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66|回复: 30

北京小吃太丰富了!!!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6-26 14: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变面食

  因为北方以面为主食的饮食传统,故在北京小吃中,面食类的小吃花样繁多,制法各异。难以数清究竟有多少种。有很多今天已经难得一见了,也有很多至今“生机勃勃”,在小吃夜市、小吃一条街上,是不必猜而肯定会出场的“角儿”。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胡同深处(六)

烧麦  

     烧麦起源于元大都,是地道的京味小吃,现在南北方皆有。北京烧麦从馅上分,春、夏、秋、冬四季有别,即:春以青韭为上,夏以羊肉西葫芦为优,秋以蟹肉馅应时,冬以三鲜为当令。在清称之为“稍麦”,乾隆年间诗人杨米人的《都门竹枝词》中就有“稍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的诗词。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锅贴儿

  锅贴儿形似饺子,包好并不煮,搁在油铛上,烙一会儿,往饺子上再浇点热水,盖上盖儿一焖,铲出来,贴着铛的一面是焦的,所以叫锅贴儿。与饺子不同的是,锅贴两角不封口,呈月牙形,馅似露未露为一大特色。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褡裢火烧

  这种北京地区风味小吃有荤素两样儿。外边有卖的,也有在家里自己做着吃的。这种长方形的火烧互相粘连在一起,就像旧时装钱物的“布褡裢”,故名褡裢火烧。其味道与馅饼差不多,只是形状不同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烧饼

  烧饼历史久远,从东汉以来就有了。它的前身是从西域传来的胡饼,所以制售烧饼者多为回民。当做好烧饼剂子,用手摁成圆饼时,烙烧饼的就用擀面杖在面案儿上敲出响亮的花点儿,以告诉过路的买主:烧饼就要上铛啦。之后在圆饼上蘸上芝麻,放在铛上烙,然后再搁在炉内立着码好,烘烤至熟。很多北京风味吃食,如涮羊肉、爆肚儿等,都要佐以烧饼。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螺蛳转儿

  半发面抻成细条,搁芝麻酱与花椒盐儿,盘在一起,如螺蛳状,把它摁平了,先在铛上烙,后在码道烤。烤好后外脆内软。当天售不完的螺蛳转儿再烤一两次,叫“干蹦儿”,用手一拍就碎,吃着蹦焦酥脆。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煎饼

  北京人多在春季食用煎饼。老北京的煎饼以天桥市场的为最好。《天桥杂咏》有述:“传闻煎饼是宜春,裹得麻花味特新。今日改良高进步,一年四季市问陈。”可见煎饼也在不断变化:裹油条、麻花,到裹利口香脆的薄脆。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蹄烧饼

  一面蘸芝麻,贴在不灰木的吊炉上,用微火烤熟,用铁铲子铲下来,两层薄皮一样厚,内空。蘸芝麻的这一面儿是鼓盖儿,形似马蹄,因而得名。最宜用它夹炒肉末或焦圈吃。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油条

  早年间叫“油炸鬼”(油炸桧之意)。南宋时,卖国贼秦桧谋害忠良岳飞父子,引起百姓不满。据传那时人们家家和面,分别搓成两个面人,一似秦桧,一似王氏(秦之妻),捏在一起放入油锅里炸,称“油炸桧”,以解心头之恨。油条金黄酥韧,松泡脆香,是与豆浆同食的早餐小吃。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口笑

  开口笑是北京风味小吃中的佼佼者。它与麻团相似而又有不同,炸熟时自然咧开口“笑”。做开口笑需要相当高的手艺,否则“口”难开,更“笑”不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馓子

  馓子是麻花类的花式品种,据说远在战国时期就有了,秦汉以来为寒食节的必吃食品。古名“寒具”、“环饼”。

  苏东坡曾写过赞美馓子的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编臂金。”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杂面

  杂面就是杂豆面,以绿豆为主,做成面条。北京过去卖杂面的有两种,一种是担小圆笼卖生杂面,一种是卖羊肉熟杂面的。卖熟杂面的前担是高挑柜子,后担是圆笼或水桶,面锅多是铜锅,锅上架一横板,放置煮过的杂面和煮熟的大块羊肉,锅中也有肉面,随卖随续。担上备置腌韭菜罐、醋罐等。

  因为北京人旧俗持佛戒不吃牛肉,下街售卖的都是羊肉杂面(猪肉与杂面之性不合)。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杠头

