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91|回复: 2

三游清东陵[24][含2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0-22 0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 L# ^4 |4 p! c. ^2 h$ M


9月24日的计划是:

$ l2 `& B6 ~& ^. z% p* x

 

+ `9 P) |# V, U P& L5 j


游走孝陵神道(景陵神道入口以北段)——谒孝陵——谒孝东陵——游走景陵神道——谒景陵——游景陵皇贵妃园寝(双妃园寝)——游景陵妃园寝。

9 p+ A5 I3 w# D& w r _2 G1 i: {

 

0 Z/ {0 [% c. o4 \" ^8 k4 X

 

/ i/ k) q: H* T$ N

 

1 o. f0 E& B, A% Z f- v7 {2 x | y

 

' m/ Z4 l K" O8 }* ]

续前文。

7 ^9 t+ p& r( T- S5 l$ [9 K, B

 

2 Q$ v3 G" C7 }( H- t% t& }" ]$ \

 

$ G3 }- C- R& f: J) F


接着发景陵妃园寝的图片。

9 B3 X$ `& h, n, ]( O9 {

 

. @6 c' @# z% n. n. }, w

 

" y5 ?7 [" k! l% \- O- G

单孔石拱桥的正北面是宫门。

* s4 b* ]! | ]

 

& E" b2 T, `# ^$ W" h$ I! Q

 

0 x+ J m; v: Y- X( g! w5 E3 ?/ H w

宫门为绿色琉璃瓦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装大门三道。

2 G6 o6 Y9 \& h% s0 V: V

 

9 E- r. O$ u$ r$ S! W

宫门屋顶大部分只剩板瓦,即将坍塌,1993年落架修复。

M/ l. L1 |. \% A! }/ b

 

% \3 V6 Q# K! t* ?) u

 

6 `+ s2 x) W/ _# m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5 T" m0 t3 X6 W$ \, E7 {0 B

 

0 n6 _+ n# A1 T" x% [* X

 

/ P/ F* z" k0 p" l. ~

 

. _9 T) @' m7 T4 |" _2 {; @


由图125.  图126.  中看,东.西厢房前均有廊。

( t# o! n* Z2 T

 

+ Z8 q2 ^& q/ q; m# F

 

- [+ o! g4 M1 l( u- P& R3 t, J: p

 

/ q% m$ H2 Z, [9 _8 F/ T2 p' @$ [

据我目前所知,宫门前的东.西厢房前均有廊,在清东陵中仅见于景陵的两座妃园寝。

5 a% R6 P5 p" n h& N* E# V

 

5 y' h9 L. g [' c& B

 

c5 v6 x% Z9 s3 r) M: c


景陵妃园寝是非常残破的园寝。

$ y, |; O: O" W$ w. W' Y

 

% v4 p2 ^5 M9 a% H

景陵妃园寝目前不对游人开放。

' B- {! u3 T: @2 ~, m V

 

3 _3 ?3 L g- }' c9 L6 @

 

% }( e3 w( d8 A+ g# c" d' f


我在宫门外拍几张。

- o1 \* f0 k% K) X. i

 

6 E [* K: | N. N

 

% u$ S7 E4 }! p0 J$ l( ]) I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 y1 U+ F- W2 U) J: U

 

# P8 A, F( C8 ]+ f" f6 ~

 

* _0 ?5 ^* Y6 l$ y/ E) u


[转帖]:

7 x; L9 v8 N/ |9 l+ x/ h+ P# ]

 

. C7 D5 E" i: d# X% a

 

7 f$ k2 i2 a) \* C3 N

宫门为绿色琉璃瓦,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装大门三道。

/ J. w/ ]7 f# J2 |& u2 u

 

- r7 i, q, ]# j1 U# m# e' z( ?

