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75|回复: 27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含3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1-8 1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华殿、武英殿,是紫禁城外朝部分两组重要建筑,分别位于太和门广场东西两侧、紫禁城的外东外西路建筑的南端,文华武

% U2 ?- i5 X, q% K8 K* e0 m/ Q5 F

英,左辅右弼,拱卫着紫禁城的三大殿。

, r0 ~* s2 q5 n

 

2 ~4 S6 V* ?3 m0 A5 L. `# H$ p

从太和门广场内金水河桥前向东,穿过协和门,走下汉白玉台阶,便进入了紫禁城的外东路,南侧一组院落,是明清两代的内

( C) U# S- B0 ]! I( z* {$ c) ?$ r3 j

阁大堂,北侧出现在月台上的五间黄琉璃瓦建筑,就是文华门——文华殿建筑群落的正门。

9 g# H3 d4 K- {) P

 

1 E& l/ w7 v, [& r& B7 {

文华殿三维鸟瞰图(北京三维地图网截图)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5 W) [# ~6 e! [% B5 _


沐浴在朝霞里的文华门及门匾、丹陛、门饰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 J3 _* g6 V7 \) e


文华殿建筑群,初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由文华门、文华殿、主敬殿、东配殿本仁殿、西配殿集义殿,以及东跨院的传心殿构成。文华殿主殿为工字形平面,前殿即文华殿,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明间开6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门,次间、梢间均为槛窗,各开4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东西山墙各开一方窗。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华门。后殿主敬殿,规制与文华殿略似而进深稍浅。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

- }* ?2 I' }6 N0 F1 o

 

& y+ C7 V: D6 k+ y! s4 T6 r

文华殿及殿前陈设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9 h& | T$ Q2 ~3 d4 E% L


主敬殿一角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 X! q4 ^. n$ ?) ^1 r# E


东配殿北侧立民国年间双鉴楼主傅增湘撰文的文渊阁记石碑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 ?! y' q' \' E' n% ^& P8 d


文渊阁是文华殿后的藏书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仿浙江藏书名楼“天一阁”建造。阁分上下两层,黑色琉璃瓦覆顶,绿色琉璃瓦剪边,色调深沉雅致,又寓含五行中黑色主水,以水克火的用意。彩画图案以水草龙云纹为题材,两山青水砖墙不涂红色,整个建筑清新典雅。阁前有小石桥,内金水河迂迴东去。太湖石叠山松柏交错,环境清幽恬静,是皇宫建筑群中有独特风格的建筑。阁内明时曾藏《永乐大典》,清藏《四库全书》与《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 r$ M5 l& a7 [, d7 q

 

! I# q; s; J5 l# h6 [! o* L

文渊阁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 M# c: V N5 g


明天顺、成化两朝,文华殿是太子践祚之前,先行摄事的正殿,因此屋顶覆绿琉璃瓦。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文华殿改为皇帝经筵之所,殿顶改覆黄琉璃瓦。皇帝御“经筵”举行于春分、秋分两季,皇帝要在此发表御论、阐述儒家经典心得,文臣们跪听并参与辩论,事后通常皇帝会率参与经筵大臣登文渊阁观阅阁中藏书。

' [0 n: T9 [3 f! ?

 

7 O2 W) |! ?, x+ q! H

明洪武十五年(1328年),首置“文华殿大学士”一职,本为辅导太子之官,秩仅正五品,自仁宗后始侍皇帝左右,以备顾问,阁职渐崇。清沿明制设文华殿大学士,秩提高至正一品,乾隆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列四大学士之首,宠臣和珅即文华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并充经筵讲官。

* ?* g% a! \# X3 d% z

 

* t2 z& [0 d& K

如今的文华殿,是故宫陶瓷馆所在,从2008年7月15日起作为故宫常设展之一,展出唐三彩、元青花、明清官窑瓷器等主题内容

0 v& t" ^6 ~% e

 

