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1853|回复: 2306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4》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2-4 17: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 ]/ Q9 z* R5 [: `! Y/ t3 G k

写在锁帖之前

% C0 r) G& u, }! I/ J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论坛又要锁帖了,之前有687页的第一个,后来又有了21页的第二个,第二个因为网络的技术问题提前锁帖,之后就是第三个现在的论坛。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新的论坛,证明我们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在“老校友”版上很活跃,是好事情,但是也发生了论坛名字新的问题。就是在几个新的论坛的名字上发生了重名问题。有用“北京航空工业学校(2)”、有用完全一样的“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其它的名字问题不大。这样一来,怎么区分?我当时考虑还是继续用“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吧,不加序号。但是当又出现了同样的“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后,为了区分,我将原名写成了《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 N+ N, I4 T: r4 _+ x0 G

关于论坛的编号或者命名,大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按顺序前后给论坛编号;按学校的楼号或者楼名给论坛命名,都很好。最后按多数人的意见,用顺序号。

+ U+ W0 c' Q% l2 f

1原来687页的“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 N# G$ `# S0 z9 N/ D

2后来21页的“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1 s" V) f' N2 u# D: G

3是即将锁帖的《北京航空工业学校3》;

5 {# T+ c; W( e* l" H

4是锁帖后的《北京航空工业学校4》。

2 H) C% X8 e, b" ~. A

以后就打算这样继续下去。《北京航空工业学校4》已经建立,等锁帖后大家就去继续发言,现在暂时不要去发言,当然,不勉强,现在有人实在要在新坛上发言也可以。

6 e8 A4 o) n5 K1 J$ Z

从去年该论坛建起,得到了同学们的有力支持,使我们的论坛经久不衰。成为老北京网上“老校友”版的热门话题。也说明北京航空工业学校的同学重情义,时刻不忘母校。我知道,还有很多浏览我们论坛的同学,虽然见不到他们的发言,但是大家的心是相通的。就是大家都曾经在苇子坑渡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我会继续把论坛建下去,只要大家喜欢,在论坛上高兴、愉快,并且大家的晚年生活因为有了论坛而更加丰富多彩,就是对我建立论坛的最好肯定和鼓励。

6 y1 V# v5 f; h2 D9 v

最后还要感谢“老北京网论坛”及其管理员掌柜,是他在“寻找老街坊-老校友”版上给了我们一席之地,并且还多次麻烦他解决“21页”等的问题,虽然没有彻底解决,但是他不厌其烦的态度很令人感动。

; t. ^8 I3 y: ~4 p1 k! Q

写于英纽卡塞尔 

回复 论坛版权

举报

发表于 2010-12-5 0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北京航空工业学校4》奠基!祝贺《北京航空工业学校3》乔迁之喜!!

6 G& N2 v* N' j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4》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4》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4》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4》

发表于 2010-12-5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愿新楼日新月异!祝愿论坛和谐兴旺!祝愿同学友谊长存!

发表于 2010-12-4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各位校友:感谢大学长、Tongying、Duyan、8484-Xiu 以及众多校友的鼎力支持,祝愿《北京航空工业学校》越办越好!
发表于 2010-12-4 1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北京航校4》奠基。西水等人建立这个坛子确实不容易,大家都要维护她才对,可能有的校友因前段时间的气氛有些误会......就不愿来了,我觉得大可不必。这是我们航校校友每个人的家,希望她和谐、健康地发展,是我们每个校友的心愿与责任。航校的校友们让我们在网络世界共度幸福的晚年,祝大家身心健康,阂家欢乐!

f1 d; F0 ^2 q) W B5 Y

      谢谢老北京网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块天地,谢谢掌柜对我们航校校友的支持与帮助! 

发表于 2010-12-10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sdj_1310733在2010-12-10 9:26:00的发言:
8 i5 r m/ \4 m6 H6 X3 S2 k

 过客Shu:你的原名单8484后面少写了“”两个字母,我补充完整后忘了告诉你,实在是对不起!

+ Z! M/ s# S4 g! f2 ?