  这是一种白面火烧,又叫“小山东锅饼”,很酥,很面,一嚼就能掉干渣儿,又很有嚼劲儿。做的时候需要用真正的木杠子来压,反复地将面劲儿压出来,才能制成小饼,上火烤熟。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墩饽饽

  墩饽饽又叫硬面饽饽。“饽饽”一词,源于满语,清朝较为盛行。当时一般称点心为“饽饽”,称水饼为“煮饽饽”。墩饽饽以面硬著称,吃起来干甜筋道,易于消化。旧时一般多于夜间出售。《燕都小食品杂咏》有诗道:“饽饽沿街运巧腔,余音嘹亮透灯窗,居然硬面传清教,惊破鸳鸯梦一双。”《旧京秋词》云:“可怜三十六饽饽,露重风凄唤奈何?何处推窗呼买取,夜长料得女红多。”诗后注解说:“夜闻卖面饽饽声,最凄婉。”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驴打滚儿

  即豆面儿糕。黄黏米面蒸熟后,在案板上摊开摁平,裹上红糖或豆沙馅一卷,再滚上炒熟了的黄豆面,吃时浇黑糖桂花水。

  至于为什么叫“驴打滚儿”,有一种解释是:毛驴打滚之后,地上即有一块一块的“肥料”,形状、颜色都和此豆面儿糕相似。———哇噻,说清楚了反而更糟糕!《燕都小食品杂咏》云:“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面埋,何面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焦 圈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爱吃,酥脆油香的味儿,真叫人吃不够。北京人吃烧饼,常爱夹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宋代苏东坡曾写过一首诗,相传是中国第一首产品广告诗:“纤受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也有记载:“入少盐,牵索扭捻成环钏之形,油煎食之。”


    焦圈的制作,需用温水化开盐、碱、少许矾,加水拌和面粉成面团后,用手反复压揉面团,揉匀后放案板饧3个小时,然后把面团压扁,用刀切成5厘米宽的条,取成条面坯置案板,用一手按住一端,另一手托住面坯的另一端,捋成长扁片,厚约6厘米,用刀把面片切成4厘米宽的剂(一般50克面切14小剂),每两个剂叠在一起,用小炸刀中间切一刀,两边不能切通,稍连一点,油烧至五成热时,用手拿住生焦圈坯的一头下油锅,随即用筷子从中间撑开,使之成手镯形,定形后翻过来,炸至枣红色出锅控油,即成香酥脆的焦圈了。
    焦圈可贮存十天半月,质不变,脆如初,酥脆不皮,是千百年来人们喜爱的食品。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豆汁


    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让人想起豆汁。北京人爱喝豆汁,并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使人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瘾,满处寻觅,排队也非喝不可。《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并说:“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


豆汁是什么?


    实际上是制作绿豆淀粉或粉丝的下脚料。它用绿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后捞出,加水磨 成细浆,倒入大缸内发酵,沉入缸底者为淀粉,上层飘浮者即为豆汁。 发酵后的豆汁须用大砂锅先加水烧开,兑进发酵的豆汁再烧开,再用小火保温,随吃随盛。不要看其貌不扬,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爱,原因在于它极富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并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豆汁历史悠久,据说早在辽、宋时就是民间大众化食品。乾隆十八年(1753),有人上殿奏本称:“近日新兴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蕴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当差。”于是,源于民间的豆汁成了宫廷的御膳。


    喝豆汁必须配切得极细的酱菜,一般夏天用苤蓝,讲究的要用老咸水芥切成细丝,拌上辣椒油,还要配套吃炸得焦黄酥透的焦圈,风味独到。

    我推荐的豆汁店:老磁器口豆汁店   地址: 天坛北门对面  电话: 010-67035725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炒 肝 儿


    “炒肝儿”是清末由前门外鲜鱼口“会仙居”的“白水杂碎”改进而 成,白水杂碎以切成段的猪肠、肝、心、肺加调料用白汤煮就,由于不讲 究佐料,制作简单,日久不受欢迎。于是店主将心、肺去掉,易名“炒肝儿”,一时间在京味小吃中别树一帜。


    名炒肝儿,其实以猪肥肠为主,猪肝只占1/3。制作方法是先将猪肠用碱、盐浸泡揉搓,用清水加醋洗净后再煮。开锅后改用文火炖,锅盖盖好使肠子熟透而不跑油。烂熟后切成 5分长的小段,俗称“顶针段””再将鲜猪肝洗净,用刀斜片成柳叶形的条。