: S% S( r) F; X# N; L5 @+ E

文华殿部分瓷器展品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 l: g( D6 M& ]6 p


文华殿西南紧靠紫禁城南墙,有一组建筑,明清时期这里是内阁大堂所在,如今被紫禁城学会占据。大堂南向3间,东西两厢各3间,皆硬山顶,覆黄琉璃瓦。坐东面西者为汉票签房,中一间为侍读拟写草签处,北一间为中书缮写真签处,南一间为收贮本章档案处;坐西面东者为蒙古堂。汉票签房之南、南向面城垣者为汉本堂,3间;蒙古堂之南,南向面城垣3间为满本堂,满本堂之西为祝版房,缮写大祀祝版之处。大堂前安屏门4扇连垂花门,有墙垣与东西两厢相隔。堂之东西各有耳房4间,皆灰瓦硬山顶,东为满票签房,西为稽查房。堂后为内阁大学士斋宿之所,其东为满票签档子房、典籍厅。

. q/ j _) r5 m# z8 M

 

7 T: \8 y' O" p: m6 x

明清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9 s4 k' v6 D: K7 H( R1 q


东望东华门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8 K% J" j, D# [2 q


北看南三所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5 L" ?9 j: U; l! G


西看协和门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9 ~; w# b9 `6 C: m


协和门月台北望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 @0 e$ w& e1 F- r& o; @


内金水河在协和门东向北蜿蜒入文渊阁

* P" Z$ X2 y+ _$ J3 ]: t5 T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 Q8 h. T1 V7 ~8 t) k! |: C. ^


深秋时节文华殿前满目金黄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5 r- N4 L- D, L& o* Q9 n

 

3 r* j1 s! s6 E; A

下集预告:重温故宫——武英殿及南薰殿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备注:
1、本贴及随后几贴贴中图片,未注明出处的,全部来自街客本人 2010年10月28日的故宫拍摄(使用器材:尼康D80、松下ZS7DK),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均注明:采自互联网)
2、故宫的博大精深,来自建筑、历史、藏品三个部分,街客愿意就此话题,与网友们互相探讨、互相学习。

- r; f/ O4 e" R* O, b

已发表帖子链接:

9 L# _* `: w7 h1 i+ B: a- c, {

 

! N3 C6 G* \& R: f$ W( U6 Q

 

5 F3 {% T. `. D: W) E* h

写在前面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2_68149.html

4 t& m4 V4 v: c4 N; p

 

0 c* r( A( b8 n. H

走进紫禁城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2_68200.html

$ T$ y" a, c7 {

 

# [: |6 y: q+ K% I" `

太和门及太和门广场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2_68294.html

" l. |8 d+ k l1 ~& p& w

 

, t& F M( H, z3 ~: H w: v3 b

三大殿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2_68398.html

% Y- n$ B: E6 ], W

 

3 `- Q; V- @9 _7 s% i

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52_68533_1_1.html

" C( r4 t4 u& I

 

发表于 2010-11-8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这里抢坐沙发!
发表于 2010-11-8 1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很好,图片再好些就锦上添花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10-11-8 19:13:00的发言:
 内容很好,图片再好些就锦上添花了。
6 b) H8 x4 D# D3 y: n

 

! B& I9 U: k! e

请吴老指教:

- O. k) F& Z& C8 C

 

% i8 r$ l3 Q! O+ ^/ T1 L. K+ ?

图片如何能再好些?您指的是细节?

发表于 2010-11-8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细节问题。既然文渊阁是清乾隆四十一年才建的,又怎么可能在明代就用来藏《永乐大典》呢?又怎么可能在嘉靖朝经筵之后,让皇帝与经筵大臣登文渊阁观阅阁中藏书呢?
发表于 2010-11-9 1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iguelWang在2010-11-8 23:00:00的发言:
有个细节问题。既然文渊阁是清乾隆四十一年才建的,又怎么可能在明代就用来藏《永乐大典》呢?又怎么可能在嘉靖朝经筵之后,让皇帝与经筵大臣登文渊阁观阅阁中藏书呢?
6 k1 J, n0 {: {: w' s6 M

此文渊阁非彼文渊阁,明之文渊阁原位于内阁大堂之后,黄顶,非今之文渊阁也。

7 y) r: f( |, E o, q7 K

楼主偷着进紫禁城协会的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弘德皇帝在2010-11-9 17:08:00的发言:
0 `% D7 j2 b& Y ~) ]8 {

此文渊阁非彼文渊阁,明之文渊阁原位于内阁大堂之后,黄顶,非今之文渊阁也。

( a' ]. d: }' n9 U7 n" r9 y

楼主偷着进紫禁城协会的吧?