谢谢学长!你完整后的名单比较全面了。确实有许多不知道,我都补充上来!看来,我最近要重新把整理后的名单给大家看看。

发表于 2010-12-10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报个到!最近有点瞎忙,因此看的多,说的少。
发表于 2010-12-10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们小时,很多老电影都是我们从自家带去椅子,板凳,坐在露天看过的,和现在影院的条件无法相比(当然价钱也不能比),但想不明白,为啥回忆起来总是感觉很美好。。。

9 }" A- ^" e5 N' N8 K* d

老电影插曲汇集(印度电影)

; t" H5 ?1 G% P4 i; N( |

发表于 2010-12-10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sdj_1310733在2010-12-10 9:26:00的发言:
9 l/ }: b+ |1 k

 过客Shu:你的原名单8484后面少写了“”两个字母,我补充完整后忘了告诉你,实在是对不起!

3 T$ f* Z+ g& M" V v

沈阳8484是另外一个人。

发表于 2010-12-10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12-10 9:25:00的发言:
0 z7 ?+ x8 l8 o, M% j% R

政府请不要浪费,也不要着急,这千斤重担我们来挑。---

: S) x% k- G2 S3 j9 B" W

大学长,您真英明,向您学习舍己为人,大无畏的崇高精神。

& t; W4 `5 J" x4 N

政府某些部门(农业部)为何推广引进转基因粮食作物,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祸国殃民吗?为何至今不吭声?他们自己(家人)也准备一起食用,不怕危害吗?

发表于 2010-12-10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过客shu在2010-12-10 9:07:00的发言:
5 m5 x7 R s7 Y

这个真没有登记。什么时间上来的?你们班我记录了8个同学。

* I4 ^9 o. S. D! \8 s

他上的比较早,但后来就没上。

发表于 2010-12-10 0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关系民生的转基因食品,下面这篇文章报道的应是好消息了:

& U/ X+ s% [7 B2 I) t/ }. j9 e$ R

转帖:

! n& _$ k" p U# S! _) ]/ z

 

1 L2 t- R% A2 A" w4 K1 z' F/ R

黑龙江日报作为黑龙江省委机关报,昨天公开发表了大篇幅、政策性、由多名重量级人物表明态度的重要文章,反对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这显然反映了省委省政府的态度。

这篇访谈,首先引用“九三”老总田仁礼的话,“现在进口大豆每斤1.8元,全依赖进口后,大豆价格由外资定,卖到一斤8.1元,中国人还喝不喝豆浆,吃不吃豆腐”,说明了依赖进口大豆问题的严重性。

    接着,该省农科院副院长肖志敏指出,2009年,我国进口转基因大豆4100万吨,业界预计2010年将突破5000万吨。进口的转基因大豆每吨3400元,国产大豆则是每吨3700元。在进口转基因大豆的低价倾销下,国产大豆节节败退。目前其他省大豆种植面积已极少,“只有黑龙江每年还保持在6000万亩以上的大规模种植。”  

田仁礼一针见血地说::“黑龙江大豆的价格,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策问题”;“我们对进口转基因大豆有种误读——产量高,成本低,其实他们的成本和我们种植的龙江大豆是一样的。为什么他们比我们卖得便宜?因为美国农业部给大豆种植者提供价格补贴,让他们低价卖到全球,抢占市场。”

对于田仁礼的观点,很多专家表示赞同。东北农大土肥专家刘元英教授在去美国访问时,在美国大豆协会看到一句话:种植大豆,就是种植美国的未来。大豆产业要想发展起来,关键要看国家把大豆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福建省委省政府一样,反对依赖进口转基因大豆,反对转基因主粮化、商品化,是坚持民生为本,坚持对党和人民负责的表现。所以,应得到高度赞扬,坚决支持。

问责制,是法制化的重要内容。追究失职、渎职者的责任,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我们每一个工人、农民、商人、学生、士兵,特别是党员、干部,更不用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有义务对那些仍在鼓吹和推行依赖进口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主粮化、商品化的各级官员实行问责。这是关系每一个人的安康,直至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一件大事,来不得半点犹豫彷徨啊!

, `# K& P8 A4 N, Z


 

发表于 2010-12-10 0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客:统计名单中怎么没有我8484zl,我看到有个8484时间和我差不多,是不是没有写全。
发表于 2010-12-10 0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Duyan发言,“由蒯字偏旁想起挑刺儿”

9 T( i( \+ v4 Y, U2 Y+ v

 

) W* {/ f8 [( \4 w. s

“以前是一个小铁桶(好像是一种装饮料的小罐),盖上有很多小孔,将芝麻盐撒到碗里,最后一次见到是用碗装了,用小勺蒯起来,撒到碗里。”

: [8 j/ \( D" G: Q/ S

 其中“蒯”字用法有误,1.“蒯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2.姓氏。

* q3 I; t- k x& `7 V

 在这里应该使用“㧟”字,1.方言-㧟痒痒。2.方言-㧟着小篮子。3.方言-舀,㧟水、㧟了一勺汤。


发表于 2010-12-10 0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12-9 20:08:00的发言:
6 y! A3 y0 v1 |, X% B$ d6 p+ n

车把上的是否卖冰棍的大口保温瓶?

