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4》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2-9 1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12-9 19:28:00的发言:
3 B- q; N( R- v' r6 }' s: n: a

继续晒老物件

2 ^! Y& F, W& K& [) s- h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046237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U% M( j3 m% [3 S3 p* ^

这是您居住的小区?在搞画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0-12-9 1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12-9 19:34:00的发言:
0 x4 }9 U0 Z1 ~8 ^

 主演:印质明 刘增庆 李颉 田烈 王晓棠 徐连凯 周克勤   演唱:李世荣、温明兰。

3 X5 ]; l9 F& W/ B M1 H* J) k

本片着力描写了新中国建立初期边境地区的复杂局面,以及边防军指战员和少数民族人民携手同德、与敌特分子作斗争、保卫边疆的故事。该片情节曲折,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导演手法质朴清新;所展现的少数民族和边地的风俗人情,也为观众增添了观赏趣味。

- w; h( ~ K- a1 Z6 R5 ]4 L [

那时的王晓棠多漂亮啊,她和于洋演的《英雄虎胆》我看了好多遍,特别爱看他们跳伦巴的那一段,但不敢说,只是在心里暗暗喜欢。还有谢芳和她演的《青春之歌》,我也喜欢...那时的电影人物的幸福指数很高,催人积极上进,现在很少看到这些。

发表于 2010-12-9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12-9 19:53:00的发言:
+ h9 _. J- a% l9 f& o

这是您居住的小区?在搞画展?

5 @+ X- x a: X( ]0 `' w

不是,是网上搜来的。您不觉得车把上挂的东西很亲切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zyldk在2010-12-9 11:21:00的发言:
: a0 _8 d) d' B& H2 ?

三三同学和西水,您们是够忙的,希望您们注意身体!

& b6 ?$ \* _" T# P. n# P

闲话少叙,还是要督促三三,咱们912纪念册的事还请您费心。其实纪念册资料收集工作可以截止了,有多少算多少。要想收集全那就遥遥无期了。已经一年多了,同学们已经等的着急了。盼望着咱们的纪念册!!!不知三三意如何?

7 P, k, K5 p- G3 n8 V

谢谢你的关心,我会注意身体健康的,适时休息。

7 `3 W/ l) {( x+ z

前面不是说同影正在参加整理吗?我也觉得时间很长了。还是等吧,一年都下来了,再长点也无妨,但是可别再等一年。

发表于 2010-12-9 1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网统计人数还有我:网名老袁,6311班的。
发表于 2010-12-9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12-9 16:07:00的发言:
# w" Q. X' O0 \% I/ P3 R8 ~: a5 O5 {4 L

前面不是说同影正在参加整理吗?我也觉得时间很长了。还是等吧,一年都下来了,再长点也无妨,但是可别再等一年。

: q5 ]) P# ~% o! i9 f- Q

纪念册的初稿和报价已经完成,争取今年交付。

发表于 2010-12-9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12-9 8:56:00的发言:
& Y R$ q4 a3 n

见到一篇文章   ---今天的中国缺什么?

( t! \7 g, m& b; M; e

---- 当过去的信仰老本基本吃完,新的核心价值与信仰体系又迟迟未能建立时,中国人精神支柱的空虚与道德基础的缺失造成的物质与精神的巨大失衡就变得日益突出。中国尽管在物质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物质的繁荣无论如何不能代替精神与信仰的缺失。中国人的精神火炬在严重缺乏新鲜燃料的情况下虽然仍在勉强燃烧,但其亮度却日渐衰微。......,就是仅仅为中国人自己指明前进的方向,为一个由多个族群、多种社会阶层、利益集团组成的国家发展提供所必需的凝聚力,也显得十分无力。这样的国家要崛起、要成为一个“大国”,从何谈起?  
  换句话说,中国要“崛起”,要成为真正的“大国”,就必须认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核心价值观与信仰体系是什么?----   

6 B0 H- s% g- G% a: b. Y; a3 o

说得好,我们的论坛不就是在维持着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吗?作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的一部分,大家在默默努力耕耘着,把我们的精神传承下去,要知道我们的作为是多么伟大啊!这样讲有人赞同吗?

发表于 2010-12-9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回心中的记忆:

* ? J8 u8 A V7 l8 e& r

中国老电影插曲合集----都有哪几部电影的插曲,能记起来吗?

