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32|回复: 3

三游清东陵[15][含2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0-16 0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d# m7 n) {, a' R' m6 H% {


9月24日的计划是:

* C4 i* J) w. | X5 b/ z9 J6 a


游走孝陵神道(景陵神道入口以北段)——谒孝陵——谒孝东陵——游走景陵神道——谒景陵——游景陵皇贵妃园寝(双妃园寝)——游景陵妃园寝。

+ g0 y4 m+ ?/ U- ^

 

/ c1 q( K- Z% t! S

 

Y" R5 M! i0 j

续前文。

; n; T1 o; L: w& |4 ~" B

 

9 x5 J5 g+ Q A% A9 N4 s


现在的时间是10:00.

8 Q1 P8 \' @' s" G- Z: M6 a R

 

+ O/ O6 e: n$ e( z$ }* L

我沿着孝东陵神道向东北方向走,去谒孝东陵。

' u& Z6 v4 A: j

 

( S$ s g8 H- `( t. Y

 

; x: Y9 { Q. o+ o5 h% B

 

, z6 ?) T! R% r0 [! N& K* \

 

8 F0 {. i5 L5 j( U$ ^

[转帖]:        孝 东 陵

3 Y2 A0 |! v' Y2 Q2 O

 

0 L- d/ d' i0 K: w' a; H


孝东陵为顺治帝孝惠章皇后的陵墓,还葬有7个妃子,及4个福晋和17个格格。

9 t2 c- g. L2 ^! s0 q

      
孝东陵位于孝陵东侧1.5公里处,这是清朝修建的第一座皇后陵。

+ O$ v( F6 g2 m

 

1 Q! u% [8 m6 H1 b/ u

康熙二十六年,康熙帝的祖母孝庄皇后去世时,仁宪皇太后即孝惠皇后刚47岁,身体十分硬朗。

; c# Z, f" H/ O6 D$ _! t/ e

但康熙帝决定给仁宪皇太后单独建陵。

6 Z& D) V/ s$ n# m9 S& L* o

陵址选定在孝陵的东旁。

6 E9 [) b" y9 q

经数年施工,到康熙三十二年基本建成。

% ]8 Y/ Y; `9 i' \" l( r

陵寝建成后,并没有立即命名,只称“新陵”。

) o; V& B- i8 v" s1 f

 

# X+ h# L/ V, ~$ d9 N: q

这第一座皇后陵的规制的主体部分仿皇帝陵而建。

+ B" z7 T# I, N7 F. ?$ @

陵寝前部建有一路三孔拱桥,东.西朝房,东.西值房,宫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大殿。

2 H N3 I+ y3 C* l% o

陵寝后部建有陵寝门,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地宫,围墙,神厨库等。

. q* C1 h1 S. t3 m

 

9 {7 Z; i' K! ~* }/ Y, O: N5 E' W

孝东陵为后世清代皇后陵确定了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 A( \! B; A+ |! t {6 G

