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57|回复: 16

[原创]好省食堂外传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0-13 1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 k4 G! j8 d4 b

                               好省食堂外传


4 _& o0 ^' ^) {

好省食堂,一听这响当当的名号您就能知道它是大跃进时期的产物,“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多么响亮的口号。而当年的好省食堂也确实名噪一方,历史上有过超长的辉煌。当然,除了诸多必要的客观因素,主要还得益于它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

V7 v2 }+ N; D0 H4 v0 V/ U

早年间的西城区二龙路人民公社位于二龙路南端路西的一个小院里(后来才迁至屯绢胡同),略向西是上岗、下岗,背后是小口袋胡同,好省食堂就在向北不远的师大女附中对面。大跃进时期,北京市的所有街道办事处全部更名为人民公社,这样的一呼百应不能不称作是件伟大创举。附近几条街巷的居民每天熙熙攘攘地穿梭于好省食堂,着着实实地在这儿吃了些日子的大锅饭,更称得上是国朝历史上罕有其匹的壮举。

5 m# {, t, a; H: Q# J

说好省食堂得益于地理位置,则因为食堂立于人民公社的中心区,即二龙路西巷和王爷佛堂两个胡同口之间,南面不单有公社社址,还有派出所和西城分局,北面过了副食店则是区委区政府和法院、邮电医院,对面是师大女附中,周边还有不少中学小学幼儿园,这儿就不赘述了,反正单是琢磨琢磨也够热闹的,尽管搞不清楚当时有多少干部职工居民在好省食堂就餐,但想来也够那些八大员之一-----炊事员同志们忙活的。

3 s* l, U, [7 L: o

那时我还是个孩子,无论咋回忆也记不清到集体食堂吃饭是凭本儿,凭证儿,还是凭卡了,何况我们住家附近另有一处食堂,就位于石驸马桥儿十字路口南边儿不远的一个院子里,所以只能记得家里不起伙了,锅碗瓢盆也大多贡献了(主要是指沾铁的家什包括我们院大门门簪上的吊件儿),每天三顿吃食堂倒也确是让人省却不少心。多少能有些记忆的是,曾有一段时间食物很充裕,据说是农业大丰收,快要到共产主义了,主食任您随便吃,米饭、馒头就盛在食堂的大笸箩里,只有大锅菜还要到窗口排除领取。只不过这样的日子并不长,随后就进入了供应紧缺年代,食堂基本瘫痪,人们不得不又回到家里自己起伙做饭,一些炊具也要重新置办,按票按本供应,记得最清楚的是我家的一只小奶锅还是抓票抓到的,按说当时用处不大,但因为是凭票,母亲最终决定买下再说。其后搬了两次家,母亲也没舍得扔,并经常将那黑黢黢的“钢种”锅做为我家忆苦思甜的实物教育素材。

! w1 h3 L! ]" W+ P1 K

我与好省食堂的亲密接触却是在自然灾害困难时期。

# S' n$ V: p' w& h* T- J+ U

六零年,由于市面儿上供应匮乏,吃不饱饭及长期的营养不良,浮肿病开始在居民中流行。母亲和妹妹都得了这种病,我不知道现在医学上如何称呼,它的学名儿又是叫什么,不过当时只叫做浮肿病。记得我所在小学的班里,因病休假的同学竟达到一半以上,包括班主任老师。空荡荡的教室里许多无人的课桌被垛在了一起,本来的半日制也经常上自习课,一些淘气的学生虽然不敢跑出教室去,但总可以在课桌间钻来钻去,权当游戏了。

2 c' v; s) g. r; r, ]3 n, p

浮肿病人凭医院证明,按规定能够配给二斤黄豆,一斤豆面,以及每天早餐的豆浆,记忆已经不太准确了,大体好像是这样的。黄豆是拿捏不准如何吃法儿,大多让我们排在炉盘儿上或放在饼铛里烤熟当零食吃了;豆面比较难吃,也相对复杂一些,记得是先要将面炒熟,拌上古巴糖,或用开水“冲服”,或者干脆一把把地填进嘴聊以充饥了。

