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802|回复: 61

[讨论]故宫馆藏文物名称竞猜[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1-1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城是六朝古都,一直以作为一名北京人自豪,同样,也以找到老北京网这样的网站激动——因为,我知道来这里的都爱北京、爱历史、爱文物!

) ?6 Y C3 p; O9 @

 

. |; q) h9 |9 Z; E* d: M

然而老北京网帖子点击率率、回复率不高(这是网站人气的两个重要指标),是不争的事实,结果是:发帖(特别是原创精华帖)不踊跃(作者无积极性),而原创精华帖缺失使点击率低、回复率更低,以致陷入恶性循环。

$ w& F2 \5 y4 R; l K- F

 

! v+ n) f/ H$ L

发帖、特别是原创帖很不容易:编写文字、现场拍摄——以我的《走进故宫》帖子为例,不算拍照,仅仅剪辑的时间至少花了12小时!

$ M% S4 H. ?9 s9 i/ C+ x$ b1 K

 

, A; T$ \7 e* V$ {, g( E* n2 Q

所以,为了老北京网的长久繁荣,号召大家:1、对浏览过的帖子费心留条意见,哪怕是批评,也是对原创者莫大的鼓励(至少有人关注);2、尽可能发表一些自己的帖子(哪怕是转帖)。

5 B' I$ T; H; c! Q4 B/ V& y$ c" t( @

 

% G/ y$ e; I* D- p0 M- }

以下两贴是本人最近故宫拍摄的作品,整理后向大家汇报,希望老北京网友们拨冗支持提个意见,算是个广告吧:

7 a; y0 \: ^" M7 y2 E; a

 

% u% | D7 k/ Q, W4 _, R

1、重温故宫——写在前面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_12_68149.html

7 K. F( U9 J; @- g; G


2、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_12_68200.html

c+ a! P) x+ K. ~6 l- a4 ^! z


为了活跃气氛,提高人气,我斗胆制作了这个“故宫馆藏文物名称竞猜”贴!

$ p2 p" L1 F4 N* e( X

 

- x3 D3 ^; X$ f" }+ G6 U9 f

帖子中照片均为我在故宫实地拍摄,因时间关系,我没能拍摄文物下方标注的文物名称,知道老北京网藏龙卧虎,我贴一张照片,征集一个文物名称,提交名称者最好能找到相关证据证明(比如同样照片、其文物公认名称),大家认可后我继续发新照片(放心,我在故宫拍了百多张文物照片,足够游戏很长时间了)。

+ Q: q" H2 A7 @5 M$ Z8 Y7 B

 

$ T' [( \+ L1 |/ p

查中国古代文物命名原则:“朝代+年号+工艺+图案+器型”,比如:明永乐青花四季花卉纹大盘

6 S7 V. Q; `5 L& C$ m% P

 

( H2 ]* O3 b6 [" ]( O: m

对踊跃参与者特别是文物名称答对者,不知可否请斑竹予以适当奖励。

, H. B1 U+ h6 S

 

: b% i2 [, z) F) g- C, u

希望本贴能起个高楼,打破老北京网人气不旺的成见!

; L+ u6 o( `" }+ F

 

. d# r7 z8 H& @7 N

时候不早、人也不少,懂行的支持一下、一时弄不明白的您给喊个好!开始——

" o, R2 q: y- z- \

 

; M' `& }$ @5 ~4 @; ]% D {2 z8 p

您上眼:

6 O0 I& @5 |) H" c0 P: C

 

0 g. {' m4 M) M# x: ]' J8 N

 

: q8 w6 r# d8 Q; b# F

第一件文物

[讨论]故宫馆藏文物名称竞猜

[讨论]故宫馆藏文物名称竞猜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5: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宋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 + L$ t1 b5 o. s! k9 D" L9 Z9 } e
9 N8 }; A+ x6 ]& [' ?; v8 `
   7 v$ s: C6 r$ u" f7 |$ O" C8 S+ n7 ^

  

