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6430|回复: 7

[原创]靖江郡王陵寝分布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9 1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靖江郡王陵寝分布图

[原创]靖江郡王陵寝分布图
发表于 2011-1-11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分布图是靖江王陵管理所画的,与实际情况不符。下面这个是我实地测量的经纬度得出的位置图。

3 [& @3 N8 f: M

发表于 2011-1-11 2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少一个荣穆王陵。
 楼主| 发表于 2011-5-3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靖江郡王陵寝分布图

[原创]靖江郡王陵寝分布图

[原创]靖江郡王陵寝分布图

[原创]靖江郡王陵寝分布图

[原创]靖江郡王陵寝分布图

[原创]靖江郡王陵寝分布图

[原创]靖江郡王陵寝分布图

[原创]靖江郡王陵寝分布图

" Q8 ?7 v0 N9 b" t5 L7 A1 W3 g& z4 B

靖江王陵位于广西桂林市区七星区东郊尧山西南麓,东起灵川县大圩乡流水山,西至桂林市郊穿山乡望城岗,南抵柘木镇园岭,北达灵川甘棠乡老虎岭,形成了南北15公里,东西7公里的墓群地带,共有王、妃合葬墓11座,厚葬的次妃墓3座,以及将军、中尉、宗室、王亲藩戚墓320余座,整个墓群占地近一万亩。有“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王陵”之称,目前只有靖江庄简王陵修复开放。其他王陵或者仍在山野间等待大家的探访,或者象康僖王陵一样修复了,但是没有开放。这十一座王陵是十三代靖江王中,去掉两个葬处不详的第一代靖江王朱守谦和末代靖江王朱亨嘉,其余的十一位靖江王的陵墓。据说在靖江王陵区域内,有一处朱守谦的衣冠冢,尧山,一名牛山,又名辽山,是桂林近郊比较大的一座土山。土山,是指山里没有溶洞。桂林的喀斯特地形比较典型,大多数的山里都有溶洞,不适合修建大规模的陵墓。

' S5 {/ U4 m# R' I& {6 ^# ^

 

发表于 2011-5-3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图,我就是根据靖江王陵管理所画图,在Ge上戳的钉子。

$ x9 i4 A- D8 q0 @

 

- ]. r4 N- a7 Z( u# b

虽然没去过,但是神游多次,再看您的照片和图,身临其境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5-3 2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4 @. E; H H& V0 j; @* E* o7 f

始祖 朱兴隆 南昌王 洪武元年追封 (公元1368年) 朱元璋长兄

1 E: J! t0 x3 h- o+ a6 Y* M

-1344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明太祖朱元璋长兄,仁祖淳皇帝朱世珍长子,明初名将朱文正之父,元朝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虫灾,疾病到处流行,朱兴隆和父母朱世珍、陈氏先后去世。

( A9 Z4 a* [1 Z

 

+ P; L6 v% }- @2 P0 r% L

 

+ F/ K) [8 v% T& }' [2 S& q; T* t

 二世 朱文正 未谥 -- 南昌王嫡子

1 V# o( A c4 i" V; ~

?—1365年,朱文正是明初一名开国大将,是朱元璋的侄儿。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 朱元璋卷》中给了朱文正很高的评价,将朱文正誉为元末明初“天下第五名将”。 洪都之战,陈友谅60万大军围攻85天,长达三个月,都未能攻破洪都城。陈友谅不禁叹道:“朱元璋座下猛将如云,竟还有朱文正此等军事奇才,若能效力于我,势必如虎添翼!”

# o2 A! g7 A5 |% N8 S
$ P6 W, i: p, B2 Q' _; [

最终朱元璋准备好了一切,统率40万大军,千帆竞扬,向洪都浩浩荡荡地开来。吴军与汉军在翻阳湖大战,结果陈友凉战亡,全军覆没.洪都保卫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场战役,决定了朱元璋的霸王事业,改变了元末明初整个局势。朱文正可谓居功其伟!

7 u& @' Y5 D+ |

洪都保卫战后不久,朱文正在部属怂恿下,欲投靠张士诚,背叛朱元璋。被朱元璋先发制人,朱元璋本来想处死朱文正,但由于马皇后的劝阻,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将朱文正在桐城软禁起来,终老囚中。

. v4 Z7 B* D" T! r. b- d8 B5 V* C

 

/ A. L% Y$ S4 c6 O/ d O

 

