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善若水

北京匾额博物馆一览[含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9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0-11-29 21:43:00的发言:
斯文在兹
# ^! ?) Q# C# Y+ d, g

还等着听您开讲呐!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9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两张剪扣地图,这个活动相当好,当然想参加。

北京匾额博物馆一览

北京匾额博物馆一览

北京匾额博物馆一览

北京匾额博物馆一览

发表于 2010-11-29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底总结~~

感谢楼主放出如此多的图片,走了一年多了,也没人接我班,首席讲解员的位子空到现在~~苦了馆长了,二馆长更累了~~词儿也随着时间而遗忘的差不多了,两年间的风风雨雨也随着城区的合并消声觅迹了,我走了也好,至少门口两座石翁仲的段子,现在是抖不出来了~~哎~~我是历史的罪人啊~~学生有愧于诸位尚未到访过我馆的老师们,甚至连当初最熟练的嚼头儿也没留下影像或者声音的记录,惭愧!惭愧啊!!!
发表于 2010-12-2 1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没有帽子的石像,很像公主坟的那个
发表于 2010-12-2 1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茶余饭后栏目有个帖子转了一段满文现状的采访。

! n. Q/ K+ l! K

 

2 m0 D* V' b6 y

我想知道,大清匾额有没有满文的?

3 o) x: W6 T p+ m3 y! J

 

发表于 2010-12-2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10-12-2 18:51:00的发言:
. z8 x% }4 y9 Z 8 L5 R7 d& R( L, C- }! F- B

前两天茶余饭后栏目有个帖子转了一段满文现状的采访。

- |) V: o+ V$ ~6 ^, ?9 f' {! `' D

 

* K+ ~9 o( I7 A/ P/ t& V( e6 h

我想知道,大清匾额有没有满文的?

! m# C u$ `2 c) S* u) s

 



    没见过单一满文的匾。故宫和皇家园林匾额(题名匾)一般都是满汉两种文字,大型寺庙有用“四样字”(满汉蒙藏)的。


   跟一张海淀拍的:



7 A8 W7 _7 a0 u* `! U3 }; J ' p. H5 x1 r- r+ f6 ~5 ?0 \* M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10-12-2 18:51:00的发言:
4 X( |* |" k+ s* `# E, W

前两天茶余饭后栏目有个帖子转了一段满文现状的采访。

7 I# a. f, F3 \2 T. b4 |

 

7 w& Q g6 G* K6 F5 F9 g

我想知道,大清匾额有没有满文的?

* `8 ]/ c, y7 T! y* B9 q# W# p' r

 

/ d n+ g& M2 [. ~' k

心一下周一可去高碑店,我先到匾额博物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10-12-2 19:09:00的发言:
7 m- A+ I: z$ u( ?

# d: Q9 L+ S( A+ A

感谢颐和吴老的关注与解答!

发表于 2010-12-2 0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墓前的东西立在门口,慎得慌。
发表于 2010-12-4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dwxh5457在2010-12-2 18:17:00的发言:
那个没有帽子的石像,很像公主坟的那个
* h: n2 A2 c* I

就是那的,门口那四块碑分别是苏虎几,福隆安,法尔那,线应奇的.

发表于 2010-12-4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10-12-2 18:51:00的发言:
6 Y7 d1 L. K3 Y% p/ @9 R# m

前两天茶余饭后栏目有个帖子转了一段满文现状的采访。

- G. Y: c- C: G0 [ L. ^

 

" H# k8 j, u$ F9 ~& @5 h

我想知道,大清匾额有没有满文的?

9 @# g( D: ? G0 G6 w& Q: J

 

' p% C$ E: C$ e( ~6 x+ ^0 J

有,故宫现在还有.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热河在2010-12-2 0:33:00的发言:
把墓前的东西立在门口,慎得慌。
( C7 B) z, |" T R; ]4 H7 k

哈哈,那观看十三陵石人、石兽不也麻烦吗?没事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dwxh5457在2010-12-2 18:17:00的发言:
那个没有帽子的石像,很像公主坟的那个
& x% _. a1 V" x* J2 U9 ~

这个,我就不知道啦.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2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匾额博物馆一览

北京匾额博物馆一览

发表于 2010-12-5 2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一个小问题:“举人”为什么叫“举人”?

; J" D) C( \7 t- }

 

4 \, D' r- G6 q3 g9 K" D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10-12-4 21:57:00的发言:
* N4 J4 v; M/ A$ z" K8 b( _

就是那的,门口那四块碑分别是苏虎几,福隆安,法尔那,线应奇的.

2 }- Y3 D; d }2 t s3 x

这么肯定,看来没少研究。佩服!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匾额博物馆一览

北京匾额博物馆一览

北京匾额博物馆一览

北京匾额博物馆一览

发表于 2010-12-6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了举人
发表于 2010-12-6 1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今天和您一起参观了匾额博物馆,学到了很多,您照的太全了,我今天照的就不上传了,欣赏您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2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消失的北京在2010-12-6 19:53:00的发言:
很高兴今天和您一起参观了匾额博物馆,学到了很多,您照的太全了,我今天照的就不上传了,欣赏您的了
& N6 a, U! X @! c# s: s

个人拍摄角度不同,应该是各有特点的。今天听陆老师讲解了围绕匾额的题宽与科举制度等级,受益匪浅。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2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6日的图文拍记------参观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

北京匾额博物馆一览

北京匾额博物馆一览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2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匾额博物馆一览

北京匾额博物馆一览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2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匾额博物馆一览

北京匾额博物馆一览

发表于 2010-12-6 1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59]
发表于 2010-12-6 1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10-12-5 20:31:00的发言:
- e2 d" s9 s8 j7 G- L

这么肯定,看来没少研究。佩服!

4 h% k9 {1 m- T, I7 z* C8 z9 m5 o# f

去过几次,和姚馆长关系不错.

发表于 2010-12-7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高老师

( _4 W3 W( ?" I

合影收到了

发表于 2010-12-7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0-12-5 20:47:00的发言:
5 J8 P. o* N; [* ^, c2 K, `

提一个小问题:“举人”为什么叫“举人”?

! M: r: O& I `; o3 l: P# z

 

1 W% q4 A. C: F. Q*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b% \3 W8 g! D/ ~; w# D

 

; t8 b( [/ j2 l! t

举孝廉

1 i" x/ h4 r% O2 N

恭喜,我都会抢答了~~~

* ^7 M9 I/ P+ ?5 ~& E

发表于 2010-12-8 0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红棉袄在2010-12-7 8:53:00的发言: 1 \; Y! C# X9 G' B o

举孝廉

) b' k9 k! f3 P, D v* l* ]0 G2 B/ x

恭喜,我都会抢答了~~~


; B% c! a4 }, D. y8 ~* B

' w$ F; G, y6 q D+ z3 z* N! o. G

8k3uIVrz.jpg

发表于 2010-12-8 2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发表于 2010-12-28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感谢作者的分享。- k- u* a5 x* \# w
[BR]能够看到以实物的形式展现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很有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有机会,一定去好好看看“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9 11:30 , Processed in 1.22545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