    佐料是在熬热的食油中放入大料,炸透后放入生蒜,蒜变黄时立即放 入适量的黄酱,炒好置于罐中备用。此外还要熬些上好的口蘑汤。原料、 佐料备齐后,始制作炒杆儿。先将熟肠段放入沸汤,再放入蒜酱、葱花、 芡同“姜”末和口蘑汤,然后将生肝条放入锅中,以淀粉勾芡,最后撒上一层砸好的蒜泥即成。

    味道虽好,但是回民兄弟们可就无法品尝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小吃可分为汉民风味、回民风味和宫廷风味三种。在烹制方式上又有蒸、炸、煎、烙、爆、烤、涮、冲、煎、煨、熬等各种作法,共计约有百余来种。 有人将北京小吃比作千年都城史的“活化石”;
著名作家舒乙先生以“小吃大艺”四个字,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北京小吃的内涵。有段歌词中唱到“北京小吃九十九,样样叫你吃不够”。


几个品尝北京小吃的地方:

一是,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的“南来顺”,那里特色小吃70多种;


二是北京市东城区的隆福寺小吃店,这里以清真风味小吃见长;


三是北海公园里的仿膳饭庄,专门供应宫廷风味小吃;

四是百姓大众小吃--东华门夜市小吃街。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豌豆黄

    按北京习俗,农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黄。因此每当春季豌豆黄就上市,一直供应到春末。

  豌豆黄是北京庙会上的常见品种。原来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用砂锅将白豌豆熬烂,加适量去核的红枣、白砂糖搅拌,等水分渐干,即可成块出锅。晾凉后切成三角形即可。此食品的颜色橙黄,满嵌红枣,好看亦好吃。

  砂锅豌豆黄味道甜美,清凉爽口,许多人都喜欢吃。有诗称赞豌豆黄:“从来食物属燕京,豌豆黄儿久着名。红枣都嵌金屑里,十文一块买黄琼。”明代小说中已见豌豆黄的记载,清朝干隆初年,豌豆黄已成为宫廷甜食之一。

  豌豆黄原是民间大众化食品,传入宫廷后经改进不用枣。制作方法也比较麻繁。

  制作方法:

  用上好的白豌豆,稍磨去皮,用凉水泡3遍。用铜锅烧水(不能用铁锅)将去皮的豌豆放入锅内,加硷,将豌豆煮成粥状,然后带原汤过箩,将过箩的豌豆粥放入锅内加白糖,炒30分钟,要掌握火候,不能太嫩,也不能过火。太嫩不能凝固成块,太老凝固后会有裂纹。炒的过程中,须随时用木板捞起做试验,如豆泥往下淌得很慢,淌下去的豆泥不是随即与锅中的豆泥相融合,而是逐渐形成一个堆,再逐渐与锅内豆泥融合(俗称堆丝),即可起锅。起锅后的豆泥倒入白铁模具内,盖上光滑的薄纸,防止裂纹,还可保洁,晾凉后即成豌豆黄。

  现在的豌豆黄以北海公园内的仿膳饭庄最有名,南来顺饭庄的豌豆黄也很精细。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姜丝排叉

    又叫姜汁排叉、姜酥排叉、蜜排叉。从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鲜姜,因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它不但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一个品种。茶菜是满族、回族礼仪性食品。满族人在设席宴客时,习惯用茶及茶食为先,然后才是冷荤、热菜、甜食、汤等,一定按顺序上。回族人不饮酒,但为了礼节,多以茶代酒,因而茶菜是必不可少的。

  制作方法:

  鲜姜去皮剁成细粥,面粉加一定比例的明粥,一起放入盆中,用凉水和成面团。将面团压成薄片,然后在薄片上撒上细淀粉,叠起合成,用刀切成宽2厘米、长5厘米的排叉条,将两小片叠到一起,中间顺切三刀,散开成单片套翻在一起,用温油炸。

  将炸好的排叉过蜜,过蜜的方法是用鲜姜去皮切细丝,用水把姜丝熬开后捞出姜丝,放入白糖,开锅后放饴糖、桂花,继续熬开后移小火上,将炸好的排叉入姜汁熬出桂花饴糖中过蜜。

  过蜜后的排叉成浅黄色,有酥、甜、香的特点,食用时有姜味。“南来顺”的姜丝排叉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

  还有一种带咸味的排叉,原料为面粉、苏打和盐,也用油炸,做法与姜丝排叉一样,不同的是它不过蜜,有酥、脆、味微咸的特点,爱喝酒的人常以咸排叉当下酒菜用。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蜜麻花

