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48|回复: 4

教孩子,怎么学好写作……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1-2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 H- H4 b6 m+ T* k8 B8 t; }

     在本文中,笔者从自身对儿童写作的理解和实践,尝试对儿童“前写作”“写作”“后写作”这三大状态的“共时性内在机制”进行具体探讨,力求对儿童写作的微观结构有一个具体明晰的认知。

# C* e8 H$ Q0 D6 x6 u

 

3 S' ~2 \8 A2 }5 M. A

 

; K5 b5 @" x4 r- e$ J) w! r+ d3 Z

 “预备状态”:孕育儿童的饱满“文心”    

8 I r4 b K# I) E+ q( A, R ` @7 F

写作教学需要一个准备状态,它包括文本准备,例如范文阅读;材料准备,例如观察访问等,但这些都属于儿童心灵之外的物质准备。而真正的准备则是内化于儿童意识之中的“永远准备”,它不仅是儿童的一种生活状态,而且是习作教学的一种姿态。明确地说,就是为儿童孕育一颗饱满的“文心”,以促进儿童写作生命的可持续性发展。

; t% N. S1 X+ B [) I* P

一是“自由”。写作是思想以文字作为歌谱的“歌唱”,思想有多么自由,文字就会有多么欢畅。感观和肢体的自由,是儿童最美的生命姿态,是儿童最佳的写作状态。

1 u( e' I% L) k0 H. U% E% J

二是“自我”。写作是一件非常自我的事情,离开了自我,写作就会灵魂出窍。在写作教学中,一切“指导”都必须建立在儿童的“自我”之上,离开了这样的逻辑基点,儿童写作就是代教师、代教材、代他人“立言”,写作就会逐渐远离了儿童的精神世界,成了儿童身体之外不堪承受的重负。

; N; k8 |; }$ ? w

三是“细腻”。细腻的文笔,可以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认知通感。“细腻”离不开儿童写作,它关系着儿童的言语触觉和敏感;“细腻”离不开写作教学,要让儿童有一颗细腻的“文心”,教师首先得自觉“细腻”起来,以细腻去影响细腻,用细腻去塑造细腻。

* v' u4 ]( W+ L4 c

四是“丰富”。一个用文字表达思想的人,必先拥有丰富的内心生活。我们的写作教学,不是教会儿童写什么,而是为了让儿童内心拥有丰富的世界;不是教儿童怎么写,而是为了让儿童内心萌发言说的冲动,生成言说的力量。

( q9 ^& c# r. W* V+ L3 ]

五是“开阔”。开阔是心灵的一种大象无形的境界。一方狭窄的教室,只要洋溢着民主的空气,童心就会自然恣意,童心就会幻化出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写作的天地自然风光无限。

7 Q' k3 Z5 b7 {2 l; c" Z

 

( I" f! b# u! i0 c/ e' i' I. O

 “发生状态”:引发儿童的强烈“言欲”

& }! k- b9 \4 d( @" \( s2 S9 A- \2 u

对言语的长远发展而言,需要为儿童蓄积一颗饱满的“文心”;而对于具体的写作行为而言,则需要引发儿童强烈的“言欲”。这是儿童言语发生的一个关键性“节点”。在这个点上,须有适合儿童言语精神的温润土壤,须有适合儿童言语表达的动感场域。

+ @3 \" E& K$ w* W# b

 “童话状态”。写作要走向儿童,童话就是一个较好的言语发生场域。从《一个垃圾袋的梦想》教学案例就可见一斑:秋风瑟瑟,课间大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突然陶培俊指着天空叫起来:“快看呀,一个垃圾袋飞上天了!”学生们停下了活动。注意力集中到一只飘飘悠悠上升的白色塑料袋上。

u& }0 [5 _* g9 l! B" _

 “这肯定是一只不甘平庸寂寞、喜欢飞翔的垃圾袋!”

' o% s- s" `) t4 d2 _5 J4 v

 “飞翔可能是它一直的梦想,今天它终于实现了!”

o* G5 f+ c2 Q. E3 O- B

于是我就对大家说:“同学们.这肯定是一只神奇的垃圾袋、一只有梦想的垃圾袋!……”

7 g, }0 X! N' R. T9 p: [3 Z4 C

 “童话状态”的形成总是基于一定的角色情境,让儿童成为童话故事中的角色,不仅可以给儿童找到一个鲜明的表达对象,还可以激荡起儿童的言语源泉。

/ s% {- d1 K e& ]% p

 “游戏状态”。写作教学要走向儿童,就应当保持一种“游戏状态”,这是引发儿童言语的自然情境。在《“偷”出来的童年精彩》教学案例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1 c6 z, t+ B9 T

教白居易的《池上》一诗,诗中“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中一个“偷”字,点亮了儿重明亮的眼睛,激活了儿童丰富的言语,唤醒了儿童心中的故事。

$ Z( o1 w5 L' x+ c9 o$ w

师:小娃因为“偷采白莲”,难怪要“藏踪迹”!请大家看看文中的插图,小娃像小偷吗?

