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安德路

我痛且困惑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24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真的为老百姓好吗?关于旧城民居改造国外是有先进榜样可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0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很矛盾,但是为数不少的北京人买不起商品房了,老房子住了起码六七十年,想走是为了解决居住条件,不想走是因为离不开四九城的情结,现在市政府和开发商也是串通一气打压北京人,真不是东西
发表于 2011-2-24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语中,为逝去的北京默哀。
发表于 2011-2-24 2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能把北京拆迁的过程讲讲?
发表于 2011-2-28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们网 在 网上建一座 一比一比例的 老北京城......
 楼主| 发表于 2011-5-12 1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四在2011-2-28 14:22:00的发言:
咱们网 在 网上建一座 一比一比例的 老北京城......
Q) x0 k1 t; C: q3 i" X

美好的愿望!画饼充饥而已。北京城早死了,我们不过是用文字和图片送殡和祭奠。

- y9 j# Q$ C! y$ r. J$ z/ m- I

纸烟聊做香一炷,

8 O+ i) F8 q0 r; J; L

无言空有泪双行。

+ ?0 N4 ~8 T _* A, d

古都往日心中景,

% @* s; E: ~: i( A4 \( c, a# F0 ~

辞世随体葬西方。

; [9 j( n; |8 T; N, F% d

 

发表于 2011-5-12 16: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所言感同身受,我祖辈虽不是老北京,但我生在四合院,长在胡同里几十年(虽在城外),内心有着深深的胡同情结.这种情结只有那个年代住过胡同的人(并非现在住的)能理解,尤其是几十年以前(还没发生大量外来户挤占四合院变成大杂院的时候),胡同的宁静,四合院的优雅, 院里的石榴、枣树、葡萄、花草,胡同里古老的大槐树,天上盘旋着响哨的鸽子,小孩子踢着房子、跳着皮筋、追着蜻蜓、逮着蝴蝶;大孩子坐在槐树下手里挑着花、织着毛活,古朴自然之情景一直铭刻在我记忆中。

6 ~2 B8 f1 j# W3 P% e0 q/ E+ t

     为了寻找这久违的胡同感觉,近来我曾特意进城步行了一些胡同。我既感觉亲切,又感觉陌生,亲切的是这灰色调的胡同平房,以及还有一些说北京话的北京人,尤其是上岁数的,见到他们就像见到了老街坊,很自然就能说上话,因为他们很有同感;陌生的是胡同里到处停着汽车,或是租房子外地人开的小铺,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宁静,四合院变成了破烂拥挤不堪的大杂院,各式小房见缝插针把院子挤占得只剩下能过一人的夹道,胡同院落里来来往往的尽是南腔北调之人,这可不是我印象中的胡同、四合院了(70年代我骑车去西单王府井就爱走城里的胡同,一是胡同里非常宁静舒服,二是能避开大马路来往的车辆)。

8 _: r, l; l7 w% d

     变了!变了!胡同四合院原本美丽的姑娘,变成了丑陋的老太婆,不招人(不了解她的前世之人)待见了。

发表于 2011-5-13 1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J% t7 J3 n2 e0 A- `) U& k4 T$ I

 

) B# S% W# o) X2 r M3 w- E

            有本事,没本事,也不是那个人说了算。历史的车轮滚滚,复杂去了。有些人进了北京就以为有本事了。远去了,谁知道什么渠道进的。感谢那些建老北京的人。

发表于 2011-5-13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周口店的北京人 没人敢说自己是北京人——现在是原始时代? 

* z# D' }1 k) B+ J

满清入关就成了北京人 你跑六环外是你自己没本事——现在是战争时代?

# O$ @7 ~; K; J4 D

有没有人想过   为什么元明清虽经朝代更替 却都是在建老北京  

; D& ^$ Z1 Z- C% ^- a8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3 10:18:1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20 1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退一步讲,历史的原因,原来的胡同四合院已糟蹋的太不象样了,成了杂乱无章的大杂院,无法保留,只能拆.但拆旧盖新,再建的建筑物风格能否设计得美观一些,符合中国文化,能跟北京城传统文化相协调,各方面禁得起时间的考验,从此成为百年后的文物,而不是满眼的垃圾建筑,形成反复拆建的恶性循环呢?

3 i( Y/ j# R, Y

     基于各方面的分析,估计不太可能.

0 C4 o( V9 p7 g

  

发表于 2011-5-20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的目的就是把有钱人引进来,没钱人轰出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4 14:03 , Processed in 1.252666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