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颐和吴老

《颐和园》观后感[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2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九楼的说法,很地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1-1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还出了同名书《颐和园》,买书附赠纪录片光盘一张,并超值附赠长达1.7米的《万寿庆典图》复制品,为乾隆时期所绘,画面上数百个小人栩栩如生,可与《清明上河图》比肩,极具收藏价值。这幅画也是首次向公众展现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的神秘面貌。
 楼主| 发表于 2011-1-1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caishuda在2011-1-1 21:03:00的发言:
5 o% J2 d: E3 I, m# K" | $ g! Y9 U, W( b

当 当 价:¥26.00

7 j8 | S9 a( u4 u$ R0 f

定  价:¥36.00 折扣:72折钻石VIP价:¥24.70" G3 h7 c V' v' k0 b

& Q- g5 |( w3 I {6 e( B$ i

顾客评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已有1人评论

3 v3 m( v1 k0 v( m% A; e4 h# p
库  存:有货,可送至全国
- Z" R- c, x3 |" u1 d
: v* x: W; A! z( Q

作  者:赵微 主编,金明哲 副主编

( X3 \8 t" W, s: p+ U& d5 K

出 版 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8 P+ u+ V! G) A6 i2 o: S* \

出版时间:2011-1-1

7 K) [$ p* H3 [! Q$ P, D! H
    # X8 M( }) q( v2 p
  • 版  次:1页  数:175字  数:122000 , G) R$ L; G3 Y7 x/ g
  • ( r6 h) |. H( f2 r5 |& w
  • 印刷时间:2011-1-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 - U+ N/ t) r5 Z O; _7 M
  • 1 x1 l' J0 I: L; H
  • 印  次:1I S B N:9787535448835包  装:精装 ( w* y/ [) v( f/ V: r: Y
$ G# F! F! C. A' ^7 G
 谢谢!马上让孩子订了一本,其实对书无所谓,主要是那张图。
8 J; n7 \7 B$ u5 B 9 a( u& e/ i7 m( s$ y/ h/ m; w

发表于 2011-1-1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 当 价:¥26.00

; b. U6 B; m0 l: m9 A

定  价:¥36.00 折扣:72折钻石VIP价:¥24.70

9 h k( l! v1 z7 b2 b

顾客评分:已有1人评论

; }% k* m- h+ V0 X* A( x0 u; x
库  存:有货,可送至全国
* f" X8 X2 V. v" ^4 Z
$ |( R; p; r: r3 W" e! [6 L

作  者:赵微 主编,金明哲 副主编

- E& c' `# }4 j6 R: o ~

出 版 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 L5 S+ \# K& C7 {

出版时间:2011-1-1

" b4 T( D/ _3 a N: I2 U9 s0 C
    5 _6 ?6 I2 X' J/ p, r- q$ g
  • 版  次:1页  数:175字  数:122000
  • 8 s) |. J+ T5 v1 |. l: p7 l
  • 印刷时间:2011-1-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
  • 8 I) J" N F2 @- K4 Q
  • 印  次:1I S B N:9787535448835包  装:精装
# e/ d/ A7 N/ S$ w
 
发表于 2011-1-1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冲那张图
发表于 2011-1-1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石谷吧,吴老笔误了
发表于 2011-1-1 2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未见过的夕阳
公元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的某天早上,54岁的乾隆皇帝站在清漪园昆明湖东岸的夕佳楼上,独自向西眺望。
夕佳楼本是观赏夕阳的最佳场所,得名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如果是在傍晚,从夕佳楼望去,景色能与诗中的意境完美地融合。这也成为清漪园日后一道著名的风景。
乾隆写过不少描绘清漪园中日落景色的诗句。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本人其实从未见过这些诗中的景色。
所有的诗句都源自乾隆的想象,因为他被自己的一个决定约束了一生。
15年前,乾隆违背了自己爱惜物力,不再修建园林的诺言,开启了浩大的清漪园修建工程。清漪园建成后,他为自己定了一个特殊的规矩:
每次去清漪园,只能上午前往,中午返回,不在园中过夜,以此作为自律和反思,希望能稍得天下人的谅解。(“园虽成,过辰而往,逮午而返,未尝度宵,犹初志也,或亦有以谅予矣。”)
从清漪园建成到乾隆去世,整整35年里,他从未食言。
未能欣赏到清漪园里著名的晚景,也成为乾隆永远的遗憾。
100多年后(1888年),清漪园有了一个更为今人所熟知的名字——颐和园。
如果到颐和园来,你可别忘记,替乾隆皇帝到昆明湖东岸的夕佳楼上看看夕阳。
发表于 2011-1-2 0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稻子在2011-1-2 0:07:00的发言:
0 K" N$ H( h2 i5 L- d3 _; j3 H

 

' b" L1 |2 z& r

吴老无误,王石谷就是王翚,石谷是他的字

0 a' @( s3 d8 S6 ^) @

您去看看26楼……

发表于 2011-1-2 0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弘德皇帝在2011-1-2 0:10:00的发言:
0 k4 B/ i% e; S* ]2 r. |: ^: s9 o% E

您去看看26楼……

% z- k' N8 t$ l2 P. C5 f; p* i

。。。。。眼误。。。

发表于 2011-1-2 0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弘德皇帝在2011-1-1 21:56:00的发言:
王石谷吧,吴老笔误了
# @% B1 n; W2 u: z- T5 p

 

) k3 o6 T, I+ v9 A' s

吴老无误,王石谷就是王翚,石谷是他的字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0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8、第一集说到乾隆以兴修水利为名改造西海为昆明湖时说到:在昆明湖建了冻、南、北三个水闸,南闸供应太液池、东闸负责圆明园等用水,北闸水患时打开向清河泄洪。这都没错,关键没有说到西闸。西闸应该是与金河相通的,用来调节团城湖水量的。

    《颐和园》片子最后出现超过百人的参与人员,其中专家、顾问不少,不知道为何错误百出(我还会继续寻找该片的失误的),大概“龙多四靠”吧。

  


发表于 2011-1-15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体来讲还是挺不错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0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9、在第二集里把静明园的“华藏海塔”(也叫华藏塔)标成了“妙高塔”:



这个是华藏塔:



这个是妙高塔: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0、“澄晖阁”和“画中游”搞反了。
   第六集在介绍“画中游”时说:正面是一座两层楼阁,两边各有一座,东边的叫“爱山”,西边的叫“借秋”,后边有“澄晖阁”,各建筑之间由爬山廊连接。
   其实前边的两层楼阁是“澄晖阁”,牌楼北面的叫“画中游”。是民国期间一军阀租住此地,装修时误将画中游牌匾挂在了“澄晖阁”,至今就没在换过地方。阁内一层岩洞前有一无字石,就是军阀所刻,后被铲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9 07:53 , Processed in 1.14083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