: u) E3 I3 R0 a- M; H5 n

生:我看不像,他非常快乐地撑着小艇,好像嘴里还唱着什么歌曲,一点都没有做“贼”的慌张!

& q( J/ V/ s5 o1 `

师:想得合情合理!可以判断:小娃不是小偷!那么这“偷”在诗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4 n# {% C4 X" l3 N

生:“偷”在字典中有五个义项.我认为在诗中是“瞒着人”的意思。

& I7 e# x7 `& N, y/ {; C- r

师:原来这里的“偷”不是

. s) w m5 V; Z$ Y* `( ~2 k! y

“偷东西”,而是瞒着大人“偷偷地”干自己喜欢的事呀!大家有这样的经历吗?

7 w" Q5 N( @& _& ^, I, U. M

生:我曾经也像诗中的小娃一样“偷”摘过外婆家的梨子!当时梨子很小,还没有成熟,我就想吃,外婆不让,只好趁她到邻居家串门时偷偷地摘了一个梨,一咬,真是又苦又涩!

2 M. c$ t4 Y2 _. m" A, k

师:说得很好!“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被诗人记录在诗里.千古流传,打动了许多人的心!同学们,想不想也学学诗人.将自己美好的童年瞬间记录下来呢?

+ B- \) ~0 S8 G' A0 }; ^4 k+ n0 c: d

游戏是儿童最诗意的栖居,是儿童最本真的精神源泉。

+ l. r- H1 D: `" {% {2 M ?

 
 “交往状态”:认同儿童的言语“存在”

- Q. k0 v* ^ C# T7 S

 

* r. U, H+ }* @# E) G

  对于刚刚步人写作之路的儿童来说,给予写作后儿童充分的尊重和肯定,这是儿童保持旺盛写作热情的“催化剂”,也是儿童写作“良性循环”的力量。因此,儿童写作在此时走向“交往状态”是习作教学的必然选择。

4 D2 O) {; c* K8 i& d

   大声“诵读”。习作完成后,要让儿童对着同学、对着父母、对着教师像诵读课文一样展示自己的作品。

" r2 l4 x. Y" z0 t# e5 b9 u

及时“发表”。这里的“发表”可以是儿童报刊上的刊登,但更多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群

4 {/ |" M U) f4 Y0 |

体性展示:教师在班上朗读,在班级、年级的板报上登出,在班级的“习作墙”上张贴,在校园“BBS”上发布,在儿童的个人博客上粘贴。

4 t- ^: t: s# v3 J6 i6 _

互动“评点”。一是“习作墙”,利用教室空白墙壁,让儿童自由将习作张贴其中,让班级的所有学生充分浏览、赏读、品评、修改;二是“网络”,利用校园网、专业的作文网,通过“留言板”的形式实现互动。

8 n$ f3 p0 V5 p9 ~6 m* a. N

  透视儿童的“写作状态”,可以客观真实地感知儿童言语的蓄积、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瞬间变化。但是,从“儿童写作”的宏观角度来看,习作教学从来就不是这样线形运作的,无论是写作时的言语“发生状态”,还是写作后言语“交往状态”,其实都属于写作的“预备状态”。因为“儿童写作”一直走在童年的征途中,一直为人的精神成长时刻准备着;因为让人拥有一颗饱满而丰盈的“文心”,让人形成鲜明的写作意识,这才是写作教育最大的价值追求和永恒的目标使命。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东西对于我来说只能收藏了!
发表于 2010-11-2 1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燕京

, f. ~( Q' O/ d! H: s4 N: ~

这篇文章真是及时雨

) F! r; V1 G8 z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不知道如何教孩子写作

$ w z p8 B) q( f% x* E+ i( ^: w

很多孩子写出来的文章都不是自己想说的话

2 {8 [0 T" v2 X; l

 

发表于 2010-11-3 0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听语漫步在2010-11-2 10:30:00的发言:
. R5 C- R+ M! w, {$ a

多谢燕京

4 c; q9 h! ~* U( U

这篇文章真是及时雨

8 B* ^5 t% b' L# z; G6 V1 B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不知道如何教孩子写作

8 |7 W' R" Z' R. t; F

很多孩子写出来的文章都不是自己想说的话

" m5 q( u( I( [; R: y' }/ g* l- X

 

' z2 ?& J7 |' }

 他们就没教孩子说自己想说的话,他们教的是,和别人说一样的话。哈哈

发表于 2011-2-10 1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3 18:25 , Processed in 1.142747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