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21|回复: 3

三游清东陵[13][含3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0-15 0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Q6 E4 }; K4 t& ?' }! ^

9月24日的计划是:

- g$ `# p& r5 {, l


游走孝陵神道(景陵神道入口以北段)——谒孝陵——谒孝东陵——游走景陵神道——谒景陵——游景陵皇贵妃园寝(双妃园寝)——游景陵妃园寝。

% _+ W5 Z- r! `

 

. l8 k4 g" H4 C0 [; O8 V

 

5 o5 a0 d7 F% \+ f1 T$ T0 g0 K

续前文。

) @/ E! N) {; ?


继续向北为五孔石拱桥一座,桥面每侧有望柱62根,栏板61块,抱鼓石2块。

: ~' x& y* {7 H4 c

 

4 y$ u* C& D; Z; O


继续向北的路是9月24日所走的。

$ W8 R, W8 F. E/ D; J

 

) j+ [, h8 J" z

06:30.我来到孝陵神道的景陵神道入口处。

" e. t( C5 r$ T* h! o- m5 b

 

6 a) r8 @% ^' V n6 `! Z

这里向北距孝陵还有1公里:

/ Q0 a f- M2 z$ o" A5 ~: R& |

 

6 v! b) g( Q- k# j- H9 m

 

6 |' v4 N9 g7 h) ^. m0 u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1 r0 b1 H; t% P8 g: y8 r# i! w, ~

 

6 [# H F+ Z( m2 I' Y# R; Y

 

- o) q; a; l4 r


往北为五孔石拱桥一座,桥面每侧有望柱62根,栏板61块,抱鼓石2块。

+ q% k3 _# U0 m9 ?0 P9 q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 c4 i1 @# n: I3 X3 v1 p

 

) u, m" D" m6 p6 V& \

 

# S: K. d( g, i2 _" s

图098.中:

v+ G. d8 z$ x5 A; |( Y

 

2 Z& S- k7 f" O- z$ ]6 d

红圈内是孝陵的东.西两座下马碑;

& H9 l, a. p! D- _

 

3 L2 [4 Q5 D- z/ Y/ f

粉点是孝东陵神道的入口处。

% Y4 ]! w& A7 @ M2 K% Y: C5 E* ?


 

/ G2 X& r8 m7 b/ f6 P0 `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E/ p! b4 ^8 k% B2 S) L

 

B0 l& k! U8 [8 U

 

7 U6 d% R6 i Z1 w! e8 K% Y' U9 g


由卫星图看,五孔石拱桥东西两侧的泊岸开着巨大的喇叭口:

4 ~1 v# n" T) L# c- |- i$ U' _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4 V8 }3 P$ W1 t

 

4 [3 [( j' v! p2 l+ Q

 

" L: R V2 Y; y2 C/ [; b


继续向北就看到孝东陵神道的入口处。

% G2 T1 m5 x# g6 }


 

/ e6 I. B+ w: D0 l6 l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 Q1 b9 h+ N) ^: x- D

 

' p% O8 N2 ~. @# B+ J' L s1 ?

 

6 q q. f: i! I, @0 q

 

: F0 ]8 x1 ^- y+ g

孝陵的文保碑远离神道的南端(石牌坊),很奇怪地建在这里。

/ G3 x5 H9 }9 y& S


 

/ D0 v2 k6 L+ z a X" h9 \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 T' r: k9 z% L

 

4 u% w9 q: y% Y t( }8 I

 

0 f. n8 `5 R7 @/ Q& H l

 

- C6 r7 l. s4 J/ i8 I3 F9 g

五孔桥北的东.西两侧砂山上,各建有下马碑一座,与大红门南下马碑相同。

" x! Z$ B8 j; m1 J; l' J1 C5 G


 

j0 h7 |# V+ K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 G- V1 C/ g4 I+ O

 

6 w c: x" | ]8 Q! E( Z' c

 

1 p8 h: t8 U* m5 J

 

& K8 G( ]; D( p

蜿蜒神道的远处,孝陵终于露出它的一角:

( c: @2 E: o, X+ h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 ^, V0 l" F* C9 W: ]% G

 

: m1 a2 x1 P' e. f. z

 

) ~; N1 F' F+ N' a2 d

 

* I. c+ j% e" |6 ~, [$ ?

