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49|回复: 2

81岁老人痛斥旧城改建"浮躁症" 文化设施越来越少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4 17: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1岁老人痛斥旧城改建"浮躁症" 文化设施越来越少

- \/ B7 g# w7 }9 P' v! G

1 Y: u7 w) |3 X( M0 ?) X

山西阳泉市平定县   李土

3 G+ d, o, j" u

 

* r( S6 |0 f) G

 

- x% P( {' f [: A

 

: g+ R# X1 }! A! @# v+ N

 

4 ~! r8 p! `, h1 k" T6 f# e% N7 `

  楼群越来越多,楼间距窄得成了“一线天”;群众文化设施越来越少,城里唯一的人民戏院也被拆掉了。

/ W; Z0 C7 t+ {4 D0 q/ d% y" M
# a- o& K2 i6 h* h4 M. }# L$ j2 J
6 v, ?8 V/ @9 Y

  如今,平定古州城连“平定镇”、“平定乡”、“平定村”的名称也没留下,好像“平定州”和“平定县”城池在这里根本就没有存在过。这究竟是改造旧城还是毁灭旧城?

6 r2 i/ Q1 u. N

         

/ P. V5 @: T/ I( _1 p+ l+ n/ d) k7 \

  我今年81岁,在平定城已经居住了60年。平定县城曾是一座古州城,据说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西汉韩信下赵和宋朝赵光义下河东灭北汉的历史往事。这些年,平定县城在城市化建设中日新月异,但其特有的古城味却越来越少了,尤其是过去几年的旧城改建,几乎把一座平定古城改没了。被改造后的平定城,弥漫着一股浮躁味。

* I4 U! z6 M4 V7 Y- g. ?

  为何会这样?是因规划没有来得及广泛征求群众建议而不够科学,在执行中遇到了矛盾?还是因领导班子临时更换,令旧城改建的规划随意变动?不得而知。但我认为,恰恰是由于县领导的“浮躁症”,让这座古州城的旧城改建越来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 v& ?! `) T+ |( i \

  首先,楼间距越来越窄,有的成了“一线天”,侵占了低层楼居民享受阳光的权利。平定旧城改建初期,南北方向的楼间距一般要留下一楼半的楼距,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只有这个楼距在寒冬才能不影响低层楼居民的光照。但后来的许多南北方向新建楼群的楼距,只有半楼的楼距,楼距间成了“一线天”。在数九寒冬,“一线天”旁四层及以下的楼层就见不到阳光了。

9 {* y) P" U. M) G0 f

  其次,只管多建楼群,不要群众文化设施。新中国建立初期,县政府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在平定县城里大街中段建了一座宽大明亮的人民大戏院。逢年过节,这座戏院就会公演各种戏剧歌舞,平日里县剧团或外来剧团也在此演出。旧城改建时,要拆迁人民戏院,群众纷纷疾呼“不要拆了戏院!”“留下戏院吧!”但县领导根本不听,断然将平定城里这唯一的人民戏院拆掉,在戏院地盘上修建楼群进行地产开发。从此,存在了几十年的人民戏院消失了,平定城里的人逢年过节自己编排的文艺节目无处上演,城里也没有戏院看戏了。

0 h- k$ l3 y" m

  第三,随便改地方名、街道名、广场名。平定县城,曾是一座古州城。这座古州城的城址城名和一些地方名称是浓缩了历史事件或故事的载体。但是,在旧城改建之中,领导无视古城名称的历史意义与价值,随便更改,平定城关镇被改成了“冠山镇”。如今,平定古城连“平定镇”、“平定乡”、“平定村”的名称也没有留下,好像这里根本就没有过“平定州”和“平定县”的城池。旧城改建在城里拆迁了二道后街、三道后街、三面阁、庙巷等旧街道。新楼建成后,一下子改成了新安一区、新安二区、新安三区……好像这里原来是杳无人烟的荒野,改建的楼群是在荒滩上“新安”的。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建的“七一”工厂门前广场,多年来群众习惯性地称之为“七一广场”。就是这个叫了几十年的“七一广场”,硬被官方改成与金地房地产开发公司同名的“金地广场”。当时县城里的居民坚决不同意改,就在“七一”工厂宿舍楼顶竖起“七一广场”的大招牌。我国《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凡更改地方名称,需征求群众意见并履行申报程序。但是,平定县在旧城改建工作中,地方官员无视群众的呼声,硬是随随便便地把原有的地方名、街道名、广场名都改掉了。为什么要改啊?百姓真不理解。

. ^. X1 y9 v3 p [8 R

  依我看,旧城改建中的这种“浮躁症”,主要是源于一些地方领导急功近利,想追求显赫政绩。个别县领导干部上任后,还没坐热自己的板凳,就想着职务升迁,于是就急于让政绩攀升、飙升。好像政绩这东西,只有经济飙升这一个标准,唯钱是命,不及其余。这些领导的追求正好遇上了旧城改建中房地产开发这一生财之道,于是就不顾一切地扩大造楼密度,见缝插针地多建楼群、快建楼群。至于居民需要享受的阳光、群众需要的文化设施、方便的道路交通、包括地名在内的古城需要保留、传承的历史文物等,就全然不顾了。

' N0 P0 e v, [% Y; d' x

  真不知这究竟是改造旧城还是毁灭旧城?

& {9 C/ S7 j9 v

 

3 \" ^$ ]& }. m, @. p# g

 

$ e9 W; H$ Y$ V, M" C* Z

人民日报

2 n$ Y4 G/ H: A. _3 b. d' f

 

' _ s) a8 r( C: J$ W! [! E) N% f

 

# R& t' \2 v& d3 z& r6 z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1-20 1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伙游行吧。为了古都不被破坏。

发表于 2011-1-19 2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废物就是该骂,现在中国哪里不是这样拆的乱七八糟的,比日本鬼子来过还要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8 11:57 , Processed in 1.13087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