一、皇后陵不建圣德神功碑,石像生,龙凤门(或牌楼门),五孔拱桥,神道碑亭,二柱门,哑巴院。

2 l# [! Q' n: Q% L) S: J9 a4 }

二、皇后陵不建三路三孔拱桥,只建一路三孔拱桥。

1 d5 A) Z8 z& b# A: _. p

三、皇后陵隆恩殿前的月台上只设鼎式铜炉二座;月台上不设铜鹿,铜鹤。

* z6 }4 h3 x( `) S" ^: @: g

四、皇后陵的神道与自己丈夫陵的神道相接。

1 K' h, n! ^0 Q" E/ [

五、皇后陵必须建在夫君陵的左旁或右旁。

- A( B% W. C5 N* w7 _( ]. T) x

六、皇后陵的命名方法:有皇后不与皇帝合葬在一陵而自己单独建陵的,命名时,都按陵寝与皇帝陵的相对方位命名。

' g$ Q" n ]; F4 `7 Y6 S, p

七、皇后陵的瓦的颜色与皇帝陵的一样。

6 x: ^' S4 Q0 L. y5 }

八、皇后陵的神厨库,东.西朝房,宫门,配殿,大殿,陵寝门,石五供,方城,明楼的规制与皇帝陵的基本一样。

( V4 `6 I! q! F* O. M

九、皇后陵的陵寝门前不设玉带河(只有孝和皇后的昌西陵例外,陵寝门前有玉带河一道)。

/ A/ z3 o2 v5 H+ [( P

十、皇后陵的宫门也称“隆恩门”,大殿也称“隆恩殿”。

$ d* B; A8 t! b+ P0 F5 S# Y

十一、皇后陵的地宫,宝顶小于皇帝陵。

# d0 v4 D. Q0 b( Y

 

. f* V t% c$ q& L P4 V. h2 ?

 

- H n% c9 a9 K

仁宪皇太后入葬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二月二十一日,礼部专为孝惠章皇后的陵寝命名一事,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本章:

$ S$ k! ^+ R# ?

“古来帝、后有不合葬而自为陵者,俱就方位定名。今孝惠章皇后陵即在孝陵之东,不必另立陵名。臣等恭拟‘孝东陵’字样,仰候钦定。”

" M2 ^* l( `) |4 L1 C


康熙皇帝认为这个名很好,便批准了用这个陵名。从此称孝东陵。

6 f) w+ A( v" R' R, l) M4 u

 

, \4 O! ^7 R! Y4 d9 ?: H! h


孝东陵有三个特点:

8 Q3 g& R+ v- J( D9 `2 ^( E

1.皇后和妃嫔葬在同一座陵内。

+ k9 A# L' y( ~

  28名妃嫔的宝顶分列孝惠皇后的宝顶前的两侧。每侧14座,分成纵向两行。

. V5 c% @, z, z' d0 V# l3 U& R" q9 B2 Y

  宝顶不是横向排列,而是纵向排列,带有关外妃园寝遗风。

" r2 M( k8 P9 _" ~0 ~9 F( Y

2.孝东陵后院全部铺墁澄浆砖。

: p a4 w# \5 ` P6 _9 D5 v3 q" s

3.孝东陵院落极为宽敞,即使皇帝陵也不能与它相比。

4 `$ |6 f" k7 q7 q0 Z( r* a+ p

 

) R6 Z8 g3 U5 L4 k9 {% L* J x

 

- ^# |) }9 P, B9 r9 Q

因为孝东陵毕竟是第一座皇后陵,没有前例可以借鉴,所以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之处。

' M$ i# E2 e" @. o4 |& I3 k

如:

9 Q6 Z/ I! J1 [, s1 N2 u

1.没有设立下马牌;

) A t0 P8 Z' @3 |6 I

2.方城两侧没有面阔墙;

7 ]/ B0 ?# S; k" D

3.将28位妃嫔也葬到了这座陵寝内,形成了皇后陵兼妃园寝。

, {2 }. S+ }& Y6 l

 

" p, A7 M. h) w


这些不足之处,在营建后来的皇后陵时都得到了改进。

2 a9 Z _: ^# \( w) j% b# c' C$ n

 

6 D; x7 B9 v. X9 p& l

......

& k4 y+ D0 B3 v& b

 

' x# g, I, _* K9 {6 a M

 

% n7 s( m( T: H8 I3 y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 J) D2 I. N d$ R9 |' R I/ B8 m

 

6 }' M4 p' W$ E

 

$ ^: \: C+ F8 Z

孝东陵的文保碑难觅踪影。

( }; r1 \: l5 b4 f! g4 [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6 v/ ~. V9 U& m& y" u9 d

 

2 T; b$ M3 n/ Y* l$ }

 

+ P& {5 Q& m# T- z2 j- a

 

' H" B6 E9 @- S+ t% R' U! \

 

% J3 M/ e9 I8 \, S* ?: c. q) L4 ]

孝东陵的神道在五孔桥北与孝陵主神道相接。

/ q+ O/ B6 D! I2 B) ~, X

 

' V3 n5 M% ?; R& c( e" ` l5 {

 

- \ g) j8 \: ^8 V1 P/ ~5 n: r

 