* e; n9 h+ b+ I+ @& H$ U0 k" Y

那时还没有塑料制品,都是原生态的,冰棍的包装也是纸的,三分一根山楂冰棍,五分一根奶油冰棍,大口保温瓶盖上罩一块纱布或小毛巾,现在这些凉的东西都不敢吃了,又说冰激凌含反式脂肪酸,就更不想了。

发表于 2010-12-10 0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sdj_1310733在2010-12-10 8:10:00的发言:
) u% \8 ]- V4 K% j' ? Y7 v2 k2 j

引用Duyan发言,“由蒯字偏旁想起挑刺儿”

9 D4 \2 `5 V' ], q; { W" J( l3 _

 --------

- z$ M; _, a6 w4 W' K' z

非常感谢学长!我当时多次用了"kuai"字,但不知选哪个汉字合适,没有认真对待,想大家会明白意思的。学习您的认真态度,谢谢!并希望大家以后多“挑刺儿”,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

" @+ F. g- r2 n/ ]3 K) R' ?' t4 o

大学长让我知道了上海话“汏”----淘洗---“汏一汏”--我搞成了“打一打”。

9 v% ~/ O: o6 G

春江学姐改正了我的--“习习”。。。应为“栩栩”

) L" q2 X& c# F. K

现在又知道了---“蒯”  。。应该为“㧟”。

发表于 2010-12-10 0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请不要浪费,也不要着急,这千斤重担我们来挑。

2 l/ C9 c6 A+ B' i

现在转基因食品、粮食的推广不是出问题了吗?我看了一下,目前发现的主要问题是1、吃了转基因食品天然绝育、断子绝孙、不能生养后代。2、吃了转基因食品的小白鼠第三代死亡。这个东西好象比鸭片还利害吗?会灭种灭族的,而且无法逆转。可是国家进口和种植了转基因种子和食品怎么办?(转基因自己收的作物无繁殖能力,种下去不发芽)我想国家的困难还是我们挑吧我代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表示(现在行代表),转基因食品已反应出的问题在我们这个岁数的人身上已经不起作用了,国家不如把那油啊、粮啊就免费发给我们吃吧(不可做饲料用),领用的时候我们签字写保证书:1、决不给60岁以下的人吃。2、决不流入市场。3、领回后决不拿去喂猫狗鸡鸭动物,连麻雀也不喂。我看国家有困难的时候,还是由我们这些又用医保、又拿养老金的老不死的来挑吧。

发表于 2010-12-10 0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过客shu在2010-12-10 9:03:00的发言:
. X& ?9 w3 l& X/ g

奥,真是对不起!我把广播室机务组的84班的张li同学,少写了"zl"二个字母。

9 A* z8 u6 N$ O! \

 过客Shu:你的原名单8484后面少写了“”两个字母,我补充完整后忘了告诉你,实在是对不起!

 
发表于 2010-12-10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8484zl在2010-12-10 8:07:00的发言:
过客:统计名单中怎么没有我8484zl,我看到有个8484时间和我差不多,是不是没有写全。
% C* S- [* p/ v

奥,真是对不起!我把广播室机务组的84班的张li同学,少写了"zl"二个字母。

发表于 2010-12-10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了新楼坛子里热闹了!欢迎更多的校友加入,三三领导不是说上海学友也要进咱们的论坛吗,热烈欢迎!
发表于 2010-12-10 0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8484-xiu在2010-12-10 9:00:00的发言:
' P4 j& i4 X% O8 U* u" S

是否还应该有8484hu啊

& i C6 C: ?+ g7 G1 x! H

这个真没有登记。什么时间上来的?你们班我记录了8个同学。

发表于 2010-12-10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12-10 8:10:00的发言:
; d: k; k d5 Z" `* Z

那时还没有塑料制品,都是原生态的,冰棍的包装也是纸的,三分一根山楂冰棍,---

" z* y# q, @- K+ F* p1 \* S+ `

这大口保温瓶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胡同里那老奶奶的吆喝:“冰棍儿,小豆dia-------”,不知是哪儿的人,我们还常学着那最后的长音“-----d-i-a.."  当然也很高兴听到这呼唤声,花三,五分钱,就可好好品尝。(小豆的是五分一根?)