    又称糖耳朵,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而得名。前人有诗曰:“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蜜麻花宜在秋、冬、春季食用。因为夏季炎热,糖稀容易脱落,不易吃。

  制作方法:

  用和好的发酵面对上硷,另用一块面和上红糖,做时将发酵面分两块,一块开后,将红糖和的面铺上,

  另一块发酵面,铺在红糖面上面,这样成了二层酵面,一层糖面。用刀切下5厘米左右的长条,将长条一边摁薄,成坡形,把薄边和厚边合到一起,再切成重40克左右的小块。从小块中间开一刀口,然后打开,将薄的一面往里翻过去,厚的一边一折,就成了耳朵形的坯子了。

  花生油烧五成热,分批将坯子入油锅炸过,呈金黄色时捞出沥尽油,趁热放入温热的饴糖中泡一分钟过蜜,浸透后,捞在盘里晾凉即可食。

  蜜麻花色泽棕黄油亮,质地绵润松软,甜蜜可口。北京南来顺饭庄的蜜麻花最有名。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

  与蜜麻花相似的还有蜜篦子,原料配制与蜜麻花完全一样,只是形状不同,它是三层平,中间竖划几刀,油炸后过蜜而成。此外还有干糖麻花、芙蓉干糖。干糖麻花不过蜜,芙蓉干糖也不过蜜,而是滚上一层用熟面和白糖混合的糖粉,也都有甜、酥、脆的特点。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油茶&面茶

    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补佳品,它是用面粉放入锅内炒到颜色发黄,麻仁也炒至焦黄,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匀,然后将搓得均匀的面茶放在碗内,加上白糖,用开水冲成浆糊状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为早餐或午点,很受百姓喜爱。

  面茶在北京小吃中,一般在下午售卖。有诗说:“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 喝面茶很讲究吃法,吃时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边转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无此吃法的。为什么要用这种吃法呢?这与品尝面茶的风味有关。

  制作方法:

  1、用小米面和成稀糊,锅里烧水时放少量姜粉,水开后将小米面糊倒进开水锅中煮,开锅后盛到碗里;

  2、将50克麻仁炒成焦黄色,压碎;用150克细盐炒干压碎与麻仁拌在一起做成芝麻盐;

  3、200克芝麻酱和250克油用筷子搅匀;

  4、将盛在碗里的面茶浇上芝麻酱、芝麻盐,比较讲究的盛法是:先盛一小勺面茶,淋撒一些芝麻酱和芝麻盐,再盛一小勺面茶,再淋上一些芝麻酱和芝麻盐,这样一层一层的。转着喝的道理就在于此。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饼&春卷

    春饼、春卷都是立春之日吃的小吃。吃春饼的习俗起源于晋朝,兴于唐朝。《关中记》中道: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并将它互相赠送,取迎新之意。杜甫有诗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有记载说,宋代宫廷用荠菜迎春耕做的春饼是“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宋代宫廷春饼以“薄如蝉翼”而驰名。这里说的是用荠菜为馅的春卷。

  春饼和春卷都是古人心目中春的象徵,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春饼是用面烙成的薄饼,卷菜吃。春卷是薄面皮包菜油炸而成。据考证,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的春盘演变而来。晋代有“元旦造五辛盘”之说,而用大蒜、小蒜、韭、芸苔、胡荽五种辛荤蔬菜;到唐代春盘内容有了变化,改为:莱菔、春饼、生菜;到元代出现用薄饼卷馅后再用油炸食用的方法。

  立春季节,春回大地,大葱已出嫩芽称羊角葱,鲜嫩香浓,吃春饼抹甜面酱,卷羊角葱,称为“咬春”。但北京人吃春饼更讲究炒菜,它要韭黄、粉丝、菠菜切丝炒一下,拌和在一起,称为和菜,卷春饼吃。另外还有春饼夹酱肘丝、鸡丝、肚丝等熟肉的吃法,而且讲究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

  制作做法:

  春卷要用面加适量的水和盐拌匀,揉成很软的面团,在烧热的平锅上旋转成烙成薄面皮,包上馅儿,用油炸呈金黄色。春卷的馅讲究用嫩荠菜。

  春饼是用温水和面成软面团,放置案板上薄,然后用饼铛烙熟,卷上炒好的青菜即可。青菜一般用豆芽、菠菜、韭黄,再加上粉丝,也有加肉的。

  春饼、春卷是历史悠久的小吃品种。立春吃春饼和春卷,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愿。因此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杏仁茶