9 ^; L+ }/ |( ?/ W

孝东陵没有下马碑,神道由西向东,折而北上。

; |0 p, D/ K8 o" \% k# X( t3 b

 

1 d) Q8 c+ @* m

 

, b% o% G% ~, k' C/ _


我沿着孝东陵神道向东北方向走。

+ r+ q }% Y% M, \


 

$ Q/ e# P: C" X! t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2 z8 ?$ L# v* U- L L- O

 

- R- ?4 h: N8 v0 D

 

4 i" S/ _0 Q2 l. N( U4 k/ ~0 M: W

 

; X6 b! S5 v! b5 k) g

一路三孔石拱桥东北为神厨库院和井亭。

6 @. E2 r' v# {

 

" i7 q8 O. U; T( c2 h


神厨库院内仅存南.北神库。

0 d" `! M3 X* i% ], H, f

 

) H- ?' a( k. y- v. f$ F. z% `+ L3 S5 a# V

 

$ p3 [* T) R0 `" l! c- i

神厨库院外,南面的井亭无存。

R4 I: d( f8 A; R2 i


 

; v2 V0 a) N2 I6 K) G- R( h: d& `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1 X" F0 R9 A* f

 

$ N3 E6 O" V s. r8 Q/ i8 f+ w' b. D3 G


 

, H9 l$ v" a4 Z& k" T5 @5 ^$ I3 ~# p

 

# k5 g0 O& W2 R- K

孝东陵最前端的建筑是一路三孔石拱桥。

- e& A, Z' D( j3 ~; R" b

 

- g; g9 \8 p& m

西侧石平桥2座,一座为9孔,一座为3孔。

1 f# e6 D8 o4 I; Q6 e! ]

 

, Z9 c8 R" M4 R J

 

: {% R0 `0 Y' f# s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 p% o' X. G1 ~/ K( }

 

4 F7 p7 L4 V& r! d+ C! A

 

7 z1 m7 w) c8 V* ?: c* J7 N. N

西侧的9孔石平桥是清东陵内孔数最多的桥。

. W# |9 f2 s7 ?" m0 |# g! h a

 

! A4 u& D* t! n. n. m+ x) O

 

& ?) D" H+ m5 h0 E( x& n' S


我在家时功课就没有做细,西朝房后面的三孔石平桥漏拍了。

& k8 ^/ ?% Q9 J9 X9 e3 A

 

; G* @ {$ F- k! v2 b* P

 

* e i6 A1 {, X3 o) O6 {

 

+ m& R" ]0 M v3 e

孝东陵没有神道小碑亭。

) h: | ^8 x' q


   
一路三孔石拱桥北即东.西朝房。

" s. F5 K# J1 F6 g! F+ `

 

' ?* a0 L& u; y; y

正北面是隆恩殿。

. \/ l* e- \ T, c


 

) d" U4 I) J- y- r+ K5 e# d

三游清东陵[15]

三游清东陵[15]

; D# u4 C/ a a5 `& m4 f

 

- U, ]( J( k2 v% i3 w9 F3 l/ x

 

$ W8 u' w: p' \ x: A0 ^

 

6 m& C2 m& [% M% i* ]: a

孝东陵现不对游人开放。

- s x1 d3 Q7 S; a' }* W4 ^0 Q: A3 o3 B5 h

 

4 F1 k+ I3 M/ B/ M

 

- F7 _" ]* X9 L& Y p


待续。

# }" N' P3 |8 ]$ G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7 0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开放就没人,没人保护的还好点儿,我这次去赶时间没到这里来,下回补上,谢楼主图片
发表于 2010-10-18 1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拍的真细啊,介绍的也细。

- b. M- y% a4 h

 

" k! D- v9 D$ _& W) M

西朝房后的平桥我也没注意到,那九孔平桥太壮观了。

3 s( s; Y4 G: k

 

+ S8 M, \; z' j( t" v

神厨库南墙外的井亭还有遗迹,起码井沿子和基础驳岸还有,就是距离南墙很远,还在玉米地里,非常不好找。

发表于 2010-10-16 2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好看真好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0 10:56 , Processed in 1.13729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