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苏?看过他的文章和部分博客,很喜欢他那种用深入日本文化,来解析中日不同的写作方式; - @5 `9 l6 ~3 j* D* N& c
( G3 Q% s& Z3 t# [第一张是中海万字廊,不是居仁堂,它和第二张的石室都已不存了。 9 e' U/ O! E a8 Y* X K3 Y/ Q
0 v! r# d3 \& }( e4 d
照片内容是1930年-1942年间的,具体年代不详,但不会太早, ; g3 `- J4 Z0 W4 |/ R9 f* E
2 l$ l) C" w7 C% f, S/ S+ |作者是“陈君照相馆”;似乎是个比较小型的照相馆,因为从拍摄构图来看,水准非常有限, 5 d% _$ p) ~; k; h" A! J" H. p5 y# o
并且拍摄的题材包括角度,都是同时期流行的大众化的。 1 a+ m& p' J) {) m
5 l9 L/ T1 ?" Q& i3 ^4 S& D当时包括欧洲人拍摄了许多高水准的北京风景照,批量用照片直接制作或是印刷制作成明信片,做为旅游纪念品销售,
/ ]! V4 z) w' i. {: A" r" L" w* y楼主发的似乎是国人对此粗略的模仿作品。
, e {3 q( T% B
/ y/ O7 u! A1 ?; c如在日本方便,尽可以关注一下早年的山本赞七郎,或是后期的志波杨村的作品,价值比这些要高
. b {3 c* Q6 ?7 g1 }- a
% N) O' k+ {/ f$ S) w$ o# X2 E " X9 a2 [0 E+ d3 Q% G3 P, O
如真是萨苏本人的物品,如还有其他内容不明,我可以尽力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