) N4 f9 O( \" J1 }# _

 

: ~* i0 s' F- p( h% s

发表于 2010-12-9 1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zh8381在2010-12-9 10:02:00的发言:
, _# t; A F# o

        这些老物件确实让人难忘。200定的柯达彩色胶卷,漏空铁皮暖水瓶,小巧的铁铅笔盒,特别是袜子板更让我怀念。记得小学三、四年级时上手工课,一时没想出干什么,就从家里带了自己的袜子学着补,要知道我是一个男孩啊!后来我还自己做了一个袜板呢。三年困难时期还学会了织袜子,上航校后又学会了缝被子。那时周日休息常不回家,周六晚上做作业绘图。周日早上拆洗被子,下午拿到教室去做,把几张桌子一并就忙活开了,班上的女同学帮着做。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风气是我们航校的传统!

6 O. e! I7 c& E% @

那个年代没有尼龙袜子,蹦蹦跳跳的我们袜子穿得很费,经常会学着补袜子,没想到男生也知道袜板这种东西。

发表于 2010-12-9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12-9 17:33:00的发言:
- F/ L" s+ q4 j

找回心中的记忆:

- I$ ~% }+ z8 x! W5 U& A

中国老电影插曲合集----都有哪几部电影的插曲,能记起来吗?

" ]! N. C L) S

 

( K% E: P6 u3 \# V1 Z% P J2 T- e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Q& {% ]6 b# J4 ^ c9 r1 I! G 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7 r& @- L3 C: G0 s http://player.56.com/v_NTY0ODQyNjI.swf

依次是《芦笙恋歌》《五朵金花》《刘三姐》《阿诗玛》《柳堡的故事》《草原晨曲》能加十分吗
发表于 2010-12-9 1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航校大院”的大楼是越来越多了,先报个到。

发表于 2010-12-8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12-8 20:48:00的发言:
; W( ~2 s9 ~7 o3 o j0 a

---。一个瓶子盖上有小空,是洒盐和芝麻的也洒的很匀。

6 U/ V2 W9 S9 y# f/ M2 p+ x T

以前是一个小铁桶(好像是一种装饮料的小罐),盖上有很多小孔,将芝麻盐撒到碗里,最后一次见到是用碗装了,用小勺蒯起来,撒到碗里。

发表于 2010-12-8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12-8 20:22:00的发言:
7 Y% ?+ o6 E8 d0 Y2 ` v

现在很多号称北京小吃的都是不知哪里的人在经营。我常去的是护国寺小吃店,好像还可以,是连锁店,里面品种很多,但几日前又去,买了一碗面茶,我没听对面一位大姐的话:"太咸少放",心说:“我一堂堂北京人,还用您教。”啪啪,多放了两勺芝麻盐。结果最后不能再逞能了,实在太咸,丢下了半碗。看来近期刚改革了,盐多,芝麻少了,味道可想而知。

) V/ M4 Y7 C9 A/ m; C" I7 s& j1 e7 Q

给您看看图片(原来我很喜欢吃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1215151580857_big.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x- z- s, R2 z. X' ~3 j0 p4 r$ X& @

这种老北京最多的小吃。原来东直门大街摆摊头的,芝麻酱用筷子淋上去的,很匀。一个瓶子盖上有小空,是洒盐和芝麻的也洒的很匀。中国人文化越来越高,可这种传统的东西,没人搞了。

发表于 2010-12-8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12-8 19:39:00的发言:
晒晒北京老物件,让人看了倍感亲切,但是离我们却越来越远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m_a02jryw324c_2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 ~# ?2 S5 `3 s

这袜板确实感到很亲切,记得母亲曾给买过一个小孩专用的,比成人的要小大概三分之一,要我学着补袜子,那时新袜子也要先把底子用布补上。(好像398宿舍里也曾有谁带来过,大家都可以用。)

$ p9 f1 h: K4 S8 O

我记得得到的第一个是画有小白兔拔罗卜的铅笔盒,右上角有几个字:团结力量大。和你照片里的铅笔盒形状一样,真是遥远的记忆了。。。谢谢你,同影,有些回忆很温馨。。。

6 G; R0 \8 Y. m; g% ?

 

5 k# g) f+ M( @7 D+ n4 Y

 

2 _/ z* s0 d; S

 

发表于 2010-12-9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三同学和西水,您们是够忙的,希望您们注意身体!

0 i6 E" M# ?% d0 J* J3 N

闲话少叙,还是要督促三三,咱们912纪念册的事还请您费心。其实纪念册资料收集工作可以截止了,有多少算多少。要想收集全那就遥遥无期了。已经一年多了,同学们已经等的着急了。盼望着咱们的纪念册!!!不知三三意如何?