5 n; n8 I. h! N/ B% g5 D5 a! Z

妹妹患病可以休假,但母亲却还得坚持上班。母亲当时的工厂位于西槐里,而领取早餐豆浆的地点恰恰就在好省食堂。母亲当然舍不得将豆浆自己喝掉,于是便命令我每天清早陪她走到好省食堂,领完豆浆后,她去上班,我回家与妹妹弟弟分喝这两份豆浆。

b& A9 D9 e4 |* V% ?8 V/ _- M

那时我上小学三四年级,对一些事情也似懂非懂了,在好省食堂的窗口领到豆浆后,我会劝母亲多少也喝些,但母亲通常会面色阴沉地说:“我不饿,赶紧回家去吧。”随后还要做出很匆忙状,并叮嘱我,注意汽车,特别要当心别把豆浆洒了。

2 U& w& Z* w }+ E# j

由于是孩子,印象里的好省食堂很大,相当于如今的一个大会议室。食堂的操作间在西面,门和卖饭的窗口都向东开。食堂里摆放着七八张特大号的可折叠圆桌,桌腿儿就如同那时的乒乓球案子的木制折叠腿儿,可供多人同时进餐。食堂的水泥地很光滑,表明工作人员在工余时间里也非常地敬业。

* R! R$ g5 D& ]$ S* h

还记得我家盛豆浆用的那只饭盒,因为直到后来我上中学时期还要用它带饭,盖子周边的接口地方已经破损,不是很严,如果走得过快,就可能“逛荡”出来。所以在打好豆浆回家的路上,我总会迈着碎步,走得小心翼翼。那时塑料还是稀罕物儿,塑料袋也从没见过,热饭盒只能放在玻璃丝网兜中,还要经常担心网兜是不是会被烫得断了丝儿。

# T) A, r0 g5 w. B) b+ p# j

这一时期大概经历了三到四个月吧,一切好像略微有了好转,浮肿病似乎被抑制住了,病人享受豆浆的待遇也就自然取消,好省食堂便从我的印象中渐渐淡化消失了,只是偶尔路过才会有所触动。

% @# W6 R4 y: f4 Q

匆匆忙忙当中就到了八十年代初,社会上突然兴起了一股办舞会的热潮,请上四五个人的小乐队,架子鼓、电子琴、电吉他再加把小号,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甚至政协礼堂都在周末周日或晚上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什么三步、四步、探戈、伦巴,水兵舞,只要有票(基本是赠劵)就能玩到十一二点。

7 V! U/ P" k' \# [2 ~

非常有幸的是有一次我得到的舞票却是在好省食堂内举办的。

. {0 r9 A' U) s) k/ ]4 {$ t, m

它已经完全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和生机,据说它后来成为一家街道工厂的车间,或是临时仓库,因为给我票的朋友好像与这家工厂有些瓜葛。二十年的沉沦让它老迈寒伧了许多,特别是它根本没有我记忆里的那样大,就是与对面经常开舞会的师大女附中小礼堂也根本不能相比。

# a% d) K) }. w9 d6 ?

那天晚上,我一点儿兴致也没有,只是陪着震耳欲聋的音乐,望着似曾相识的老房子,在靠窗的椅子上坐了很久,想了很多。

+ V$ L! e3 }7 w; S r- O

又过了几年,随着建设拆迁,街道展宽,好省食堂已经奠基在楼群和街道的地下,连一丝痕迹也没有了,只是在一些人的记忆中,还会有那么一星半点儿的影子。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1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H# `6 l9 f5 B! u+ X

             那阵我们正在上初中,一个个面黄疾廋,单位上发的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就是包谷棒子没有粒。经过加工再成粉,合点粮食一起吃。上课时候经常因肚子痛半途回家。天天处于饥饿状态。一点油水都没有。北京还是好的。四川我们一个大学同学七口之家就剩他一个。路上经常有“路倒”。但愿这样日子永远失去!