[转帖]:        入关后的第一次谒陵大典      作者    岳南

+ s9 h X# r5 x2 P- v6 O m. B

 

, K! P/ f) b6 Q7 }5 P

顺治皇帝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1661年2月5日)龙驭上宾,康熙二年六月初六日(1663年7月10日)葬入孝陵地宫。时至康熙九年(1670年)顺治帝去世已到了第十个年头。这年的农历八月,清廷决定举行入关以来的第一次皇帝的谒陵大典。皇帝出京谒陵,特别是举行入关以来的第一次,非同小可。这次清帝谒陵祭祖,规模之大,阵容之强,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 P% W2 |! F1 |# r4 z

先说规模大。数月前就开始做准备。钦天监选择吉期,内阁撰写祭文,太常寺备办告祭太庙的应用之物,宗人府题请随驾的王以下宗室、觉罗等官,各部院题请扈从的官员,兵部题请护驾的官兵人数,銮仪卫准备出行的仪仗,户部备办扈从官兵的行粮,光禄寺准备帝后进膳的供具,工部修理通行的道路桥梁,内务府备办帝后妃们所用的各种生活用品,教坊司准备乐器和乐队。八月十二日,康熙皇帝亲自到太庙列祖列宗前行告祭礼。八月十三日午时正式启銮。设行幸仪仗,乐设而不作。午门呜钟。不随驾的在京文武大臣官员都穿着便服,在午门以外道的两旁跪送。沿途各州县的官员全部在大道的右旁百步之外跪迎。以后清帝谒陵出发,一般都由东华门或神武门出发。很少从紫禁城的正门午门出发的。这次谒陵回京第二天即八月三十日,康熙皇帝以谒陵礼成,升御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的庆贺。这些礼仪活动,在以后的清帝谒陵活动中均成绝响。

% g3 z5 g% Q- _. V

再说阵容强。在清代历史上,皇帝谒陵奉皇太后同行,并不少见。但是奉太皇太后、皇太后同行,还带着皇后同行,这在有清一代却是少见的。这次康熙皇帝第一次谒陵,既陪着祖母孝庄皇后文皇后,又陪着母后孝惠章皇后,还带着自己的中宫皇后孝诚仁皇后,这3位清代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后来都葬在了清东陵。祖孙三代共同展谒孝陵,阵容之强,这在清代历史上,是唯一的。

3 i7 N+ A$ ]& \* D, Z; r

记得康熙二十年十一月,三藩叛乱被平定的消息传来,康熙皇帝为了让九泉之下的皇父也能及时分享到胜利的喜悦,十一月十四日上午康熙帝还升朝理事,到太皇太后宫、皇太后宫奏报喜讯,当天的下午就住到了蓟州,第二天上午就到了孝陵,300里路只用了一天的时间。而这次谒陵,从八月十三日出发,到八月二十一日才到孝陵,途中竟用了9天。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陪着年迈的祖母而行,不能快行。

1 r( ^! y2 O3 m; U1 { W' f7 D

虽然皇父辞世时,康熙皇帝刚8岁,但在他的稚嫩的心田里皇父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在康熙帝6岁时,一天,他和二哥即后来的裕亲王福全、五弟常宁去给皇父请安。皇父问他们3人的志向。福全回答:“愿为贤王。”常宁刚3岁,未能回答。康熙帝却从容不迫地响亮回答:“将来效法皇父绳勉尽力。”康熙帝的回答最为精彩,深受皇父的赞赏。皇父临终时将皇位传给了自己,虽然主要原因是身己已生过天花,有了抵抗能力,但也表明自己是深受皇父喜欢的。几年前,康熙帝就几次要求去孝陵祭奠皇父,都被祖母太皇太后劝阻了,使他总是耿耿于怀。这次终于实现了,使康熙帝激动不已。