0 L! i+ b# s$ h% S

现在已很少享用了,倒不是怕那反式脂肪酸,是怕我这老胃受不了。。

发表于 2010-12-10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8484zl在2010-12-10 8:07:00的发言:
过客:统计名单中怎么没有我8484zl,我看到有个8484时间和我差不多,是不是没有写全。
# F2 D ]& c1 V8 |- S2 P+ A# Q9 r

是否还应该有8484hu啊

发表于 2010-12-9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回来好多事要处理,闹得有点昏昏沉沉,还把过客和西水弄混了。真对不起!

+ M- G! {. W! T: ?! K }) Y3 S

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有可能上海航校7631班的校友要上我们的论坛了。在没见到之前,先表示欢迎!

发表于 2010-12-9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t' Q5 r0 S: f1 I

 

0 y" }# @2 t' K- e, b+ I

      有新家就有新故事,祝新家越来越好!新故事越来越多!

发表于 2010-12-9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袁在2010-12-9 16:34:00的发言:
上网统计人数还有我:网名老袁,6311班的。
2 v7 w2 ~2 O+ L

肯定有你了!

发表于 2010-12-9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芦笙恋歌》是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

& \; h( W2 m; T; ?- E2 R/ D

 

! G. P9 U% c! o# m( ~* v& k2 q, }

转帖:《芦笙恋歌》是根据云南军旅作家彭荆风同志的小说《当芦笙响起的时候》改编的,记述了澜沧地区拉祜族人民反抗国民党残部的斗争,其中交织着拉祜族青年那扎和娜娃的爱情故事。

/ J8 m& {! v6 P \& t2 e$ v: \

    电影插曲是著名作曲家雷震邦写的。雷还写过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刘三姐》、《五朵金花》的插曲,每部电影里的插曲都是经典的传世之作。
   《婚誓》是至今为止最优秀的爱情歌曲。那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含蓄的歌词,听来如醉如痴,唱来如痴如醉。那情之痴、心之醉,较之现在的“我爱你、我恨你、我咬你”的皱眉、切齿、跺脚、攥拳头的所谓爱情歌曲,不知道要高尚多少倍,不可同日而语!

4 r) f" o& m2 t6 p- h! s& v

演唱:吴颖、温明兰

发表于 2010-12-9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12-9 20:03:00的发言:
/ L3 n* @4 |- l8 I4 P9 ?2 z8 L: ^% l

不是,是网上搜来的。您不觉得车把上挂的东西很亲切吗?

+ A- P* Q5 s/ J& ^8 }

车把上的是否卖冰棍的大口保温瓶?

发表于 2010-12-9 1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晒老物件

* U7 Q& z* ~: b# z3 a y$ B7 ?3 g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4》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4》

9 l) [5 |6 }+ S

自行车把上挂的东西大家一定熟悉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4》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4》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4》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4》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4》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4》

发表于 2010-12-9 1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12-9 18:06:00的发言:
依次是《芦笙恋歌》《五朵金花》《刘三姐》《阿诗玛》《柳堡的故事》《草原晨曲》能加十分吗
$ l( N& a% S' b* F5 y

好像没有《阿诗玛》,应该是《神秘的旅伴》。不过,你比我强,我只是非常爱听,觉得很熟悉,就是不能分辨是哪部电影的插曲,电影内容也不记得了。给你加9分吧,下次聚会奖励你多加半碗豆汁--。

2 ^& T/ C+ J9 ~+ }' b' \" l3 H

再听一遍《神秘的旅伴》插曲《缅桂花开十里香》

0 _. Y/ U9 X+ x: u* {* A

 

* R1 k$ j5 w. J8 }" {* ] U9 h

1955年 出品:长春电影制片厂 导演:林农  朱文顺 朱文悦 编剧:林农 
主演:印质明 刘增庆 李颉 田烈 王晓棠 徐连凯 周克勤   演唱:李世荣、温明兰。

( V" S+ t: x4 I

本片着力描写了新中国建立初期边境地区的复杂局面,以及边防军指战员和少数民族人民携手同德、与敌特分子作斗争、保卫边疆的故事。该片情节曲折,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导演手法质朴清新;所展现的少数民族和边地的风俗人情,也为观众增添了观赏趣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4 05:32 , Processed in 1.23085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