团体操中的出色表演,才有了在第二届全运会上把附小的表演方阵挪到了正对主席台的正中央位置。 3 O d/ l" B& s
应该感谢参加第一届全运会团体操表演的附小校友们,对他们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敬意!你们不仅出色完成了任务,而且给附小争取了荣誉。
8 \6 r6 C; M! V. T# @+ f! c 上级对参加团体操训练提出学习训练两不误的方针,所以参加表演的同学几乎全是业余时间进行排练;教练、辅导员学习动作都是利用下班以后的时间。开始时天气冷、没有大的场地,就在教育局的一个小会议室、门口、走廊学动作。从机院附小到朝阳区教育局,有三站地,老师们为了节省4分钱车钱索性步行去学习动作。当时辅导员是金久雄老师,她身体素质好,有舞蹈基础,儿童操中跳皮筋表演就是金老师学会以后教给学生的。辅导员除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之外,也协助辅导做操的动作,对提高表演质量很有帮助。
$ [ O. w( ^% K 说起后勤工作也很辛苦。每次大合操都要到场地“打点”,即在每个学生站位上做标识,开始用石灰,后来改用圆铁片、塑料布头用钉子固定。团体操训练平时没有补助,只有大合操的时候才有一些。有时一人一瓶汽水、两个面包;天热时冰棍加面包。每到这时后勤人员就要忙碌一番。有一次有人提议面包吃够了,换换口味,吃油饼吧!结果忙坏了朝阳门外的几家点心店,准备了2000多个油饼。最后学生吃了油饼加汽水,出现不适反应,有的上吐下泻,闹了一个笑话。
: Z t. D. H) L. [5 [( b8 O8 Z 第一届全运会开幕式上的团体操表演作为向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必须搞好,先要通过预演。预演定在当年5月的全军运动会上,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亲自审定了团体操方案,经过修改、排练,才在九月份的全运会开幕式上演。我们的训练工作从59年的春季开学,到五月在全军运动会上的预演,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可见同学们的训练是相当艰苦的。
: Z0 Z2 Y* v% }1 Q6 Z/ t 有了第一届全运会团体操的经验,第二届就提出了超过朝鲜的奋斗目标。怎么超过呢?在整体设计上超过,主题思想有鲜明的特色: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在动作质量上整齐划一,技巧难度等全面超过他们。儿童操在第一届上是第一个出场,命名为“幸福的儿童”。而在第二届上把儿童操放在最后一个出场命名为“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 s& r, w0 C! j( v2 Y
第三届全运会仍在北京召开,那时机院附小已经解散了。而我仍留在呼家楼学区,负责这一篇小学团体操的总教练任务。
" X+ Q6 f) ~0 J( Y. O, G3 |" Y9 V1 n% ] 最后,我衷心感谢gui_my帮我上网发帖。我还希望能见到更多曾经参加过第一届全运会团体操表演的校友撰文,共同回忆这一段美好时光。
' h0 s* |; n4 L7 b
; g* s* L5 Z; Z ? 1 ]' X p1 }) f% ^8 Z2 E
华秋岳
: m& \3 k. \. [" C% G4 ?% w 辛卯元宵节 1 o: Y3 [+ D, X; P& N9 ^' q
+ n$ F9 l" \/ c) K$ M- x& J
6 U# U$ G- h; n$ c% ~+ ?/ N5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