发表于 2010-12-9 1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12-9 7:38:00的发言:
* ^8 p9 b' `9 F9 y3 z, H

现在我来介绍一种上海的小吃——油炸臭豆腐。

! C2 J- _+ s3 S5 [

我很爱吃油炸臭豆腐,不管是在住家的地方,还是出差在外在别的城市,象在成都、武汉等地。我并不知道油炸臭豆腐是上海的小吃,我以为是南方某地的特色,今天听大学长一说才知道。

发表于 2010-12-9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12-8 19:39:00的发言:
晒晒北京老物件,让人看了倍感亲切,但是离我们却越来越远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3bb102f99c99a0d09470d5c85b4efef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u=4269247763,2055688126&fm=0&gp=0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u2342p1t1d16484210f21dt20081112093832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m_a02jryw324c_2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a& L( v: B" d" P( h

        这些老物件确实让人难忘。200定的柯达彩色胶卷,漏空铁皮暖水瓶,小巧的铁铅笔盒,特别是袜子板更让我怀念。记得小学三、四年级时上手工课,一时没想出干什么,就从家里带了自己的袜子学着补,要知道我是一个男孩啊!后来我还自己做了一个袜板呢。三年困难时期还学会了织袜子,上航校后又学会了缝被子。那时周日休息常不回家,周六晚上做作业绘图。周日早上拆洗被子,下午拿到教室去做,把几张桌子一并就忙活开了,班上的女同学帮着做。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风气是我们航校的传统!

发表于 2010-12-9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12-9 7:55:00的发言:
) Y% j, ]: v" y

现在有党和精英们的领导,不需要学生们的激情。---

. I) I s% Q) ` c' g3 ]* _

还真是,在网上没找到任何12.9的痕迹。

发表于 2010-12-9 0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12-9 2:52:00的发言:
$ H( P3 V2 `0 u( u% H) \7 s6 A

你是怎么想起要统计的?如果你想统计的全面一些,有耐心的话,就从头到尾过一遍,肯定会有新的发现。发现的是新人还是马甲都没关系,不是航校的人也没关系。只要兴趣盎然,哈哈!玩吗!

8 A. R* \. _/ a$ A' N

是呀,我怎么想起统计的呐?我在翻看老楼的帖子时,有时候看到发言很有意思,就有“他(她)是谁呀?”的想法,我就一页一页的翻看记录下来,这样我就做了一个案头资料。后来看看这个资料对大家交流有帮助就发上去了。现在许多校友给我发来邮件,推出修改意见,我正在整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过客shu在2010-12-8 16:40:00的发言:
$ n2 l6 f; W/ {2 B) N/ [9 A+ j

3、统计表原稿还有班级、姓名、备注(航校时爱好等等),听从校友建议删除了。

- r$ P3 V& [1 M3 U

4、表中肯定有重名的,因为对不上号,所以暂时列在上面了。

6 V4 U9 C" g3 q D ~4 B

    请大家踊跃指正、完善!我这也是捡起,你安排頂苑秀士未做的统计。  

: E% M5 L& a+ @% @$ g

谢谢沙发:我觉得老张学长和大家的意见应该考虑,仅列出网名就可以了。有遗漏的名字,比如姚家井、老陈是不是遗漏了,也没有关系,论坛刚建立之初,上网人数不断地增长,看着可喜,后来同影也提问有多少人上网,所以我曾经提议让顶秀苑士统计一下,现在上网的人基本稳定了。可能也就10个人都不到,可是这就能维持论坛经久不衰。只看不发言的人数可说不准,也说明大家是喜欢这里的,这就可以了。

) {+ R* j+ W7 R7 N

你是怎么想起要统计的?如果你想统计的全面一些,有耐心的话,就从头到尾过一遍,肯定会有新的发现。发现的是新人还是马甲都没关系,不是航校的人也没关系。只要兴趣盎然,哈哈!玩吗!

发表于 2010-12-9 0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12.9运动纪念日,让我们重温一下在我们从小生活的地方,熟悉的地方,曾经发生过的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

; |$ Y7 w* }% z7 y: t! ]& S( x

转帖:

: m" b5 _- Q( N# y5 G5 B

 

3 C# K$ H3 [. P5 r6 N. h

1935年的12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史称一二。九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6 i- x+ \, f% u( k$ _- V, H

 

: T4 _- k* ]# o6 y( s$ C6 X* ^8 [

示威游行

$ X, z$ G# i0 A- N

  12月9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6000余名爱国学生涌上街头。走在队伍前列的是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平市立女一中等校的学生。

$ X# Q8 p- R% ^- x# E* q

军警阻拦

3 n/ h5 j; `; O- O0 \% U8 T

  警察当局事先得知学生要请愿游行,清晨即下达戒严令,在一些街道要冲 设了岗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城外学生被军警阻拦,在西直门同军警发生冲突。上午10时许,城内一两千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汉奸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