& {! t! {: H& p' N8 V- p

                                                                               

发表于 2010-10-21 1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金兔在2010-10-21 12:48:00的发言:
那时我们还小,只记得早上拿着一个小窝头上学,还没有反应过来,对面跑过来一个人,抢过我手里的窝头掰了一半,把一半放回我手里,就跑的无影无踪了,我当时就吓愣了,半天没回过味来。还记得饭里面放豆芽菜,哥哥们吃煮白菜头,和芹菜头。每顿饭都分份吃。对了,还有老听说一种做米饭要双蒸法,那时小,也不知是怎么个双蒸,邻居们说这样做米饭出数。那时反正是想尽了办法。
! L6 ~1 g) S; s8 ]1 E

我所理解的 双蒸法 就是两次蒸,米蒸一次半熟晾凉了再蒸,那样出数儿,皆因米吸水多之故。

" Q1 C. s4 \6 m! {: h

还有所谓 超声波 蒸饭法,具体操作不是太清晰,类似把几分儿管子头儿砸扁,锯一个长方形的缺口,缺口上装半片刮胡子的刀片(双面刀片的一半),然后把改造后的管子有刀片一头对着饭锅,另一端套在水管或蒸气管的前端,据说通水通气后就会发生很大的能量,以期达到多出饭(或馒头、窝头)之目的。定为科学发明,作报告全国推广。

: n0 U) m6 c0 i- F) \3 {! ^/ B

那时候的人真是实在,您也不想想,倘那样能成,能量守恒定律 是对谁说的?

5 V7 i" O/ o6 H+ o

越穷越折腾,越折腾越穷。

+ |* n# M {/ q$ B. V2 Q

 

" j- L( Q2 s4 g1 [7 Y* {4 U

 

# _( T. H; E& h

人让 饿 追得满大街转悠,还拼命说他们好,不容易呀!!

3 i, {" E- }6 T( ]) g: R, h

改开初期批自由化,有些老人翻出这段历史与有皇上和 城头变幻大王旗 的大王们比较,觉着 今不如昔,遭到了击打,六十多年了,共产主义留给国人最重要的 宝贵财产 就是昧着良心不说实话——或者它只有这个!!

发表于 2010-10-21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我们还小,只记得早上拿着一个小窝头上学,还没有反应过来,对面跑过来一个人,抢过我手里的窝头掰了一半,把一半放回我手里,就跑的无影无踪了,我当时就吓愣了,半天没回过味来。还记得饭里面放豆芽菜,哥哥们吃煮白菜头,和芹菜头。每顿饭都分份吃。对了,还有老听说一种做米饭要双蒸法,那时小,也不知是怎么个双蒸,邻居们说这样做米饭出数。那时反正是想尽了办法。
发表于 2010-10-22 1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0 M0 f4 Z0 K- S- B+ |* [4 x5 x

 

0 a: C& [" r7 {8 t; g( y6 }

            60年——62年我们正上初中,毕业时在天安门前的毕业照,现在看起来,还是真有问题。一个个那个瘦。有一同学回忆起来说;“半夜饿的睡不着,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兜里只有7毛钱,就上大街上逛,后来在南横街上买了点啤酒。喝了才睡着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范思悦在2010-10-14 11:23:00的发言:
- z1 f4 u, ?- Y: \- [9 m ]

 

) ]+ @& N3 \9 X: i+ n

 

# |- p4 S+ G- M) w8 V/ f

       您写的非常细致,形象。把困难时期的情景,小孩的那种心情真实的体现出来了。我深有体会。

/ v2 ^- g6 N; B

谢谢~~~~那是一段让经过的人都难以忘怀的历史,一些故事说出来让如今的孩子不愿相信:)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10-10-16 19:11:00的发言:
9 Q, x" u+ P/ o

某些深刻于生命中的印记,时间的扫帚抹不去,只能,我是说只能越扫越清晰!!