3 N9 q) g5 C, N+ c* r) C: r

康熙皇帝一生共谒孝陵47次,这次是第一次,也是清朝入关后清朝皇帝第一次谒陵。这次谒陵,清东陵只有孝陵一座陵。礼部的官员们为这次谒陵拟定了非常详细的礼仪。当他们还未进入陵区的时候,守陵的官员们就迎接到兴隆口外,在路的右旁跪着。待帝后们过后,再起来随行。在三路三孔桥的前面有一对下马石牌,分列神道两侧,上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字样,既然是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自然不包括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妃、公主们,她们是享受特殊待遇的。太皇太后进陵院后,一直到明楼前才下轿。皇太后进院后,到大殿台基的东南角才下轿。皇后进陵院后,到燎炉处下轿。公主、妃嫔等到隆恩门的台阶前下轿。而那些伺候后妃的宫女们则在三路三孔桥的南头下马。只有康熙皇帝才在下马牌处下轿。而那些大臣官员们则在距下马牌很远的五孔拱桥以北下马。后来到了乾隆年间,皇帝改到朝房南房山下轿或下辇,亲王、郡王、贝勒在下马牌处下马。三品以上的宗室、觉罗、大臣要在距下马牌稍远的地方下马,徒步而行。三品以下的官员则要在距下马牌更远的地方下马。谒陵毕,上轿、上马的地方与下轿、下马的地方相同。

% l7 g E! m/ X: v' u! ]* l) {

这次谒陵大典分二十一日的方城前的展谒礼、二十二日的隆恩殿大享礼和二十三日的方城前的辞陵礼三部分。

! H9 Y: g/ k, E2 {

二十一日到达孝陵的当天,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皇帝分别进入陵寝门,在方城前行展谒礼(具体礼仪详见后文)。

' @9 k/ i. `7 ~# i5 }3 u4 |# k

二十二日在隆恩殿内举行大享礼。大享礼是这次活动的核心和高潮。由康熙皇帝亲自主祭。(详细礼节请见后文)。隆恩殿大享礼,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后不参加。

8 g l7 }' J9 P, q4 w/ E

二十三日行辞陵礼,就是辞别行礼。这一天,康熙皇帝到方城前致祭行礼。礼毕回行宫。辞陵礼女眷们不参加。

* z6 }! Y7 [/ H/ I8 m3 J

这次入关后的第一次谒陵大典,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了后世效法的蓝本。

7 z9 t- l! g5 S: g5 j3 @8 D

......

# J9 N0 m6 o5 \

 

& _0 l: B4 X& d2 f& S


 

P4 `/ |6 ~8 J2 q* s, I: ]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 O! L6 z: _ {- C' R

 

( Y2 q# W6 M0 _+ Z

 

- \5 N% s; V" N7 r

 

1 g) ?4 W _- _( @- D

[转帖]:

1 ?" z* ?. F5 I! y

 

: }2 n5 n+ T; H

 

, ^/ X: d; _" V4 P/ D: }; w

神道碑亭以北是一大片广场,全部青砖墁地,地势北高南低。

P5 }8 f5 B& J0 v

 

1 b3 L. d& K' U; J


      
广场东侧有神厨库院一座,门楼为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

+ k/ q& X# d I! y

 

2 ]" g( k8 b6 {! Z2 N/ @

神厨库院内坐东朝西建有神厨,面阔五间,黄琉璃瓦单檐硬山顶,内有灶台,大锅三口。

4 P) u; F+ P6 J2 F4 t% G* e( y( y

 

( n+ p' ?3 B: S' s9 Z$ D* W1 O) q

神厨库院内南.北相对建有神库两座,面阔三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

- @ P, V( j, Q' N

 

, t3 S9 z- W, p: l+ B4 ~+ F1 v5 ^

神厨库院内东南角建有省牲亭一座,面阔和进深均三间,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

$ ?, U& I( A( @; c# G) ]

 

( u: \1 ?. n' M; ^ P( A5 U+ c

省牲亭内东侧有灶台,西侧有铜海缸一口,供制作祭品、宰杀牛羊褪毛之用。

: e* I9 j& q7 U& F1 u1 K

 

2 f( @& R* D8 Q" Z

建筑均装饰雄黄玉旋子彩画。

6 d2 M/ e; w! J" a" W

 

4 M/ |$ G; N7 N! x3 p' N; z

 

5 Q+ U* n v( {9 r4 S0 q

 

8 p: m% |- N! p2 Z% c0 Y: L

1992年对北神库和省牲亭进行复原,东神厨和南神库仅存基址。

4 Z. D2 S2 H a/ X8 |! s3 l

......

