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1-3-18 10:07:00的发言:
8 m+ v% Z1 }7 h( U1 e2 n* [. h歌词确实不错,但是歌词仅占全戏的比例不会有多大,况且它的旋律是混血的。
9 M( ]- i5 v5 M8 J# s( h1 F, R, T4 \尤其最后几集,在残酷的侵略和反侵略的民族斗争中怎可能有那种属于月坛南街管的情节? 7 u4 u% u8 `8 ?: u4 P* p5 T
那所谓壮举,还真是编导敢想的结果。假如本剧编导赶上1958年大跃进,他们的敢想不知会造成什么灾难呢。
3 t! k1 t9 ` o4 r' r讨论娱乐问题,是一件愉快而费力的事情,愉快是指讨论喜欢谈的问题,费力是指觉得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不对,想说服别人。其实谁都说服不了谁。这里我只是说说自己的看法,不指望大家同意我的意见。
" r% B8 C! @- [: r" Q2 e( C) Z1 @每一集结束时都要唱歌词,比例还是大的。旋律完全采用南斯拉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主题曲的旋律,好像没有混血。就是混血也未尝不可,早期的革命歌曲,后来被广泛传唱的“工农歌”、“儿童团歌”、“抢渡大渡河”都是苏联歌曲的旋律,再重新填词,好听并且与歌词搭配贴切就行。
: E) [ w+ o/ E: e+ f- G& [: x“属于月坛南街管”是什么意思,我没明白,是指租界管理? 9 Q& v0 H8 ?$ n4 s$ B: C
最后的壮举不可信吗?戏剧化了的情节经常出现在娱乐节目里,好的文学作品都会有这样的“编造”的情节,三国演义、水浒等小说都有编造的成分,不是很优秀、很有故事的吗?怎么扯到大跃进去了。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