  【名称】:宋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 * ?0 x$ X/ N! X( } M+ v) M; T, h! U
  【类别】:瓷器 * f, O6 z) u. D6 W; z
  【年代】:宋代 ' h! F; X( l2 r* D. X' C$ |4 Y" H
  【文物原属】:宋代耀州窑烧制 ! ~6 O, L; {9 d& \! _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 u( E. f, b& c& A# ?
  【简介】: " W) C8 j- c, ]
  高24.5cm,口径5.5cm,足径9cm。 8 z- t- }" L! b5 v" H$ ^
  瓶撇口,细颈,鼓腹,圈足。颈两侧对称置龙耳,腹上部凸起弦纹4道,下部阴刻两朵莲花图案。灰白胎。釉色青绿。 0 v/ E* p1 X* x2 r0 c
  此造型的瓶式俗称“玉壶春瓶”。纹饰立体感强,花叶阴阳向背分明,刀锋犀利,线条流畅,别具风格。 # c8 k3 D0 R9 R6 p
  耀州窑瓷器多为灰白胎,但多数器物透过青翠的釉层,使人感到的却是洁白、细腻的胎体,仿佛上釉前曾施一层化妆土,此件双耳瓶即为一例。实际上这是由于胎土和釉料在烧成过程中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密合层所致,这种现象在河南汝窑钧窑产品中也可见到,这是由于它们使用的坩土所含成分相似所致。
% d. {2 K. o# ~; V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5: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枫影斜渡兄命名基本准确(见上面收集的资料)

9 F& r- W$ N8 x e. W1 _. z

 

; G9 d& J9 ]: F7 m) x

第四件:

; k$ E9 f2 T9 T4 `! k* g+ C

 

[讨论]故宫馆藏文物名称竞猜

[讨论]故宫馆藏文物名称竞猜

发表于 2010-11-5 1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街客在2010-11-4 21:51:00201的发言:
3 G: H7 H& X5 D& P

 

) ~ V0 D$ @1 E7 {

枫影斜渡 兄鼓掌!

9 G4 t% W& @6 D% R3 x

 

9 z: P6 x$ l; A

明宣德 青花折枝茶花纹如意耳扁壶——  一字不差!

% f6 l2 D- d, U6 D

 

' P9 u% e- W# b4 K$ Y

继续第三件:

Q' m; p5 r4 o7 G9 q5 O6 f. L

 

* u! o2 S+ e" Q# o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1028故宫-005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9 Q+ h4 D$ Z$ F6 i g1 V7 _" D) K% R

 

5 j! B, y: ]* O+ T% a7 Y

 

, p9 R9 t3 @( \# J E! f

宋瓷是我的最爱。故宫的藏品让人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 C! c+ C0 e/ w* A$ C; {! `

尤其是后殿西墙展柜中那几件世间珍品——哥窑。

! f2 V: x5 h4 B

中国瓷器的名称特有意思,几乎把所有的内容都堆上去,

- j* y4 b, F' c0 T O2 d

只要掌握基本特征,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按约定俗成的

& J6 k# B3 U7 `0 o. O6 |

方法排列就可以啦,有时名称太长就保留主要的特征来命名。

8 {. b6 _. A& u8 }

后来接触到化工医药植物外语专业词,发现也都是用的这种

" D, B7 V9 j: X" T

方法,各种各样的前缀后缀拼在一起就是这个物品的名,

|( j2 F6 L8 g% J5 [" C

有的名字整个就是一个生产方法。即使你不会这个单词,

3 f$ \5 M2 R3 g( _- Z9 \

询问到材料,构成就创出了词,专家一听明白,不过会告诉

. F7 ^' w" h3 t* z) W

你更为准确简便的方法。

* G% {. d$ F# ?% T3 u

 

1 h8 K2 U# r! @# ~4 A5 |9 o7 L0 E

再猜一次,以后就留给别人啦。

# i7 m4 P9 i- d8 n: n/ N% q

  

2 b x8 y A* x! K9 o( P& A

宋耀州窑青瓷刻花莲花纹夔龙双耳开片玉壶春瓶

o1 a# p* i( z) ^8 s

 

9 K8 C8 @0 Q* ~6 [7 j# k

(说明:1 耀州瓷基本无年号落款。2.能不能把这种局部釉裂纹称为开片?)

, J1 |6 Y5 B5 n% p' z7 ~7 |0 |/ w8 a& }

 

发表于 2010-11-2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查中国古代文物命名原则:“朝代+年号+工艺+图案+器型”,比如:明永乐青花四季花卉纹大盘

9 {! [7 T* w# ~# l6 G5 ^

 

6 {* n# p$ H3 t% C, }

------------------

: H$ N* Q% g/ }0 n

不同类别的文物命名原则是不同的,像这个对于书画和织绣等等门类就不适用了

发表于 2010-11-2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难了
发表于 2010-11-2 14: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青白瓷注子、注碗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件故宫藏品名称,瞌睡虫兄猜中:“宋代青白瓷注子、注碗”,大家鼓掌!