( f( m) i: `: e

三世 朱守谦 未谥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文正嫡子,首封靖江王

! s& Z, @- P/ y: _

1361年—1392年,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侄孙,第一代靖江王。父文正,朱元璋长兄兴隆子。守谦幼名铁柱,父亲大都督朱文正被黜时。铁柱已知事。元璋抚其顶曰:“儿无恐。尔父不率教,忘昔日之艰难,恣肆凶恶,以贻吾忧。尔他日长大,吾封爵尔,不以尔父废也。尔宜修德励行,盖前人之愆,则不负吾望矣。”育之宫中,教训甚笃。吴元年更其名为炜,后又改名守谦。洪武三年四月七日分封诸子,果将守谦封为靖江王,而以南昌王为始祖。因此文正亦得以列祀于靖江王国宗庙。

( x7 h, y/ N5 l& @9 j; X2 r

就藩后,王府文武众官难以开喻。守谦知书,而不谨宪度,狎比小人;性情乖戾,阴贼险狠,肆为淫虐,国人苦之。而王府相府官又仗势欺凌广西护卫指挥耿良。元璋于是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召守谦回京师而戒谕之。守谦复作诗讥刺。引古牵今,内多含冤抱恨。元璋怒而废其为庶人,使居凤阳力田,冀其知稼穑艰难而思所以保富贵也。而守谦乃云:“不恋车马之嬉游、住茅檐之矮屋,忘金饰之高楼,惟努力于田丘,甘心老死于桑林。”元璋又命儒臣编辑藩代事迹为《昭鉴录》教戒之。 七年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元璋以为守谦久历艰苦,必克自新,遂复其爵,徙镇云南。又椎本亲爱之意,援引古道,谆谆训诫。既行,又遣其妃之弟徐博同行,赐以玺书曰:“云南诸夷杂处,地险人顽,守者非恩威并行不可得而长久,故能者必恩威兼著,赏罚严明,笃在防奸御侮,不作无益之工以疲士卒。域内无警,使乐有余。士卒既安,土人畏威怀德,则久长必矣。云南冬无酷寒,夏无炎暑,气候和平,可谓乐地。然尔戴罪而往,所居之室且可取容而已,所领军士止存百人自随,其余悉与总兵官备御。国粮于外,且积余粮以备明年屯种。旧守军士皆是力农,仅能自给,若不度在下之情,必使坐食待尽,一有窘乏,大非便也。尔所居,非奉朕命,必欲称及尔心,则人劳灾兴,有不可逃。尔其钦哉!”然守谦既至云南,复奢纵淫佚,掠杀不辜,默于财货,豪夺暴敛,号令苛急,军民怨恣。又以大理印行令旨,遣人往谕百夷,结果使者被百夷污辱。元璋只得又将其召回,仍安置凤阳。而守谦横咨如故,强取牧马,暴扰一乡。乃召至京师,笞而禁锢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正月卒,葬于凤阳泗州。

( U. d9 u: r$ @+ P( }

 

0 q% g; `# j6 o: n( V

 

: U9 |. V+ }: y/ v) T

四世 朱赞仪 悼僖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朱守谦嫡长子,第二代靖江王

3 n+ U, T& i* ^8 {

1382年-1408年,父靖江王朱守谦,洪武三十年(公元l397年)三月,明太祖诏令朱赞仪拜访晋、燕、周、楚、齐、蜀、湘、代、肃、辽、庆、谷、秦十三藩王,自湘、楚入蜀,历陕西,抵河南、山西、北平,东至大宁、辽阳,从山东回京师。朱赞仪恭慎好学,习得治国之道。建文二年(1400年)袭封,因靖难之役于永乐元年(1403年)才复藩到封地,萧用道为长史辅佐朱赞仪。永乐六年薨。王妃:张氏、夫人:耿氏、李氏。

+ C9 r% P+ x4 ]2 I0 b o

 

6 O& p$ C* ?5 H% y

 

4 E3 g% z8 J# m( S7 v K$ t% i

五世 朱佐敬 庄简 永乐九年(公元1412年)悼僖王庶长子,第三代靖江王

3 M7 Z, K' [) e4 V$ W

1404年-1469年,父靖江王朱赞仪、母耿氏,永乐九年(1411年)袭封,初时用银制印玺,明宣宗时改用金涂印玺。朱佐敬爱好读书、书法,常登独秀峰,信仰佛教。在明英宗时,与弟弟奉国将军朱佐敏的关系很差,以至常常互相向皇帝上奏诬告对方,英宗大怒,训斥朱佐敬兄弟。成化五年薨。王妃:沈氏

4 Y/ _5 Z9 j& S4 v- R1 G

 

* ^6 f$ G+ P) M7 T" R+ {/ K5 }3 C

 

5 r8 M) p4 G' i; [+ G$ D% ~# v

六世 朱相承 怀顺 成化七年追封(公元1471年)庄简王嫡长子,第四代靖江王

, X7 ]. X2 J. G# [; ^

?—1459年,死在父亲之前。朱佐敬死后,朱相承的儿子昭和王朱规裕承袭继位,朱相承被追封为怀顺王。王妃:谷氏。

8 _& d5 T4 B. K- e6 H' O9 E6 N

 