    一种北京传统风味小吃。江米和杏仁水浸后磨浆,对水烧开,入白糖、桂花调匀。因喝时不用羹匙,如同饮茶,故名。初名“杏酪”或“杏仁酪”,清初朱彝尊《食宪鸿秘》“杏酪”:“京师甜杏仁用热水泡,加炉灰一撮,入水,侯冷,即捏去皮,用清水漂净,再量入清水,如磨豆腐法带水磨碎。用绢袋榨汁去渣,以汁入调、煮熟,如白糖霜热啖。或量加个乳亦可。”清末薛宝辰《素食说略》也有类似的描写:“糯米浸软,掏极碎,加入去皮苦杏仁若干,同掏细,去渣煮熟,加糖食。” 

  杏仁茶受人喜爱。旧时售者均为回民,是老北京的早点之一。“清晨市肆闹喧哗,润肺生津味亦赊。一碗琼浆真适口,香甜莫比杏仁茶。”(《天桥杂咏》)。小贩挑担卖杏仁茶和豆腐浆,两头各备一锅。下面生煤炉,上面置一筒形圆锅,外面用竹皮包扎隔热,又镶上有花纹的黄铜皮,很是清洁美观,使人一见就有好感。北京过去小贩经营食品及盛器,很讲求美学,外表总尽量使之干净漂亮,货品也力讲质量,以作竞争的有利条件,这是北京小贩的特点。 

  作家韦君宜写过一篇《忆老北京的早点》,提到杏仁茶时说:“那杏仁茶是锅里现熬的,又热又稠,里面还有一点桂花。和我们现在买的塑料袋装自己冲来喝的杏仁霜,可是大不一样,怎么也冲不出那个味儿。”可见现磨现熬的杏仁茶的味是多么诱人,然而现在虽有杏仁茶之名,却无杏仁茶之实了。不少供应杏仁茶的店家,不知从何时改了制作方法,不用现磨的杏仁浆,改用杏仁精了。所以现在供应的杏仁茶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杏仁茶了,似乎有负于琼浆玉液之称谓了。 

  过去,老北京在南城都能买到杏仁茶。它的制作方法,要选用上好的甜杏仁15克,洗净浸泡后剥去外皮,与浸泡过的大米400克、糯米100克一同上小拐磨,磨成乳白色原浆,滤去残渣,大锅熬开。售时,趁温热盛在碗中,撒上白糖即可饮用。喝杏仁茶吃两个糖火烧,来一个蜜麻花,滋润香甜,实在是一种享受。杏仁茶讲究一个“鲜”字,要求经营者出售前磨出鲜浆,早晨出售,所以很辛苦。 

  老北京早点兴喝甜浆粥,后来是杏仁茶,而豆浆(当时叫豆腐浆)的出现更晚,后两者一般一起卖,清晨街巷常闻“豆浆粥开锅,杏仁茶吆!”制售者多为山东人,当时经常是杏仁茶卖完,而豆浆还能剩下半锅。 

  杏仁茶颜色洁白,甜润细腻,杏仁香味浓郁,可达理气滋阴止咳。常饮有润肺、止咳、平喘的功效,前人有诗赞说:“清晨市肆闹喧哗,润肺生津味亦赊。一碗琼浆真适口,香甜莫比杏仁茶。”并注说:“杏仁茶以面粉及杏仁粉同熬即成。”《光绪顺天府志》中也记载说:“杏仁粉,按以杏仁甜者,磨为粉,然不仅纯,或杂以薯粉,士人和糖调水为杏仁茶。” 

  原料:杏仁、糖桂花、大米、糯米、白糖 

  制作方法:将大米、糯米混合一起洗净,用凉水浸泡2小时;杏仁用温水浸泡15分钟取出,搓掉黄皮,洗干净与大米、糯米一起加凉水250克磨成稀糊状;凉水入锅,用旺火烧沸,将稀糊倒入锅中,沸腾5分钟即成杏仁茶,随即舀入桶中保温;食用时,将杏仁茶盛入碗中,放上白糖和糖桂花汁便可。 