, {# W I; b. s6 d2 b

 

Y* Y$ u3 d. G% L+ i2 F m. N {

第二件来了:

: _1 m9 D. ^2 S

 

[讨论]故宫馆藏文物名称竞猜

[讨论]故宫馆藏文物名称竞猜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2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睡虫兄:你太强了!网上已查实:

5 t9 k; B- f. d* S

 

# s; R& ]/ O* J

宋代名窑景德镇青白瓷注子注碗——宋代酒具

$ F4 E1 R6 M2 t" G" Z; b& T3 X

 

5 W$ E5 [8 i. W7 S: R" p' J

产自江西景德镇,在宋代以烧造青白瓷为主。这种青白瓷的釉色介于青白两色之间,青中寓白、白中显青,所以叫作青白瓷,又称“影青”。

! w) p1 R% w, |- y' K& Q/ p

 

3 v4 ^8 ?0 @& h$ d4 [& L

景德镇青白瓷与北方定窑白瓷有密切关系,这是由于宋王朝国都从河南开封南迁至浙江杭州后,北方的各类工匠部分到了江西景德镇和吉州。他们把烧制白瓷的高超技艺与南方传统的青瓷工艺相结合,利用当地优质的瓷土、燃料和水源,创制出晶莹剔透的青白瓷。

7 ^9 x4 M4 ?7 v$ g# |& o$ v

 

2 H$ j% K) z) t( U

这种瓷胎体洁白、致密、精细,透光性极强,使釉色因厚薄不同而发生变化,釉厚处呈青绿色,釉薄处作青白色。景德镇青白瓷晶莹透彻的釉质与定窑象牙白的乳浊釉形成明显的对比,而全靠优质胎质本身形成的白色,使青白瓷成为真正本色的瓷器,为后来各种彩瓷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 X" h, Z/ e' B& l. Z

 

( A$ j3 a) @3 {& I0 N/ H' j

有谁知道这件文物的拍卖价?

+ [( n, R- S, v/ m* g2 H

 

5 p' w Q; ^/ W$ V1 f2 B

我赶紧准备第二件文物!

# U l/ ^' b0 _; E

 

* f1 s9 A; \5 h+ ?$ M

老北京网藏龙卧虎啊!

发表于 2010-11-4 0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楼主的创意:

. z) r5 J2 }& }5 r0 D! ^/ v

            朝代-年号-工艺-图案-器型

: u) P+ M5 h4 Y2 t Q( J+ {% o. q

 

+ p; ]7 @" k* \& P

6楼 : 明*宣德*青花*折枝茶花纹*如意耳*扁壶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枫影斜渡在2010-11-4 6:48:00的发言:
" n1 n5 i$ m# G0 _6 O7 J

支持一下楼主的创意:

5 _' z) r6 y n

            朝代-年号-工艺-图案-器型

1 \# U: B+ R6 D+ A2 C0 f

 

6 }/ r1 K& m$ m, K! D0 ?

6楼 : 明*宣德*青花*折枝茶花纹*如意耳*扁壶

7 ?' ?6 `. J, j8 R

 

5 z0 u; J' r6 |) P* ]. r

枫影斜渡 兄鼓掌!

2 o! g' k; ]! g1 g1 {; v" A' _

 

$ M/ J+ F% g& B: H7 N% c* }* w4 W

明宣德 青花折枝茶花纹如意耳扁壶——  一字不差!

7 g$ P: f* E/ {9 m! v: G( n4 ]

 

+ A* Z" J# W4 q+ k3 O

继续第三件:

7 [- M" i3 A8 J4 ]$ m `( N

 

# \, T$ H7 ?: q

 

[讨论]故宫馆藏文物名称竞猜

[讨论]故宫馆藏文物名称竞猜

发表于 2010-11-9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间接特征+直接特征+质地+通称,但是这个原则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物不一样。
发表于 2010-11-9 2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件我有印象,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明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明代时期的德化窑还是很有名的啊
发表于 2010-11-9 2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儿给大家介绍介绍历史文物命名原则。历史文物定名一般应包括三个部分组成:1、时代、款识、作者;2、特征、纹饰以或颜色;3、类别、器形或用途。但是不同类别的文物,在命名上又有不同点。

