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t8 o5 g" q6 d' m% ~2 y' \
记起有一年的这个季节,年级里不少人当兵了,每到黄昏后,《喀秋莎》的歌声常常从某处飘出来,尽管大多数还不是姑娘在唱:“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姑娘唱着美妙的歌曲,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鹰,她在歌唱着心爱的人儿,她还藏着爱人的书信。啊这歌声姑娘的歌声,随着光明的太阳飞去吧,去向远方守边疆的战士,把喀秋莎的问候传达。驻守边疆年轻的战士,心中怀念遥远的姑娘。勇敢战斗保卫祖国,喀秋莎的爱情永远属于他。” 这么多年过去,此情此景好像倒变得更清晰更真实了似的。fficeffice" />
4 m* T! \0 G* W% E在网上搜了些《喀秋莎》的介绍,给同学们摘编一段: 9 i7 i {) x+ `% d
1941年6月22日,德军侵入苏联。在战争的头几个月里,奔赴战场的苏联士兵绝大多数不会回来了。许多士兵生平第一次穿上军装,匆忙地从家里、学校或工作单位赶往集合地点,甚至连写一封告别信的时间也不剩。看样子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挡德国人的脚步,除了生命。用这个民族最优秀、最生气勃勃的年轻人的生命在德国人面前制造一道围墙,才能让他们的坦克停止运转,让他们的军靴陷入泥泞。
/ O- U5 I) J/ w3 A近卫第3步兵师的战士就是这样一批生气勃勃的年轻人,他们在1941年7月的一个黄昏离开莫斯科,前往第聂伯河前线,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斗,注定不可能有回程的旅途,绝望写在每一个年轻士兵的脸上,这个时候的他们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的朝气蓬勃,甚至当你看到正在列队前往前线的他们的时候,会表示自己的怀疑:这是一支去保卫祖国的军队吗? ' [; l3 Y2 V9 ?& X+ x
在送行的人群里有莫斯科一所工业学校的女学生,望着近卫第3步兵师的士兵,她们唱起了一首歌,它的词作者是苏维埃桂冠诗人伊萨科夫斯基。虽然这首歌已经诞生两年,但直到今日,它还很少有人传唱。近卫第3步兵师的大部分士兵都是第一次听到这首歌,他们记住了这简单激昂而不失缠绵的曲调,还有那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喀秋莎。激动之余,他们向唱歌的女学生敬了一个军礼,消失在黄昏的薄雾之中。
' s( W. N1 D! A, [% [+ H在他们行军的道路上,在漫长的铁路线上,在第聂伯河畔的每一个集体农庄,每一个人都学会了这首《喀秋莎》。近卫第3步兵师很快在艰苦的第聂伯河阻击战中全部阵亡,从听到《喀秋莎》开始,他们的生命只持续了短短的一个月。
" d; b$ L) F; E% _/ u. L2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