  杏仁茶受人喜爱。旧时售者均为回民,是老北京的早点之一。“清晨市肆闹喧哗,润肺生津味亦赊。一碗琼浆真适口,香甜莫比杏仁茶。”(《天桥杂咏》)。小贩挑担卖杏仁茶和豆腐浆,两头各备一锅。下面生煤炉,上面置一筒形圆锅,外面用竹皮包扎隔热,又镶上有花纹的黄铜皮,很是清洁美观,使人一见就有好感。北京过去小贩经营食品及盛器,很讲求美学,外表总尽量使之干净漂亮,货品也力讲质量,以作竞争的有利条件,这是北京小贩的特点。 

  作家韦君宜写过一篇《忆老北京的早点》,提到杏仁茶时说:“那杏仁茶是锅里现熬的,又热又稠,里面还有一点桂花。和我们现在买的塑料袋装自己冲来喝的杏仁霜,可是大不一样,怎么也冲不出那个味儿。”可见现磨现熬的杏仁茶的味是多么诱人,然而现在虽有杏仁茶之名,却无杏仁茶之实了。不少供应杏仁茶的店家,不知从何时改了制作方法,不用现磨的杏仁浆,改用杏仁精了。所以现在供应的杏仁茶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杏仁茶了,似乎有负于琼浆玉液之称谓了。 

  过去,老北京在南城都能买到杏仁茶。它的制作方法,要选用上好的甜杏仁15克,洗净浸泡后剥去外皮,与浸泡过的大米400克、糯米100克一同上小拐磨,磨成乳白色原浆,滤去残渣,大锅熬开。售时,趁温热盛在碗中,撒上白糖即可饮用。喝杏仁茶吃两个糖火烧,来一个蜜麻花,滋润香甜,实在是一种享受。杏仁茶讲究一个“鲜”字,要求经营者出售前磨出鲜浆,早晨出售,所以很辛苦。 

  老北京早点兴喝甜浆粥,后来是杏仁茶,而豆浆(当时叫豆腐浆)的出现更晚,后两者一般一起卖,清晨街巷常闻“豆浆粥开锅,杏仁茶吆!”制售者多为山东人,当时经常是杏仁茶卖完,而豆浆还能剩下半锅。 

  杏仁茶颜色洁白,甜润细腻,杏仁香味浓郁,可达理气滋阴止咳。常饮有润肺、止咳、平喘的功效,前人有诗赞说:“清晨市肆闹喧哗,润肺生津味亦赊。一碗琼浆真适口,香甜莫比杏仁茶。”并注说:“杏仁茶以面粉及杏仁粉同熬即成。”《光绪顺天府志》中也记载说:“杏仁粉,按以杏仁甜者,磨为粉,然不仅纯,或杂以薯粉,士人和糖调水为杏仁茶。” 

  原料:杏仁、糖桂花、大米、糯米、白糖 

  制作方法:将大米、糯米混合一起洗净,用凉水浸泡2小时;杏仁用温水浸泡15分钟取出,搓掉黄皮,洗干净与大米、糯米一起加凉水250克磨成稀糊状;凉水入锅,用旺火烧沸,将稀糊倒入锅中,沸腾5分钟即成杏仁茶,随即舀入桶中保温;食用时,将杏仁茶盛入碗中,放上白糖和糖桂花汁便可。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1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消失的北京小吃

   如今,老北京的小吃,连同那个门框胡同,都将和逛铺子、去澡堂洗澡等一样,成为北京人记忆的一部分。

   今年4月初,聚集了众多北京老字号小吃的前门廊房二条胡同,拆迁改造工程即将拉开序幕。“爆肚冯”是坚守到最后的几家铺子之一,这些天,他家门口,不论早晚都站着排长队想再过一次爆肚瘾的食客,店铺旁边是已写满“拆”字、人去楼空的月盛斋。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就在大栅栏,一条不起眼的门框胡同见证了北京小吃最辉煌的光景。许多小吃世家正是从这条街开始,放下了徒步零售的小吃担子,有了自己的第一个“门脸”,并一代代将自己的独门手艺发扬光大。对他们来说,前门、大栅栏、门框胡同,是他们不折不扣的根。

  这次的搬离,不仅是前门小吃史的终结,更为北京小吃画上了令人遗憾的时代句号。

  一去不复返的小吃盛景

  北京小吃虽然是京菜里最底层的分支,但由于历史上北京曾为金、元、明、清的都城,故能博采各地小吃之精华,兼收各族小吃之风味。据资料记载,北京小吃品种最多时达到300余种,但如今留下来的还不到100种。今存的清真小吃约占八成,远远高于汉民小吃和宫廷小吃。