% F1 Z2 N* s {( p2 u0 k

一、书画类:

6 S4 y( e( n8 j$ _+ U

明(时代)+唐寅(作者)+柴门掩雪图(内容)+轴(类别),连在一起就是:“明唐寅柴门掩雪图轴”。再举两例,如“清徐扬乾隆南巡图卷”,“北宋郭熙窠石平远图卷”等等。

9 v0 p4 m% |3 l1 c- P

 

& C* L/ r8 m0 I( G7 P$ j P: e+ T

二、铜器类:

& I% b/ k& }- W

商(时代)+司母戊(铭文、制作)+鼎(器形、类别),连在一起为“商司母戊鼎”;战国(时代)+错金银(铭文、制作)+铜(质地、通称)+牛(器形、类别),“战国错金银铜牛”。铜器中一般不连写质地,也就是“铜”字一般不写出来。有铭文的以铭文为主,无铭文的则以其制作特点、出土地点或者纹饰为主。铜器纹饰相同者居多,仅写纹饰不易分别,因此还需注明器形。

3 u1 s1 B5 Q: a) }

再举两例,如“唐海兽葡萄纹镜”,“清乾隆铜投壶”等等。

3 l g6 R! H7 K7 X2 J9 t6 A

需注意的是,商周时期的铜器,不少在命名时都不用注明年代,直接以其“铭文或铭文相关内容+器形”来命名。“多友鼎”、“大克鼎”、“小克鼎”等等,所以前述“商司母戊鼎”也可直接述为“司母戊鼎”,或有的时候加其形态,“司母戊大方鼎”。

发表于 2010-11-9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瓷器类。

5 j2 v9 g- p7 @, I6 t

宋(时代)+定窑(窑别)+双鱼(釉色、制作、彩、纹饰)+盘(器形、类别),“宋定窑双鱼盘”

. Y0 X7 D$ g+ X5 v5 C

宋(时代)+耀州窑(窑别)+青釉 刻花 莲花纹(釉色、制作、彩、纹饰)+双耳瓶(器形、类别),“宋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

' R) l A {2 I9 I% `/ d/ B; @; M

清乾隆(时代)+粉彩 菊花(釉色、制作、彩、纹饰)+灯笼尊(器形、类别),“清乾隆粉彩菊花灯笼尊”。

; J2 } h x8 }) E; S8 I

可见,在瓷器命名中。中间那个环节,也就是把握好“釉色、制作、彩、纹饰”这一项最为重要。

6 T) c- u/ O) H: A" r' E& H7 D

 

# l$ B( c0 I/ T( Y- D$ T) \6 y( j

四、玉石器类。

# _3 B t; [" `1 G

玉(质地)+饮酒胡人纹(特征、纹饰)+带板(通称、器形),“玉饮酒胡人纹带板”

) K+ t+ U% E/ {; z q

清乾隆(时代)+青金石(质地)+松泉人物(特征、纹饰)+山子(通称、器形),“清乾隆青金石松泉人物山子”

0 h# |& |5 D9 s4 s+ B ]2 O

清(时代)+黄玉(质地)+佛手(特征、纹饰)+花插(通称、器形),“清乾隆黄玉佛手花插”。

" [! @3 A8 l) b( q3 \: M6 `

 

6 Y0 P+ ~! U3 z

五、漆器类

* r* L1 \. K& } H, @& }2 I2 w

元(时代)+“张成造”(款识)+剔犀 云纹(制作 纹饰 特征)+盘(通称、器形),元“张成造”剔犀云纹盘

! H B8 h! U+ ~( r8 h+ z) M7 A

明(时代)+剔红 垂钓图 二层(制作 纹饰 特征)+方盒(通称、器形)

+ H) \6 P4 @+ T9 ^1 Y- p( ^

 

发表于 2010-11-9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真正定名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文物都满足上述所有(时代、款识、作者;特征、纹饰、颜色;类别、器形)等条目,应该先按照文物所属类别而具体而定,再依照具体某件文物特点而定。此外,有时候“时代”会省略,或者注在后面。比如“青玉云龙纹瓮(清乾隆)”。

; a+ L, L/ `0 A6 |

我的老师也曾经说过命名是四点:间接特征(肉眼看不出来的)+直接特征(肉眼看得出来的)+质地+通称。其实大同小异,不过原则还是:对于每种类别的文物,不可拘泥于统一的命名形式。