* W: m( V& e/ K7 }

 

4 s( l1 r+ c! J4 w/ Y7 [* [

七世 朱规裕 昭和 成化七年 (公元1471年) 怀顺王嫡长子,第五代靖江王

# r+ {* T6 Q! f. Q4 _5 L

1454年—1689年,第三任靖江王庄简王朱佐敬的孙子,朱相承的儿子,父亲朱相承早死。成化五年(1469年)朱佐敬薨逝,成化七年(1471年)朱规裕承袭继位,在位19年,弘治二年(1489年)薨逝。王妃:林氏

' L( T6 M6 L. @! n4 L

 

! c) x6 D6 @. {! a, d

 

/ c f5 J5 {9 s5 T4 I, ^# y

八世 朱约麒 端懿 弘治三年 (公元1490年) 昭和王嫡长子,第六代靖江王

6 }$ E: W7 U+ F7 b. s* E

1475年-1516年,在位19年,以孝顺谨慎闻名,正德十一年(1516年)六月初二日薨逝。王妃:杨氏

# T8 d2 h: W+ n& e& {$ u

 

1 e% }- H+ `2 w3 L

 

$ Q0 G' g& F1 a2 @& {

九世 朱经扶 安肃 正德十三年 (公元1518年) 端懿王嫡长子,第七代靖江王

, s5 r) N& j% I4 }6 I1 F

1493年—1525年,因父王患有瘟病,在七、八岁时即被委以国事,十二岁时敕掌国事,赐以一品冠服。正德十三年七月三日经扶袭封为第七代靖江王。经扶喜学问,常与审理周垚讲究经史,称他为先生。读书之暇,随笔作诗文,皆有关于身心伦纪,不为无益之语。时常登高远眺,兴之所至辄形于诗,长篇短章,多至数十首。在正德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年仅十三岁的经扶作了一首观雪诗:“郭外奇峰列斗天,晓来雪片倩缤纷。松杉忽讶成瑶树,岩谷惊看拥白云。光射玉楼呈瑞兆,影摇银海静尘氛。边氓不用嗟贫病,垂拱而今有圣君。”这时经扶刚敕掌国事不久,显露出自得与自信。年后元宵节时又作了一首春景诗:“擎天一柱镇南州,四序宜人景最幽。丽日花枝鲜冉冉,表风树影密悠悠。山头皓月添秋意,洞口芳梅与雪涛。欢赏畅然情不厌,真堪写人画图收。”正德九年六月一日作避暑诗:“乾坤一柱峙西南,几度登临驻鹤骏。爽气全消三伏暑,清阴倒浸百花潭。楼台远近浮晴雷,云树高低拂翠岚。抚景欢然成宴乐,望岩不用沸余酣。”正德十四年作中秋玩月诗:“凉浸琼楼宿雨收,卷帘坐对一轮秋。山河有影悬霄汉,风露无声下斗牛。夜色阑珊催玉漏,桂香馥郁漾金瓯。霓裳仙曲犹堪听,不羡当年汗漫游。”嘉靖二年(1523年)春祀山川后游城北虞山,见舜君臣祠像,遂作记并赋诗一首:“帝人南巡不记还,口口湘竹泪痕斑。苍梧口口桑榆静,九嶷山川草木闲。斯道毋芝大圣法,今时尤谓至仁艰。桂石景慕无他识,特把虞名题此山。”在靖江王经扶的带动下,这一时期靖江王府及宗室中文风颇盛,嘉靖四年三月十三日薨。王妃:徐氏

% {4 b. a6 @6 {) T: e: d* o/ I

 

" Z) V7 ~* F" f. @( V8 K0 m% F

 

0 O9 m# ?8 F" G1 A {3 Y7 \ y

十世 朱邦苎 恭惠 嘉靖六年 (公元1527年) 安肃王庶长子,第八代靖江王

( \& T' a* N f# g" |3 ?

1513年-1572年,在位45年,因为与巡按御史徐南金互相攻讦参奏,被嘉靖帝夺禄米,问罪于属下官校。王妃滕氏为妾刘氏所害,朱邦苎因为刘氏的儿子朱任昌为世子,未敢追究,但没有给刘氏封号,而是封侍女郑氏为夫人(宪定王朱任晟的母亲)。隆庆六年(1572年)朱邦苎薨逝。王妃:滕氏

. ?; P; n) |. M( U6 k

 

" X$ K5 ?9 p9 K: N9 h

 

