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午后,慵懒的躺在沙发上,看着咖啡壶里黑色的咖啡液体,白色的带着香浓气息的蒸汽升腾到屋里,和小野丽莎的歌声融为一体,不断刺激着我的所有感官。明天就立冬了,看窗外,秋色已逝,初冬来临,树上的叶子,拼命的抗拒着节气,努力地让自己不被风吹走,但遍地的落叶,已然暗示了它的最终命运。 - M/ W m8 x& `! d+ b
+ X! X! S0 V8 s. Q7 g) ~
[原创] 秋色已逝——三里屯东五街
[原创] 秋色已逝——三里屯东五街
[原创] 秋色已逝——三里屯东五街
# o1 T0 d t# f# ` 8 k8 U w* A$ i2 T
有人说,人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会变得越来越怀旧;依我看,是人的年龄大了,阅历得多了,才有东西可以去感怀。作为80后一代的头一拨儿,如今也已步入而立。虽然我人生的最初记忆是在老北京四九城的崇文区船板胡同开始的,但对那里的印象也仅是一些并不连贯的残缺画面。建国35周年大庆的那年,我随父母搬到了当时还算是近郊的朝阳区农展馆附近,毗邻的三里屯旁边有一片大使馆区,由一条东起三环路、西止三里屯路的三里屯东五街把北面的这些大使馆穿插起来。街两旁栽满了银杏树,到了金秋时节金灿灿一片甚是好看。每次爸爸骑车带我去爷爷家,都会从这条街穿过去,边走边教我那些国旗所代表的国家,给我讲这些国家的概况。那时候的三里屯没有如今的灯红酒绿、繁华喧嚣,而是安静祥和、宁瑟悠远,总是让人流连忘返。渐渐的就对使馆区产生了感情,使馆区也成为了一家人消夏避暑之所,一家五口茶余饭后总会去那里消遣散步,其乐融融好不自在。
: q% P* Q1 `, w8 P0 n
& o1 {* Z3 B( N+ M/ T. f" V
[原创] 秋色已逝——三里屯东五街
[原创] 秋色已逝——三里屯东五街
[原创] 秋色已逝——三里屯东五街
[原创] 秋色已逝——三里屯东五街
V4 H6 C- V+ T# M* s
& E5 f2 n7 X. z, Q 工作后,去爷爷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如今已不常去走这条街。在这条街上走了20多年,不知是什么时候,三里屯路两旁的酒吧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多了起来,霓虹闪烁、仙乐靡靡。突发奇想的带家人去走了走,看着那熟悉的街道,以前穿插在东五街里的自行车,变成了如今的四轮铁马;以前行走在东五街里散步的人们,变成了如今把东五街当作免费停车场的夜店客。街还是那条街,人也还是五口人,只是爷爷坐上了轮椅,奶奶换成了妻子。再过上20年,我想这条街还会是这条街,而我们呢,还会是我们嘛?
s6 K( W7 P1 _: e S
. r& c+ N, A6 m. ~+ o 以下照片为胶片底扫,欢迎大家拍砖! & X5 N1 E0 E3 A# |0 X1 u- @8 q
[原创] 秋色已逝——三里屯东五街
[原创] 秋色已逝——三里屯东五街
[原创] 秋色已逝——三里屯东五街
[原创] 秋色已逝——三里屯东五街
[原创] 秋色已逝——三里屯东五街
[原创] 秋色已逝——三里屯东五街
[原创] 秋色已逝——三里屯东五街
[原创] 秋色已逝——三里屯东五街
[原创] 秋色已逝——三里屯东五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