宫门屋顶大部分只剩板瓦,即将坍塌,1993年落架修复。

4 s r6 H0 V& M" ^( [5 E6 G

 

% X, Y f/ G6 q4 ]4 B# P# u


      
宫门内东南侧仅设一座焚帛炉,绿色琉璃制成。绿琉璃瓦单檐歇山顶。

0 H4 T# }$ \& }( e9 O

 

) m5 }- H* s4 z! [7 k6 D# M

焚帛炉今已无存。

9 _) g- Q- c( h' J4 q! c

 

6 w' a* C" V: q1 Y$ C, [3 k3 h2 W


      
享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绿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山墙抹红泥。

0 A. `- j2 K! k' v% c4 G$ d y

 

! j5 l# Y y# R, }6 k* @

享殿因残破严重已被拆除。

" W) w) y1 X' {3 e1 L

 

( s6 s) `3 f8 {9 l0 |; t: u

 

/ I+ m& C* r, h9 e2 L* }1 u

 

f0 g+ A( f" ^" ^1 q7 ?! U

享殿后为一道面阔墙,开三座园寝门。

7 O/ p6 c g% C: ?9 |! A4 L0 n

 

3 J9 V1 D; Z7 x6 W

中门有门楼,绿琉璃瓦单檐歇山顶,门身涂抹红泥,前出月台。

5 N) w" \+ T2 y9 N, P/ K4 H

 

. _9 v* ~2 c& S5 B" M

中门两侧各有一座随墙角门。 

$ y8 X/ V! j- r0 C* c3 B& {* Q! x1 O! D" W6 s

     

2 j) g: A# P, Y$ o1 O& n+ ?

中门门楼无存,两侧角门门扇也失。

( k% z. Q. Y$ @' G# U

 

3 f: f2 Z$ a* ~" ~9 O1 [


      
面阔墙北即园寝,南方北圆形,共有宝顶五十座,宝顶下为长方形月台,大小不同。

& S, M/ j% a' @' R6 g, K7 I+ E

 

4 C$ N0 j: [) z" C3 {( _


      
地宫分为三等:

, T2 c$ h9 A$ ~$ e

 

1 A% a8 G8 p0 x& q- R3 ~

1.妃型有3券即罩门券、梓券和金券,石门1道;

% L; H. E7 B! X

 

; n* O0 v7 i4 [

2.嫔型,仅砖券一座,无石门;

) L3 H# M" p( D, v5 e# j

 

' y" P1 `' p* G3 d6 h5 B

3.常在型,无券和隧道,仅砖池一座,入葬时将彩棺垂直放入,上覆石条封住池口,再上夯三合土做成宝顶。

# S# ~; Z* L$ F) P

 

3 o- t- q) V" U5 s; s4 `

 

8 r6 G a" R5 j8 [2 b3 F# J/ o

      

- b! x- _: A2 S, c


50座宝顶下葬贵妃一人,妃11人,嫔8人,贵人10人,常在9人,答应9人,阿哥一人,共计49位。

' y$ A% H8 P/ I8 Q5 X

 

3 y f8 R% f" m2 ?6 y N

剩下一个是空券,原葬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皇13子怡亲王胤祥生母),后来迁出葬入景陵。

, E% @# G# @2 P$ J$ U

 

% {$ E4 h% V0 H/ K' ^! s

其葬位按生前地位而定,地位高者在前,居中,地位低者在后,列两侧,地位最高者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3 D/ e, e7 D% t0 K$ P1 }1 X" l

 

( M+ W) @1 r' L# A7 I' D

该园寝是清代内葬人数最多的妃园寝。

% z& B7 t1 U' h O


      

# w, [* Z. K# t6 e

 

" X V& _) ` L/ I8 W: q" S4 ?9 z

这49人的宝顶横向分成七行。

0 o) h+ z5 E4 J4 u

      

+ o; I0 f4 s, p$ ^% d! S7 l; F( W

南起第一行葬2位:

6 e6 @ \* U& {) I. h1 h

东下角马贵人,西下角为僖嫔赫舍里氏(康熙41年卒)。
      

" M# m: U4 \9 X' g8 ~3 M

往北第二行葬4位。从东往西分别是:

, K' p& X" Y7 L" k& d# q

端嫔董氏(卒年不详,康熙59年奉安)、

+ i8 k: I6 H. m3 a' \* ]

定妃万琉哈氏(生皇12子履亲王允祹,雍正2年养于履亲王府,乾隆22年卒,年97岁)、

! H6 b' s+ t' F' T8 N! H4 v

熙嫔陈氏(生皇21子慎郡王允禧,乾隆2年卒)、

4 c8 a: |0 h. P: [

良妃王氏(包衣人,因罪籍没入宫,生皇8子廉亲王允禩,康熙50年卒)。
      

8 U+ U8 a7 h5 M. l! a9 F8 u

往北第三行葬5位。从东往西分别是:

}+ i% q6 ?: i n5 Y) I% _

18阿哥允祄(康熙47年卒,仅8岁)、

, s) B; h: R0 }( V V) e. n

成妃戴佳氏(生皇7子淳亲王允祐,乾隆5年卒)、

) e _7 U d2 d! |8 u

襄嫔高氏(生皇20子简贝勒允祎,乾隆11年卒)、

( ]9 W$ r: L) d7 W; T3 Y3 q8 R5 W

宜妃郭络罗氏(乾隆元年卒)、

6 Q( {9 [) F" s

平妃赫舍里氏(康熙35年卒)。
      

9 T! m$ ^( J6 `+ [

往北第四行葬7位。从东往西分别是:

; y6 }2 w- }4 m0 M% S( u

纯裕勤妃陈氏(生皇17子果亲王允礼,乾隆18年卒)、

9 {: s; E$ ~, h5 |# {7 ?3 k: C- ]3 d

惠妃纳喇氏(生皇长子直郡王允禔,雍正10年卒)、

F+ v7 D3 b8 {. V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女,生皇10子敦郡王允礻我,康熙33年卒)、

# c0 i7 W6 @1 _# a2 G

顺懿密妃王氏(生皇15子愉郡王允潖、皇16子庄亲王允禄,乾隆9年卒)、

1 K& U, i. e# i

慧妃博尔济锦氏(康熙9年卒,是最早葬入景陵妃园寝的人)、

' S" W# z G/ H8 Z

荣妃马佳氏(生皇3子诚郡王允祉)、

6 f ?) F8 l+ t I, _# n9 S

宣妃博尔济锦氏(乾隆元年卒)。
      

- R* p5 @4 @+ l

往北第五行十券葬9位。从东往西分别是:

* D; f- u2 f; ]7 S* `. n

尹贵人、谨妃色赫图氏(生皇22子恭贝勒允祜,乾隆4年卒)、

5 Q2 S% f2 O7 D" ?, Q' ]) R' T5 g, @

空券、

( f* @& b3 q6 C8 C

伊贵人、布贵人、新贵人、通嫔纳喇氏(乾隆9年卒)、

5 ] O# D5 z. w; B

静嫔石氏(生皇23子郡王品级诚贝勒允祁,乾隆23年卒)、

; T) v$ ~7 s! @6 [- F

穆嫔陈氏(生皇24子諴亲王允祕,雍正年间卒)、色常在.

# D4 d$ t* w& L3 U. o

      
往北第六行葬11位。从东往西分别是:

/ y6 p8 r m- N) D/ q. t* F: ]

文贵人、蓝贵人、常常在、瑞常在、袁贵人、贵常在、

2 Q2 T0 _) M e- F0 R

徐常在、石常在、常贵人、勒贵人、寿常在。
      

5 Z3 ~, r# b6 j' b$ d+ C8 Y/ b

往北第七行葬11位。从东往西分别是:

9 j: }2 B( X: S

尹常在、路常在、妙答应、秀答应、庆答应、灵答应、

1 `5 {9 G8 \" {* z* t

春答应、晓答应、治答应、牛答应、双答应。

, Q- c3 w: n0 e i# p

 

3 R3 W: D/ G X$ o: I e# s/ F2 w

 

: M0 j8 `1 A/ {

 

- y, }) g" U$ M

[转帖]             宝顶分布口诀

$ ~- D& x3 n$ H; y8 h+ h4 |

 

" ]4 L" t" B& G% e

 

: G9 |% q5 C5 T4 B: ~! P7 S

景妃园寝主位多,四十八位式如何?