' F& [2 H- o% f1 _; {/ D

 

. @. {* H' j* k' t3 Y

皇帝正解,呵呵!

/ ~0 O; K6 T; c/ c2 R1 Z, q

 

% l/ B6 C7 H+ n( V$ S0 V

趁协会无人看门,偷偷溜入。

发表于 2010-11-9 1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期待看你的武英殿篇啊!
发表于 2010-11-10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武英殿有汉白玉栏杆,文华殿没有汉白玉栏杆 ?
发表于 2010-11-10 2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孟祥连在2010-11-10 17:15:00的发言:
为什么武英殿有汉白玉栏杆,文华殿没有汉白玉栏杆 ?
! m+ j: G( x1 N5 c$ E

文华殿是太子的

发表于 2010-11-11 1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11-10 22:11:00的发言:
% n) h3 |) Z* ^8 I+ M- q" |! ?$ f

文华殿是太子的

6 a& [7 j) L/ Y: I: ]

那可以理解为:武英殿和文华殿在级别上还是有不同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孟祥连在2010-11-11 16:04:00的发言:
2 p: G% u( l; t2 H" e2 k) _6 j; P

那可以理解为:武英殿和文华殿在级别上还是有不同的?

5 U- S4 F$ M3 M% D! c: |

 

; x$ A: t f6 G. Q4 g

武英、文华,几乎所有写两殿的文章,都会用“规制相同”一词,其实,正如老兄发现的一样,文华门、殿均无栏杆就是很大的不同,这点首图的三维图也做错了!

- q' W* j( a Q- {. Y" Q! i

 

1 i# U& x" @ U7 t9 D- X" `9 P

至于说规制不同的原因:贝勒爷提的是一种说法,但毕竟文华后来皇帝使用的机会更多,如果仅太子使不会覆黄瓦。还有其他说法吗?

发表于 2010-11-12 0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孟祥连在2010-11-11 16:04:00的发言:
2 K4 @" ]6 z* N8 u0 ]

那可以理解为:武英殿和文华殿在级别上还是有不同的?

7 X9 U" Y5 l6 }: _; h3 E

级别用途都不一样 记得好像文华殿最初是绿瓦 嘉靖以后改黄瓦 东华门为太子进出 门钉都少

/ O/ m7 U& ?) V: u# K0 {

 

- Z! F( ?/ O7 q& \. P. I( P

武英殿曾是李自成和顺治登基之处 级别应该高 而且是从明初建造时 就有意比文华高 没看武英门前有金水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宫的博大精深,来自建筑、历史、藏品三个部分,街客愿意就此话题,与网友们互相探讨、互相学习。

0 V5 D% L, |4 Y! ` D- _

已发表帖子链接:

7 C4 v, b! C4 Z+ }+ }

 

1 H% \5 }% r# ^, j& l+ E

写在前面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2_68149.html

- ?9 }/ c; E8 x

 

, v# J4 J+ U) A; t' m% |

走进紫禁城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2_68200.html

: K% L6 K) i: m) E/ z& H

 

+ A4 O- ^) r, p! i; t: X7 Y

太和门及太和门广场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2_68294.html

6 H& G: n$ o# ?* Q% E+ [$ Z. K: j

 

! L, ^4 q* Q! E! q$ f

三大殿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2_68398.html

) y! o% I3 Z% `+ y

 

. {" Y+ j& w* E

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52_68533_1_1.html

* O$ \0 v3 M: `. z9 J

 

; c* x# e) x+ @! x* X

重温故宫——武英殿及南熏阁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_52_68626.html

5 z9 u$ V7 z6 N) [- N& L

 

! S- G, V0 s% w

重温故宫——断虹桥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_52_68689.html

7 L. S; e. V1 I( }( F8 Y

 