9 U/ k# E/ O+ ` z0 |% j6 |


 

6 q h) {0 z% T# F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三游清东陵[12]

0 L! {0 q# @! y5 L; X2 R

 

3 ]: Y; Q4 D5 w

 

! |. u1 E! a+ J7 g% R* |7 S1 y" [% K4 Y


往北为三路三孔石拱桥,中路宽3.13米,长24.2米,火焰望柱头,下刻莲瓣。

, g3 Q) E' t2 r, x

 

, E6 D6 V }& e$ ?# s- Z0 m# `

 

" _6 `& Y/ b9 m, ?; {; b" g

清孝陵的三路三孔石拱桥每侧有14根栏板望柱,13块栏板,数量是关内清帝陵最多的。

7 G2 z7 f4 B" ~- Z0 |( `

 

* q; R; t0 l5 s* X m- O

关内其它清帝陵的三路三孔石拱桥每侧均有12根栏板望柱,11块栏板;慕陵的还是单路三孔石拱桥。

5 ~. K8 p5 l1 t7 ]6 q

 

( V; w! C* ?: F: n: S5 h ?


清孝陵的三路三孔桥解放前已无存,1991年重建。

( i0 A' D1 E+ v" H


 

6 u2 K j2 _+ G) B/ v1 d1 q+ a

三游清东陵[13]

三游清东陵[13]

三游清东陵[13]

三游清东陵[13]

三游清东陵[13]

三游清东陵[13]

+ c3 U5 O9 y. {2 r% S; b8 j

 

( V! P- O/ B) A# ?6 Q

 

+ C! v, Q4 |) a& d @

 

6 Y) J% l9 W# w

三路三孔桥的东面建一座五孔石平桥。

9 F; R- x8 ^) q& [8 G. ]9 L


 

# u. {+ k7 M" B$ u) ~* n

三游清东陵[13]

三游清东陵[13]

三游清东陵[13]

三游清东陵[13]

9 r1 v3 S/ p! M+ l8 l, K; o

 

9 |2 @' e$ d1 u" [

 

9 n/ i2 J/ o1 `+ t" x/ P

 

* S- P' l- I- G& t* q

三路三孔桥往北,即神道碑亭,为明陵所无,与神功圣德碑楼同,但略小。

5 H9 k" Y8 M% W9 y! t% Q

 

/ |. H8 U/ s( G1 i: v( z B# X

碑额篆刻“大清”。

+ x4 B+ x# f& k, [' y( B

 

2 U4 E. u% _. q8 M

碑身用满.蒙.汉三文写“世祖体天隆运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之陵”,1992年全面修缮。

2 M/ Q0 l7 r& Z8 @3 v8 H3 [


 

, e2 B( J+ L4 t8 P1 h+ k

三游清东陵[13]

三游清东陵[13]

三游清东陵[13]

三游清东陵[13]

三游清东陵[13]

三游清东陵[13]

- }3 e5 v |9 u, J

 

6 P- p0 o. X9 ?

 

/ y0 D, P0 }0 m4 I c: D$ w

 

" s% i4 `% C2 k$ z ]/ N; V2 R6 [

 

5 V, Q# `1 w" |2 S2 x0 h" r

现在的时间是  08:00.

% ~4 {5 m, |) }4 }


休息一会。

4 a3 o# J: t* Y$ ?- a* y- Z

 

, Z0 \ m" _" g1 T& C; ^& p

 

. b8 y4 Y+ `% p$ f" t& R0 ^" Y$ L


待续。

3 f: Y9 q( `6 x: B3 m$ y

 

1 w( g E& \# G; T2 _3 x, G# F- ]


 

* U8 m+ R! X t: n2 ]: j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1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三路拱桥为后建,因此当时没有把镇水兽加上?还是历史上就没有?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唉呦喂在2010-10-15 16:25:00的发言:
1 R% i& b: R& N2 V* ^1 P

因为三路拱桥为后建,因此当时没有把镇水兽加上?还是历史上就没有?

- O. u( L6 W* b5 n: V. G" j! V- J

 

) a8 g7 A4 C. I8 ^/ F+ N& v+ e* B

 

( {1 K; B2 Q. j! F- |! b& \

关内清皇陵神道桥的中孔上镶嵌镇水兽,始于清泰陵。

( P4 G# C7 o3 J$ l B8 @. g

 

4 e4 s* L f; C$ M0 W* [

此前,清孝陵和清景陵的所有拱桥都没有镶嵌镇水兽。

发表于 2010-10-18 0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宰牲亭真好看 这才是原汁原味的 越破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0 10:54 , Processed in 1.16465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