( J ]( n0 V8 \4 s: T6 j

 

9 g, c* ?; a9 _

 

/ K% n( _! x5 Y$ ] L# _. \# g# ^

提出6项要求

4 s9 B) e) O" ~" m- T5 S3 c7 Z

  各校临时推举董毓华宋黎于刚等12人为代表,向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递交请愿书,提出6项要求:一、反对华北成立防共自治委员会及其类似组织;二、反对一切中日间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应付目前危机的外交政策;三、保障人民言论、集会、出版自由;四、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争;五、不得任意逮捕人民;六、立即释放被捕学生。何应钦避而不见。

& R$ E0 Y7 g7 r; x6 q+ u

群情激愤

$ F3 U9 s$ L1 [/ Y9 [. @0 ]

请愿不成,群情激愤。各校代表当即决定改为示威游行。队伍由新华门出发,经西单、西四,然后奔向沙滩、东单,再到天安门举行学生大会。一路上,不时有冲出军警包围的法商学院、北平大学医学院、中法大学、北京大学等大中学校的学生加入游行行列,队伍逐渐扩大到五六千人。行进中,学生们向沿街的群众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散发传单,得到群众的鼓掌和支持。当游行队伍前锋到达王府井大街,后尾尚未走出南池子时,大批警察手执大刀、木棍、水龙,对付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爱国学生不畏强暴,队伍仍在继续前进。这时,警察打开水龙,冰冷的水柱喷射在学生们身上,接着又挥舞皮鞭、枪柄、木棍殴打。学生们与军警展开英勇的搏斗,有30多人被捕,百余人受伤。游行队伍被打散。 这就是一二~九运动。

; x/ f2 S3 g. C) e8 U


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回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 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b/ ~! I3 J4 n+ @8 |

 

! p% V+ b1 G* |6 s* b2 G8 P2 ]7 y

 

5 t7 Q1 E& Q* P3 l

C U7 X0 ^7 j4 N/ p

 fficeffice" />

avIk31nz.jpg
OPDvSEmE.jpg
xwa565GX.bmp
发表于 2010-12-9 0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来介绍一种上海的小吃——油炸臭豆腐。

q+ ^2 h$ I3 N2 ~# O

北京的臭豆腐是和酱豆腐一样吃法,上海则不然。一种吃法是将臭豆腐放在碗里加上香葱、盐、香油,隔水蒸,当菜吃。另一种吃法是把臭豆腐放油锅里炸(象北京的炸豆泡),然后加上辣伙吃(北京大概叫辣酱,辣椒磨碎只有水没有油的一种)。过去在马路上、旅游景点摆摊卖,现在到饭店吃饭也可点这只菜。马路上穿的很考究的人们,也会端了一盒油炸臭豆腐用牙签插着吃。上次三三来刚好我的一个朋友从他的青浦住处回来,给我送来了一些无污染的菜、鱼和臭豆腐。结果是搞的满房间的味道,臭的不谈。为了不使三三闻到这臭味,我把它封了几道口袋,请了出去。说明够臭,质量好。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4》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4》

发表于 2010-12-9 0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12-9 6:48:00的发言:
9 m/ J) I# a9 B% J3 y( y* j0 S

今天是12.9运动纪念日,让我们重温一下在我们从小生活的地方,熟悉的地方,曾经发生过的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

9 d$ P5 b/ e" u& j

现在有党和精英们的领导,不需要学生们的激情。是的,老北京是发生过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那是过去,是历史。过去每到12.9学校都会组织诗歌大联唱。

发表于 2010-12-9 0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12-9 7:38:00的发言:
0 U* k) A4 B' S+ y3 p" N8 ^

现在我来介绍一种上海的小吃——油炸臭豆腐。

9 p; z8 f; X+ G) w: J7 v5 O

北京的臭豆腐是和酱豆腐一样吃法......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0050618093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p4 P5 t2 `( d7 m4 S9 l3 N/ w( d# W. q

大学长:您的臭豆腐来历清爽配上美丽的图片,实在让人垂涎欲滴!此前各地此类油炸臭豆腐比比皆是(那种北京臭豆腐目前只有王致和的还凑合);近年经质检部门曝光原料的制作方法和制作环境,如今已看不到食客们的往日热情。盼望,吃到上海油炸臭豆腐!

发表于 2010-12-9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见到一篇文章   ---今天的中国缺什么?

