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三天在清东陵的实际行程是: , Z. | e& |) t# Z; c+ F
: h# a6 U% z7 ~. i 09-25. 宝华峪道光帝陵遗址——许家峪公主园寝——惠陵——惠陵妃园寝。
7 H& d. `" i! D7 w% ?/ v6 U
b# m0 r5 E' U. g; Q, Q09-26. 定陵——定陵妃园寝——普祥峪定东陵(慈安陵)——菩陀峪定东陵(慈禧陵)——裕陵妃园寝——裕陵(陵园部分)。 % h1 P) v* Q& O4 q
/ F% r2 [" f. |1 l, j' {- @' m
09-27. 拍孝陵石像生——裕陵(神道部分)。
! t, F6 p. D5 z+ { ^( I# x5 u
: H4 M. B3 n1 S b( s' S# [+ M : T/ S% h5 R* k! z/ I u
- Q6 A8 f2 }+ k我依照个人习惯,按“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想法,陆续上图。 3 i& n) A5 N2 @8 E7 T' w7 l$ J& x7 V# f
$ x& c1 T1 U8 y& o) L+ j6 z2 s$ g
" G% c$ e# c1 j. R1 D3 L
续前文。
+ s( X) {" `) m5 l1 z# I6 I3 _/ y $ u1 e D5 d( i5 [
( ~( C4 J# _, g9 H3 h 神道小碑亭的正北面为三路三孔石拱桥。 % R; B6 U6 S8 g; |# m
- c% P$ ^, Z' I+ w 8 s* h5 Y; J7 l) f3 ], I
裕陵首创在三路三孔石拱桥的两旁对称设置三孔石平桥。
' k0 S R( Y g( n1 Z9 i : T2 J+ c& o1 k' P. v
3 |: F- t. e9 U% c# E
这不仅在陵寝建筑的平面布局上更趋合理,更加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中轴对称的理念,而且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G; n8 a8 Q* e% ~# x
1 Q u% u/ m3 A' L8 n% T$ U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 e, c, n$ {- Z* |8 d+ Q& {
* E) ^- L* z5 Z
; E a$ w: a& ?8 f
3 k$ o5 i1 e! H' g' B0 y注:
- t& Y- R9 U& W6 e6 [6 l. ^ 关内大清帝.后陵寝的宫前广场内,神道石拱桥栏板望柱的柱头雕刻龙和凤,始于雍正帝的泰陵。 9 G! M1 D8 D: d3 I6 r
5 F$ y' [+ H P0 q昌西陵的神道石拱桥的栏板及望柱今已无存。
8 W+ j' f; c$ f$ Z* m" ~7 D' {
, ]0 r( f2 m' G: W o0 ^5 ` {慕东陵的神道无石拱桥,建有三座五孔石平桥。
: l8 S* @# q' R2 o+ U) [! t1 [3 s ( V8 {/ u8 n+ O8 f1 H9 L% Q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3 \% A1 z/ H4 I- E
9 n6 G2 n$ ~8 Q) _
& Z* m5 @( A9 j$ j* j }! S, S
/ y% m& R( g. O |+ T5 s8 x) O! {. ]
三路三孔石拱桥的南面为东西相对朝房各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出廊,面阔19.76米,深10.25米,房后各有烟囱两座。 5 T2 O; B8 d: F
" Z: A* B2 a! ^% @7 d; n3 u- t/ [
0 I: q# X! j. N; D
三路三孔石拱桥的北面为东西相对布瓦卷棚顶值房一座。 . \- X5 T6 N; s6 r; x3 h
三路三孔石拱桥的正北为面阔五间的隆恩门,前出月台,保存完好。
5 h/ O6 p% n4 @# Q' b7 s9 @: q( i q
7 s4 j) B# n9 ]* m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 Q; v5 q4 V0 ?1 h4 m$ }! z1 \ / i" M6 u& I( r' |; n8 L* w
8 g) X4 O6 f4 z/ h. e
1 [4 p8 r! N, i$ e+ v 6 F! y0 S9 n+ ?5 Y1 U0 x. |8 K A
[转帖]:
7 w, r. _+ H7 o4 o) |/ S ) K" Z8 `5 r5 d
2 Q' C* G+ a, P1 d4 P' U
正北为面阔五间的隆恩门,门北燎炉两座,保存完好。 东西配殿与孝陵同。 隆恩殿内东侧设为佛楼,此后帝陵皆效仿。 隆恩殿后有单孔拱桥三座,望柱为龙凤头,桥头抱鼓刻成蹲龙。 往北为三座门、二柱门、石五供,再往北,与孝陵皆同。 地宫九券四门式: * i( q" n$ ~, k# T6 t* }5 z
九券分别是隧道券、闪当券、罩门券、头道门洞券、明堂券、二道门洞券、穿堂券、三道门洞券和金券, $ Q5 R# J8 A; B0 c# p& `5 M' }, L
其中罩门券、名堂券和金券上方建有琉璃瓦屋顶(从慕陵开始取消了瓦顶);
% [3 l% J' y7 [四个石门分别是罩门、头道门、二道门和三道门。
) B- c( L! F$ r; C' o金券位于最后,是安放帝后棺椁的地方,内有须弥座宝床。
+ o8 h2 Q- m3 [9 \9 _7 m+ B清代帝后的遗体是头冲北的,模拟生前坐立时面南背北姿势躺下,与百姓丧葬头冲南的习俗不同。 ; n% j, h) j$ `: d: J1 Q
清代帝陵地宫的雕刻远胜明陵,裕陵更是精美绝伦,绝大部分都是喇嘛教内容, ! m8 j9 G4 I, d
有梵文、藏文佛经三万多字,佛像四十多尊, " s7 a$ h- w* ^; O: |
头道门洞券东西两壁刻有四大天王, & u( i* @: q& }) b' H
穿堂券刻有花瓶,
& D; r1 f1 [% g0 U' ?) m. I: K' C四个石门门扇上都刻有菩萨,高1.5米。
4 p$ x/ n" S) Z 清高宗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在养心殿逝世,享年89岁。 3 W+ E* A+ f. g( Y$ }/ w
1928年,裕陵地宫被军阀孙殿英盗掘破坏。 : R z9 W5 j4 w
裕陵地宫中还葬有: w& @' Z; i, X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13年在随高宗南巡时病逝于德州,生皇二子、皇七子,均被秘密立为皇储,但都早夭)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嘉庆帝生母,乾隆时为皇贵妃,乾隆40年病逝,嘉庆元年追封皇后) 慧贤皇贵妃高氏(乾隆10年去世,追晋皇贵妃)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雍正13年逝世,追晋皇贵妃) 淑嘉皇贵妃金氏(乾隆20年去世,追晋皇贵妃)。
8 J2 t9 m& b# x: o4 A ...... # ]" u. U+ H! l; ~4 H$ T1 h
, C% V4 X" O G
8 w; ^. W, K+ j2 } % I7 {# C1 q# ]6 |% U( {2 I+ l
3 L' o9 O8 n V" e" x9 R# b5 V7 z
* n$ ~ D0 n3 P; B隆恩门内为收费游览区。
( g% l- q7 U: P4 W% ^3 ~
* v' k T9 o7 |& X% F9 X
% l( |2 g& c8 x; g' |3 X; y. ?: \ 隆恩门内的三大殿油饰一新。
2 B0 w! r3 t+ W0 C 忍住了,没拍照。
5 H0 T# h( \# z6 r2 x 5 i0 ~6 C v+ k
6 @5 o" }: Q) ?' Z2 n2 Z9 I/ f9 L
我在门外拍几张。
* F5 b' w( k4 `' _ + e9 k1 Z4 ] w2 B; m" Z, W, a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三游清东陵[29]
8 g$ o9 i3 G9 N1 f. @5 F
9 z6 O0 V* F% @0 E; s" [4 O
+ b/ c* L9 [: w6 ^" n 3 Q. x( o2 _: q) I) _ ?# p5 _5 h* a
/ ?: f! S, f' Y
1 r7 {* x0 Q' e- I; t w
17:40. 我离开裕陵。步行5分钟,回到裕陵大圈。
6 r; T+ c! j/ f9 E# a% V , u( W; e$ D1 A0 Q6 f0 E9 p$ i
...... - w: {" M @7 |
* }" |& |1 T+ w7 ~
1 W& c0 Q2 J, H# |9 u / \0 f+ \! h/ }/ u+ ^" J0 w9 `
% M r6 ^( C! B; V$ y8 e& P
待续。 8 j" \1 V7 Z! C3 |/ A6 L
, R( o) e9 B: q* F$ F'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