& H2 t5 M) z' i

 

7 Z# X9 }' \( j @$ f

问候横窗瘦影先生!!

D5 a) G% z' X( k7 p0 Q, Y

也问候您~~~

2 V' ~1 ?- X$ d2 D5 C7 M

那种玻璃丝网兜不知多少人还能记得,开始是女孩子们扎小辫用,后来有聪明人就开始用它编网兜了,呵呵:)想想挺有意思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嘉平在2010-10-17 4:33:00的发言:
. X: u4 b2 {! z& w+ G* O3 f$ z0 S& _) ^

范先生把我想说的话说出来了,而且非常到位。

& Y3 s# a& ?4 l

 

9 y3 |7 n! T4 w1 p

900多万平方公里上,“好省食堂”不知有多少,幸存下来的大概万分之一都不到吧。应该有意识地保留几座,让后世子孙在实物面前记住那场“大锅饭”,以及尾随而至的大饥荒。

: K C: o. P' A% Y7 |$ @ ]( {

谢谢嘉平先生~~~~应该是前事不忘吧:)或许那种事情不会有了,可谁又能说得准呢?:))

发表于 2010-10-13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省食堂,记载了中国人民一段辛酸乃至心痛的历史。如今已经难觅其踪迹,帮您补一张图吧,只是目前幸存的离好省食堂最近的丁字胡同的照片:

7 ]# J: K6 k# ^' j- Y, G( ?8 m8 t

 

[原创]好省食堂外传

[原创]好省食堂外传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飞哥~~~~并问好:))

发表于 2010-10-14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d# D7 j' @+ S" Y5 J3 `

 

. \. | ~4 b7 s& L4 n

       您写的非常细致,形象。把困难时期的情景,小孩的那种心情真实的体现出来了。我深有体会。

发表于 2010-10-16 1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些深刻于生命中的印记,时间的扫帚抹不去,只能,我是说只能越扫越清晰!!

$ g/ U o# p N$ h$ V, f

 

, v, w/ E; N2 n6 C) z( ~- e

问候横窗瘦影先生!!

发表于 2010-10-17 0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范思悦在2010-10-14 11:23:00的发言:
6 @9 n# p7 }6 G' i

 

) y1 R, T" z3 k. ]( s

 

6 _) ~- _$ n0 N$ z' z( h6 e0 H) P

       您写的非常细致,形象。把困难时期的情景,小孩的那种心情真实的体现出来了。我深有体会。

+ X( s: h5 T6 r' W( x0 l

范先生把我想说的话说出来了,而且非常到位。

2 d3 H# s, {8 g( E* d5 b" _

 

, x0 v* g! p1 A; y' V3 ~4 ~

900多万平方公里上,“好省食堂”不知有多少,幸存下来的大概万分之一都不到吧。应该有意识地保留几座,让后世子孙在实物面前记住那场“大锅饭”,以及尾随而至的大饥荒。

