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刚百度知道了这个词,但我孤陋,从没这么说过。
我们都说“鸡贼”或“流氓假仗义”
呵呵
能耐梗:能耐;本事。梗;脖梗儿。有一定的本事,好显示,好露脖梗儿、好逞能。
以上属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鸡贼,一词是年轻一代新造出来的方言, 鸡贼似应写作“机贼”小气吝啬,私心重的意思。写成‘鸡贼’容易让人为误解为偷鸡贼的意思。
“能个儿”为褒义,而“能耐梗”如三联儿朋友说的靠近贬义。
所谓能耐梗一词北城这边人常会说起,有时多加个“充”字,“充能耐梗”意思基本和上边的朋友说的差不多,大致意思——好(去声)强出头,不分场合显摆自己有本事。
老北京话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儿,一个词形容某些事物与人贴切之极,而三五句话也不好解释出这个词意的内核的精准!
这是老北京话,取自一句歇后语的后半段,为贬义,多为相熟的朋友间说笑用
说全了应该是“孙猴儿的鸡巴——能耐梗儿”,意思是说有一定的本事,但好显示,好逞能
仁者同意这个解释
还真不能改成“机贼”!鸡贼和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部木偶片《半夜鸡叫》有关系,那里面有个老财主周扒皮总是夜里起来捅鸡窝催长工干活,因此是偷鸡的贼,简称鸡贼。后来便用鸡贼来形容一些不光明正大、做些偷鸡摸狗勾当的人。再后来演化成了多种意思,比如委委琐琐,小里小气。
“梗者,脖颈子也”此说有据可依,下面是满语大家嬴生老先生的论述:
fficeffice" />
满语词ɡen,义为“脖颈”。依建州女真语音写的n,在满语诸方言中大多读nɡ音,清代北京满语就是如此。因此满语词ɡen在口语发音中多发ɡenɡ音。北京话谓“颈”、“脖颈”为“脖ɡěnɡ子”(ɡenɡ上声),即来自满语的这个词ɡen(读ɡěnɡ)。
可见“能耐梗”一词是一句由满汉文意组合而成的北京方言
举例说明“鸡贼”一词有出处,讲得很好,学习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8 13:36 , Processed in 0.154789 second(s), 17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