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冬天一到就急着买高粱纸糊窗户,旧式的窗户是下层装玻璃,上层是带花格的木头窗棂,夏天糊卷窗,冬天得糊死扇。 * M2 @$ c: I( `' I
老北京天气比现在冷多了,房檐上冻着大冰溜子,生个火炉子到了晚上还得封上——就是将风口关闭,用铸铁的盖火压住炉眼,不让火烧旺。早清儿再打开炉门烧水做饭。 , @" j6 h3 K- X6 ~% o7 |7 q
火没上来,水壶烧不了,就用水汆,洋铁皮焊的水桶有一寸左右的直径,端口有个把儿。老北京讲究早上起来梳洗完就喝茶,这一汆儿正好一盖碗。平时火上压个大水壶,炉台儿上烤着几块油亮的石头为的是晚上焐被窝。(还有)几块剩白薯或几个山里红是孩子们的最爱,转来转去踅摸点吃,大人也睁一眼闭一眼,任由孩子们拿。凡吃了桔子,定把桔皮放炉台儿熥上就如同现在的空气清新剂。 6 p/ f3 v' C- C; k# o& k- w1 Y
那时住杂院的人家多不富裕,孩子又多。出门撂户只一件像样的衣服,冬天洗了干不了,就用烘笼烤着,烘笼就像一个竹篾子编成倒扣的筐。有孩子的更是离不开它,什么尿布、小裤子都烤。通常屋子里混合着奶香、尿骚,五味俱全。洗衣服全凭着一个大瓦盆,外面上了绿釉,后来才有了钢种盆铝盆,再后来就用上了塑料盆,那已经是五十年代的事了。 9 G, [- r' f3 t4 C" S
还有个物件可能大多数人没见过:支炉儿。一种瓦做倒扣的锅,上面布满眼。用来烙饼。不用放油,干烙。那时有铸铁铛用就是时髦的东西了,哪儿见过电饼铛啊。
! O; y: y/ p7 l6 Q; {4 \0 Y 时代进步真像加速度,越来越快了。 % w e/ P" W; U4 d# m# T8 \
老北京的老物件想起来挺有意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