  在很多老北京人的记忆中,北京小吃总是与胡同结合在一起。上世纪80年代,还能看到挑着担子的汉子走街串巷在卖烫面饺,边走边吆喝。担子的一边是千层箱,装有各种原料和工具,上面是面案子,另一边是炉灶,放有蒸锅和小蒸笼。汉子边包边蒸边卖,速度飞快,擀皮包馅非常利落。擀皮用两条小木棍,包时把皮托在左手虎口上,用一根五寸多长的小竹片,挑点馅子,往皮上一抹,两指一合便成。纯肉馅子,不咸不淡,10个一小蒸笼,不用久等。蒸熟的饺子,个个挺立,皮透明,一咬一嘴油。这种看似简单的制作方法其实包含着很高的技术含量,但是利润低上手难,加上胡同的不断被改造,使得这门手艺渐渐失传了。同样命运的还有甑儿糕、硬面饽饽、酥刀肉、羊霜肠、耷云豆、油酥火烧等许多仍被记得或不再被记得的北京小吃。

  过去北京有句老话形容七大商业区:东单西四鼓楼德胜门前门王府井大栅栏,惟有门框胡同是一线天。这指的是它以饮食为主的胡同特色。今天看这条南北向的门框胡同,灰土蒙蒙,空空如也。早已没有昔日的拥挤,那时从南到北却是布满了小吃的摊子,其次序分别是:复顺斋的酱牛肉,年糕王,豌豆黄宛,油酥火烧刘,馅饼陆,爆肚杨,厨子杨(年糕、炒饼、汤圆),年糕杨,豆腐脑白,爆肚冯,奶酪魏,康家老豆腐,炒火烧(把晾干的火烧横向切成薄片,与羊肉片一起炒),包子杨,同义馆涮羊肉,瑞宾楼(原名祥瑞)褡裢火烧,德兴斋的烧羊肉及白汤杂碎。这些小吃摊主在时局混乱的旧社会生存得非常艰辛,都通过自己的小买卖来维持生计,这让他们具有竞争意识,不得不把自己的小吃研究得精益求精。

  复顺斋酱牛肉手艺之精湛应属门框胡同之首,从清末开始经历了七八代传人,烧牛肉使用十几种药料。每天一开锅,整个门框胡同、廊房头条、二条、三条,都闻着“香得不行”。这也成了门框胡同吸引百姓的原因,真正十里飘香。据传连大太监李莲英都爱买了往宫里带。

  据北京民俗专家徐城北回忆,大栅栏有三家戏园子,每天都有日场和夜场,那时京剧兴旺,连带着小吃也兴旺起来。去前门看戏,通常都要花上一天半天的时间。开戏前散戏后,大部分市民都会去吃小吃,大馆子倒是几年也不吃一回,而且小吃也是小百姓的经济状况可以承受的。这与去逛逛铺子、去澡堂洗澡,以及去八大胡同留宿妓院等,都是一种20世纪前半叶许多老北京连带的消费方式。

  然而这样的景致随着1956年公私合营运动的来临而逝去了,十几家老字号纷纷合进国营茶馆和饭馆,从此改变了门框胡同小吃的命运。

  小吃成了早餐和记忆

  据历史资料统计,经过改造和撤并私营工商业企业,1956年北京市商业网点数量从1951年7.7万个减少到4.4万个。大批规模较小的老字号取消了名号,只有少数声誉显赫的老字号得以保留。全部归为国有后,很少手艺再代代相传,下一代通常从事其他工作。这样使得北京小吃逐渐减少,慢慢就断了档。

  北京现在的小吃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国营综合小吃店,以“白魁”老号这样的清真小吃店为代表;另一种是私营专项小吃店,以“爆肚冯”为代表。国营小吃店因为其分店多、规模大,名气往往较大,很多人到中年的北京人从小去这种店里吃,而从未听过老字号小吃的也是极普遍的情况。“白魁”以做清真宴会、风味小吃、早点为主,不过它已经不是当年白家原汁原味的手艺,而是经过了现代的改良和加工。“爆肚冯”虽然依然保持着三代的传统口味,但它要独自面对高成本,及不断上涨的房租和其他费用,也是困难重重。不过,声名远播的“爆肚冯”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和老北京人,慕名前来的食客总是络绎不绝。