; g; b8 E4 \2 c; s/ i! X. }

---- 今天的中国之所以有各种令人发指、匪夷所思的乱象,之所以正气不张、各种丑恶现象丛生不断,不是因为我们穷、没有钱,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信仰!就像“金粉世家”,徒有外表的虚华。我们在吃前人遗留下来的作为中国人精神支柱的核心价值观与信仰体系老本的同时,没有为维护和发展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与信仰体系主动做出行之有效的创新与贡献。当过去的信仰老本基本吃完,新的核心价值与信仰体系又迟迟未能建立时,中国人精神支柱的空虚与道德基础的缺失造成的物质与精神的巨大失衡就变得日益突出。中国尽管在物质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物质的繁荣无论如何不能代替精神与信仰的缺失。中国人的精神火炬在严重缺乏新鲜燃料的情况下虽然仍在勉强燃烧,但其亮度却日渐衰微。这种状况不要说让中国的精神火炬穿透黑暗、照亮全球各个角落,让世人敬仰和依靠,就是仅仅为中国人自己指明前进的方向,为一个由多个族群、多种社会阶层、利益集团组成的国家发展提供所必需的凝聚力,也显得十分无力。这样的国家要崛起、要成为一个“大国”,从何谈起?  
  换句话说,中国要“崛起”,要成为真正的“大国”,就必须认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核心价值观与信仰体系是什么?----   

发表于 2010-12-11 1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继续找寻老同学

8 I% U, C7 W# g

我大哥李桂林,1956年9月入学,1960年3月毕业,毕业后先后到沈阳松陵厂、贵州洪都厂,贵州安顺厂,现在日本定居。

( q o7 \" ?, e7 ^4 e

在校时班长杨守拙,后分配北京技术设计院;王雅琴,留校,在校办厂;刘长立,留校;佟佩林,分北京第四设计院;

8 [! p, B8 J6 g# I

傅士昌,北京银燕闪光灯厂经理;数学老师周家胜(女);有上网的同班同学吗?请联系。

发表于 2010-12-11 2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ml004在2010-12-11 19:58:00的发言:
' O; \- R \3 y, L9 G* i

继续找寻老同学

- `2 R: w: Q" @& Q4 M3 ]; W

我大哥李桂林,1956年9月入学,1960年3月毕业,毕业后先后到沈阳松陵厂、贵州洪都厂,贵州安顺厂,现在日本定居。

% Q" Z8 u6 F3 D, D& W

在校时班长杨守拙,后分配北京技术设计院;王雅琴,留校,在校办厂;刘长立,留校;佟佩林,分北京第四设计院;

$ r% O |# g( n* R0 U

傅士昌,北京银燕闪光灯厂经理;数学老师周家胜(女);有上网的同班同学吗?请联系。

$ ~6 L1 T/ c% o, q4 L( U- @/ u

 老校友他弟---照片中有周家胜,你认识吗?

c4xJkRFn.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1 2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0-12-11 20:01:00的发言:
4 L( H2 I# j( C/ i6 V6 v/ D7 ?1 x

上海航校的朋友因注册时用了真实姓名,发言不方便,想改网名又无从下手。看那位能帮助解决?

' U0 n" {( ]. `; A! E

先退出后用新网名重新注册!

发表于 2010-12-11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12-10 20:32:00的发言:
6 C4 V8 d, D$ B( m# C

欢迎!

' N# h. G+ o( f3 O9 q

上海航校的朋友因注册时用了真实姓名,发言不方便,想改网名又无从下手。看那位能帮助解决?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1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ml004在2010-12-11 19:58:00的发言:
- }5 q3 r' u3 B+ l

继续找寻老同学

: S2 q) y0 ^9 [. `

我大哥李桂林,1956年9月入学,1960年3月毕业,毕业后先后到沈阳松陵厂、贵州洪都厂,贵州安顺厂,现在日本定居。在校时班长杨守拙,后分配北京技术设计院;王雅琴,留校,在校办厂;刘长立,留校;佟佩林,分北京第四设计院;傅士昌,北京银燕闪光灯厂经理;数学老师周家胜(女);有上网的同班同学吗?请联系。

5 I2 e1 [1 T, T9 ^- }4 Q

你大哥的同学还没有找到吗?我好像是第三次看见这个寻人帖子了。我想你大哥和他的同学都岁数大了,可能都不上网,就没有上网的同班同学了。所以联系困难。既然有人把他的同学周家胜找到,是否麻烦能够联系周家胜老师(同学)的同学为李桂林同学联系一下。希望他们网上见面。实在不行就帮助一下,网上替周家胜与李桂林招呼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6 14:19 , Processed in 1.23842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