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于平安大街的“厂桥小学”,是原厂桥小学的分校,原名叫黄城根小学。现在的“黄城根小学”那时叫“西四区中心小学”。
7 f+ _; o c- A' a( i; ` 58年我上小学时,当年发生了北京教育史上的两件事:一个是实行就近入学,一个是开始学汉语拼音。
: K6 ]; i/ n) M4 o9 ^& r- K 当时的厂桥小学校址在现在厂桥旅馆(原厂桥街道办事处)位置,西墙临现德外大街,大门朝南开在穿堂门胡同内。 学校的大门洞开在南教室东侧,对面北教室东面是教研室,后又是一个四合院,再后面是小操场。后来大门改开在了西墙临大街方向 。 ; u5 j* ^; { \' k4 x7 h
入学时校长给我们介绍厂桥小学历史:厂桥小学的校址原来是清朝大太监李莲英当年修建颐和园时,用于堆放贪污来的钱财物品的地方,后来做过当铺,再后来辟为学校—就是现在的厂桥小学。 三年级以前的课在本校上,四年级以后的课到黄城根分校上。到黄城根分校时,北京的小学校因为生源过多教室紧张,许多条件不好的学校都实行二部制,半天在教室上课,半天在家学习小组学习,老师辛苦的骑着自行车各街道串门检查。 因为大量的课外时间充裕,学校组织了许多课外活动:北海少年科技馆的舰模航模、西城区少年宫的合唱团、电报班、什刹海少体校的体操、武术、滑冰、游泳等等。 现在回想起来,充分的少儿文体科技活动使自己受益终生,上课时间短丝毫没有影响自己一生的学习和知识积累。 记得好象是小学三年级时,学校为纪念60年校庆,全校同学整队,到北面十字路口东北角上的一个部队大院(好象是什么王府)的大礼堂开庆祝大会。 印象最深的是大会邀请了厂桥小学老校友、著名相声艺术家侯宝林先生给大家作忆苦思甜励志报告,太精彩了! 到现在我都还记得侯先生的音容笑貌,和他小时侯求学学艺的苦难经历。 尤其难忘的是,在讲述幼年坎坷人生经历的故事时,大师天生幽默的讲演让我们笑着流下了热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