+ n1 f: J, o% T/ c

 

3 q$ o3 b) M" p- v; T3 t% ~

参考书籍《中国博物馆学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

! |: o$ }7 P2 R" a' c& B0 S
   【名称】明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 : \- k8 U9 B; {
  【类别】瓷器、瓷塑 . P3 A# } o! k ?
  【年代】明代 8 _9 I& P w0 K J$ H/ T
  【文物原属】明代德化窑烧制 3 d I+ U5 c- [& ^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 z" ^3 A- r7 t! {. n7 v
  【简介】: 1 W# j# p, N- X# s- V
  高28cm,底座径13.3cm。 1 M- Y2 J/ H7 ?* P" L( ^) k3 S, T
  观音低首垂目,面形长圆,饱满丰润,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众生。其发髻高束,正中插如意形头饰,头戴风帽,身披长巾,胸前璎珞珠佩亦作如意形。双手隐于衣衫下,一足半露,一足屈掩。其衣纹自然,透过垂拂流转的衣褶,隐露出观音的肢体形态。像通体施白釉,中空,背后戳印阴文篆书“何朝宗”三字葫芦形印章款。 , O+ \" D% `/ U/ j5 x6 y
  明代德化窑白瓷极力追求完美的玉质感,在瓷坛上独树一帜。此像出自明代德化瓷塑艺术大师何朝宗之手,其工艺成就代表了德化窑的高超水平,是何朝宗传世塑像中的经典之作。 + l* i7 i% S% Q
  作为福建德化窑瓷塑艺术的代表人物,何朝宗特别强调对人物神情的刻画,他所创作的佛教人物瓷塑,如达摩渡海像、观音像等吸收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造像的优秀传统,使之具有超凡脱俗之轩昂气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聪明睿智,令常人仰之弥高。同时,又根据各种神祇的不同特性,从现实生活中加以提炼,使之和蔼可亲但没有媚俗感。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弘德皇帝饱学之士啊,受教了!明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名称完全正确!给皇帝鼓掌!

2 l8 n7 t) S. A" J% p

 

, F1 B% \$ }3 O5 y# V1 @

第五件:

* }3 d. ~3 _0 _5 @# p1 r0 k* d% r5 d- A( Y

 

[讨论]故宫馆藏文物名称竞猜

[讨论]故宫馆藏文物名称竞猜

发表于 2010-11-10 1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街客太客气了啊,我一个晚生,什么饱学之士啊,只不过就是这些瓷器我都参观过不少次,有的有些印象。太客气了啊您
发表于 2010-11-12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件 当是 清雍正天蓝釉双龙耳瓶也,底部有款。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雍正天蓝釉双龙耳瓶

5 l, Z( [) _" C# s; \$ l. e
   $ N p3 M& H# i' i, S, s
   / M, {, G. v0 _$ _& {9 {

  

【名称】 清雍正天蓝釉双龙耳瓶 . k( n( G# O7 s
  【类别】 瓷器 " K/ s* L( a" T& g5 p5 @* u u& N
  【年代】 清雍正年间 # k: k/ Z; T `: b7 S @- |
  【文物原属】 清宫御用瓷器 2 x o; e# B" a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3 m1 }$ ]( _3 K% b5 q
  【简介】 0 ^* N/ r/ _0 c/ A# I; Z
  高51.8cm,口径11.7cm,足径13.7cm。 . h4 \ b f: {8 }2 y6 {. Y
  瓶洗口,细颈,溜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凸起数道弦纹,两侧口、肩之间对称置龙形柄,肩部有八组椭圆形模印贴花装饰。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此瓶造型仿自唐代白釉或三彩双龙耳瓶。 - h1 t. m* h' n) y/ j4 I
  雍正天蓝釉瓷器的烧造在康熙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深浅不一的两种釉色,深若雨后晴空,淡趋月白。另外,康熙朝的天蓝釉瓷器多为小件文房用具,而雍正时出现行体较大的天蓝釉瓷器,如罐、瓶、缸、花盆等。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器型相似,怎么颜色差那么多?是街客摄影出了偏色问题?

& e; I1 g* G4 ^4 W0 I7 l# z8 b( b

 

2 V! A4 Z3 y( K {

皇兄答对了!再次鼓掌!

