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5135|回复: 3

三游清东陵[1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5 1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t6 Y1 L5 ?% h$ R/ R$ k


9月24日的计划是:

# J1 h- z) Y6 S$ u B. Y" N3 c

 

" F: O5 D! c( u

游走孝陵神道(景陵神道入口以北段)——谒孝陵——谒孝东陵——游走景陵神道——谒景陵——游景陵皇贵妃园寝(双妃园寝)——游景陵妃园寝。

; d5 b T2 q) f4 L

 

7 c/ U' x% ~8 r

 

$ \# \8 T+ I J' ]) W

续前文。

: q! X' z$ ~0 i; n; W

 

' f6 G/ Q" ]7 R4 s) |

 

5 E( J! i* y" T- h z


我在小碑亭处休息了一会。

9 R+ n# }' Z" B& S4 I) g

 

% T/ {6 u! E6 _+ t& f* E* C5 n2 n; l

现在的时间是08:30.

; a3 w' W0 S7 \

 

9 S7 x5 K+ S, Q; z( [

 

! F7 U3 d8 Z3 F8 n3 Z


三路三孔桥往北,即神道碑亭,为明陵所无,与神功圣德碑楼同,但略小。

# P2 }2 z- g% @& h# x7 |& x5 f

 

$ G$ h1 f6 j. v( _+ e$ Q

碑额篆刻“大清”。

3 e4 }# X4 M3 E' T1 ?% @

 

' k! w" U" |* Z! {- d4 e+ w5 y X

碑身用满.蒙.汉三文写“世祖体天隆运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之陵”,1992年全面修缮。

k; H! |$ t0 |# F5 ^. z


 

: U: l2 l0 g! N s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 D: F2 o/ h- e: q' a6 E; L/ P

 

/ H, ^+ k. |* Q& h) r& x

 

# T4 C! t) k" G

 

$ M2 r) _! X& E* K

 

4 A6 D- b4 ^% h1 x2 {: n2 S \0 i

广场北端,东.西相对建朝房两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出廊,黄琉璃瓦硬山顶。

8 e$ Y, z0 L( S# l

 

; m0 g% W- ?: l" k+ R

东为茶膳房,西为饽饽房,都是用来制作祭品的。

4 {/ e: p7 O/ k

 

: K7 v5 @6 _, B4 }" U


      
朝房北为值房,东.西各一座,面阔三间,布瓦卷棚顶,为守陵兵丁值班之处。

1 k5 \, ]* w/ @1 D: }


 

3 _+ @, ]$ R% d o$ Q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 {+ m* H$ E+ }3 r3 C- |

 

% _1 k1 s4 y& ]6 R, @

 

' i3 A. U. ?- \. |; a! r

 

, m+ u; ?9 U0 R$ I

往北为陵园,分前朝和后寝两部分。

+ U) t+ |. l% N

 

2 b" a) _# x* E$ L

 

# N; d* v0 q# G$ p9 F1 b: x

南部为方形院,北部为半圆形院

3 ?& Z' E; v Z1 _2 [

 

& Y O( F: _0 `. _# _/ F. i

1 f, g6 v1 b0 [6 L; c

      

" ~! ^4 k' n+ ]

南院正门为隆恩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前有月台,开大门三间。

, F3 N5 ~- H% B5 ~( M1 @

 

F3 t! r+ I& L% P2 G$ j1 C8 @5 d

中门宽2.68米,旁门宽2.31米。

- @2 g) U6 f! }7 U/ G! Y

 

* w/ g% z3 _2 |4 u' P

匾额上用满.蒙.汉三文书写“隆恩门”。

; O! o9 M: p, {3 _

 

+ x& n/ { N. n3 y/ F1 W& O7 i4 x

梁枋为金线旋子彩画。

9 K2 ?8 j3 |3 Y C, I0 k( G+ }4 s


 

# E( m) }$ r# q5 X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5 V2 e; S+ I2 y) b, _* q( l1 @

 

% F# w! q. H& N* K0 }5 ?

 

' N$ x) I; Z3 b2 U1 ]2 Z9 v

 

6 h' ~2 _" u. v% G$ h

隆恩门内是收费游览区。

& w( e6 O/ l% y. N7 @% [" K* i) d


门外拍了几张。

0 K! V. f! K2 n6 a$ E& K


 

! ?9 v2 _6 a) Z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 y9 D# a0 q0 X4 t4 M

 

- t* z0 i1 s1 |% H# ~0 M5 B


 

' W2 J8 R, |* e* H6 M0 {$ \

据说后寝三座门以北是不开放的。

; p- _6 C% W" `9 U

 

( Y( ?. V" F; ?' _

转贴几张:

: r' X3 b0 p! o; [' D2 B# Y

 

" q D( e) f; t

 

4 X8 ]2 A* [& t2 O4 I P/ ^, G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三游清东陵[14]

- x2 [0 C$ `% m T

 

6 C/ ]! v1 l/ I2 D! g

 

: U& O; C: i# B2 g: l C5 \1 ?

有一点很怪:

' Q6 u6 J: M1 K( y. X7 b5 j

 

! U9 @, J1 J1 A) f3 G k& ~

孝陵的东朝房的屋后,居然见不到通常应该有的两座烟囱!

1 p8 O8 @. r3 y2 s& Z- p1 y ^) y- t

 

* H* {0 A% f. ] K

 

( q0 _% ?6 l$ m7 a! D& g0 I

 

0 R/ |9 m. K$ R

 

5 o7 w$ t* F6 _( U3 B) w0 g& L

我顺着来时的路回到孝东陵神道入口。

1 @7 W) \. |- d! G1 f8 b( s& }5 t( ]9 r

 

/ V1 ?# Q/ }) T' i* B

现在的时间是10:00.

6 u# S, M$ y- @4 @( W& K

 

- q* R7 C3 {. ^( g2 U$ a

 

1 D8 q) Z8 @8 ]; J) @ M# T0 A: G

 

! U3 F3 I+ y% K6 y. X2 ~8 c( p% e5 T

我沿着孝东陵神道向东北方向走,去谒孝东陵。

* J4 X1 H: T' Q" F9 D2 T/ g

 

. l S5 U# E' g

 

3 K# K& O; f2 t% r6 U

 

}, C- ], @6 x" }; Y0 i

 

9 f3 [8 w+ A0 q* I) T: u: m6 b


待续。

" L4 S& h& _% X6 u2 A; n6 D4 \6 R5 c

 

# Y0 T0 x6 `% s1 g) r


 

发表于 2010-10-15 1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座门后的方城明楼可以上的~~
发表于 2010-10-18 1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孝陵中轴指向昌瑞山巅的两峰凹槽,完美,现在孝陵的方城后院不开放了。

/ o/ S! Z0 M3 [4 k$ E$ |

 

5 J g' v8 M3 s& o7 {% W' F

东朝房屋后的烟囱,重修时未复原,但原来是有的。

发表于 2010-10-18 0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朝房和值房大小悬殊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5 03:24 , Processed in 0.135947 second(s), 20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