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10-9-28 0:42:00的发言:( U& E) S5 @5 ]( B+ `' ^- j
0 y6 B( n/ N# R( Q, i 有点不明白为什么永定门外那么繁华热闹,
8 v; h1 D4 ~. s8 ~9 f. S; v5 p1 ] ( I( j0 O. e+ D* c C3 [+ d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_10600_baa0c1b4c2cb2c0.jpg & G3 p8 ?. o" Z! r, M
4 z- Q! {+ D$ v% e8 {
不但繁华热闹,日本的翘胡子仁丹广告纸,还贴得满墙都是.
有关日本仁丹史如下:
在签订“二十一条”以前,日本已经开始了对中国的倾销,大小城镇、乡村里都贴满了广告,最常见的是由蓄八字胡的绅士唱主角的“仁丹”广告。 于是,道长和“仁丹”先生、八卦仙衣和礼服、长春堂和日本药厂、中国工商业和日本工商业开始过招,从包装到广告,从城市到农村。长春堂的掌柜亲自披挂上阵,身穿道袍,吹吹打打上街搞赠送,京城的百货店、杂货店、零食摊都是“避瘟散”的寄卖点。鲜鱼口、长巷头条里的长春堂有了几十问房的规模,甚至成立了印刷说明书、包装袋的印刷厂。仅1933年一年就卖出了250万盒“避瘟散”。同一年,日本“宝丹”黯然退出中国市场。" 另外,也是网上说的:"据说二战期间,日军所到之处遍贴“仁丹”广告,除做宣传用,还是一种军事暗号,通过画中绅士八字胡的走向指示军队转弯或直行。这种说法本身尚需史料佐证"
老成记得,在台湾,翘胡子仁丹,我一直吃到了读初高中(1970年).
上张最近新购的,比较贴近百姓生活的旧照
$ k- s& d1 A/ E
0 \- {) d$ }, L v9 O% @' B
8 Y: f5 N) X" n5 x+ V- s5 }% e' P$ g
) ?; i% T( [/ l/ V
: a7 J+ W* H/ h+ S) Q& g2 i# S6 x
4 p7 D0 i0 H* e6 S# I0 _! U7 p |