' l! s( W2 e. m" U

 

7 a# E( t' p5 N# L7 g

我去准备第六件藏品。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件藏品:

9 F o ?: r" d

 

/ X- m/ v& u8 A* M+ x/ L2 g

 

[讨论]故宫馆藏文物名称竞猜

[讨论]故宫馆藏文物名称竞猜

发表于 2010-11-12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街客在2010-11-12 22:02:00的发言:
; |6 \5 L t+ j# ?* v

器型相似,怎么颜色差那么多?是街客摄影出了偏色问题?

( u3 p# m& ]% l# Q9 S! F$ \

 

* r$ w9 h* S$ I

皇兄答对了!再次鼓掌!

! h1 b$ l" K u0 x6 X% `2 y

 

# F* |8 T: s. Q" e" B+ a; M& c1 e

我去准备第六件藏品。

" [2 ^. i. L% k- \$ b3 l; |

我也纳闷呢,第一眼光看颜色以为白釉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3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弘德皇帝在2010-11-12 22:58:00的发言:
$ E" k2 S8 C* l: p$ a( ~

我也纳闷呢,第一眼光看颜色以为白釉呢……

! l c( @, R- \# s$ \8 f

 

5 p% O/ J3 j8 D6 _1 p: J+ |9 V$ H

皇兄:我的相机不可能出现这么大的偏色!

- X2 b' e; u5 ]" J! i

 

+ \4 m# s' v) @ V

只会:

+ X; ~1 N8 f8 m" s1 ~1 z" j q

 

+ I+ s2 A+ _, O

1、网上照片有误?

+ r! r( {' B& p, ]% ^/ H& x; c

2、器型相同,釉色有多种,也就是说这件东西不止一件?

" t3 [2 r9 K. ^3 q6 C

 

& l( R! N% b' H/ t1 o2 c0 ]

等待指点!

发表于 2010-11-16 2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件是青花五彩,云凤纹葫芦式璧瓶
发表于 2010-11-16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件是五彩的,云凤纹葫芦式瓶,应该是明万历的吧。这个葫芦瓶只有一半,应该是挂在壁上的那种“壁瓶”,也叫轿瓶。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1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彩云凤纹葫芦式壁瓶,明万历,高31cm,口横3.7cm,足横11.7cm。   瓶呈半个葫芦形,半圈足。外壁青花五彩装饰。上腹部绘云凤纹,束腰处绘多道云头纹,下腹部绘花鸟凤凰纹。背部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方栏,上覆荷叶,下托折枝莲花。   此瓶所施色彩浓重鲜艳,虽纹饰满密,但主题鲜明,上半部飞于空中的双凤与下半部立于地面的凤凰构成了整体画面动与静的强烈对比,堪称万历五彩瓷器中的代表作品。   壁瓶又称轿瓶,后壁为平板形,大多有穿孔,以便将其挂在墙壁或车轿,为明万历时的创新器形。

7 ^, e$ r0 p& V" ~8 e6 |

 

5 F+ u3 N* e z

楼上皇兄、元大都两兄完全正确!鼓掌

4 I, R9 A1 p& e! g) m# Q

 

' U; N) x) Q* b- o, t j6 D

第七件:

[讨论]故宫馆藏文物名称竞猜

[讨论]故宫馆藏文物名称竞猜

发表于 2010-11-22 1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街客在2010-11-22 12:24:00的发言:
! e( N* \& ?$ E1 |) ~/ P

 

# q2 M/ A0 M9 r2 e+ W

想不到斑马老弟也关注艺术品!

" F2 o$ D) I; P# e' q6 A* @

 

: b6 Z" Q/ H$ c1 H/ o

乾隆珐琅彩拍出了5亿天价,好事?坏事?

; |9 H: J W; N! n# S, G2 x+ w

 

! f" f/ {: \# U4 k

我认为至少不是坏事!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0-11-22 0:01:00的发言:
最近的瀚海和保利秋拍预展,有人一起去吗?今年秋拍可是好戏连台,昨天三亿的唐摹王羲之字帖就是一个亮点之一。
: ]2 u, h* h, Q% `

 

( S% J) e3 u0 j* z/ y( L, w& z& R

想不到斑马老弟也关注艺术品!

8 y# d x, U$ Z8 V" }& h

 

/ M/ k1 e* ~/ M7 X+ \- j' |

乾隆珐琅彩拍出了5亿天价,好事?坏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6 15:52 , Processed in 1.35074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