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9运动纪念日,让我们重温一下在我们从小生活的地方,熟悉的地方,曾经发生过的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
3 |% I3 W3 B/ f' w转帖: ) H ~. n F; p: E" S3 d6 A! I" h
3 V. [3 P: a1 H! J1935年的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史称“一二。九”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2 B1 x x {: w" {" z
6 I$ h T& g! X
示威游行
/ p4 K2 m0 B0 a& f0 h8 D. y' t: p 12月9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6000余名爱国学生涌上街头。走在队伍前列的是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平市立女一中等校的学生。
' l$ |7 S5 e+ Q军警阻拦 $ _4 F6 `$ n6 \9 w3 U2 y+ n3 v
警察当局事先得知学生要请愿游行,清晨即下达戒严令,在一些街道要冲 设了岗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城外学生被军警阻拦,在西直门同军警发生冲突。上午10时许,城内一两千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汉奸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 T' x/ _3 R8 Y2 z
( `- Y7 h# M& J! P( N. }$ Q7 S4 \
% p- F% s4 _9 C) o! ]) l. S+ j* M提出6项要求
- k9 s. C8 z" t4 @! e6 c0 r$ S 各校临时推举董毓华、宋黎、于刚等12人为代表,向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递交请愿书,提出6项要求:一、反对华北成立防共自治委员会及其类似组织;二、反对一切中日间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应付目前危机的外交政策;三、保障人民言论、集会、出版自由;四、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争;五、不得任意逮捕人民;六、立即释放被捕学生。何应钦避而不见。
t. [7 x5 p8 _. G群情激愤 3 R8 e0 j- P" E. [: S
请愿不成,群情激愤。各校代表当即决定改为示威游行。队伍由新华门出发,经西单、西四,然后奔向沙滩、东单,再到天安门举行学生大会。一路上,不时有冲出军警包围的法商学院、北平大学医学院、中法大学、北京大学等大中学校的学生加入游行行列,队伍逐渐扩大到五六千人。行进中,学生们向沿街的群众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散发传单,得到群众的鼓掌和支持。当游行队伍前锋到达王府井大街,后尾尚未走出南池子时,大批警察手执大刀、木棍、水龙,对付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爱国学生不畏强暴,队伍仍在继续前进。这时,警察打开水龙,冰冷的水柱喷射在学生们身上,接着又挥舞皮鞭、枪柄、木棍殴打。学生们与军警展开英勇的搏斗,有30多人被捕,百余人受伤。游行队伍被打散。 这就是一二~九运动。 : N! j0 B; n' V- r$ e
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回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 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_) r' q0 l3 l1 m
3 M9 [, o, y7 Q7 p! _8 @
& |# P, y- P; d2 z- s, }
* c0 W$ v" }6 C& t2 o9 } ffice ffi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