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北美
/ k( T B( F; I据说是1979年从丹东入境(刚开放它就来了,呵呵)
. T( [- x% o. Y6 y4 |+ f" G1989年传到河北省。 ' i8 X4 Q8 S) U; r& n( k; h
它有四个危害特点: 8 j3 L1 J$ U/ d: j
1、食性杂。幼虫取食危害300多种植物; , N( Q) s5 z% S" T
2、繁殖量大。一年繁殖三代,可繁殖到数千万只,最多可达亿只; 6 T% H' T7 T; F$ C
3、适应性强。3龄以上的幼虫可耐饥七天以上;
8 m- |+ K. j8 M7 x6 }2 D0 c4、传播途径广。老熟幼虫、蛹、成虫可随林产品和运输工具远距离传播。被称为“无烟的火灾”。 M, g$ `1 Q) z: n, w# H
' y0 m9 J2 \0 m
防治办法: ! c( d7 B ~6 m: L
1、人工防治。 6 a' e* Q8 H9 [2 E# L7 ], _
①人工捕蛾。成虫羽化期每日黄昏或清晨在电杆、树干、墙壁等直立物上捕蛾;
7 h0 X. b: j1 _ O; V②剪除网幕。在幼虫网幕期将网幕剪下集中销毁;
8 t3 A7 s0 h& V3 a: a# e% c" y3 i③人工采蛹。化蛹前在离树干一米左右处绑草把诱集蛹,集中销毁。也可在蛹期挖蛹消灭。
0 Q3 u, S4 e9 j2、物理防治。成虫期悬挂杀虫灯捕杀成虫。
! ^: {& _7 f) p; H/ b2 `+ X3、药剂防治。幼虫幼龄期,喷洒灭幼脲、苦参碱、苦烟乳油、高渗苯氧威等。大面积发生时可采用飞机喷药。
! [# x2 h- B! Y: g$ O4、生物防治。在老熟幼虫期及化蛹盛期各释放一次白蛾周氏啮小蜂,以虫治虫。
4 q2 J" {; F' ~3 ](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