发表于 2010-10-31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皮库胡同也在好省食堂吃饭,我家的天棚铁床炊具也都贡献了。原来咱们还吃的一家饭呐!落实政策我搬到二龙路51号,就是拐角的房管局院里。8平米还是个地道口,兴亏有个过道门,我封其来作卧室,哈哈单人床加翻板,睡我们俩,上面驾个单人床是两个孩子睡。经常是孩子惊叫,掉土啦,大土鳖!那年头不懂土鳖是药材,要知道就会发财啦。9 Q* \5 X1 c* J$ J; V
为考试出国我楞是把自己锁在家看书,警察来查户口,看我到处贴的公式,语法。问我干什么的,我说是裱糊匠。哈哈都三十六了考出国,又是外语又是高等数学物化,毕业十三年了捡起来不易啊,墙上门上连二层床板上都满是标记。晚上早早轰他们睡觉,我好看书。终于考上官费出国又考上奖学金我算彻底翻身了。想起地道口,我还真和我们那口子一起下去过,听说可以到西单。没敢走远,当时不趁什么也不怕偷,只是把个铁炉子支在上面而已。要是当时会种蘑菇,开工种点也会发财,可惜又没发成财。81年拆迁去了劲松,再也回不去西单了,那个好省食堂后来变成小副食店,旁边是西城区分局对面是寓仙居。" ^2 A/ U* H$ R, R: ~2 x
嘿,你还记得皮库经常有在押的犯人过吗,那是师大附中后墙的看守所!旧貌换新颜了,我回西单只能找到山水宾馆,那是皮库十七号。老门排。你和我都可以以他为坐标了。它就是36中后门,公厕对面拐弯处。
发表于 2010-11-1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吃食堂的时代记忆尤新。
发表于 2010-11-3 2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俺从好省食堂门前路过过很多次,但是从来也没进去过。

% y' n1 C' P4 X) E0 i" @: ~

北京很多食堂做米饭用捞饭法:生米先煮,米粒自然吸水膨胀,把米饭捞出再放到蒸笼上蒸一次。这样做的米饭显得利索,不像生米直接蒸容易坨,而且米饭捞出后自然得到米汤。双蒸法是做熟的捞饭再煮一次,再捞出蒸一次,于是成品米饭的体积和分量都有所增加。据说好省食堂用的是多次煮、捞、蒸,到底是几次煮、蒸?不记得啦。好省食堂当时以做米饭出数闻名遐迩。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残荷听雨在2010-10-31 11:07:00的发言:
皮库胡同也在好省食堂吃饭,我家的天棚铁床炊具也都贡献了。原来咱们还吃的一家饭呐!落实政策我搬到二龙路51号,就是拐角的房管局院里。8平米还是个地道口,兴亏有个过道门,我封其来作卧室,哈哈单人床加翻板,睡我们俩,上面驾个单人床是两个孩子睡。经常是孩子惊叫,掉土啦,大土鳖!那年头不懂土鳖是药材,要知道就会发财啦。为考试出国我楞是把自己锁在家看书,警察来查户口,看我到处贴的公式,语法。问我干什么的,我说是裱糊匠。哈哈都三十六了考出国,又是外语又是高等数学物化,毕业十三年了捡起来不易啊,墙上门上连二层床板上都满是标记。晚上早早轰他们睡觉,我好看书。终于考上官费出国又考上奖学金我算彻底翻身了。想起地道口,我还真和我们那口子一起下去过,听说可以到西单。没敢走远,当时不趁什么也不怕偷,只是把个铁炉子支在上面而已。要是当时会种蘑菇,开工种点也会发财,可惜又没发成财。81年拆迁去了劲松,再也回不去西单了,那个好省食堂后来变成小副食店,旁边是西城区分局对面是寓仙居。嘿,你还记得皮库经常有在押的犯人过吗,那是师大附中后墙的看守所!旧貌换新颜了,我回西单只能找到山水宾馆,那是皮库十七号。老门排。你和我都可以以他为坐标了。它就是36中后门,公厕对面拐弯处。
4 ~+ a0 e$ `% d& a4 J$ p$ J6 t) Z0 v9 [' ^1 ~

谢谢你的回忆:)问好了~~~~

, _' D }1 V: }

二龙路51号我记不得是哪个门儿了,就是最南边东头儿的死胡同里吧?早先是上岗胡同的一部分。西城分局看守所的那条街好像是京几道了吧,街上没有几个门儿,把口的是老二龙路派出所:)大约是后京几道,还有前京几道、新京几道,挺乱乎的,印象里皮库胡同南面只是到达智西巷北口,北面过了新皮库好像只有一个临街的门了。

+ ]. p$ C% C5 \

聊聊挺痛快,谢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1 00:47 , Processed in 1.18973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