8 e9 ^& e$ @+ I

园寝门内左右审,左马贵人右僖嫔。

; z" H, F R$ J& v0 y; E1 R2 e- j

二层端嫔定妃位,西边熙嫔良妃对。

/ v8 p& B- t0 c( ], ^

十八阿哥三层东,紧挨成妃襄嫔宫。

G O3 y, B, C$ x u

西边宜妃平妃是,宝顶相排如雁翅。

- D2 }8 w0 r4 M( B) K% p0 t- i

四层妃位更尊严,纯惠温顺慧荣宣。

8 P8 w# j! W, q* J i# W

五层尹贵和谨嫔,相接空券十分准。

N5 g( x; e- q' X* M4 V( {. I

伊布相隔新贵脉,通静穆嫔色常在。

& W% f' C6 p; ?2 {2 m: V

六层文蓝二贵人,常瑞袁贵常在真。

" [+ U+ V& C+ S; F% p+ F

徐常石常常勒贵,寿常在券下相随。

2 e, i8 V3 U' F% E

七层尹禄常在共,妙秀庆灵号答应。

0 [0 E8 ]/ B8 } p6 T; [

西边春晓治牛双,五位答应紧靠墙。

w' t0 d, w" m+ K0 a* G; x' }

若能熟悉此位歌,园寝奉祀不用说。

+ J: C& e2 P- ]1 F- M N3 S

......

2 Y: ]3 Y$ ]% \" _% p' m

 

" R8 n' u- b Y6 H0 C

 

* \/ e5 E1 _; G4 b" d$ X1 j7 w

 

* _7 f8 P+ `$ d/ K0 [% w) L/ Y

日已西斜。

8 H/ a7 i$ [/ R1 _4 A7 N

 

& Y2 S" M8 X8 S

我顺着园寝的西墙向北,来到后面的砂山上。

H8 C8 d+ f6 e2 q

 

u+ q$ ]* k+ D9 w0 P5 u. D

 

; s u7 c. h( J: o8 t


北面稍偏西的地势较高,视野还好。

+ d& y1 T, A0 T3 j) F5 z' A: h+ \! Z


就在这拍后寝院。

) O! X/ f* ~" v. C: _7 x

 

8 a. q' W% O% }$ ]& A) h' \

 

, Y0 h. d. u; s4 F3 @

 

8 U$ E W' `5 d

我现在还没学会接片,先发原片吧。

: P% p+ z3 o! A" N" S

 

; j* \5 G1 Y6 J/ d9 |

 

/ {/ a" L+ ]6 ~" N( x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4 a s5 ^1 ]; M5 H2 M, s

 

0 J# P: H# |' Y. |+ h* {9 \

 

6 b; F/ I( ?/ ?' M

 

$ K7 C& N' E6 b- l7 X0 U8 U3 j2 w

 

5 j7 f; w4 I5 a( u2 _

16:00离开景陵妃园寝。

1 p7 l9 n" Y- ^) E# M" A

 

; ^2 Y0 U: a: X' `9 z2 U8 G' B3 z' U; z

 

- l8 _: O2 |4 O# f% g$ v


我沿着图109. 中的绿线向南穿过村子,沿着堡(堡子店)东(东陵)公路向东走。

- B4 I' a" W! n8 d" h


16:15到达景陵皇贵妃园寝(双妃园寝)。

7 G6 {) j$ `' U- g# h

 
(图片已发,略......)

: L+ |) Z; g- D9 \8 f5 @4 b5 |


 

) T; g8 D( X# f/ Z& \6 ~0 J4 G


17:00.  结束游览。乘中巴车返回裕陵大圈。

0 B. a- ^0 K! s: j" X

 

: L% s9 `* {4 Q, g3 Z% O

 

7 i# x+ S2 A' c0 n9 K

 

+ V; R' [" c- u1 S6 y/ r

 

/ ]8 v: v+ P B/ u$ C6 `3 h: u5 @1 G

明日(9月25日)如果天气好,我就去寻访宝华峪道光帝陵的神道和陵寝的遗迹。

j( @) c7 C4 t I5 W+ V* O% [

 

- N* U' ~# v, Z6 _

 

4 }8 B, Q7 k& S8 ^" H

 

* [, G4 U" e! X+ j


待续。

) }! Q9 p. N" x M: k" t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三游清东陵[24]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2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满目沧桑 如果真是清朝的哪位皇帝复活看到他的万年江山以及皇陵是这个样了 他会不会痛哭啊 哈
发表于 2010-10-22 14: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万幸皇陵还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26 17:46 , Processed in 1.74568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