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这样一个情景:把那个遭人讨厌的“大鸡蛋”缩小一万倍,再给它安上四个轮子和一部马达,它就成了一辆漂亮的甲壳虫小跑车了。说不定原来讨厌它的人会喜欢的不得了呢。人有时候就跟朝三暮四那个故事里的猴子差不多,早上给四个果子晚上给三个,都不高兴,可换成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就高兴了。 ! R6 i. h9 f) l5 X7 ~: E
* u1 x: m& ?* ~, s0 C! H2 ]
汽车这东西装上金属履带就是小装甲车,横冲直撞,想不毁东西都难。而且为了给它服务还得修公路并不断维护,对人文和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 _5 V2 w6 x8 ^1 t7 w所以在城市里,能跟汽车搭配的房子,只有楼房!根本不可能是老北京那种弯曲、逼仄的胡同和小巧的院落。在人口高密度的大都市,汽车楼房,这俩东西本来就是搭配而生的。
2 M7 c. G3 ^1 E- l$ ]& |) S
. I8 i0 ~- I% e, U3 |' P# S0 R6 e汽车自身虽然方便快捷、华丽,可它却制造了一系列的麻烦,并全部转嫁给外部环境。(其实这也是现代科技产品的共性)。 / M" F! w2 u6 a# O
比如环境污染,消耗能源、占据空间、车祸等等。
3 ~& M. `% G7 @% I( n3 L5 B7 B$ [如果说出现的这些问题,让买车的人或者喜欢汽车的人来承担那也就算了,毕竟是你情我愿嘛。可是这些问题却要所有人共同来承担,特别是不买车不喜欢车的人也一样要承担,而且可能承担的更多。 1 V) r6 X, ~& u) r
说白了,汽车就是一种极度自私的文明产物。
9 w8 W/ s, r7 m9 [% B: {9 u/ V
; d0 T+ t# i# |# p& [以前的都市,是人少还不这折腾,现在的都市呢,是人多还折腾。 6 K& ?+ I! f; R9 D0 `
说起国人的创造力、文化素养到底有多少,那还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可要是说起国人摆弄汽车这种小玩意横冲直撞的能力那可是一等一的强。像汽车这些在西方国家都已经开始反思其害处的产品,到了中国却成了人人追捧的香饽饽,大部分人连自己民族的正体字都认不了几个,却肯定认得四个圈、别摸我,而且心里肯定还倍儿想拥有一辆。 * g m1 @4 @$ l/ h' ^6 {
: |* M: c ^- U& ~" W( e8 v您想吧,本来人就多,还人手弄一辆车,想学人家“轮子上的国家”么?不变成“轮椅上的国家”就不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