  过去,北京人称小吃为“碰头”或“茶食”。经营小吃的多是商贩,或肩挑车推沿街叫卖,或摆摊于市场庙会、街头巷尾。那些上市做买卖的或赶庙会、逛街的人们,碰到各式小吃,察其形,观其色,嗅其香,引起食欲,买点尝尝,花钱不多,图个新鲜,并不饱餐。然而,在饮食种类极度饱和的今天,小吃扮演了一个尴尬的角色。对很多市民来说,把小吃当作早点似乎更为普遍。还有些人小时候有过北京小吃的记忆,因为怀念这一口去小吃店重温一下,尝过鲜得到了满足,下次再来估计得二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后了。

  “爆肚冯”的小吃复苏计划

  “爆肚冯”在北京小吃中屹立不倒的原因,除了他们在小吃制作上严把关,选料、刀口、火候、作料四个方面都很重视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及时适应了现代人的胃和消费观念,每一代“爆肚冯”的传人都会有新的改变。

  “爆肚冯”的第三代传人冯广聚自10岁起就跟着父亲学艺,公私合营开始时他刚高中毕业,为响应党的号召,他进入工厂做了一名车床工人,一干就是30多年。文革中,老字号再次受冲击,他被扣上“小业主”的帽子遭批斗,子女们下乡插队,家里的买卖因此停了很多年。改革开放后,55岁的冯广聚考虑到做买卖的收入要远高于车工工资,一咬牙办了退休,重操起一直烂熟于心的爆肚绝活。

  冯广聚回忆,1986年厂甸市场开张时,每天排队来吃的人要从一楼到二楼,他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挤不出。受鼓舞的同时,他也越来越怀念那些一同在门框胡同长大的老朋友们,萌生了将这些小吃老字号一个个请出的念头,因为如果隔的时间太长,这些手艺恐怕就要失传了。

  虽然是小时候在一个被窝里睡的老朋友,但一说到复出,任冯广聚踏破门他们都不愿意。大多数人考虑到自己还没退休,担心之后生活没有保证,都想再等几年可以领退休金。毕竟小吃的资金和场地都是棘手的问题。

  直到1992年西四小吃胡同开业,冯广聚终于请出了“豆腐脑白”、“奶酪魏”参与西四小吃胡同经营,深受京城百姓欢迎。可惜3年后西四小吃胡同要扩大和重新装修,因款项不到位,北京第一家以北京小吃为特色的小吃胡同歇业了。冯广聚不甘心小吃就此消沉,他带着“羊头李”“月盛斋”“复顺斋”“俊王家烧饼焦圈”等老字号参加银川的中华名小吃比赛,以及中华老字号等评选。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把这两块获奖的牌匾挂在墙上天天看。

  大概在今年,什刹海北岸将开辟一个1800平米的空间专门经营北京小吃,冯广聚会带领10家小吃老字号入驻。这是多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的老字号重聚,而且都是真正的小吃世家传人。对此,冯广聚很激动,“我希望北京小吃通过我们能重新再站起来。这是几代人的事业,得要珍重和爱惜,老一代交给我的不能在我这代失传。”

发表于 2006-6-26 1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6-6-26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西四小吃店改为了小吃胡同,能在那吃到不少地道的小吃。只可惜没多久就关闭了,说是改造,一改改成了商场,再改就改没了。
发表于 2006-8-6 1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油饼时可以要个“薄脆”
发表于 2006-12-8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妙心在2006-6-26 14:41:16的发言:

油茶&面茶

    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补佳品,它是用面粉放入锅内炒到颜色发黄,麻仁也炒至焦黄,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匀,然后将搓得均匀的面茶放在碗内,加上白糖,用开水冲成浆糊状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为早餐或午点,很受百姓喜爱。

  面茶在北京小吃中,一般在下午售卖。有诗说:“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 喝面茶很讲究吃法,吃时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边转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无此吃法的。为什么要用这种吃法呢?这与品尝面茶的风味有关。

  制作方法:

  1、用小米面和成稀糊,锅里烧水时放少量姜粉,水开后将小米面糊倒进开水锅中煮,开锅后盛到碗里;

  2、将50克麻仁炒成焦黄色,压碎;用150克细盐炒干压碎与麻仁拌在一起做成芝麻盐;

  3、200克芝麻酱和250克油用筷子搅匀;

  4、将盛在碗里的面茶浇上芝麻酱、芝麻盐,比较讲究的盛法是:先盛一小勺面茶,淋撒一些芝麻酱和芝麻盐,再盛一小勺面茶,再淋上一些芝麻酱和芝麻盐,这样一层一层的。转着喝的道理就在于此。

你说的油茶和面茶应该不是一东西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0 00:13 , Processed in 1.183465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