发表于 2010-11-13 0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渊阁的彩画图案主要不是以水草龙云纹为题材的

8 `9 O/ ]- v4 X, ]6 @/ j

主要纹饰是“龙、书籍、白马驮书、海水、云纹,金亭”,其构图模式有点像“海屋添筹”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3 1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河豚毒在2010-11-13 0:43:00的发言:
0 ~& F* ?3 d2 n, R# d+ i

文渊阁的彩画图案主要不是以水草龙云纹为题材的

; |8 v7 K& D2 d1 A p

主要纹饰是“龙、书籍、白马驮书、海水、云纹,金亭”,其构图模式有点像“海屋添筹”

8 d, W% @ X7 m. ?4 M& b: U }+ M

 

! U. c+ e3 B6 R' M

河豚兄:

2 Z( e- W* a4 _0 ?

 

7 U; E7 ?* I9 b& @/ C

文渊阁不开放,无法一睹实物,“彩画图案以水草龙云纹为题材”,采自单士元老先生的《故宫史话》。

/ t! h g# k' X2 W2 ], K) B

 

3 j. @4 A/ O- M& ~

究竟哪个说法正确呢?

发表于 2010-11-15 0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彩画小样在谷歌中能搜到啊

* Q& ? S# z! H: w/ f. \# t! P& |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河豚毒在2010-11-13 0:43:00的发言:
7 z: S5 R- o& {0 c; t

文渊阁的彩画图案主要不是以水草龙云纹为题材的

" I" E5 Z& ^! k; ?4 c

主要纹饰是“龙、书籍、白马驮书、海水、云纹,金亭”,其构图模式有点像“海屋添筹”

0 }2 A4 W: f, C( r7 [& U5 P

 

1 {. L/ F2 c3 u4 z0 k

河豚兄:

! Z! E) |1 _# N. o

 

8 D2 N6 a% V$ [! x3 e/ U

关于彩画,您是专家,一系列的文章我都拜读过,很受益!感谢啦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1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dwxh5457在2010-11-16 14:28:00的发言:
, ]( L& {/ b, A

不能不顶的好贴!!!楼主辛苦!

" ~3 P- W; C/ W- C

 

3 M( F% C0 M/ O8 ~

楼上,感谢!

发表于 2010-11-16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不顶的好贴!!!楼主辛苦!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1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河豚毒在2010-11-17 18:47:00的发言:
/ B" K2 F- C$ l' o5 P2 c8 N. M

谢谢,河豚只是小字辈,而且写得很不好,以后争取多写些人们都能看懂的,大家共同学习

8 e; a3 S5 g" J$ r

 

i3 U2 f7 g: Y

再次感谢!

发表于 2010-11-17 1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街客在2010-11-15 11:29:00的发言:
! c6 N) j. X& f

 

& o8 U1 N7 Z' s3 y" I( h

河豚兄:

4 Z6 U: h1 b. b# ~# d Z/ d2 b: W

 

: h7 y3 ^9 c `* j$ i w

关于彩画,您是专家,一系列的文章我都拜读过,很受益!感谢啦

3 X+ {- Q U. N2 D/ j

谢谢,河豚只是小字辈,而且写得很不好,以后争取多写些人们都能看懂的,大家共同学习

发表于 2011-2-21 0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贝勒和和王爷还差着辈份,要是想篡权应当改太和殿呀。开个玩笑。莫怪
发表于 2011-2-21 04: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改为绿瓦

9 F1 y1 @ t4 D6 ^& U) T% r

 

4 b! q; {5 b0 V. F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发表于 2011-2-21 0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发表于 2011-2-19 2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华、武英殿是按周礼而设,明代就有,文左武右。只是文华殿后面的文渊阁是后建的,黑瓦绿卷边,是存四库全书的。老北图也是存四库全书的,叫文津阁。
发表于 2011-2-25 0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反了 反了

: Q% v; y5 a. o# X

 

. K/ R) a% C% a [8 G' A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原创]重温故宫——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3 10:11 , Processed in 1.31444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