+ x" B; J6 o) `) ? _; e: y9 \/ V3 J

十一世 朱任昌 康僖 嘉靖三十六年 (公元1557年) 恭惠王庶长子,第九代靖江王

; w' G- |6 b+ W8 i

1532年—1582年,母次妃刘氏。生于嘉靖十一年十月初五日,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五日封为长子,万历三年八月二十九日袭封,十年正月十二日薨。王妃支氏,次妃赵氏。

2 r9 B( \: \$ B: O! a0 a- m. y Y+ B$ F

 

( F& P% o' N5 l5 o# h7 A

 

6 T& d. |8 A3 T% [* Q) Y6 J

十二世 朱履焘 温裕 万历十三年 (公元1585年) 康僖王庶长子,第十代靖江王

8 I# Q0 H' R" l: Z

1572年—1590年,康僖王之嫡长子。万历十三年袭封,十八年薨,无子。王妃:石氏

! K) O+ L' h4 E: E& ]9 V9 s7 b

 

+ N. M* B! {& \) e

 

) q9 _4 \2 {5 S! @

进十一世 朱任晟 宪定 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 恭惠王庶次子,第十一代靖江王

( M, U0 V6 i; \( s6 D ?! Q. p. S% ~% p

1538年-1608年,恭惠王庶二子,母次妃郑氏。生于嘉靖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三十一年三月十九日封辅国将军,万历二十年八月初六日袭封。三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薨。王妃:白氏

F: I4 D0 o$ u) c" k

 

[$ g) b1 D' h' D @" `4 @: a6 |

 

]* r1 y! e' c* O7 [

进十二世 朱履佑 荣穆 万历四十年 (公元1610年) 宪定王嫡次子,第十二代靖江王

8 }( [% j. W% v7 s

?—1634年,宪定王次子,兄长死后,被立为世子,万历三十八年袭封,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薨。

; D# n/ H0 h7 d! b2 G

 

, f F6 T0 A$ C' E- ]5 F$ i

 

) u1 I+ | `5 J6 N8 y1 ^+ }- _* t+ T

十三世 朱亨嘉 未谥 崇祯十一年 (公元1638年) 荣穆王庶长子,第十三代靖江王

& X" K4 ?: ~& O5 Z

?-1646年, 南京沦陷后,于隆武元年(1645年)八月初三日,在广西总兵杨国威、桂林府推官顾奕等人的拥护下,自称监国于广西, 当时在梧州广西巡抚瞿式耜得知僭位的朱亨嘉,要思恩参将陈邦传助防,又通知当地土司的“狼兵”,不要听从朱亨嘉的调遣。瞿式耜不奉朱亨嘉召令,朱亨嘉亲至到梧州,拘捕了瞿式耜,幽禁在桂林。时唐王朱聿键为帝,瞿式耜派人去祝贺,要求朱聿键来平定朱亨嘉的叛乱。 两广总督丁魁楚在梧州突然发兵进攻,朱亨嘉逃回桂林。受困于桂林的朱亨嘉,释放了瞿式耜,希望瞿式耜能帮他守城。瞿式耜与中军官焦琏召陈邦传共同捉拿朱亨嘉,在八月二十五日朱亨嘉被俘,隆武二年二月(1646年)年被押到福建,四月被缢杀。子朱若极是有名的书画家石涛

9 K$ A, d5 N" i+ ^

 

' s6 E* I( @& a9 e% B j! g5 [' C

 

$ L G, S: B3 n( s6 F2 ^

进十三世 朱亨歅 未谥 南明隆武元年 (公元1645年) 宪定王嫡长孙,第十四代靖江王

- V9 N, Y* [1 U0 ]8 E0 f/ J- R

1596年—1650年,朱任晟嫡长孙、朱履祥嫡长子,生于万历二十三年,初封辅国将军,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奉南明隆武帝诏袭封为靖江王,为人仁厚,力主抗清,得到瞿式耜的拥戴监国。永历四年(1650年),孔有德再次率清军攻破桂林门户严关,桂林守军闻风而逃。朱亨歅与瞿式耜、张同敞都不愿出逃,遂被清军俘虏。不久,瞿式耜、张同敞被孔有德杀害于叠彩山风洞前,朱亨歅则被缢死于西门外民房中。

* ~' @+ `7 d' j) E& O2 Z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4: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史方舆纪要》言桂林:“奠五岭之表,联两越之交,屏蔽荆衡,镇慑交海,枕山带江,控制数千里,诚西南之会府,用兵遣将之枢机也。”又云:“桂林以密尔湖南,支援勿达,故藩司设焉。”可见,桂林地处中原与岭南交通之枢纽,即为府治、布政使等地方行政机构所在,又为都指挥使用等军事机构所在,兼之文化发达,实行镇服政策,确实是最理想的位置,所以要把靖江藩国设在桂林。

发表于 2011-6-29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地图,以后再去探访就用这个了,谢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6 00:14 , Processed in 0.137296 second(s), 19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